江西陶瓷史,既是赣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篇章。熊熊窑火将赣人的美丽梦想化为瓷上诗情--神灵、花卉、河流、山脉、人物、百兽以及千变万化的云彩,瓷的回音在天上人间萦绕,使每一位倾听者都不由自主地在内心重返千年的岁月。
1982年国务院公布全国首批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是其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已经出土和仍然埋藏着极其丰富的古瓷资源,更在于这里至今还遗存着庞大完整复杂的古瓷业体系,它所包含的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房、商铺民居、技艺民俗等,依然能够完善结合并发挥作用,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德镇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瓷业营造技艺”均被列入其中。
从2004年开始我以民间艺人身份深入景德镇民窑画瓷,到2007年来到景德镇官庄租房与窑业师傅们一同拉坯烧窑,创新瓷艺,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五年。千年瓷都所特有的深厚陶瓷文化底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古城和它的百姓。如果我对它有所批评,也是因为爱之弥深。
2008年大年初一,我在发给友人的手机短信中,曾写下过自己的梦想:面朝窑火,我要让海子的诗歌在瓷土上开出花来。
瓷器曾是中国的“国器”,它映射出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美。它们今天还能刻画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吗?
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我也试图以散文形式真实记录正在大工业冲击下迅速消失的景德镇传统瓷业民俗,我不知道这一点无力的文字,能否为保护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文明符号起到一点点作用,但我只能尽力了。这么一个宏大的题材,不是我一人所能作为,我写下的这些文字,于古城而言只是一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如果它是一条小溪,必得汇入保护陶瓷文化的大江流中才能显现生机。
感谢我的先生为我选择的生活之路所作出的牺牲;感谢《江西日报》社领导和我的同事们对我的理解;感谢好友易继中先生为我的作品和生活环境所拍摄的精美图片,是它们让本书生色;尤其要感谢本书所写到与未写到的诸多窑业师傅们,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根本无法深入这一领域。
感谢中国作家协会、江西省散文学会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给予我的有力支持。
感谢姚雪雪女士为本书的顺利付梓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郑云云
2009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