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进入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和世界格局已大变,各种近代的文明因素,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浅绛彩的出现,正是在这样一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
“浅绛”原是中国山水画的术语,指在水墨勾勒皴染的画面上,主要以淡赭(浅绛色)、花青、藤黄等冷色调渲染而成的山水画。浅绛山水的画法,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所创造。
起初,浅绛彩好像只是一种工艺上的无声变革。它改变了部分粉彩彩料的性能,省略了粉彩瓷画绘制的某些工艺过程,使作画填色环节相对于粉彩的繁琐趋于简便。画师们用一种浓淡相间的墨料,在白瓷胎釉上勾线绘制纹样,再填以淡赭和少量的水绿、草绿及淡蓝、淡紫等色料,入炉以摄氏700度~780度左右温度烧成。因它的主体色调和画面与元代黄公望创造的以水墨勾皴,并以淡赭为主,略加花青、粉绿渲染而构成的浅绛中国山水画很接近,所以被人们称为浅绛彩。
相对浅绛彩而言,分工很细的晚清粉彩绘瓷,不少工序需要专门工匠分别进行,因而很难全面表现绘画艺人个性。何况清官窑粉彩瓷器的设计都是由宫中内廷发样,经宫廷批准后交御窑厂依样烧造,只求精细完美,不求内容创意。浅绛彩的烧制性质则是非官窑性的,参与者往往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艺人,从图稿设计到彩绘完成均出自一个人之手,是实现个人艺术风格的自由创作。
景德镇陶瓷发展到近代,已不是单纯的日用品和工艺品了,因而它原有的工艺形式,已无法胜任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内涵,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一个喷发点,释放出积聚已久的力量。
这种突破,民间工匠虽然曾在青花瓷上有所表现,但他们受文化素养所囿,无法在更大空间展开。在这种背景下,可以由画师独自完成,从而能自由地表现绘画者个性的浅绛彩,通过几位文人画家最初的努力,在景德镇瓷业引起了震撼。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浅绛彩的三位代表人物,有两位竟是供职于晚清御窑厂,被称作是“御厂两支笔”的文人画师金品卿和王少维。他们都是徽州人。而领军人物程门,是来自徽州的“新安派”著名书画家,能画一手点染勾皴,自然天成的浅绛中国水墨山水画。人物和花鸟虫鱼也都极为擅长。据说他常常不修边幅,旧衣烂衫旁若无人地穿行于景德镇大街小巷。
景德镇离徽州太近了,在景德镇方言的构成中,徽州人的语音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文化,因为自古以来徽商的行走天下,而具有比较开拓的视野。所以,近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开始寻求并确立个性艺术彩绘的发展方向,是自徽州人程门、金品卿、王少维开始,一点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这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画家,开始自觉地参与陶瓷艺术创作的先声。
创作浅绛彩瓷作品的瓷绘家,大都擅长纸绢上的中国写意画。他们在瓷器上用笔与在纸上作画一样,笔墨放逸,潇洒酣畅,用情在笔墨之中,抒怀于笔墨之外,在瓷器上充分表现了中国写意画的深远意境、胸襟气度。浅绛彩瓷的布局上,一如中国画中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形式,首创由具体艺人题写作者名款和创作时间,改变了历代彩瓷作品只在瓷上题写帝王年号,不署作者名号的纪年款形式。这看似很小的变动,却跨越了一道鸿沟:这是对艺人个体劳动的历史记录,体现了艺人个体价值观的觉醒。
借助瓷绘瓷艺,大肆张扬艺术家的个体意识,正是自浅绛彩开始。相对民间瓷绘早已有之的个性化表现而言,这是一场知识精英界的集体意识,因此对其时的景德镇瓷艺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成为提高陶瓷艺术文化品位的重要变革。
由于浅绛彩彩绘工艺的简便性,清末一些海派名画家,如张熊、吴待秋、王震等,也参与了浅绛瓷绘尝试。江西光绪六年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和云南知县的新建乐化人、近代著名画家和诗人范金镛也有浅绛彩瓷画作品传世。另外与程门等同期的浅绛彩名家还有善画人物的汪章、汪藩,善画花鸟的俞子明,善画山水的汪友棠、许达生、周友松、任逢端等。在浅绛彩瓷绘艺术家的努力下,文人画的艺术品位、表现技法及审美旨趣,被引进了瓷上彩绘,一时间,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要装饰形式,无论是高雅的尊、瓶等观赏陈设瓷,还是盆碗、壶、杯、碟等生活用瓷,皆成了浅绛彩瓷,上至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喜爱,并在晚清崛起的新兴商业城市上海大受欢迎。
但是,瓷上浅绛彩由于在工艺上求便就简,只是文人画家的尝试,省略了用“玻璃白”打底、罩色等复杂工序,缺陷也开始显示出来。浅绛彩远没有粉彩色泽晶莹亮丽,色域也不如粉彩宽广丰富,因此不得不放弃了中国民间喜爱并欣赏的工笔重彩或兼工带写的创作方法,显得比较单调。特别是在日用瓷、嫁妆瓷上用浅绛彩装饰,缺少新意和喜庆。浅绛彩自清道光、咸丰时产生到二十世纪初期,流行时间约为七十年,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这一风行一时的品种被改革后的新粉彩完全替代,开始从瓷坛上消失。
不过,由文人瓷绘家开拓的瓷艺个性化表现和艺术追求,并未因为浅绛彩瓷的式微而消失,随着时代的推进,显示出了更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景德镇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新粉彩瓷绘艺术家,其中以“珠山八友”为代表人物。
他们比一般瓷绘匠师具有更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又比一般的文人画家更多地注重掌握了瓷绘技术。他们一反浅绛彩文人画家对瓷绘工艺的轻视,只是借鉴浅绛彩的表现形式,改用色彩无比丰富的粉彩瓷绘进行个性化创作,而且为使作品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效果,打破了粉彩传统瓷绘中细致分工的界限,自己进行各种填色工序。这种创作理念,一方面使他们成为景德镇传统瓷绘工艺的守护者和弘扬者,一方面为景德镇粉彩瓷注入了人文精神的活力,这是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艺术的特殊文化意义。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举步维艰中踟蹰前进,1910年成立的江西瓷业公司也是其中之一。这所公司在鄱阳办了一所陶业学堂,试图培养近代陶瓷技艺人才。世居鄱阳的著名画家潘匋宇(约1887~1926)受聘担任该校图画科教师。潘匋宇在鄱阳执教之余,常于假期赴景德镇绘制彩瓷,最擅画粉彩小件,无论人物山水花卉均精,笔法极为秀丽。传说他能口撮毛笔,探入极小的卵幕薄瓷胎中,绘出姿态各异的金鱼藻荇。注水其中,则游鱼如活的一般,十分神奇。后来扬名景德镇的“珠山八友”中,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都是他的学生。
当时除了像潘匋宇一样,于假期来往于景德镇进行瓷绘艺术创作的文化人外,还有长期客居在景德镇从事瓷绘事业的,如吴霭生、汪晓棠、王琦等人。
吴霭生系广东南海人,少年时在香港经商,1909年来到景德镇创办合兴瓷社。在景德镇的17年中,致力于白釉、花釉的改良研制,卓有成就,研制的“美人醉”名重一时;所作白釉瓷釉层肥厚、柔润,当时的绘瓷名家大多喜欢采用他的白釉瓷胎;他亦擅画粉彩花鸟,花叶构图生动活泼。
江西新建县人王琦,“珠山八友”领袖人物之一。年幼时曾读私塾,酷爱绘画。父亲是贩盐船户,少年时随父亲在水上生活的经历,使他对民生疾苦有深切感受。以后跟着一位捏塑面人的师傅学艺,也是走南闯北。17岁来到景德镇,靠走街串巷捏面人谋生。作为民间艺人,这座城市的文化对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到处都是与揉面相类似的瓷泥,到处都是能工巧匠、艺人、艺术家……就连目不识丁的妇女,也能绘两笔青花。瓷都浓郁的艺术氛围很快就吸引了这个刚刚独立走上人生之路的青年。他觉得自己生来就应该属于这座城市,捏面人的手艺,不过是为了进入这座城市而准备的。此时,他认识了以画瓷像著名的前清秀才邓碧珊。诗、书、画俱佳的邓碧珊已是景德镇的名人,他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年轻人,决定收他当了弟子。王琦不仅向邓碧珊学绘瓷像,也学习诗文、书法。文化为他展开了另一面更为宽广的天空。捏面人手艺练就的造型能力,也使王琦很快就在彩绘瓷像方面技高一筹,浮梁县知事陈安看了他的瓷像画,曾为他题了一块“神乎技矣”的匾额。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师生的情谊。邓碧珊虽是前清秀才,却思想开放豁达,即使王琦成为景德镇瓷业领袖人物之后,他也心态平和,与王琦交往如常。王琦出名以后,为自己取了个号叫“陶迷道人”,他一边以画瓷板像谋生,并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彩绘瓷器,一边努力学习中国书画和粉彩瓷绘。他所画的瓷上肖像画曾有相当市场,但这并非他最终的追求。
1916年后,已进入中年、在景德镇瓷绘肖像业早已站稳脚跟的王琦,与友人王大凡前往上海,只为了得到观赏海派名家原作展览的机会。一趟沪上之行,让他眼界大开,正像当年来到景德镇,才知道捏面人的天地是多么狭窄,来到上海,才知道瓷板像与艺术有多么的远。王琦对展览所见清乾隆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画风推崇备至。回程路上,舟车之间,大江南北的景色清新迷人,而王琦已暗自决定,放弃瓷像画,从黄慎的画中吸取笔墨精髓,一定要成为诗、词、曲、书法俱佳的瓷绘家,不辱没景德镇这座瓷都的养育。自此,王琦走上了文人绘瓷之路,1921年至1924年间,他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开始形成。他的粉彩瓷板人物,不仅造型生动,而且表情极富个性。此时的他已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人物线条放达,疏而不乱,比钱慧安更为生动,比黄慎更有力度和厚度,中国画的线条优势被王琦在粉彩瓷画中发扬光大。他后期瓷器创作专作写意人物和较长的草书题记,俨然已经自成一家。他的写意人物,采用粉彩画人物脸部,使一贯采用中国画勾线画法的人物脸部有了立体感,气象一新。而人物衣褶则以写意法绘成,用笔潇洒而奔放。他创建的画风一直影响到现代的许多粉彩人物画家。
王琦是从一个捏面艺人走出来的瓷绘艺术家,他的民间生活体验,对他的人物画风格有很深的影响。他用写实的手法,将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下层人物如渔翁、渔妇等,神韵生动地描绘在他的粉彩瓷板上,因此他的瓷绘作品,受到很多原本出身下层的商人、收藏家的共鸣,在他们中间大受欢迎。由于王琦不同寻常的天赋和豪放性格所带来的凝聚力,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渐渐成为景德镇瓷艺界的核心人物,与汪晓棠、潘匋宇并称为民国初年三大名家,也是“珠山八友”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陶瓷艺人。
辛亥革命以后,官窑解体,民窑兴旺,景德镇陶瓷行业掀起了弃旧立新的浪潮。当时景德镇一批有志于陶瓷装饰改革的有识之士纷纷自立门庭,各种个人创建的画室应运而生,如王琦的“匋匋斋”、王大凡的“希平草庐”、汪野亭的“平山草堂”、邓碧珊的“晴窗读书楼”、程大有的“升古陶画社”等等,从外面传来的新风为景德镇带来了生机。
1922年,经浮梁县长徐仲事、知事何心澄倡导,于景德镇莲花塘成立了以吴霭生为社长,汪晓棠和王琦为副社长的“瓷业美术研究社”。
这是景德镇历史上第一个以改良和振兴瓷业为宗旨的民间社会团体,在它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有志于绘瓷艺术事业的新旧艺人。成员中,有前清秀才,有新式学堂的教员,有红店学徒出身的艺人,也有科班出身的瓷艺家。研究社全盛时发展会员达300多人,出版会刊20余册,还多次举办作品展览会,共同研究画艺,并通过中国画论典籍《林泉高致》等绘画理论的学习,有意识地提高红店艺人的绘画修养。
三
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也让景德镇饱经劫难。1924年,北洋军阀刘宝湜师盘踞景德镇,捣毁了陶瓷美术研究社,并将研究社陈列的彩瓷洗劫一空。
随后,因为吴霭生、潘匋宇和汪晓棠先后英年早逝,王琦作为研究会唯一在世的副会长,成为景德镇瓷绘界众望所归的核心人物。1928年夏天,沉寂了几年的王琦召集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何许人、毕伯涛八位好友,再次成立了探讨瓷艺改革的艺人社团“月圆会”,商定农历每月十五雅集一次,轮流做东,大家一起研讨诗文,品评画理,切磋瓷画技艺,将当年研究会的精神和创新活动延续下去,这便是“珠山八友”结社的由来。
这个艺术社团后来又有徐仲南、田鹤仙加入,活动一直延续到1940年左右,对景德镇瓷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果将“珠山八友”与以程门为代表的浅绛彩瓷派作一对比,就会发现前者具有较纯粹的文人画“书卷气”,“珠山八友”在艺术表现上则更为入世,也有了更多的现代因素。这是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不同的时代跨度分不开的。
王大凡是安徽黟县人,1888年出生于鄱阳县皇岗村。祖上原本经商,因战乱父亲生意失利,全家靠母亲做米粑维持生计。王大凡幼年时曾读过三年私塾,因家贫很小就在店铺中学徒,1901年随姐夫来到景德镇,在姐姐开的红店里学艺。三年学徒期满,他便留在姐姐的店里绘瓷。当时,他姐姐用高薪聘请了著名彩瓷画家汪晓棠来店里绘瓷,正好为王大凡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汪晓棠书法受“二王”影响,绘画与海派画家费晓楼、沙山春、钱慧安一脉相承。他只比王大凡大三岁,两人由友谊发展到师徒。汪晓棠不仅教王大凡书画,还教他诗词歌赋。在汪晓棠悉心引导下,王大凡不论是书画技艺还是文化修养,都大大长进,一般的红店艺人无法与他相比。1915年,他的粉彩瓷板画由江西瓷业公司、景德镇商会推荐,送巴拿马博览会参展,荣获金质奖章,是当年景德镇瓷器中唯一获金奖的作品。
1916年,王大凡和王琦从上海观摩海派画家画展归来,开始在艺术上追求个人独特风格。他立意革新,创造出粗细相间、兼工带意的画法,被人称作“落地粉彩”。他创作的以儒家思想和历史典故为题材的《岳母刺字》《木兰从军》《采药济世》《秉烛达旦》《闻鸡起舞》《桃园三结义》《风尘三侠》《松菊犹存》等瓷绘作品,展示了王大凡从一名红店学徒,成长为具有传统儒家思想和近代人文思想的瓷绘家的道路。据说王大凡除绘瓷外,极爱读书,平时省吃俭用,却常常是一谷箩一谷箩地买书让人挑来画室,夜读至晨。这些书,既有《曾国藩家书》,也有《随园诗话》,既有《聊斋》《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画鉴》《山水诀》《笔法记》。在挑灯夜读的过程中,这位红店学徒出身的瓷绘家,也一定有了他的精神提升。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玩月承天寺》,以苏东坡夜游承天寺的画面,缅怀一代文豪,瓷画上书有王大凡自作诗句:“玩月承天寺,苏公与客闲;谁知千载后,又在画图间。”诗写的自然朴实,瓷作充满了文人气息。
邓碧珊出生于余干县龙津镇鄱阳湖边,父亲是铁匠,闲暇时也常下湖捕鱼。他是清末秀才,科举废除后,他于1913年来到景德镇瓷业学堂任教习。早期邓碧珊主要画山水,也常替人代写瓷字。他虽然是清末秀才出身,却思想活跃,是他最早在景德镇尝试用九宫格绘瓷板肖像,成为瓷制肖像画创始人。40岁后,邓碧珊开始专事粉彩鱼藻。他大胆借鉴日本写实画派技法,不囿于传统的中国画手法绘瓷,在当时的陶瓷美术界,可谓是独辟蹊径。邓碧珊的文学艺术修养很深,在“珠山八友”中,他的书法首屈一指。他曾为自画瓷版《鱼藻图》题诗:“山外斜阳半未沉,清溪芜草绿阴阴。此时我也知鱼乐,不是雷同庄子心。”画、诗、书法,都颇有新意。他是王琦的老师,但在王琦成名后,并不以师自尊,一直保持着和王琦的师生情谊。
汪野亭是江西乐平县人。他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祖父外出务工给人送水,为孙儿积攒学资,送汪野亭入了邻村私塾就学。私塾设在汪氏宗祠,野亭入学时恰逢宗祠进行修葺,请来了几位民间雕画工匠,他们在宗祠梁柱上雕刻的山水楼阁,花鸟虫鱼,使汪野亭着了迷,课余时他向画师们借来画稿临摹,这些民间画匠们成为汪野亭最初的艺术启蒙者。
汪野亭后来考入位于鄱阳的江西省陶业学堂,师从张晓耕学习山水画,师从潘匋宇学习花鸟画等。因为家境贫寒,他课余为瓷商绘瓷,一方面解决了经济的拮据,一方面又可以学以致用。1909年毕业,他顺理成章地进入景德镇以绘瓷为生,并致力于“浅绛山水”和“墨彩山水”的研究,后受聘于景德镇瓷业学堂任教师。科班出身的汪野亭深知写生的重要,景德镇四边的浮梁山区和邻近的祁门、婺源、黄山、乐平的名山古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在当年以临古迹为主的景德镇习艺传统中,也是开风气之先,汪野亭的粉彩山水因此而别开生面。他率先运用“通景山水”章法装饰瓶类制品,开二十世纪初景德镇粉彩山水装饰法的新风。汪野亭的山水画采取山水相连、云雾飘逸的连接处理,将意境贯通的整体画面,在圆柱式的器皿上展开,形成360度的完整构图,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完美的画面。“通景山水”自问世以后,成为半个多世纪来景德镇瓷绘山水的主流。
汪野亭喜交文化人、僧友、道人,对上层社会中爱好艺术的文人雅士,也以礼相交,对贫困者更是尽力相助,唯独傲视权贵。据说某国民党专员五次求画未果,其警卫拔枪相逼,专员假惺惺按住手枪并训斥手下休得无礼。汪野亭见此双簧戏法,不为所动,反而催促警卫开枪,使专员扫兴而去。
毕伯涛祖籍为安徽歙县。祖父在饶州府开钱庄,幼年得以饱读诗书。1899年,14岁的毕伯涛考取清末秀才。清王朝崩溃后,毕家家道中落,加上科学废止,仕途无望,毕伯涛只好携一儿一女来到景德镇。最初是在五龙庵为寺庙抄写经书、作楹联、写匾额为生,有时也为居士们作画。毕伯涛早年曾师从鄱阳画家张云山学习中国画,张云山也常客居景德镇彩绘瓷器,这对他以后的艺术转移也有影响。认识了王琦、王大凡等人并受邀加入“月圆会”后,毕伯涛开始从纸画转向画瓷,专攻陶瓷粉彩,以翎毛花卉为长。他的瓷画着色不多,追求淡雅画风,极善捕捉禽鸟瞬间动态。身为旧式文人的毕伯涛,平生研究金石、书画,造诣很深,诗赋和书法亦见功力,在努力探索瓷艺和诗情画意交相融合的“珠山八友”流派中,他的文才较好,故常与大家共同研讨瓷画题诗,对“珠山八友”整体文化品位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毕伯涛是“珠山八友”中从文人走向瓷艺画家的典型。
祖居乐平南门外大码头官路口程家的程意亭,八岁丧父,由兄长抚养长大,14岁起在乐平祥盛粮行学徒。每天去粮行的路上,他会路过南门大街一家裱画店,店里板壁上常常贴有正待装裱的国画。程意亭被画面上那些美丽的花鸟和苍茫的山水吸引,往往在店前停留很久观赏,以至误工误时,受到兄长责备。但程意亭从此立志学艺,无意在粮行学徒。1911年,16岁的程意亭自行离家,考入鄱阳的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原鄱阳窑业学堂)图画科,师从名家张晓耕和潘匋宇学习山水画鸟。1914年毕业后,先在九江“普芳居”瓷店从事瓷上绘画,1925年在友人促成下,举家迁往景德镇,开始了他在景德镇的艺术生涯,同时也与“珠山八友”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月圆会”最早成员之一。1931年,程意亭离开景德镇独自来到上海,隐瞒了自己从事瓷画的经历,在浙派名画家程璋家中做勤杂工三年,偷偷地学习了程璋的绘画技法。程璋早年以没骨法工笔花卉名世,中年变法,将西洋明暗透视原理融入中国画,色彩浓丽,自创新貌。程意亭上海学艺回来,粉彩花鸟画有了很大的突破,传统的画面内涵着现代的美感,并以质朴、沉郁、苍劲的画风蜚声瓷绘界。程意亭在粉彩颜料的漂研制作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粉彩色泽更加鲜明、丰腴而富丽,他还把自己的秘方和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和弟子。
1934年,14岁的农村孩子张景寿来到景德镇为父亲抓药。当他路过一家店门时,恰巧看见了程意亭正在画瓷,张景寿流连不舍地在一旁看了半天。以后每次来镇抓药,他都要找机会看程意亭作画,并默默地记下构图,回到家中在纸上学画。程意亭发现后,十分感慨张景寿的求学精神。两年后,家境贫寒的张景寿考上了浮梁县立饰瓷科初级职业学校,程意亭正好在此校任教,他不仅常接济张景寿,每学期还替张景寿代交40块大洋的学杂费,并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画瓷,毕业后收为关门弟子。张景寿后来成为景德镇著名陶瓷艺术大家。
刘雨岑是“珠山八友”中年纪最轻的一位。祖籍安徽太平,出生于江西鄱阳。因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徽激战,祖父辈逃难来到江西,父亲是以打造铜器为生的铜匠。他是“珠山八友”年纪最轻的一位。念过私塾,并拜鄱阳知名画家潘匋宇学艺,1918年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来到景德镇发展,结识了陶瓷世家朱受之的女儿朱秋霞并与之结婚。岳父朱受之与王琦是好友,两家交往中,王琦对刘雨岑的才华和谦虚好学十分欣赏,遂收为义子,后来成为王琦创立“月圆会”的得力帮手。刘雨岑的粉彩花鸟在取材、构图、设色上别具一格,他创立的“水点技法”,使他的粉彩花鸟从晚清陶瓷装饰的繁琐中脱颖而出,在陶瓷艺术领域中产生极大影响。
何许人,字德远,号花滋,安徽南陵人。王琦以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为他更名为“何许人”。少年时代到景德镇学画青花,后改学粉彩。民国初年,曾应聘赴北京画仿古粉彩瓷,有机会见到故宫所藏历代名瓷。后来他专攻粉彩雪景山水,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上,是首开先河之举。他的雪景色彩淡雅,擅长运用蜿蜒起伏的山径,展现出广漠的空间,画意幽深,笔法雄浑,在作品中创造出独具个性风貌的人文世界。
浙江绍兴人田鹤仙,从小喜爱艺术。民间初年曾任职于景德镇税务局,并曾在江西瓷业公司担任夜校教员。后改行加入粉彩绘瓷行业,初学山水,后专攻粉彩梅花,画风豪放潇洒。
“珠山八友”最年长者为徐仲南。少年时代在南昌瓷店学徒画瓷,1918年受江西瓷业公司聘请,到景德镇主持陶瓷美术管理工作。不久辞去职务,专事画瓷。青年时以绘人物为主,中年后擅画山水,晚年画松竹。传世作品以松竹著名。他的松竹粉彩瓷画神韵清逸,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珠山八友”这一群体的主要艺术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在对瓷上文人画的追求中,并不强求统一,而是以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体现出不同的灵性和审美情感,注入不同的思考和人生体验,大大丰富了瓷艺作品的文化品位和美学价值,成为中国陶瓷绘画趋向成熟的标志。与此同时,他们没有放弃对陶瓷装饰工艺的追求,对各种工艺要点也十分熟悉,在工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保持并加强了陶瓷装饰的审美特征,确立了中国陶瓷绘画的存在意义。
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代景德镇瓷绘艺术家,在一个新旧交替的乱世,不仅为粉彩传统工艺闯出了一条新路,而且在“浅绛彩”的基础上,存其精华,革除弊端,创立了一种张扬艺术个性的瓷画艺术画风和流派,并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表现语言,跨越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临界线,将景德镇陶瓷艺术推向了另一座高峰。
这一群青衫飘然的身影,应该被中国陶瓷史永远铭记。如果仅仅是一群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呈示,那么,“珠山八友”最多不过是一批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们因为志同道合的结社,但放进大的时代背景里,他们单薄的身影,承载的却是中国陶瓷上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