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明瓷之兴

  一

  景德镇成为千年瓷都,我一直认为与两位皇帝有关。一是景德年间的宋真宗,另一位,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皇帝都不会想到,他们从皇家的利益角度各自为景德镇下的一道诏书,竟被最底层的中国工匠演绎出中国文化史上的绝代珍宝、旷世奇迹。

  中国的历史似乎永远是两条线索,一是史书上帝王将相永远打不完的天下,二是草民百姓永不被人关注的生活追求和向住,而这远比史书上的只言片语要丰富深刻得多。在不断的朝代更替中,这两条线索,都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动力。

  让我们回顾一下公元1363年的画面,看起来,它与景德镇毫无关联,但它与初办御器厂的皇帝,却是生死攸关的重大事件。

  这年三月,江南春景如画。可原本风光旖旎、碧波荡漾的鄱阳湖上,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水战,大小战船穿梭往来,搅得血浪翻滚,这天下第一大湖,成了元末两支农民起义军首领争夺天下的战场。只见湖面上高数丈,一色丹漆的是陈友谅水军,朱元璋的战船则全部为白色,小到要仰头才能看见敌人。论人力和装备,朱元璋均处于劣势。但他的战船虽小却灵活自如,加上是千里救危城,生死存亡决于一战,所以士气高昂。

  此前,陈友谅军已围困洪都(今南昌)整整85天,朱元璋部将朱文正浴血死守。陈久攻不破,不得已掉过头来,在鄱阳湖以号称60万的水军船舰,迎战亲统20万大军前来救援的朱元璋。

  鄱阳湖水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役。在决战开始前,朱元璋已派了伏兵,封锁了鄱阳湖到长江的出口,堵住了陈友谅的归路。这一次水战,据史载双方打了36天之久,当时湖面上箭如雨点,火光冲天,湖水都被双方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在激战中,陈友谅被流矢射死,全军随之溃败。朱元璋也为此次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士兵死伤无数,不少跟随他多年的骁将阵亡。为此,朱元璋在获胜后的第二日即焚香拜天,答应将来天下一统,定和将士们同享富贵。

  5年后,41岁的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

  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距鄱阳湖水战仅仅才过去了6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也不过刚刚一年时间,面对虽大局已定,但百事待举,北方战事也未完全平息的形势,明朝朝廷却在景德镇首次建立了由皇家掌管工艺制造的御器厂,不能说不是一项让人有点惊讶的举措。

  其时政权初建,加上元代遗风,瓷器均不属年款,所以洪武初期的官窑瓷器均无官窑年款,除了文献记载,缺少实证。因此,后世有学者认为1369年统一战争还处于尾声,国家尚未安定,加上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本性不喜奢侈,不太可能在此时就设置御器厂。

  朱元璋出身安徽凤阳贫苦佃农家,父母长兄在灾荒和瘟疫中先后病逝,他小小年纪只好出家当了庙里行童,以持钵化缘乞讨为生,因此对民间疾苦有相当了解。做了皇帝后,个人生活上仍是朴素节俭。他的夫人马皇后更是有贤惠之名,不可能于开国之初怂恿皇帝耽于享乐。国基未稳,却先去操心制造至精至美的瓷器,这事如放在宋徽宗身上,似乎顺理成章,但的确不太像明太祖朱元璋的作风。

  但持此一说的人,忽略了朱元璋作为一代开国君主的政治才能和手腕。

  就在设建御器厂的第二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在封诸子为王的同时,也大封功臣。

  可以想见,北方战争未断,大将需要安抚,建国之初栋梁之才急缺,皇上也要四处笼络人心。朱元璋向来痛恨奢侈之风,用黄金美玉珍奇珠宝来赏赐群臣,非他所愿。那么,用来安抚大臣用来笼络士大夫阶层忠心效力新王朝者,似乎景德镇瓷器是最好的物选。

  朱元璋长期在鄱阳湖一带与陈友谅周旋拼杀,饶州一带很早就成为他的地盘。所以,对浮梁所产景德镇瓷器,他应是印象深刻的。这种相对金银来说又实用又有品位的器皿,他也一定是心生喜爱的。战火纷乱中,他不可能有更多的闲心去关注它们,但一俟战争结束,他便立刻将景德镇瓷器纳入了他的皇家建设之中。

  御器厂建于洪武二年,有了一年的生产时间,在1370年论功行赏、君臣同欢的宴席上,由御器厂精心制作的景德镇瓷器,很可能以赏赐的形式,被明太祖赠给了众多功臣。

  如果再分析一下朱元璋的行事风格,这种设想应当是成立的。行伍出身的朱元璋,绝不会像在深宫里长大、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浪漫气质的宋徽宗一般,吟出后周世宗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令,让工匠们绞尽脑汁烧出碧如青天的好瓷,以供自己玩赏,最后玩掉了宋家天下。他建御器厂的本意,也许还在于以皇家名义,多用这种原料为土,烧造简易,价廉物美又备受欢迎的器皿替代金银,可以防止朝廷和贵族的侈靡之风。如《大明会典》卷二百一十载:“洪武二年定,祭器皆用瓷。”洪武二十六年政府又明文规定:“凡器皿,公侯一品,酒注、酒盏用银,余皆用瓷、漆和木器。”

  玩物丧志,那是宋徽宗赵佶、后周世宗干的事。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可不傻。

  可惜的是,由朱元璋苦心积虑创下的大明国基,二百多年后,终于还是因腐败而亡。

  在元末刀兵四起,英雄纷争的岁月,景德镇地区的窑工、农民,也拥戴都昌人于光起兵抗元。于光先是接受了南方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部的领导,徐被部将陈友谅杀死后,于光则选择归附了更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朱元璋。他的选择,使景德镇地区保持了相对的安定环境。在他的驻守维护下,景德镇窑业不仅在元末动乱中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还吸引了各地饱受战乱之苦的一大批优秀工匠选择来景德镇谋生,使明初御器厂的建立有了相当好的基础。

  在此之前,虽然宋朝曾设瓷窑博易务,元代曾设浮梁瓷局,但都主要是为课税以增加国家收入设置的管理机构。虽然也为生产贡品服务,却是从民窑中“百中选一,千中选十”的行为。明代御器厂的建立对于景德镇瓷业发展的意义在于,它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最好的材料和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为了生产出比民窑更精美的瓷器而设置的官办工厂和机构,它的建立,包含了在全国提倡以瓷作为日用品的官方意图。因此,御器厂的建立,成为了明代景德镇瓷业飞速发展的契机,景德镇制瓷工匠和窑户们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最终形成了“官搭民烧”、“官民竞市”、“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景德镇瓷器的生产,开创出一代未有之奇,惊羡天下。此时各地的窑场纷纷萎缩,所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无法与景德镇相抗衡,使得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之地,中国瓷业生产变成了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

  二

  作为新兴瓷都,明代的景德镇满眼都是旖旎独特的瓷业风光。城区里那时还密布着许多可以运输原料和产品的溪流港汊,从留下的十八桥、通津桥、落马桥、五龙桥、小桥上等众多桥名来看,可以想见当年一座座石桥或木桥横卧溪流之上,与四周青山交织在一起的秀丽风光。

  随着制瓷业的发展,明代景德镇的风貌也越来越多地具有了瓷城色彩。不过,即便城中已聚满了因贩瓷致富的商家巨贾,它仍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这是古代经济发达的城镇中少见的现象。不设城墙主要是为了便于输进和输出货物,并随着窑户增多不断扩展城区地盘。自明初在珠山建御窑厂之后,城区的布局,便开始以珠山为中心,渐渐向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场建筑群。

  当年御窑厂在东、南、西三面各开了一座辕门,通向市区。其余民间窑场则与街道相连。东辕门通向正街,东西向的长街直达里市渡口。里市渡是明代祁门瓷石卸货和景德镇瓷器出口的码头。从西辕门可以一直通往当年景德镇最繁华的瓷器街,这里是景瓷对外贸易的集中地,由此再往西,则为市埠渡码头,中间经过黄家洲,是昌江码头通向市区的必经之路。

  从黄家洲再往西,就是昌江了。昌江西岸,还有部分窑场,与东岸遥遥相望。万历时,景德镇民窑达到近千座,每日等待雇佣的窑工达数万人。明万历时负责分守督运贡瓷的官员王世懋来到景德镇,后来在《二酉委谭》中记录了他所见到的景象:“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万杵之声殷地,火光冲天,夜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

  当时,景德镇的民间窑厂从盛产优质瓷土的瑶里开始,沿着东河流域、南河流域,以至昌江两岸及市区,北起观音阁,南到小港咀,西至官庄,东到湖田窑连绵不断,比比皆是。在今天的瑶里,我们仍能看见连绵不断的古窑包,一些资料上说是有30多处,但实际上远远不止,我与考古的朋友在瑶里境内考察时,随时随地可见古窑包,路边有的农民在建房,房基边随地可捡拾破碎的古瓷片,大多是明清民窑青花瓷。

  明代中叶以后,大量制瓷工匠和瓷商汇聚景德镇,民窑激增,除了生产一般的民用产品外,同样也能生产与官窑一样精美的高档精品瓷。嘉靖后,凡属宫廷需要的“钦限”瓷器都由民窑生产,谓之“官搭民烧”。一些专门烧造高档细瓷的民窑被称为“官古器”户、“假官古器”户、“上古器”户或“中古器”户。

  明代景德镇除有一条陆路与浮梁县城连接外,与外界的交通主要靠水路。原料、燃料、瓷器的输出,都依赖水路吞吐。沿昌江由北而南,有阳府滩渡、里市渡、双溪渡、中秀渡、市埠渡、钵盂渡、张家渡、小港渡、宝山渡等重要渡口和码头,来来往往的客商操着不同口音,通过当时已出现的瓷行做下大笔的瓷器生意,再转运至全国各地,并通过陆上“丝绸(瓷)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传播至世界各地。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皇帝。他“以猛治政”,杀人太多。从刀光剑影中厮杀出来的一代枭雄,文化在他眼里自然轻如鸿毛。但他颁布的明典中,从发展经济出发,改元代已经僵硬的匠籍制为匠役制,使手工匠户不仅可以免除杂差,大部分时间还可以为自己生产。这一政策,无形中为景德镇制瓷工匠们的创造天分打开了艺术的闸门,在天光云色金木水火土的冶炼中积蓄了千百年的创造之源,一下子喷涌而出。东方天空,突然就尽情尽性地洒满了让天下惊讶的五彩朝霞。

  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明代青花,它的器型开始脱离元代的厚重,变得轻盈自在;它的花饰渐渐脱离繁复,变得自由洒脱;它的出现,在人们心中引起的共鸣如韶乐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收藏界至今最看重的是明永宣时期的官窑青花瓷。这一时期的明青花被称作中国青花瓷的鼎盛时期。不过,如果再深入观察,则明代民窑青花,从洪武开始至明末,因为少了约束和拘谨,显得更加充满生机,至情至性。

  在青花瓷的带动下,明代景德镇白瓷的烧造工艺进一步成为工匠们精耕细作的追求,也为各种彩瓷的烧造底色创造出最优良的条件。因为彩瓷更需要白瓷衬托绚丽多彩的画面,以完整展示瓷器的材质美和装饰美。

  明代中期以后彩瓷开始大量烧造。具有鲜明中国民俗色彩的彩瓷,受到了上至皇家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喜爱。明代成化是永乐宣德以后中国制瓷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工匠以江西乐平所产的“陂塘青”矿料,研制出了一种国产青料叫“平等青”,以“平等青”釉下着色的青花,虽不如“苏麻离青”青翠亮丽,但色泽沉着庄重,幽妍淡雅,与釉上烧制的艳丽明快的色彩正好交相辉映,获得巨大成功。成化瓷色、胎薄的程度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为画工绘制和施彩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明成化帝对艺术的喜欢和提倡,也是影响到成化斗彩艺术成就的因素。据说技艺超群的景德镇画匠地位陡升,竟可以出入皇宫,他们的作品经筛选后能在官窑烧制。成化帝曾有亲笔绘画作品一幅,现藏故宫博物院。成化斗彩基本上都是官窑产品,釉色的配制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彩绘的主要特色有两点:一是以釉下青花为主色而釉上彩色处于附丽地位;二是具有鲜丽清雅的审美特点和艺术风格。成化斗彩作为中国瓷器史上最著名的瓷品种类,被后世奉为斗彩的极品,其中釉上彩色的创烧和技法运用,对于清代古彩、粉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景德镇瓷器之美震撼世界,可以有种种原因,或者说各种机缘。但有一点似乎难以否认,它向世界展示的美,绝对来自中国民间对美的理解和思维。在这里,民间的含义广泛深刻,不是一时一地,也绝不是仅为底层,即使是皇家制瓷,也难以消除民间的成分。朱元璋对景德镇瓷器的偏爱,首先就源于他与民间的血缘。中国士大夫阶层对它的认可和喜爱,也难以排除景德镇瓷器,尤其是青花瓷,以一种豁达沉静宽广的美,让他们能够在各种险恶各种焦躁中感受到天空的亲切和土地的分量。

  中国瓷器最早的源头是农人的“亦耕亦陶”,从一开始,它就没有脱离过中国最广大的土地和农民。不过,江南“水土宜陶”的地方,大多产茶,景德镇也不例外。极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和相应产生的对外交流,便使这一地区的农耕文化又多了一种厚重积淀。景德镇距离中国古代经济发达地区扬州、杭州、南京都不远,而这一地区是古代精英阶层集中的地域。景德镇瓷业与精英文化的接触可以说是十分密切频繁的,从景德镇瓷器装饰艺术的演变中可以看见明显的痕迹。到了明代,几乎全国著名产瓷区的优秀人才都蜂拥而至,集大成的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民间工艺中实用与艺术结合最成功的典范。正是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背景,景德镇才能成为“中国瓷都”;在这种文化背景中产生的青花瓷,才能成为“国色”;中国瓷器,才能成为西方人眼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载体。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