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千里赣江流经万安十八滩后,缓缓流入吉泰盆地,此时虽然江面变宽,但一夜春雨,却使平缓的水流陡然急湍起来,樯橹风帆,激起水涛阵阵。头年赴静江(今广西桂林)任知州的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此次回程中越大庾岭梅关过赣州,乘船沿赣江北回中原。自唐代名相张九龄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凿通大庾岭新路后,人们走中原至岭南两广,大多不再走西路郴州,而选择更为方便的沿赣江经吉州、虔州(赣州)的水路。此时诗人依舱而立,只见两岸青山碧树,沃野田畴,心情一时开阔起来。回到舱里,他和几位客人举觞痛饮,兴犹未尽,便在舱中提笔写下了《满江红》一词:“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本是抒写眼前景色,却勾起一番惆怅心绪。词中“当年”一句,正是回顾三年前,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以大无畏的气概赢得了朝野上下的赞誉。当年北上功名可望,此次却是请缨无门。作为深受儒学影响的一代俊杰,他是多么希望为国建功,施展抱负啊。可因为与朝廷上主和的统治集团意见相左,终被孝宗冷落,外放出守广西静江,如今也只能借酒杯浇胸中块垒而已。“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萎芽新入馔,鹍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可倘若真的添酒回灯,就能忘怀一切,诗人何必写下词中忧愤之句?
船快到吉州时,范成大蓦地想到这里正是好友杨万里的家乡,家中那黑釉茶盏正是好友所赠吉州窑所产之器,如今就在眼前,何不泊舟一游,也不枉到了吉州。
这是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春天的事,此诗收入范成大所著《石湖集》。只是泊舟一游出于后人推测,却也不全是臆想。寻幽访胜本是诗人心性,何况在这之后,范成大另一首吟咏赣江此段的诗变得清新可人:“芳林不断清江曲,倒景入江江水绿。”是什么改变了诗人的心情?
此时的吉州窑正处于鼎盛时期,沿江一线随处可见装载瓷器外运的船舶。丰饶的江南,一定会让诗人感到心情舒朗振奋。
《景德镇陶录》有云:“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黄金水道是发展瓷业的关键。在吉州境内的赣江河段,水深流缓,沿江一线随处都是船舶停靠的码头,南来北往的船队均在此停泊,或换乘转运。吉州永和镇更是成为“船舶大小总相宜”的天然良港。加上吉泰盆地发达的农业经济为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来源,而隔江相望的青原山盛产瓷土,鸡岗岭的瓷土尤其丰富。绵延几十公里的青原山,松杉茂盛葱茏,草木终冬不凋,为吉州窑烧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正是天时地利,加上源远流长的庐陵文化,成就了吉州窑在江西陶瓷史中的灿烂绚丽。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千百年来,一直是江西中部重镇,素有“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江南望郡”、“理学之邦”的美誉,至今还流传着“隔河两宰相,五里一状元,十里一布政,一门五进士”的民谣。两宋年间,这里走出了欧阳修、周必大、杨万里、杨士奇、文天祥等一大批名人俊杰。在这些以天下为己任、满腹经纶的大学士们写下云锦一样的诗文时,汗光闪闪、肤如紫铜的汉子们也在吉州窑里燃起了白光红焰,尽情展示民俗生活之美……
北宋建国,崇尚文化的几代皇帝和太后们一直采取“文治”国策,这也促成了江西陶瓷业的空前繁荣。吉州永和窑、临江窑、景德镇窑、赣州七里镇窑、南丰白舍窑相继成为江西著名五大窑场,尤以吉州为盛。沿赣江东西两侧,吉州一带“烟火数千家”,“窑焰竟日夜”,位于赣江西岸,距今吉安市区南面约五公里处的永和镇,成为当时吉州窑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场。文献记载,入宋以来,瓷城永和镇里六街三市,“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舞,读书台士大夫谈古今”,与汉口、佛山同为当时“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天下三镇”之一,可谓盛极一时。考古工作者对永和镇现存的古街道逐段核实戡查,其结果与志书所载基本吻合。
街面的繁华是因为窑业的繁荣,在当年装运瓷器的码头上,即使经过千百年赣江水的冲刷,在枯水季节,仍可以看到水底层层叠压的废弃瓷片。每一天的江水都从它们身边流走了,只有晶莹的瓷片留了下来。它们庞大的家族当年都顺着江水去了极远的地域,北方繁华的城邑,南方喧闹的商埠,都有它们的身影,甚至在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及许多远方的海域沉船,都发现了吉州窑的瓷器,那应该是吉州窑昔日无上的荣耀吧?但幸还是不幸呢,这些滞留在家乡码头江水之下的瓷片?它们当然不会诉说,只是沉静地守候着水下的时光,当阳光透过水面时,它们会映照出斑驳的光亮。
其实,史载的“六街三市”是专指六条繁华主要街道而言,除了六条繁华街道,永和镇当年更有无数小街小巷,布满拉坯绘瓷的作坊。六条主街中,两条直接与瓷业相关,一条名柴草街,是专门从事燃料交易并进行燃料运输的主要街道,一条为瓷器街,此街南从当地名胜本觉寺塔起,经曾家岭、曹门岭西侧,往东北直至赣江边码头。本觉寺今天仍然香火不断。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莲池街,从本觉寺塔,往北经窑岭、讲经台与迎仙街、锡器街交汇,“池长竞街”,“养莲以为游观之所”。自从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写下《爱莲说》,莲荷便成了中国文化中高洁精神的象征物。当年在永和镇熙熙攘攘的繁华街道上行走的人群,除了百姓工匠商贩巨贾,也少不了墨客文豪和富家子弟。他们来此,或许是想寻找一种情怀,或许是来探幽访胜;大小窑场里火焰腾腾,街市商埠里美轮美奂的瓷器争奇斗艳,临走时,他们会买上几件吉州窑的精品瓷带回故园,也许,还留下了一点他们的文化印记。
有迹可寻的是公元1101年春天,66岁的苏东坡奉诏自海南北返时,曾下船游览了永和镇,并为建于南唐的名胜满都观手书了“满都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满都观现位于永和乡桐木桥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时人仰慕的大名人,永和镇一游,民间自然也留下了有关他的传说,如永和镇上的东坡井。
相传苏东坡夜宿满都观,晚出送同行刘器赴临安,行至米市街,遇到挑窑柴的窑工。当时苏东坡脚上穿了一双新履,急忙避开,不慎失脚坠入路边沟中,狼狈不堪。踉跄被同行扶起后,苏东坡却笑着说:“此地可开井,池浅且清洌,不特街人便,坊巷增秀色。”于是命工开井,发现顽石很多,众人唯恐难得泉水。东坡说:“凿过石,石破可得泉。”遵如其言,果得泉,甘洌可爱。此井因此得名“东坡井”。
大庾岭新路开辟后,吉州、虔州(赣州)便成为众多南来北往的客商、宦官的驻足之地。八方来客,汇聚起四方文化,这些文化的浸染应当对吉州的窑工们带来不小的影响。后世人们在欣赏吉州窑瓷器的古雅、开放、独树一帜时,会看见各种文化的因子附着于上。
如今的永和镇,仍然可见用古瓷片、匣钵和废窑砖铺砌而成的街巷古道。就连窑区内的田陌中,也可以见到时断时续、用废匣钵窑砖铺砌的古街道。镇西侧除了稀疏的村落外,便是宽阔平坦的田园,在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的冲积平原上,密集地分布着尹家岭、蒋家岭、曹门岭、肖家山岭、曾家岭等24个窑包,分布面积达8平方公里以上,最大的窑包高20多米,如冈似阜,当地人称为窑岭。在窑岭周围,各色古瓷片、古窑具,俯拾皆是,让人想象着吉州永和窑当年烧造的盛况。
在那些遍布街巷的民间作坊里,数百年间集中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是吉州窑真正的灵魂所在。曾经以陶人之心创造出天地间大美的工匠中,只有极少数偶然被留下了姓名。史料中有关吉州窑的记载,多提到宋代“舒公窑”,不过都极简略,如《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载:“宋时吉州永和市窑……舒姓造者佳。”没有更多的记载了。民间相传宋时永和镇有五窑,其中以舒公窑产品最佳。舒翁和女儿舒娇最擅长捏塑人物百兽,他的女儿舒娇更是瓷艺超群。舒公窑除擅长瓷塑外,还烧造炉、瓮、瓶、枕等。所幸的是,千年以后出土的一件绿釉莲荷纹枕上,“舒家记”三字明朗响亮,仿佛在印证着坊间的传说。
漫步碎瓷片铺砌的古道上,听江南的风声在窑岭四周从容地穿行,只见田陌间的野葱和荠菜,正在抽出细白的花粒。或许,这些花粒的眼睛比我们看得更深更远,因为它们更靠近大地。
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吉州窑刚刚有了重大考古发掘。让很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眼睛一亮,再也舍不得离开的,是吉州窑出土的黑釉木叶天目盏。
那是多么神奇的构思啊!田野里的桑叶、柚叶或乌桕子树叶,被工匠们随手采来一片两片,有时甚至是半片带卷的叶子,还有虫眼呢,都被随意地放在已施黑釉的斗笠碗坯中。高温烧制后,树叶的形状、茎脉在黑釉的衬托下清晰可见,金黄或紫褐的树叶,恰似被一阵轻风吹过,飘落盏中,浑然天成,看上去与离开枝头时一样新鲜。漆黑的斗笠宛如扇面形深邃的夜空,金黄色的树叶宛如明月,宁静、素雅,简单平常却又明亮华贵。吉州窑的工匠们用木叶装饰碗盏时,所用树叶都是当地常见的树种,如桑、樟等。工匠们需要时便信手取来,毫无刻意选择之意。图案设计,也没有固定样式,有一叶或两三叶相叠成图案的,也有半叶的,多随工匠的意图设计安排,或一叶展开于盏内壁,占器壁的二分之一,如大树耸于苍穹之中,或一小片树叶挂在盏内壁,茎脉清晰,或双叶叠落,或三叶散点,构思奇巧,木叶纹与瓷器地色黑黄釉相衬,显得格外清晰明朗。木叶纹是吉州窑的一大绝技,是吉州窑工匠别出心裁独创的装饰工艺,标志着我国陶瓷釉面装饰工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吉州窑木叶纹标本,是江西省上饶市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赵氏墓出土的木叶纹盏,表明在南宋中期,这一装饰工艺已很成熟。
这一来自民间的工艺最早是如何产生的,史无记载。或许是因为叶片无意落在坯胎上启迪了窑匠,或许是制作中有工匠随意将水中的落叶捡起贴于器面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是出自匠心,出自窑工们对生活之美的无比热爱。有许多民间美丽的发明并不一定会被史籍记载。文人们只注意那些经天纬地的大事,商贩们只注意货物出手量的多少,官吏大多也只能将精力放在仕途上。工匠们的发明,他们不会太在意。
不过,只要百姓喜爱它们,它们就会在吉州窑里被热烈地烧制。黑釉只是一种很便宜的黑色涂料,不像乳白釉那般名贵,树叶就更不值钱,满山遍野都是,木叶盏就如民谣一样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
在窑匠们的眼里,金黄色的树叶就像是明月,那是窑神在夜空中的眼。
由于吉州窑工匠们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装饰风格。在使人眼花缭乱的吉州窑产品中,还有一种让人叹服的工艺,那便是来自民间、来于民俗的剪纸艺术,被成功地运用到瓷器装饰中来,这也是吉州永和窑的独创。
和江西许多地方一样,永和镇的剪纸艺术承载着百姓和工匠的感情及民间情趣。由于吉州窑是民间窑场,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这才为充满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永和的窑场往往以户为单位,男人们拉坯或烧窑,妇女们则大多从事彩绘、施釉等轻活。早期的剪纸贴花多为当地的鞋花、帽花纹样,所以可以肯定,正是秀质慧心的劳动妇女们,将剪纸从日常生活中移植到陶瓷装饰上,从而创造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独特的剪纸贴花工艺。
吉州窑剪纸贴花工艺创烧于南宋,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单色剪纸,直接把剪纸纹样贴于器物坯胎上,再施上一层釉,待釉干后剔掉剪纸纹样,就得到釉色与胎色相对的图案;另一种是双色剪纸,是将剪纸纹样直接贴在已上过含铁量高的底釉器上,再薄施一层含铁量低的石灰钙型竹灰釉,然后剔掉剪纸纹样,就显出底色纹样来,入窑高温烧制,两层釉变化出各种窑变色釉,底釉与面釉色彩既有细微的区别又和谐统一,釉色和胎色对比深浅相映、动静相辅,在浅淡的底釉上呈现出深色的剪纸纹样。
由于窑变的效果,底釉往往闪烁着形如云霞、细雨、火焰、青蓝紫绿交织的缤纷色相,其中浮现出鹿、凤和梅等各种不同花卉珍禽的剪影,含蓄朦胧的美,仿佛自然天成。
吉州窑是民间窑场,平民百姓是产品的最大消费者,所以生活日用品居多,工匠们在没有固定样式限制和思想束缚的状态下进行创作,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无拘无束的发挥。这正是木叶天目盏和剪纸贴花工艺在这里出现的原因。窑工们以自己的生活积累,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来裁剪生活素材,满怀激情地进行创作,使本来平淡无奇的生活衍化出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是一切民间工艺共同的特征。那些剪纸纹样多取材于自然界中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并充满喜庆吉祥的色彩,构筑出劳动者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如双鱼、双鸭、双凤、双蝶、跃鹿、喜鹊、并蒂莲等,或与绘画相关的牡丹、折枝梅、芦草、卷草、梅竹、月梅以及水波、锦地纹、海涛纹等抽象纹样,题材广泛,丰富多彩,充满了生命力。
当人们凝视这些瓷器的时候,会发现它们所张扬的生命力度和无遮无掩的天真情趣。进而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千年的树叶沉在碗底,是哪只粘着灰泥坯的手将它摘下?期间是否蕴涵着对草木一秋的伤感?千年的剪纸融于釉中,是否还掩藏着一位少女对生活与爱情的憧憬?
在吉州窑出土的陶瓷中,有一块火焰火珠纹大海碗的残片。虽然只是残片,也能看见海碗上的火焰花纹升腾而上,四周火珠如梅花朵朵绽放在黑釉底色中,这种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完全源于生活,传统纹样中也是没有的。当脸膛红黑的窑匠师傅们蹲在窑炉前端着火焰大海碗吃饭时,也许窑上火眼中忽隐忽现的光焰正在炽热地升腾,那会是怎样一种亲切?我想,这会是哪位窑工的妻子,在等候烧窑的丈夫归家时,怀着思念和深情随意剪出来的纹样吧?这种真正源于生活的剪纸纹样一出现便在窑场中传播开来,彩绘的匠师和窑工的妻女们争相模仿,吉州窑里,便又多出一款新的装饰纹样。
其实,吉州窑的制瓷条件本来不算太优越。它的瓷土来源于赣江岸边的山丘上,胎质含砂量大,就是吉州窑所用青原山鸡岗岭最好的瓷土,也比不上当时景德镇窑所采用的瓷土性质。
讲究务实的吉州窑匠由于无法改变瓷土中含砂量大的事实,干脆扬长避短,采取了重釉轻胎的生产方式,刻意追求釉色变化,终于集各地名窑之大成,生产出丰富多变的彩瓷和釉瓷。当时的吉州窑,可以烧造全国各地窑场主要瓷品的釉色,既有南方窑系流行的黑釉、黄釉、青白釉,又有北方窑系常见的乳白釉、褐釉、绿釉和琉璃器,以黑釉为大宗,在同时期各窑场中釉色最为丰富。考古资料表明各种釉色瓷器烧造的大致情况是:唐、五代主要烧造酱褐、青灰釉和乳白釉瓷;北宋时,酱褐、青灰釉瓷停烧,乳白釉瓷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新创黑釉瓷,并成为宋、元时期瓷器的主要品种;南宋时,新创釉下彩绘瓷。
南宋年间,原籍开封府的陈士章在吉州永和镇任酒税官,她的女儿嫁与儒林郎朱某为妻。不知是出嫁之时,还是省亲之际,疼爱女儿的陈士章曾送给她两件永和窑的上品瓷,以慰女儿思乡之情,一是彩绘跃鹿纹盖罐,一是彩绘莲荷纹炉。陈氏去世后,家人为她殉葬的明器中,就有这两件吉州窑的名贵精品。它们出土于1970年发掘的南昌县嘉定二年陈氏墓。在重见天日的跃鹿纹盖罐的盖面、盖沿上,分别饰有折枝牡丹纹和卷草纹;罐的颈部饰着卷曲的蔓草纹;罐腹部在俗称开光的内面上,绘有跃鹿一只,口衔瑞萆,腾空跃起,鹿的身旁点缀小草两株。这是吉州窑南宋时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当时釉下彩绘瓷的最高水平。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前后,民族英雄文天祥为起义兵抗元,在家乡募集人马,据传吉州窑的窑匠们一呼百应,尽数参军,追随转战,直至文天祥兵败被捕。侥幸没有战死的窑工,因为担忧受到迫害,大多没有回到家乡吉州,而是辗转去了景德镇。有史家认为这是吉州窑入元以后渐渐盛况不再的原因之一,姑且存档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