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窑坊满窑的时候,隔三差五总能遇见李家老哥俩。老李50多岁,小李其实也快50岁了。哥俩长得都黑,不用说就知道是风吹日晒的结果。
虽是哥俩,但他们长得太不一样,从长相上很难看出是亲兄弟。老李个不高,是个胖子,肚子很大,像个首长,偏他常爱穿件衬衣,还把衬衣塞在系了皮带的长裤里,皮带夸张地系到了胃的部位,就像怀孕七个月的女人。当地人管女人怀孕叫“兜了肚”,所以人们背地里也叫他“兜肚哩”。老李看人时爱盯着人看,那眼神总叫人感到有点不太友好;弟弟稍高一点,却整天弓着个腰像根没长好的丝瓜,所以站在一起并不比哥哥高。哥哥看人有点翻白眼,弟弟也不比他好到哪去,看人干脆就是斜眼儿,低着头斜着看,头低得狠了能叫你感觉到白眼相对。因此,大家都叫他“萝卜花”,因为萝卜是开白花的,很形象。什么时候见到萝卜花,他都是穿一套黑色衣服,中不中西不西的,也叫不上个啥名。哥哥虽穿得较齐整,但作瓷的人都是一身土,无法整洁,虽是西装也显得不伦不类了。
景德镇的国营瓷厂大多改制和关门,老哥俩在十多年前就双双下岗了。在我认识他俩以前,老哥俩就在张明发的窑里烧东西,那时老张的窑还在市中心的樊家井,那里是闻名于世的仿古瓷出产地,老哥俩住得离那儿不远,烧东西还算方便,待大部分窑都搬出市区后,他俩离张家窑就有五六公里的距离了,但他们还是追随张明发到官庄烧瓷。
哥俩做一些瓷器的小玩意,如小南瓜、小龙虾、小蛤蟆之类,做得还真像,但他们却喜欢涂上一些极难看的釉,就像过去的酱油坛子似的,要么就是酱红色。总之,一般人是不会喜欢的。我问过老李,为啥不弄好看点的釉呢?他说,在市场上本地人一般确实不会买这样的东西,可外国人喜欢,他的东西大多卖给韩国人。他说韩国人也挺会杀价,他从窑车上随手拿起一件空心的小南瓜,说这才卖五块钱一个,整批卖四块。说真的,那么好的东西才卖四块钱,从倒浆到干燥再到修坯胎,然后上釉,再拉几公里路到官庄来烧窑,还加上废品率,那利润就没有多少了。
作瓷工的确赚不到几个钱。在官庄的房墙上常能看见一些作坊的招工启事,无论是蘸釉工还是拉坯补水的杂工,工资都极低。大多数窑户也只是挣个手工钱而已,景德镇除了一些名家的艺术瓷外,其余的产品都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做仿古鼻烟壶的工匠告诉我,为了降低成本,他从不敢请工人做,每一道工序都是自己动手,因为付了工人的工钱,价位一高,就不好出手了。我仔细看了那鼻烟壶,做得精致、小巧,单是壶盖到壶身的贴花,加上底款,就很费事,一个才售1.5元,真不知他们怎么能赚到钱。
老哥俩得忙上好多天才能做上一板车的坯拉过来烧,一车也装不了多少,因为泥坯是不能摞着装的,再小的坯也只能平码。几公里外拉来,还得自己找空当的窑位满进窑,满窑时还不能影响飞飞的正常工作,只能在飞飞下了窑车选坯时,趁机在大坯与大坯的空当里摆上一两件,一车还不敢说都能满进去。当然也可以包几块棚板的窑位专烧,但那就贵了,卖那一点钱还不够包上两块棚板花的代价,只能自己辛苦,看他俩忙忙碌碌,一车坯有时得满上多半天。
老哥俩还好喝点酒,到了中饭时候了,他们会找一间小饭店炒上两个菜,喝上一瓶酒,然后摇摇晃晃再去满窑。窑车旁边的地上放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坯,走路得非常小心,稍不留意就会碰坏。有次老李喝得走路都走不了直线,还到窑里等着满窑,一不小心退了一步碰破了两个瓶子,回头一看就更是失去了重心,一P股坐了下去,坐倒了一片坯。于是那坯的主人不干了,要他赔,吵闹了半天还差点打起来。这坯的价是不好说的,有的不过十几块钱一个,有的是名家画的,那就不是几百几千能说清楚的了,反正外面都喷了釉看不见画面,谁能说得清楚价钱呢?打闹了半天也没解决问题,还是张明发出来打了圆场。
来官庄烧瓷,哥俩是一个人拉车一个人骑车,换着干,那天由于两人都喝多了,回去时他们把自行车放在板车上,老哥俩你扶着我我搀着你,晃晃悠悠走走停停,那辆板车也跟着他们左歪右倒的,也不知那天他们走了多久才到家。
一窑瓷烧好了,开窑时间却是没准的,如果窑里烧了大件的东西,就不能很快开窑门,否则窑炉温度冷却太快瓷器就会出现裂纹了。老哥俩烧制的东西小,怕人摸走,每逢开窑的日子就来得特别早,好等到窑门一开就收东西。我经常看见老哥俩不定坐在哪家门前等着张家开窑,反正来了是不能空手回去的,哪怕再晚也得等,有时得等一天,难免又要喝酒,然后,兄弟俩拉上瓷器带着酒气红着脸相互搀扶着拉车回家。
想想也真难为他俩,就那么点东西,也卖不了几个钱,那是他们全部生活的来源,还好喝个酒抽个烟啥的,也不知道他们家还有没有什么亲人,如果没有的话还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果还有家人要负担,再有个小毛小病的话,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后来熟悉了才知道,老哥俩由于下了岗,生活陷入困境,本来就都不太好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也是因为生活困难,妯娌俩先后跟人跑了,剩下老哥俩各自带一孩子艰难度日。好在待在景德镇只要有点作瓷的手艺就能活命,应了那句俗话,老天饿不死瞎家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