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敲今年五十出头,“一敲”是他的绰号,大名就不说了,反正这一带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是“名人”,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写这篇文章经过他同意,故事亦是他亲口所讲。
张一敲是土生土长的乐平人,我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宝福家。从他一开口说话常爷就听出来了,因为常爷也会说乐平话。但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压根不像南方人,倒像个山东大汉。张一敲长得五大三粗,又有过一段“辉煌”的经历,没见过他的人会以为那一定是个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角色,可他偏偏生得一副菩萨的面孔。你只要见过张一敲,就一定会被他那种和蔼可亲的表情和随和爽朗的性格所征服,你怎么都不会想到他的过去。
张一敲长得根本不像传说中的他,倒像个笑眯眯的弥勒佛。
张一敲出生在轰轰烈烈的“反右”时期。生不逢时,他从一落草就没碰到过安生的时候,见到和遇到的大多是一些游街、斗争、批判,大跃进和大饥荒,等到了上学的年龄,又来了文化大革命,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社会和现实。于是,在一敲幼小的心灵中扎根的也就全是折腾和暴力了。张一敲长大该上学时,却连学也上不成了,所有学校都停了课。
张一敲七八岁时他爹就到天上享福去了,他娘带着他独自过了两年。一个孤寡女人,没工作,没收入,想在那年月养活一个孩子太难,糊口都成问题,经常是两人饿着肚子睡觉,长此以往不是个事儿,总不能娘俩都饿死吧,于是他妈又找了个男人,可人家只要女人不要孩子,他娘一咬牙把他托给舅舅,改嫁随人吃饭去了。
舅舅只管他吃饭管不了别的,舅舅自己还得去挣命赚钱,他也有一家人要养呢,哪有工夫管他呀,管吃管住把他养活就不错了。
于是,张一敲自由了。
虽然生存十分艰难,但张一敲还是比别的孩子长得高大,和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比,他比别人高出一头,加上家里无人管教,他生性好闹事,也不怕死,于是他就成了孩子头儿。那年月这样的孩子很多,与受到的英雄主义教育和没完没了的斗争有关,再加上也就是将就活着的生存状态,很多人就有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思想,与什么斗都“其乐无穷”。
当时,乐平县城不大,也就是不长的东西南北四条街,城市建筑基本还保持着清末的模样。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电影院门口和灯光球场一带:熙熙攘攘等着看电影的市民、周末看比赛的球迷、卖瓜子花生的小贩、推着独轮车卖甘蔗的农民、窜来窜去的孩子们。各种声浪搅在一起,倒也显得十分繁华。当然,那里是少不了既不上学也不在家待着的张一敲。百无聊赖中,张一敲时而穿梭于摊贩之中摸点零食,时而在农民的车上抽下根把甘蔗,然后还把人家的镰刀拿起来,邀几个同伴劈甘蔗玩。人家劈甘蔗是赌博,输家按约定出点钱什么的,他们却是输了的罚去偷吃的。由于他们在那一带是出了名的亡命徒,摊贩们也就不会过于认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就这样,在动乱中,张一敲长大了。长大了的张一敲不再像小时那样偷人家吃食,为了生活,小小年纪的他学了点手艺,成了串街走巷“整锁补锅包烟筒”的手艺人。包烟筒可能如今很多人都不知是什么活计,那时农村里人们抽烟大多使用竹烟筒,装烟丝的那一截要用铜皮包住,所以有专门包烟筒的手艺人。
他不光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当时社会上很多手艺活他也都干过,他补过套鞋,干过小工,修过自行车,修过收音机,只要是能挣钱他啥都干。虽然大了,但张一敲爱打架的习性却没改多少,随着个头的长高,体力的加大,他遇事爱打架打出了名,弄得大家谁见谁怕,于是,张一敲被公安局盯上了。在又一次打伤人后,公安局准备抓捕他,他舅舅的一个朋友给他舅舅通风报信,叫他出去躲一躲,等事情平息了再回来。就这样,张一敲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流浪生涯。
身无分文出去流浪,想当然就可以知道张一敲是多么胆大又是多么艰难。
他说他到过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但后来卖古董还是去了西藏。流浪是为了生存,他一天不偷东西吃就得饿死;晚上大多是睡桥洞、涵管,冬天在那种地方他常见到冻死的流浪汉。
张一敲首先是跑到新疆给人家打工。说是打工,实际上是在黑砖窑被人当做苦工,不仅赚不到钱还常常挨打。于是他找了个机会逃走了,几经曲折在东北闯荡江湖,最后在黑龙江带了40多人进京,又在当地收了20多人,在北京通县一带当了丐帮头。
1983年严打开始了,张一敲的手下很多人被抓得不敢再出去偷,大家开始有一顿没一顿了,日子难熬了,于是一敲亲自上阵。出去偷了才没几天,他也被抓了。头被抓了,这个丐帮也就散伙了。
张一敲先是被关在北京,等凑够一帮人了才转送到南京。在南京收容站待了一个多月。收容站也是不能叫你白吃饭的,每天就是拔草,管它有无必要你就得拔。他说,一个多月下来,手都肿了还得拔,手一摸到草就疼得钻心,但那也得干,否则会被人打得屁滚尿流。他说,这是他刻骨铭心的一段往事。拔了一个多月的草,又凑够了一车人,于是一辆蒙着帆布棚的汽车就把他们拉到了上饶。到了上饶收容站,张一敲知道没什么好事,送回乐平等着他的就更不是什么好结果了,于是下车趁乱拔腿就溜了。
到哪去呢?再出去流浪肯定是不明智的,何况岁数也大了。坐在上饶市郊的荒山坡上,他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爬上了一辆开往景德镇的货车。
景德镇还是比较好活人的,由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都需要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大小瓷厂和作坊遍地都是,到哪都能找个苦力活干干。张一敲对于作瓷这个行业是一窍不通的,于是,他帮瓷厂拉板车送货,一拉就是两年,其中苦乐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在景德镇拉板车的日子里,他结识了一个同样也在瓷厂当临时工的女孩,天长日久,他们相爱了。他俩寻思总不能两人一辈子都当临时工吧。商量了很久,决定买辆板车改造一下,卖快餐。
卖快餐也是很辛苦的事,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买菜、洗菜、煮稀饭,卖完了稀饭再做中饭晚饭,每天忙到深夜,迷糊一会就得继续下趟出门的事了。卖快餐也不省心,不仅要提防街混混捣乱,还得提防城管砸摊儿,他说混混他倒不怕,怕的是城管。混混见他那么大个也不会不有所顾虑,可人家城管是代表政府的,人家不会怕他。
干了几年,两人渐渐存了几个小钱,于是结了婚,有了孩子,虽说过得辛苦但不至于再去天涯海角流浪,总算是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社会也安定多了,人们多少都有了几个钱,八十年代后期兴起了收藏。景德镇的瓷器值钱了,尤其是老瓷,一些倒卖老瓷和造假古董的都发了。张一敲怎么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不甘心推车卖一辈子饭,于是他开始留心卖老瓷器的活计。
机会来了。一个抚州籍的倒卖老瓷器的贩子经常到他的摊位上吃饭,两口子有意少收钱多打菜,把那人伺候得好好的,一段时间后,那人同意带张一敲出门倒卖古瓷。这是张一敲人生的一大转折。
抚州佬带着他去了一回当时倒卖古董最红火的西安,让他在古董地摊上开开眼界。第二次就是自己去了。因为人生地不熟,又没经验,去几次都是赔本。有一回一小孩拿来一幅滕王阁的画,说是从奶奶那儿偷出来的,要价三百。那时的三百元不是个小数,他正犹豫着拿不定主意,边上来了个广东佬,小孩一看是个真正的买主,同一幅画立马要价六百,那广东佬看了货后连价都没还就让人包上买走了,把张一敲看得目瞪口呆后悔不已。赔了几次本后,他终于捡了一个漏,在地摊上花十元钱买了个古瓷笔筒。回景德镇后,他在老鸦滩请人仿做了一批,带到上海,结果在上海的古董地摊上不出半小时就全部卖掉了,让他大喜过望。到底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钱多人傻。张一敲对第一次上海之行非常满意。
现在的张一敲已是景德镇做仿古瓷的行家了。他在樊家井古董市场上有一个铺面,在官庄附近有一个仿古的作坊,雇了十几个工人,专做明清仿古青花。
从张一敲那里,我知道了一些做假古董的秘密。比如烧坏了的仿古瓷,不会浪费,可用蛇皮袋装了,往地上一摔,然后再将碎片重新粘上,干脆作为老瓷卖。在收藏风刚刚兴起时,这一招很时兴。现在市场上的假古董中,就有不少是这么做出来的。
还有将烧好的仿古瓷放进锅里和猪肉骨头、羊肉骨头以及泥土一起煮,煮过的瓷器闻起来就有一股土腥味,像是出土文物了。
张一敲还有一手绝活。
很多古瓷因为年代久了受到外力碰撞的作用,会在内壁上产生细小的“鸡爪纹”。在长期做仿古瓷的实践中,张一敲摸索出一手绝活:他能用一块鹅卵石往好好的瓷器上不轻不重地那么一敲,就能敲出老瓷最需要的外表不破、内壁已有无数细小“鸡爪纹”的状态。因此常有人来请他帮忙敲瓷做旧,敲一根五十元钱,敲两根一百元钱……有时一天便能收入几千元,从此被人称作“张一敲”。
不过,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现在的张一敲,早不帮人敲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