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赵匡胤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建立者,原籍涿州,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赵弘殷是一名武将。

  赵匡胤小时候家境不错,所以他读书、习武两方面学习得都很不错。随着年龄增长,他在射箭、骑马方面的天赋逐渐表现出来,弓马娴熟,技艺过人,在文才武艺方面都超过了父亲。

  赵弘殷在担任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战将时战功卓著。自从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死以后,自己的根基和靠山也没有了,渐渐受到了别人的排挤、打击和冷落。后唐政局不稳,不断出现战乱,赵家过得愈发艰难。后唐灭亡,后晋兴起,赵匡胤也逐渐长大成人。看着父亲日益衰老,赵匡胤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番,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这一年,他21岁。

  赵匡胤离开家门,首先去投奔父亲以前的同僚或者朋友。这些身居高位之人,却都对赵匡胤冷如冰霜,甚至冷嘲热讽。他来到凤翔节度使王彦超的驻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安身之地,没有想到王彦超却像对待要饭的一样,赏了几贯钱就把他打发走了。闲极无聊,赵匡胤曾去一些街头的赌摊儿上赌钱,逢赌必输。有一次,他的手气极其顺利,连赌连赢,身前积下一堆铜钱。正得意时,却一不留神遭人暗算,他被几个无赖打昏在地,并抢走了全部的家当,不但赢来的钱没有保住,连身上原有的钱物也丢失了。他懊恼之余,发誓再也不沾赌博。“赵匡胤的赌-没个赢”这句歇后语从此成为民间的流行语。

  赵匡胤性格内向,英气内敛,心地宽大,厚重威严。他非常要强,意志坚定,坚韧不拔,有很强的忍耐力和反弹力。虽然身处逆境,却没有悲戚衰微委琐之气。他流浪到襄阳以后,四处游逛,然后落脚于一座寺庙。这座寺庙的住持年近百岁,鹤眉苍髯,目光如炬,城府弘阔,察人颇深。他见赵匡胤方面大耳,昂首阔步,衣衫破旧但精神饱满,举手投足异于常人,感觉此人不是等闲之辈。一番交谈以后,赵匡胤的阅历、见识、谈吐、气度与厚重坦诚,让住持深为佩服。他断定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成大事,便为他指点迷津,告诉他南方平安,北方战乱,如果想有作为,必须敢入乱世,乱世出英雄。赵匡胤听后恍然大悟,找到了两年来自己连连碰壁的症结所在:自己一直活动在太平地区,以存身为目标,却忘记了这些地区太平盛世无处施展本事的现状。这句回答让老僧大为敬佩。他让赵匡胤在寺庙里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为他打点行装,厚赠资财,帮助赵匡胤北上创业。为了保存他的体力,老僧让赵匡胤骑着寺里唯一一头极为健壮的毛驴,让他放松身心,轻松北上。

  赵匡胤来到北方后情况果然不一样了。他来到河北邺都,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手下做了一名普通士兵。第二年,郭威发动兵变,推翻后汉,建立后周。赵匡胤因作战有功,开始领导一小队禁卫军。郭威去世后,柴荣登基,赵匡胤任职于中央禁军。

  柴荣进攻北汉,在高平受挫。当时任宿卫将的赵匡胤对同事说:“危急关头,正是我们卖命的时候!”又对张永德说:“敌人骄傲轻敌,只要努力定能取胜。你的部下有许多能左射的,请你带部队登上高处做左翼,我带部队做右翼,两翼合击。胜利就在此一举了。”张永德表示同意,两人各带两千人参战。战斗中,赵匡胤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士卒拼死作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很快就被击溃。

  战后,柴荣破格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担任后周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同时委托他整顿禁军,要求他裁汰老弱士兵,选调精锐骨干,组建殿前司诸军。赵匡胤认为机不可失,于是把罗彦环、田重进、王彦升等自己结交多年的亲信安排到殿前司诸军中下层军官的岗位上,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指挥系统。然后,又以高级将领的身份,主动结交了其他高级将领。在经过深入考察以后,他与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王政忠、刘廷让、刘庆义、刘守忠、李继勋、韩重斌结为“义社十兄弟”,标榜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精神,精诚团结,共同创业。柴荣认为赵匡胤敦厚持重,重情重义,越来越信任他。北周进攻南唐,夺取江北十五州。赵匡胤战功赫赫,被提升为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开始变得位高权重。

  在这次任职以后,赵匡胤开始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以礼待人,言谈举止淡泊安恬,一改以前那种粗重豪放的草莽作风,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他一方面刻意攻读经史,一方面重视团结文人,赵普、楚昭辅等人先后成为他的座上宾。他开始用心组建自己的“智囊团”。赵匡胤的战斗骨干队伍、高级官员队伍、智囊谋士队伍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为他出谋划策。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三月份,让赵匡胤一直不敢大展拳脚的宰相王朴病死。六月份,周世宗柴荣也突然死去,7岁小孩儿柴宗训即位。赵匡胤悄悄地准备了半年,然后开始了最具有他个人特色的夺权行动。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群臣正在朝贺新年之际,辽和北汉却突然联合入侵。大敌当前,刻不容缓,德高望重的赵匡胤在正月初二带领全部精锐部队迅速出征,抵御敌军侵略。当天下午,军队驻扎在开封府附近的陈桥驿。夕阳西下时,一个自称通晓天文地理的军校大讲天上“一日克一日”,两日互搏,后出来的大太阳打败了原来的小太阳。“这就是天命!”赵匡胤的心腹谋士楚昭辅在一边大为感慨。经过一番宣传,这一奇怪的话题迅速在全军蔓延开来。第二天清晨,众多将校在帐外高声呼喊;“愿太尉为天子!”赵匡胤走出大帐,有人给他披上了一件黄袍,众人当即跪倒,山呼“万岁”。军队迅速回京,控制都城局面,柴宗训被迫宣读有人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赵匡胤即帝位。赵匡胤宣布定国号为宋,改年号为建隆。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