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二节 史思明降而复叛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畏惧史思明势力强大,于是派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前往范阳征调史思明的军队,并让他们暗中将史思明铲除。

  范阳节度判官耿仁智对史思明说:“史大夫您身份尊贵、地位崇高,身边的人都不敢说话,我愿冒死说一句。”

  史思明说:“你想对我说什么?”

  耿仁智说:“大夫之所以为安氏效力,是被他们的凶威所迫。现在唐室兴隆,皇帝仁义贤明,大夫率领部下归服朝廷,才是转危为安、变祸为福的良法。”

  裨将乌承玼也劝史思明说:“现在唐室振兴,安庆绪就像是叶片上的露水。大夫不能与他一起自取灭亡呀?如果归顺朝廷,洗去以前背叛的罪过,是易如反掌的事。”史思明认为他们说得很对。

  阿史那承庆与安守忠率精锐骑兵5000名,到达范阳,史思明带领全部兵力几万人前去迎接,两军相距还有一里时,史思明派人对阿史那承庆等人说:“相公与大王远道而来,全军上下无比欢喜。但是边境的士兵向来怯懦,畏惧你们的军队,因而止步不前,希望你们收起武器,让他们安心。”阿史那承庆等人便同意了。

  史思明引领阿史那承庆到内厅宴饮作乐,另外派人把他们的武器铠甲全部收缴,发放粮食给士兵,将他们遣送回去。愿意留下来的赏赐丰厚,分配到各营。

  第二天,史思明把阿史那承庆等人囚禁起来,然后上表朝廷,率领自己所属的十三郡及8万士兵归降朝廷。肃宗大喜,册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李光弼料定史思明并非诚心归顺,日久必反,就劝肃宗任命史思明所亲信的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赏赐阿史那承庆铁券,让他们一起把史思明铲除,肃宗听从了。

  乌承恩自己出钱招募士兵多次,又屡次穿上妇人的衣服,到其他将领的军营里游说,引诱士兵,众将领报告了史思明。史思明虽起了疑心但并未追查。

  恰好乌承恩到京城,肃宗就派宦官李思敬同他一道前往范阳慰问史思明。乌承恩宣布了皇上的圣旨以后,史思明就留乌承恩在馆舍留宿。用帷帐把他的床围了起来,事先命两人藏在床下。

  乌承恩的小儿子在范阳,史思明特地命他来探望自己的父亲。半夜,乌承恩悄悄对他的儿子说:“我受皇帝诏命,前来铲除逆贼史思明,事成之后,皇帝将命我为节度使。”躲在床底下的两个人大叫着跳出来。

  史思明于是把乌承恩抓了起来,在他的行装中搜出了铁劵与李光弼的公文,公文上说:“阿史那承庆的事情如果成功,就付给铁券;如若不成,则不能给他。”又搜出一本几百页的簿书,上面都是以前跟随史思明谋反的将士姓名。

  史思明责问乌承恩说:“我有什么地方辜负你,你竟然背叛于我?”

  乌承恩谢罪,说:“罪该万死,这是李光弼出的主意。”

  史思明于是召集将士官吏与百姓,面向西边痛哭流涕,说:“我率领8万人众归顺朝廷,怎么辜负了陛下,他为什么要害我呢?”然后将乌承恩父子乱棍打死,连坐获罪而被处死的有两百多人。

  史思明把宦官李思敬关了起来,然后将此事禀告朝廷。肃宗派宦官安慰史思明说:“这不是朝廷与李光弼的意思,而是乌承恩自作主张,他死有余辜。”

  史思明决意反叛,上表以杀掉李光弼为借号,威胁朝廷。次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面筑坛,自称为“大圣燕王”。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