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二节 太平公主伏诛

  太平公主冷静沉着,聪明而有谋略,武则天觉得她与自己很像,所以在众多的子女中特别喜爱她,经常让她参与机密谋划,然而她自小畏惧武则天的威严,武则天在世时从来不敢染指权势。

  唐玄宗李隆基像

  张柬之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时候,太平公主也有功劳。唐中宗时,韦后和安乐公主都畏惧她,她又和太子李隆基一起诛灭了韦氏。太平公主几次建立大功,地位日益尊崇,唐睿宗经常与她商量朝政大事,每次她入朝奏事,都和睿宗一起坐着谈很久。如果有时没有上朝,睿宗就让宰相到她家里征求她的意见。

  宰相每次上奏,睿宗动辄询问他们:“是否与太平公主商议过?”又问:“与三郎商量过吗?”然后才会批准。三郎,是指皇太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想做的事,睿宗全都会同意。朝中群臣自宰相以下,不论升官还是贬职,全都由她一句话决定;其余由她举荐而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多得无法计数。她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睿宗皇帝,由此很多人到她府上拜访。

  太平公主忌惮太子李隆基,所以经常在睿宗面前挑拨,企图让他废掉太子。睿宗生性淡泊,又喜好道术,他汲取以往宫廷变乱屡屡发生的教训,听了太平公主的话,打算自己让出帝位,以避免灾祸。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七月,睿宗颁下诏书,要将帝位传给李隆基。

  八月初三,李隆基即位,便是唐玄宗。玄宗尊奉睿宗为太上皇,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以及重大的刑狱政务都由太上皇定夺,其他事务则取决于皇帝。

  此后,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势力,继续专擅朝政,与玄宗时有冲突发生,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出自她门下,超过一半的文臣武将也都民的号令行事。

  太平公主与同党们一起谋划,想要废掉玄宗;又与宫女元氏合谋,打算毒药害死玄宗。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七月,侍中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计划于本月四日发动变乱,是由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冲进武德殿,而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则在南牙起兵响应。

  玄宗于是召集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商定计策,准备诛杀太平公主。

  初三,玄宗命令王毛仲调集空闲马厩中的马匹与禁军300多人,从武德殿进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将他们斩杀,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把他们带出来;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把他们全都斩首。窦怀贞逃进壕沟里,后来自杀,于是斩戮他的尸首,将他改姓为毒氏。

  太上皇听说发生变乱,登上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说:“皇上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人,并无其他大事。”

  玄宗寻找太上皇,到了门楼,太上皇就颁发诰命,宣布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因此大赦天下,只有逆臣的亲戚党羽未得到赦免。

  初四,太上皇唐睿宗颁布诰命:“从现在开始,军政国事、刑赏教化,一切由皇帝决定。朕喜好清静无为,从此修身养性,以遂平素的心愿。”当天,太上皇就移居于百神殿中居住。

  太平公主逃进山寺,过了三天才出来。唐玄宗诏令她在家中自尽,她的儿子与党羽共有数十人被处死。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