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九节 张柬之复兴李唐

  武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患重病,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在宫中弄权,张柬之、崔玄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已暗中谋划诛杀他们。

  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说:“是谁让将军拥有现在的荣华富贵?”

  李多祚流着泪说:“高宗皇帝。”

  张柬之说:“现在高宗的儿子被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小子威胁,将军报答高宗恩德的时候到了!”

  李多祚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末将一切听从您吩咐,不敢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于是指着天地发誓,与张柬之、崔玄等人商定计策。

  当初,张柬之接替荆州都督府长史杨元琰的官职,有一次二人泛舟长江之上,到江心的时候,谈到武则天以周代唐的事情,杨元琰慷慨激昂,似有恢复李唐江山之意。张柬之做了宰相以后,就引荐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当时就对他说:“你还记得你在江心时说的话吧?授予你今天的官职是有原因的。”张柬之还任用桓彦范、敬晖与右散骑侍郎李湛,命令他们都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掌握禁军的兵权。

  张易之等人因此而起了疑心,张柬之随后又任用张氏兄弟的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他们才安心。不久,灵武道安抚大使姚元之从灵武入朝,张柬之和桓彦范都说:“大功即将告成!”于是把计策告诉姚元之。桓彦范把事情告诉了他母亲,他母亲说:“忠孝不能两全,应以国事为先。”

  当时太子李显在皇宫北门居住,桓彦范和敬晖前去进见,将他们的计策告诉了太子,太子表示同意。

  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500多羽林军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与内直郎、驸马都尉王同皎去东宫迎接太子李显。太子犹豫不决,不肯出来,王同皎说:“先帝把江山托付殿下,殿下无故遭幽禁废黜,人神共愤,已经23年了。现在上天引导人心,大家同心协力,诛灭凶恶小人,匡复李唐江山,希望殿下去玄武门一趟以满足大家的期望。”

  太子说:“凶恶的小人的确应该诛灭,但是圣上正在生病,恐怕会惊扰到她呀!请各位以后再计划吧。”

  李湛说:“将相们不顾家族为社稷献身,难道殿下却要将他们推入火坑?请殿下亲自去制止他们。”太子于是决定出宫。

  王同皎把太子抱到马上,跟随太子到玄武门,撞开宫门进入。武则天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走廊里斩杀了张易之和张昌宗,然后进入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侍卫将她包围。

  武则天吃惊起身,问:“何人犯上作乱了?”

  众人都说:“张易之、张昌宗谋反,我们奉太子之命将二人斩杀。因为担心事情泄露,所以没有向您奏报。我们在禁宫动兵,罪当受死!”

  武则天看见太子李显,说:“是你干的?那两个小子已被杀了,你可以回东宫去了。”

  桓彦范上前说:“太子不能再回东宫了。以前天皇把爱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已经长大,一直在东宫为太子,天意人心,思念李氏已久。群臣铭记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奉太子命令诛杀贼臣。希望陛传位于太子,以顺从天意人心!”

  李湛是李义府的儿子,武则天看见他,对他说:“你也参与诛杀张易之了吗?我对你们父子不薄,才会有今天!”李湛十分羞愧,无言以对。

  武则天又对崔玄说:“其他人都是由别人推荐提拔的,只有你是朕亲手提拔的,你怎么也背叛朕呢?”

  崔玄说:“这也是为报答陛下的恩德。”

  于是将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全都处斩,与张易之、张昌宗的首级一起悬挂在神都天津桥南边示众。

  二十三日,武则天颁下制书,朝政由太子李显代理。次日,武则天传位李显。第三天,李显即位,重登大宝,是为唐中宗。

  二月初四,大唐国号恢复,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全都恢复成高宗永淳年间以前的样子;中宗以后又立妃子韦氏为皇后。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