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六节 兴告密任酷吏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太后武则天命令铸造铜匦,以接受人们准备给她御览的所有奏疏。铜匦分为四格,东边的叫“延恩”,进献赋颂、请求做官的,将奏疏从此投入;南边的叫“招谏”,接受议论朝政得失的奏疏。西边的叫“申冤”,有冤枉委屈的投入;北边的叫“通玄”,议论天象灾变和军机大事的投入。每格上面只有一个孔,奏疏从孔里投进去,只能投入一般人却不能取出。而且每格均有专人负责管理。

  徐敬业造反的时候,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教他制造刀、车和弓弩,徐敬业失败后,他侥幸捡了一条性命。武则天想广开言路,了解更多的事情,鱼保家便上书请求铸造铜匦,武则天十分高兴。过了不久,鱼保家的仇人暗投奏疏,告发他曾经为徐敬业制造兵器,杀伤很多官军,他最终也被处死。

  武则天自打徐敬业造反,怀疑天下人多半都想谋害自己,她又长期独揽大权,在宫内的行为也不端正,知道宗室大臣怨恨,心里不服,因此想以血腥的杀戮来威慑他们,于是大开告密渠道。

  如有告密者,官吏不得询问,都给他们提供驿马,供应五品官标准的食物,使他们能去武则天所在的地方和她当面对话。即使是农夫或者打柴的人,武则天也要亲自召见,并由客馆供给食宿。所说的如果符合旨意,就破格授予官职;即使与事实不合,也不问罪。

  于是一时间告密之风盛行,人们小心翼翼,唯恐哪儿做得不对,被人抓住把柄去告密。

  有一个叫索元礼的胡人,猜透了武则天的用意,通过告密方式获得武则天召见,被授予游击将军,武则天命令他审查监狱里的案件。索元礼性情残忍,虽只审问一两人,他一定也会牵连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武则天对他的工作成绩十分满意,为此多次召见他并赐予重赏,以树立他的权威。于是尚书都事周兴、侍御史来俊臣等眼红者纷纷效仿。

  周兴接连升官,做到秋官侍郎,来俊臣升官到御史中丞。他们相互勾结,私下蓄养无赖数百人,专门从事告密。要想诬陷一个人,动辄就让他们几处同时告发,所告的情形大致相同。

  来俊臣与司刑评事万国俊共同撰写了数字的《罗织经》,专门教那些门徒如何陷害无辜的人,编造罪状,安排情节,就连细节都写得十分翔实生动。

  武则天接到告密,就派索元礼等人审讯。他们创造了多种残酷之极的刑讯方法,单只刑具木枷一类,就有诸多名堂,如“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

  每次有囚犯来,就先陈列刑具,叫他们一一观看。囚犯们看了大多两腿发抖,冷汗直冒;这时一旦做出要用刑的样子,即使是清白的人也被吓得认罪招供。

  每次有赦令来,来俊臣总是命令狱卒先将重要犯人处死后再宣布。武则天认为他们忠心耿耿,于是更加宠信。朝廷内外对这几个人的畏惧,远远超过虎狼。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当时武则天已经称帝,周兴被人告发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审讯他。来俊臣与周兴在一起,边吃饭边讨论事情,来俊臣故意神秘地对周兴说:“囚犯多数不肯认罪,应当用什么办法呢?”

  周兴说:“这太容易了!拿一口大瓮,用炭火在四周烤,让囚犯钻进里面,就没有什么不承认的了。”

  于是来俊臣让人拿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办法,在四周堆上火烤,然后站起来对周兴说:“有宫里的文书,命我审问老兄,请君入瓮!”

  周兴惶恐万分,立马叩头认罪,依法应当处死。武则天宽恕了他,将他流放岭南,结果途中被仇人杀死。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六月,来俊臣诬告监察御史李昭德,而此时他也因为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被关进监狱判处死刑。当奏章呈上去后,武则天迟迟不批,本想赦免他,但身边的人都不同意,所以最后还是判了来俊臣死刑。

  初三那天,李昭德、来俊臣一起在街市被斩首。当时的人都为李昭德鸣不平,而为处死来俊臣拍手称快。仇人争着吃来俊臣的肉,片刻工夫便分食殆尽,有的人挖下眼睛,有的剥掉面皮,有的剖腹挖心、践踏成泥。

  武则天知道天下人都痛恨来俊臣,故意颁下制书,列举他的罪恶,并且说:“应该诛灭他全族,使百姓的怨愤得以洗雪。同时也要查抄他的家产。”

  当时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在路上相见时都互相庆贺,说:“从今往后,睡觉可以安心,背脊可以贴在席子上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