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四节 裴行俭平突厥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与他的元帅李遮匐联合吐蕃进扰安西都护府,朝廷议论准备出兵讨伐。

  吏部侍郎裴行俭说:“吐蕃侵犯,刘审礼全军覆没,战事尚未平息,怎么能再出兵西方!现在波斯王已驾崩,他的儿子泥洹师还在京师长安做人质,应该派遣使者将他送回去,中途遇到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的时候,借机袭击他们,可以兵不血刃就将他们抓获。”

  高宗采纳了他的意见,让他去册立波斯新王,同时担任安抚大食国的使者。裴行俭上奏,请求任命肃州刺史王方翼作为自己的副手,仍然担任检校安西都护。

  裴行俭曾经担任西州长史,这次他奉命出使的时候,途经西州,当地的官吏百姓都在郊外夹道欢迎。裴行俭征集当地的豪杰子弟几千人跟随自己,并且声称天气炎热不宜远征,等稍微凉爽再向西进发。阿史那都支听说了这些消息,便对他毫无防备。

  裴行俭先后召见龟兹、毗沙、焉耆、疏勒四镇的胡人酋长,对他们说:“以前在西州时,一起狩猎十分尽兴,现在想重新寻回以前的欢乐,谁愿一同前往?”胡人子弟争着请求随行,最后共有近万人跟随。

  裴行俭假装去打猎,整编队伍,几天后迅速西进。到距离阿史那都支部落十几里的地方,先派阿史那都支亲近的人去向他问好,表面上显得很悠闲,以造成不是讨伐他们的假象,又接着派使者催促他前来见面。

  阿史那都支开始与李遮匐约定,到八月才共同抵抗唐朝的使者,现在突然听说唐使抵达,时间紧迫,别无良策应对,只好率领子弟出来迎接拜见,就这样他们全部被活捉。

  裴行俭又借阿史那都支的令箭传令,将各部酋长召来,捉住后一起押送到碎叶城。然后挑选精锐骑兵轻装前进,昼夜行军进击李遮匐。中途俘获了从李遮匐那里返回的使者,以及李遮匐派出的使者。

  裴行俭放回李遮甸的使者,让他先回去报告李遮匐,说阿史那都支已被降服,李遮匐于是也投降了。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被押解回京,裴行俭送波斯王回到他的国家,命王方翼留驻安西,修筑碎叶城。

  十月,单于大都护府的突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两部落共同造反,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酋长相继反叛以为响应,人数达到了数十万。

  十一月初六,唐高宗宴请裴行俭,对他说:“爱卿文武全才,当授予两个职位。”于是他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二十七日,又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领军18万,会同西军检校丰州都督程务挺、东军幽州都督李文暕的军队,共计30多万,讨伐突厥;由裴行俭统一调度。

  裴行俭军抵朔川,对他的属下说:“用兵之道,安抚士兵要真诚,制服敌人要使诈。前一段时间,突厥人抢夺了萧嗣业运送的军粮,士兵因为受冻挨饿所以失败。现在突厥人一定会故技重施,我们应当用计欺骗他们。”

  于是伪装运送粮草的车子300辆,每辆车里藏着5名壮士,都拿着大刀弓弩,仅派几百老弱士兵押送,又埋伏精兵在险要的地方等待突厥人。

  突厥人果然前来劫粮,押车的老弱士兵扔下粮车逃跑。突厥人把粮车赶到有水草的地方,解鞍放马,准备搬粮食。车中壮士一跃而出,袭击他们。他们受惊逃走,又遭埋伏的士兵拦截,几乎全被俘虏或者杀死。从此再也不敢前来抢夺粮草。

  裴行俭行军到单于府北面,已经接近黄昏,于是安营扎寨。四周的壕沟已经挖好了,裴行俭突然命令转移到高冈上。众将领都不解其中缘由,不愿移营,裴行俭不答应,催促他们赶快转移。

  当天夜里,狂风大作,暴雨来临,原来的营地积水有一丈多深。众将领又是惊讶又是佩服,问他原因,裴行俭笑着说:“今后只管服从我的命令,不必多问缘由。”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三月,裴行俭在黑山大败突厥兵,活捉突厥酋长奉职。突厥可汗泥熟匐被部下杀死,他们拿着可汗的首级向唐军投降。

  奉职被擒后,其余叛军退守狼山。唐高宗让户部尚书崔知悌乘驿马赶赴定襄前线,传达皇帝对将士们的慰问,并且负责讨伐残余敌人,让裴行俭率军返回。

  开耀元年(公元681年)正月,裴行俭率军返回后,突厥阿史那伏念又自立为可汗,与阿史德温傅联合作乱。高宗又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以右武卫将军曹怀舜和李文暕作为副将,率军讨伐突厥。

  裴行俭驻扎在代州的陉口,通过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逐渐互相猜疑。阿史那伏念把妻子儿女、辎重都留在金牙山,率领骑兵准备偷袭曹怀舜。裴行俭则遣副将何迦密从通漠道、程务挺从石地道突袭金牙山。

  阿史那伏念与曹怀舜订下和约后率兵返回。等回到金牙山,已经失去了妻子儿女和辎重,士兵中又有很多人患病,于是率领军队向北逃窜。裴行俭派副总管刘敬同、程务挺等人率领单于府兵追击他。

  阿史那伏念请求捉拿阿史德温傅以报效朝廷,然而还有些犹豫,又认为道路遥远,唐兵一定追不上,于是疏于防范。刘敬同等人率领军队抵达,阿史那伏念狼狈不堪,队伍根本无法作战,只好抓住阿史德温傅,从小路投降裴行俭去了。

  侦察骑兵报告说尘埃弥漫而来,将士们有些担心是敌骑兵来袭,裴行俭说:“这是阿史那伏念捉了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不是来进击的敌兵。然而接受投降如同对付敌人一样,也不能没有防备。”于是命令严加防范,仅派一名使者前去迎接慰劳他们。

  不久,阿史那伏念果然率领酋长绑着阿史德温傅前来请罪。于是裴行俭平定了剩余的突厥余党,把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押回长安。朝廷把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54人斩首示众。

  当初,裴行俭曾经许诺不杀阿史那伏念,因此他才甘愿投降。后来裴炎妒忌裴行俭的功劳,就上奏说:“阿史那伏念被副将张虔勖、程务挺逼迫,又遇回纥等从漠北向南进逼,走投无路才投降的。”于是诛杀了他。

  裴行俭感叹地说:“王浑、王浚争夺功劳,古今都认为是耻辱。只怕杀了降服者以后,就没人敢再降了。”从此借口患病,不出家门。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