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节 长孙无忌获罪

  皇后武则天因为太尉、赵公长孙无忌受了重赏却不肯支持她而心怀怨恨。中书令许敬宗一再陈述利害想说服长孙无忌,却被他当面斥责,因此也对他十分不满。武则天被立为皇后,长孙无忌十分不安,武后和许敬宗伺机报复。

  长孙无忌像,图出自清刘源《凌烟阁功臣图》。

  恰好洛阳人李奉节告发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结党营私,图谋不轨,高宗令许敬宗与辛茂将审问。在许敬宗的严刑逼供下,韦季方自杀未遂。

  许敬宗借此诬陷,说韦季方想与长孙无忌诬陷忠臣和皇室亲戚,借机独揽大权,找机会谋反,如今东窗事发,所以畏罪自杀。

  高宗吃惊地问:“怎么会有这种事?舅舅被小人离间,小矛盾是有的,绝不可能谋反吧?”

  许敬宗说:“我从开始到结束都仔细推究,谋反是显而易见的,陛下还不相信,这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高宗流着泪说:“家门不幸,亲戚中总有人想谋反。以前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现在元舅又这样,让朕愧对天下呀。这件事情如果是真的,应当如何处理?”

  许敬宗回答说:“房遗爱是幼稚小儿,与一个女子谋反,成不了大事?长孙无忌与先帝谋划夺取天下,天下人佩服他的智谋;出任丞相30多年,天下人都畏惧他的权威。如果有一天暗地发动谋反,很难对付。

  “现在仰仗宗庙神灵、皇天憎恨罪恶,因为审问小案件而发现大恶人,这是件幸事。我担心长孙无忌知道韦季方自杀,阴谋败露而提前谋反,振臂一呼,同党云集,一定会成为国家的忧患。

  “我以前见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受隋炀帝信任重用,结为姻亲,把朝政托付给他。宇文述死后,宇文化及掌管禁兵在江都作乱,先杀死不归附自己的人,臣家也遭到大难。而大臣苏威、裴矩这样的人,都在马前舞蹈庆贺,争相归附宇文化及,天刚亮就颠覆了隋室。以前的事情并不遥远,希望陛下果断抉择!”

  高宗让许敬宗进一步审查。第二天,许敬宗又上奏说:“昨夜韦季方已承认与长孙无忌谋反,我问韦季方说:‘长孙无忌是皇上的至亲,历朝都受到宠信重用,有什么理由谋反?’

  “韦季方回答说:‘韩瑗曾告诉长孙无忌,说柳爽、褚遂良劝他立梁王为太子,如今太子被废,皇帝开始怀疑到他,所以把他的亲戚高履行调离京城。长孙无忌从此忧虑恐惧,逐渐想保全自己。后来看到长孙祥又被调到外地、韩瑗获罪,于是就开始与我们谋划造反事宜。’

  “我检验供词,与事实都符合,请依法逮捕他。”长孙祥是长孙无忌堂兄的儿子,在这之前由工部尚书调任荆州长史,所以许敬宗企图利用此事达到诬陷长孙无忌的目的。

  高宗又流着泪说:“舅舅真的这样,朕也不忍心杀他,不然后世会骂朕太无情!”

  许敬宗回答说:“薄昭是汉文帝的舅父,汉文帝从代返回即位,薄昭也有功劳,仅因犯了杀人罪,汉文帝就让百官穿上丧服哭他,逼他自裁,至今天下人都把汉文帝视为明主。

  “现在长孙无忌辜负两朝恩德,意图谋反,他的罪过与薄昭不可同日而语。幸亏事情败露,叛徒认罪,陛下要早做决定,免除后患。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间,连一根发丝的空隙都没有。

  “长孙无忌是当世的奸雄,属王莽、司马懿一类的人物。陛下若再迟疑不决,我担心会立刻发生变故,到时后悔都来不及。”高宗认为他说得有理,竟未召长孙无忌去询问一番。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四月二十二日,高宗下令免除长孙无忌太尉的官职并收回他的封地,任命他为扬州都督,外调黔州,按一品官的标准供给俸禄。

  七月,朝廷命令李世、许敬宗等人再审长孙无忌谋反一案。许敬宗派中书舍人袁公瑜等到黔州去,再次审讯长孙无忌谋反细节。袁公瑜等到黔州后,立即逼迫长孙无忌上吊自杀。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