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萧子响被逼冤死

  南齐荆州刺史、巴东王萧子响,十分勇猛,善于骑射,爱好军事,亲自挑选随从侍卫60人,个个胆量与才干兼具。到任以后,多次在内宅设宴,用美食犒劳他们。又偷偷地做了锦袍、红袄,想与少数民族交换武器用。

  提钩,古代兵器

  长史刘寅、司马席恭穆联名,向武帝萧赜秘密报告。萧赜下诏,彻查此事。

  萧子响听说有官员抵达,不见诏令,就召集刘寅、席恭穆和典签吴修之、魏景渊、咨议参军江悆等人,询问他们。刘寅等人保守秘密,没有作答。

  吴修之说:“既然皇上已经下诏,理应想办法瞒过去。”

  魏景渊说:“还是先调查清楚再说吧。”

  萧子响震怒,把刘寅等8人抓起来关在后堂,全都处死,然后向萧赜做了详细报告。萧赜原本想赦免江悆,听说他们全都被处死,十分愤怒,让随王萧子隆任荆州刺史。

  萧赜想派淮南太守戴僧静率军讨伐萧子响,戴僧静面谏道:“巴东王年纪尚幼,长史刘寅等人过于着急,气愤之下没有考虑后果。天子的儿子因失误杀人,不算大罪!陛下忽然派大军西上,人们惊慌失措,场面容易失控。我不敢奉旨。”

  萧赜没有回答,但心里认同他的说法。于是派卫尉胡谐之、中书舍人茹法亮和游击将军尹略率领内廷武士几百人前往江陵,调查逮捕那些作祟之人。下诏说:“萧子响如果请罪认罚,自己返回建康,就没有性命之忧。”

  胡谐之的副手平南内史张欣泰对胡谐之说:“此次出征,取胜没有功名,失败则是奇耻大辱。萧子响聚集的那帮人凶狠狡诈,他们或者因为利益,或者迫于萧子响的威望听从他,肯定不会自动溃散。

  “如果我们在夏口扎营,向他们讲清楚利害祸福,用不着交战,就可以俘获他们。”

  胡谐之没有听从。

  胡谐之等人率军抵达江津,在燕尾洲修筑营垒。

  萧子响穿着便服登上城楼,屡次派使者告诉胡谐之,说:“作为儿子我不会反叛父亲,我不是叛臣,只是做事有欠考虑。我现在就只乘一条船返回京城,接受处罚;你们不必修筑营垒,劳神来抓我!”

  尹略独自回答说:“我们不跟你这反叛父亲的人说话!”萧子响除了哭泣别无他法。

  萧子响准备饭食,犒赏朝廷的大军,尹略把这些酒菜统统扔掉。

  萧子响想见茹法亮,茹法亮胆怯犹豫不肯过去。萧子响又求见使者,茹法亮也不派使者前去;萧子响派去的使者也被关了起来。

  萧子响十分恼怒,派他素日训练的勇士,把州、府士兵两千人聚集起来,由灵溪向西渡河。自己则率领100多人携带弓箭驻扎在长江江堤上。

  第二天,双方交战,萧子响在江堤上用弓弩射击,打败了朝廷军队,尹略战死,胡谐之等人逃走。

  萧赜又派丹杨尹萧顺之率军讨伐。萧子响当天率领便衣侍从30人,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建康。

  太子萧长懋向来就妒忌萧子响,萧顺之离开建康的时候,萧长懋悄悄告诉他,让他早点把萧子响杀了,不能让他活着回建康。萧子响见到萧顺之,想为自己解释,萧顺之没有答应,在演武堂用绳子把萧子响勒死了。

  萧子响临死前,写信给萧赜说:“臣罪孽深重,理应甘心接受惩罚。您下诏派胡谐之等人来此,竟然不宣读圣旨,就树起大旗进入渡口,面对城池,在南岸筑营。

  “臣多次派人送信,求与茹法亮便服相见,茹法亮始终不应。下面的人害怕,以致交战,这都因臣而起。

  “臣于本月二十五日放下武器投降朝廷,希望回到京城住在家里一个月,然后自杀以谢罪,让齐代不会因为诛杀皇子而被人讥讽,我也不会因为背叛父亲而遭人诽谤。

  “然而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今天就要死了,临信哽咽,不知所云!”

  很久以后,萧赜游览华林园,看见一只猿猴上蹿下跳,哀号悲鸣,询问侍从,侍从答道:“它的孩子前天摔下悬崖死了。”萧赜想起了萧子响,因而悲伤欲绝,流下了眼泪。

  萧赜严厉斥责茹法亮;萧顺之惭愧恐惧,生病而死。豫章王萧嶷上书,请求收葬萧子响,萧赜没有答应,追贬萧子响为鱼复侯。

  萧子响被方镇指责为叛逆,兖州刺史垣荣祖却认为:“这样说是不对的,应该说:‘刘寅等人辜负皇上的恩德,逼迫巴东王,才导致现在的结果。”萧赜反思,认为垣荣祖说得对。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