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拓跋焘攻打统万

  北魏司空奚斤与夏国平原公赫连定在长安对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想趁夏国防守空虚,进攻夏国的都城统万。于是整顿兵力,部署军事:任命司徒长孙翰等人率领3万骑兵,为前锋部队;常山王拓跋素等人率领3万步兵,当做支援部队;派遣南阳王拓跋伏真等率领步兵3万人,运送攻城的器具;将军贺多罗带领3000精锐骑兵,负责探察敌情。

  刘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五月,拓跋焘从平城出发,命令龙骧将军陆俟统领军队镇守大碛,防备柔然汗国的进攻。

  五月初九,拓跋焘从君子津渡过黄河,抵达拔邻山后,在那儿建筑城寨,并留下物资储备,然后率领轻骑3万人,加速前行。

  随行的官员都劝他,说:“统万城十分坚固,不能速战速决。现在您率领轻装部队前去讨伐,进不能取胜,退没有依靠。还是与步兵一起,带着攻城器具进发。”

  拓跋焘说:“用兵的策略,攻城是最下策,不到走投无路是不能轻易使用的。现在如果以步兵带着攻城器具一起进发,敌人见了心里恐惧,一定会坚守。到了那个地步,倘若没有速胜,粮草用尽,士兵疲惫,城外还没有粮食物资,就会进退维谷了。不如先用轻骑直接进军到统万城下,敌人没看见我们的步兵,一定不会在意。我们故意向他们示弱以欺骗他们,他们如果出城迎战,就能擒获他们了。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距离家乡两千多里,又隔着黄河,所谓‘破釜沉舟’啊!3万轻骑,虽然不能攻城,但足以速战速决。”于是率军出发,抵达统万,分出大批兵力埋伏在山谷里,只用少数兵力攻城。夏国的大将狄子玉投降北魏,报告拓跋焘说:“夏王赫连昌听说北魏大军将至,就征召平原公赫连定率军返回。赫连定说:‘统万城易守难攻,等我擒获奚斤,再赶赴统万,里应外合,必定能胜利。’所以赫连昌决定坚守等待赫连定。”

  拓跋焘得知后,十分惶恐,于是撤退示弱。又派遣娥清和永昌王拓跋健率领骑兵5000人到西边抢掠百姓。北魏军队里有士兵因为犯罪逃走,投降夏军,报告魏军已无粮草物资,士兵们每天只吃野菜,辎重补给还在后面,步兵也还没到达,应当马上乘势攻打。赫连昌听从了。

  六月初二,赫连昌披甲上阵,统领步、骑兵共3万人出城。

  北魏司徒长孙翰等人都说:“要攻克夏国的阵势会很辛苦,应该避开他的锋芒。”

  拓跋焘说:“我们远道而来,为的就是让他们上钩出城。现在他们出城了,我们却躲避不战,就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是好计策!”于是集合士兵,假装逃跑,引诱敌人追赶,使他们身体疲惫。夏军兵分两路追击,大声呐喊。追了五六里路,从东南突然袭来暴风雨,扬起漫天沙尘。

  北魏军中的宦官赵倪通晓方术,对拓跋焘说:“现在风雨从敌人那边袭来,我们迎风而敌人背风,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况且我们的将士又饥又渴,望陛下暂避其锋芒,以后再寻找机会。”

  太常崔浩呵斥他说:“这是什么话!我们千里而来,已经准备好了谋略,一天之内怎么能说变就变?敌人肯定会乘胜追击,又没有后继军队。我们应该让隐藏的军队分头出击,出其不意。刮风下雨,要看人怎么利用,怎么会有固守不通的计策?”

  拓跋焘说:“对!”于是把骑兵分成左右两队,牵制敌军。

  拓跋焘突然因为坐骑失蹄,摔下马来,差点就被夏国的士兵擒获。拓跋齐拼死保护拓跋焘,魏军个个拼死力战,夏国的士兵终于被打退。拓跋焘乘势上马,刺杀了夏国尚书斛黎文,随后又杀死十几个敌人,虽然被流箭射中依旧浴血奋战;夏军大败。

  北魏部队穷追不舍直到统万城北,杀死了赫连昌的弟弟河南公赫连满和侄儿赫连蒙逊,斩杀士兵1万多人。夏王赫连昌来不及进城,只好逃奔上圭。拓跋焘乔装成平民百姓追赶逃跑的敌人,追进了统万城。拓跋齐坚决劝阻,拓跋焘一意孤行。

  夏国人察觉了,就紧闭所有城门。拓跋焘与拓跋齐等人混进内宫,弄了几件女人的裙子,系在槊(一种长柄武器)上,拓跋焘凭借它越过城墙,侥幸逃脱。黄昏的时候,夏国的尚书仆射问至保护赫连昌的母亲逃走。北魏司徒长孙翰率领800骑兵追赶赫连昌,追到高平都没有追上,于是返回。

  初三,拓跋焘攻克统万城,抓捕了夏国的亲王、公卿、将领以及赫连昌的太后、皇后、殡妃、姐妹、宫女数万人。缴获马匹30多万、牛羊几千万头,国库中的财宝不计其数。拓跋焘按等级赏赐给众将士。

  当初,夏王赫连勃勃非常奢华,修筑城池统万城,城墙高10仞,城墙根基厚30步,上部宽10步,宫墙高5仞,坚硬无比。亭台水榭都很雄伟壮丽,全部雕刻着图画,挂着锦绣,华丽奢侈到了极点。拓跋焘回头对左右侍从说:“一个小国,如此奴役百姓,不灭才怪呢!”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