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三节 谢安王坦之稳晋

  晋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大司马桓温废黜司马奕,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铲除了反对派,权倾一时。中书侍郎郗超是桓温的亲信,朝廷中人都很畏惧他,小心翼翼对待他。

  谢安曾经与王坦之一起去见郗超,等到夕阳西下,还未被传唤。王坦之想走了,谢安说:“你难道就不能够忍一时之气,而保全自己吗?”

  次年七月,简文帝司马昱身体不适,留下遗诏,说:“大司马桓温依旧惯例来顶替圣上执政。”又说:“太子年轻,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可以辅佐,你可以当皇帝。”侍中王坦之自己拿着诏书进入寝宫,当着司马昱的面毁了诏书。

  司马昱说:“天下,只不过是凭运气偶然得来的,我都这样了,你还想怎么样?”

  王坦之说:“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的天下,陛下怎么能以为只是属于自己的呢?”

  于是司马昱让王坦之修改了诏书,说:“皇位继承和国家政事全都让大司马桓温掌管,就像以前诸葛亮和王导辅政一样。”当日,司马昱去世。

  桓温本来指望司马昱临终时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否则也该让他摄政。结果愿望落空,很是生气,于是给弟弟桓冲写信说:“遗诏只让我辅佐效命于陛下。”桓温认为之所以这样,一定是王坦之、谢安在背后搞的鬼,于是心生怨恨。

  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二月,桓温来晋见孝武帝司马昌明(即司马曜,字昌明)。二十四日,司马昌明命令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到新亭等候桓温。

  当时,京城里人心惶惶,有人说桓温来是要诛杀王、谢,随后取而代之做皇帝。王坦之很害怕,谢安神色如常,说:“晋室是存是亡,在此一行。”

  桓温到了以后,布置了很多士兵护卫,然后在大殿接见朝廷百官。有权有势的人都惶恐不安,神色紧张。王坦之也害怕得汗流浃背,沾湿了衣服,还把手版给拿倒了。

  谢安泰然自若,就座后,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您哪里用得着在墙壁后面安排卫兵啊?”桓温笑着说:“正是由于不得已啊。”于是让手下将卫兵撤了,与谢安谈笑了很久。郗超是桓温的谋臣,谢安与王坦之见桓温,桓温让郗超藏在帐幕后面听他们的谈话。刚好刮起一阵风,吹开了帐幕,谢安笑着说:“郗超可称得上是‘入幕之宾’了。”

  当时,天子年少,势单力薄,外面又有强大的藩臣,谢安与王坦之竭尽忠诚辅佐保护,最后才让晋室得以保存。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