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一节 桓温擅行废立

  晋大司马桓温,依靠其智谋和名望,暗中怀有反叛的念头,曾经拍着枕头慨叹道:“大丈夫不能名垂千古,也应当遗臭万年!”

  恒温废主立新君图

  术士杜炅能预测人的贵贱,桓温问他自己的官能做多大。杜炅说:“明公的功勋举世无双,能做到仅次于天子的位置。”桓温听了以后很不高兴。

  桓温想先在河朔建立功业,树立威望,再回来接受九锡的礼遇。结果北伐前燕时在枋头战败,影响了他的名望。

  等到攻克寿春,平定叛乱,桓温对参军郗超说:“这足以洗刷枋头失利的污点了吧?”郗超回答他:“不能。”

  过了一段时间,郗超到桓温的住处留宿,半夜对桓温说:“明公有什么想法吗?”

  桓温说:“你有话直说!”

  郗超说:“明公位高权重,在六十高龄的时候却遭遇大败,如果不建立非常的功勋,就不足以满足百姓的期许!”

  桓温说:“那如何是好呢?”

  郗超说:“明公不做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废黜昌邑王那样的事情,就无法威震天下。”桓温一向有这个想法,就和他共同谋划。

  海西公司马奕素来小心行事,没有什么过错,而床笫之事比较容易捏造,于是桓温就派人就造谣说:“陛下身体虚弱,受皇帝宠爱的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人侍候皇帝起居,与田氏、孟氏两位嫔妃生下三个儿子,将要立为太子,或封为藩王,司马氏的基业就要转移了。”这么悄悄造谣生事,当时的人都不知道真假。

  晋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十一月初九,桓温打算从广陵回到姑孰,驻扎在白石。十三日,抵达建康,暗示性地劝告褚太后,恳请废除司马奕,立丞相会稽王司马昱为帝,而且还草拟了诏令呈给褚太后。

  太后正在佛室烧香,内侍通报说:“外边有急事。”褚太后出来,靠着门看奏章,刚看了几行就说:“我之前想到这些会发生了!”看了一半停下来,向内侍要来笔加上:“未亡人不幸遭受了这些忧患,想起死去的和活着的,心痛难忍!”

  十五日,桓温把文武百官召集到朝堂。废立皇帝是晋朝建立以来第一次这样做,所以没有人知道原来的典礼,百官都很恐惧。桓温也非常紧张,不知所措。

  尚书左仆射王彪之知道事情还没完,就对桓温说:“您废立皇帝,应当效法前代的成规。”于是就令人取来《汉书霍光传》,很快就确定了礼节仪式。

  王彪之穿着上朝的官服站在台阶上,泰然自若,文武官员的礼仪标准全都由他决定,满朝文武也因此而敬佩他。

  于是宣布太后的诏令,废除司马奕的帝位,贬为东海王,以丞相、录尚书事、会稽王司马昱继位为帝。百官进入太极前殿,桓温让督护竺瑶、散骑侍郎刘亨拿走了皇帝的玺绶。

  司马奕头戴白帽,身穿单衣,走下西堂,乘着牛车出神虎门,百官为其送行,都悲伤哭泣。侍御史、殿中监带领100多名士兵,护卫他到东海王的住宅。

  桓温率领百官用专用的皇帝车驾和仪仗,到会稽王的官邸去迎接会稽王司马昱。司马昱在朝堂更换了服装,戴着平顶的头巾,穿着单衣,面向东海王的方向流泪,恭敬地接受玺绶。

  当天,司马昱即位,改年号为咸安。桓温短时间内留在中堂,分派兵力安排守卫。桓温的脚有毛病,司马昱下诏让他坐着车子进殿,一见到桓温就哭泣流泪。桓温原本有话要说,想陈述废立皇帝的理由,这时心里紧张,竟然无语。

  前秦王苻坚听说桓温废立皇帝,对群臣说:“桓温在灞上和枋头都惨败,没有反躬自问,给自己贬职来向百姓谢罪,反而又废黜君主来满足私欲。60岁的老头,做事情这样,如何在天下立足呢!俗话说‘对老婆不满,却向父亲发脾气’,就是说桓温这样的人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