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节 蜀汉亡国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八月,魏下诏命令各路兵马全面攻击蜀汉。派遣征西将军邓艾率领3万士兵,从狄道向沓中进军,牵制姜维;派遣雍州刺史诸葛绪领军3万人,从祁山进攻武都,切断姜维的退路;派遣镇西将军钟会统领10万大军,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渡阴平邓艾袭川

  蜀汉听说魏兵将要抵达,就派右车骑将军廖化前往沓中,做姜维的后援;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董厥等人到阳安关口协助各据点防守。命令各据点都不准与敌人交战,保住汉、乐二城,城中各有士兵5000人。

  张翼、董厥向北到达阴平,听到诸葛绪准备向建威发兵,就在阴平等待诸葛绪,在此驻扎了一个多月。钟会率领各路军队齐头并进,到达汉中。九月,钟会让李辅率领1万人把王含围在乐城、护军荀恺把蒋斌围在汉城。

  起先,蜀汉的武兴督蒋舒负责把守阳安口,但他整日无所事事,蜀汉朝廷派傅佥顶替他的位置,蒋舒因此怀恨在心。

  钟会派护军胡烈为先锋,进攻阳安口关口。蒋舒教训傅佥:“现在敌人到了,不去进攻而闭城自守,不是好的打算。”

  傅佥说:“我奉命把守此城,只有保全它才是我的功劳;现在若违背命令出城作战,如果战败,也没有死得其所。”

  蒋舒说:“你以保全此城为功,我以主动出击胜利为功,让我们各行其志好了。”于是带领自己的部下出击,傅佥以为他是要去出战,所以没有设防。

  蒋舒归顺了胡烈,胡烈乘虚袭击城池,傅佥战死。钟会听说阳安口关口已经攻下,就长驱直入,缴获了丰收的粮食。姜维听说钟会率领的各支军队已经进入汉中,就率领军队返回。魏金城太守杨欣等人乘胜追击,双方发生激烈战斗,姜维兵败撤退。又听说诸葛绪已经切断通道占据桥头,于是就进入北道,打算绕到其后面。

  诸葛绪得到情报后,向后撤退了30里。姜维进入北道30多里,听闻诸葛绪后撤,于是马上调头往回走,从桥头通过。诸葛绪赶上去阻截姜维,晚了一天没追上。

  姜维退到阴平,聚集军队,想奔赴关城。又听说关城已被攻下,就向北水撤退,遇到廖化、张翼、董厥等人,聚集兵力,据守剑阁以抵御钟会。

  邓艾进兵到达阴平,挑选精锐部队,想和诸葛绪一起从江油直奔成都。诸葛绪的主要任务是拦截姜维,向西进攻不是他的任务,于是带领军队前往白水,与钟会会合。钟会想专擅军权,就偷偷奏报朝廷诸葛绪畏首畏尾,不敢前行,用囚车把诸葛绪押送回京,将两路军队全部置于自己的统辖之下。

  姜维排列阵营据守剑阁险要,钟会进攻但没有取胜。运粮道路又坎坷不平,很难运输,魏军粮食缺乏,钟会就想领军撤回。

  邓艾上奏说:“敌人士气受到损害,应乘胜追击,如果从阴平出发走小路,经过汉朝的德阳亭奔赴涪县,出剑阁以西100里,那里是平原,道路平坦,离成都就只有300多里了。用奇兵冲击敌人的要害,出其不意,剑阁的守军必定会调头回涪县,那么大军就可以两车并排着前进了;剑阁的守军不回头,那么接应涪县的兵力就不够了。”

  于是邓艾从阴平越过700多里的无人之地,凿穿山岭打通道路,架桥梁修阁道,山势陡峭,峡谷凹深,险恶至极。又因为后勤跟不上,粮食也快要吃完。邓艾用毡毯裹住自己,不顾危险滚下山去,将士们都攀着树木悬崖,排列前进。

  邓艾先到江油,蜀汉守将马邈不敌投降。邓艾到涪县后,诸葛尚、诸葛瞻统率诸军抵御,邓艾无法再继续前进。尚书郎黄崇是黄权的儿子,屡次劝说诸葛瞻应当讲求兵贵神速,抢占险要地方,不能让敌军进入平原地带,诸葛瞻犹豫再三,最终没有接纳。黄崇再三劝说,甚至急得哭了起来,诸葛瞻还是听不进去。

  于是邓艾长驱直入,击败诸葛瞻的前锋,使其被迫撤退到绵竹。邓艾写信给诸葛瞻诱降,说:“如果你投降,我让朝廷既往不咎,并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发怒,斩杀邓艾的使者,布好阵势等待邓艾进攻。邓艾派儿子邓忠进攻他的右翼,派司马师纂等人攻击他的左翼。邓忠、司马师纂进攻失利,一起撤回,说:“敌人还不可以攻打。”邓艾发怒,说:“存亡之际,在此一战,哪有什么不可以的!”叱责邓忠、司马师纂等人,宣称要将他们斩首。

  邓忠、司马师纂坚持不懈地再战,大败蜀兵,斩杀诸葛瞻和黄崇。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叹息着说:“我们父子蒙受国家大恩,没有早点斩杀黄皓,以致让他祸国殃民,我活着还有什么用!”驱马冲入敌阵战死。

  蜀汉没想到魏兵这么快就到,还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听说邓艾已经进入平原地带,百姓惊恐纷扰,都逃往山林大泽避难。

  后主刘禅让群臣一起商议,有人认为蜀汉与东吴原本是友善邦国,应该投奔东吴;有人认为南中七郡险峻阻隔,易于防御,应该逃往南中。

  光禄大夫谯周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在他国俯首称臣还是天子的,现在如果进入东吴,也应当向吴主臣服。并且统治都差不多,那么大国就能吞并小国,这是自然的道理。也就是说,魏、吴两国实力悬殊,魏能轻易吞并吴,是很明显的。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不如向大国称臣,受两次称臣的侮辱不如受一次!如果想逃往南中,应该早做准备,然后可以成功。如今大敌已经接近,大祸临头,众多小人之心,没有一个可担保的,恐怕出发的时候,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变故,还去什么南中呢!”

  有人说:“现在邓艾就在近处,恐怕不肯受降,那怎么办?”

  谯周说:“现在东吴还没有臣服,形势让他们不得不受降,受降后他们肯定会善待我们。如果陛下归降魏以后,魏不分封陛下,谯周请求亲自前往许都,用古之大义为陛下争取。”

  大家都听从谯周的建议。刘禅还想逃往南中,犹豫不决。

  谯周上书说:“南方偏远蛮夷之地,平时就服从朝廷政令,既不缴赋还数次造反,丞相诸葛亮用武力威逼他们,他们无计可施才归顺。现在如去南中,外要抵抗敌兵,内要供给日用物品,费用巨大,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征收,只能损耗各夷人部落,他们必定会造反的!”

  刘禅没有办法,就率领太子、诸王、群臣60多人等捧着玺绶向邓艾投降。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