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叫出来,一伸手,捣给他一个精致的绣花烟包,她就满脸羞涩地转身跑开了。
她记得清清楚楚,她是唱着一首阳都歌谣跑开的。至今回忆起来,她也不明白,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唱着这首歌谣跑开:
小白鸡,
平平架,
打小住在姥娘家
她姥娘给她好饭吃,
她妗子给她官粉搽,
一住住到十七八……
他和她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她不是本地人,是从200里外的地方考入阳都县立中学的。他是地地道道的当地人,祖祖辈辈居住在阳都。两人同窗共读已三年,彼此都有好感。他没想到,她竟主动给他送绣花烟包。他又惊又喜,一下子呆住了。在阳都,有一种风俗,姑娘爱上小伙子后,总是送给情郎一个亲手做的绣花烟包表示爱意。不论小伙子抽不抽烟袋锅,都是如此。
跑开时,她连头也没回一下。她知道,这一去,说不定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面,还能不能见面。
她是中共地下党员,而他不是。她这次是奉命奔赴延安的。她不能将这些告诉他啊。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她已儿孙满堂,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当年刚到延安时,还时时想起他,想起送他的那个绣花烟包。但后来,她不停地转战南北,竟淡淡地将他忘却了。再往后,她竟一次也不回想这事了,更没有打听过他,寻找过他。
这天,不知为什么,她的头脑里一下子清晰地映出了绣花烟包,以及那个他。
那情景竟比昨天发生的事还清晰。
她现在对刚发生的事,经常莫名其妙地忘记,对过去的事倒是越来越记得清晰。
从此以后,她唱的那首阳都歌谣就经常地从她心里回响起来。
她终于独身一人回到了阳都。
这么些年过去了,阳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楼房高耸,街道宽敞,她上学的地方早已不复存在了。
经过多方打听,没有人知道她要找的人。
听说袁家庄有一个人上完县立中学,就遵父母之命回到了家,成了一个小地主,一辈子吃尽了苦头。
她就很后悔,当时怎不问问他的村名。
她在袁家庄下了车,进村后,见人就问:“请问,袁房烈在哪儿住?”
人们皆答复她说:“这里没有叫这名的人。”
后来,她专找年龄大的人问,但仍是答复本村没这么个人。
她反复向一些老年人介绍所知道的袁房烈过去的一些情况,人们才说:“你要找的是他啊,他叫袁常山啊。”
顺着人们的指点,她来到一处农家小院门前,就看见里面一个瘦骨嶙峋的干巴老头子,正坐在马扎上抽着一个铜烟袋锅。竹烟袋杆有二尺多长,烟袋杆上挂一个绣花烟包。尽管经过了这么多年,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就是自己制作的烟包。
看到烟包还这么新,她一下子竟激动得哆嗦了起来。但她还是很快地控制住了自己。
她走到老头子跟前了,老头子才抬眼看了看她,然后又慢慢地吧哒起他的烟袋锅来:“找谁呀?”
她声音有些颤抖:“我向你打听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袁房烈,你认识吗?”
老头子眼里有光闪了一下:“你找的这个人是你的什么人啊?”
“唉,其实什么人也不是,只是年轻时的同学。近来,总想起他,就想回来看看他,叙叙旧。”她不无伤感地说。
“看你恐怕也儿孙满堂了吧?还有这些闲心?”老头子淡言淡语地说。
她点了头:“唉,人老了,反而产生了很强的怀旧情绪。”她又紧接着问道,“你认识我要找的这个人吗?”
老头子摇摇头,眼里又一片茫然了。
过了半天,他又吧哒了几口烟袋。然后,语调缓慢地低声说:“我从小就在这村里长大,村里从来就没有你找的这么个人啊。”
“啊!”她一下子失望极了。
过了半天,她又指着他烟袋杆上的绣花烟包问:“你这烟包很好看,买的?”
“不,是我孙子给我的。是她对象送他的。现在的年轻人啊,都不抽烟袋锅啦。昨天才给的我,你看多新。”老头子手抖抖索索地捏了捏烟袋包。
她非常失望,只好转身告辞了。
就要走出大门口了,她又听到那首歌从身后传来:
小白鸡,
平平架,
打小住在姥娘家,
她姥娘给她好饭吃,
她妗子给她官粉搽,
一住住到十七八……
她猛地回转身来,可那老头仍在安静地吧哒着烟袋锅。
她非常疑惑,这歌声难道是从自己的心中流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