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章 主流化永无止境

  主流化转型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2009年7月30日

  今天主要谈一下主流化转型统一思想的问题。

  我多次讲过主流化转型。《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不是我个人的发明创造,1998年《华西都市报》席文举同志提出来,2000年《南方都市报》提出来,《钱江晚报》提出在2001年左右,《华商报》在2004年,《新京报》同样也提出来。

  最近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撰写了一篇论文《论〈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成果》,对我们大家都非常推崇的《南方都市报》做了学术研究。在我们提出主流化转型之前,主流报、主流化已经有,但是五个字放在一起,还是我们提出的。任何一家报纸的发展,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继承和创新。像我们这样一类报纸都不要否定起家的本领,但继承还须创新。前天我碰到省委副秘书长、财经办主任刘田喜,他跟我第一次见面,说:“都市报这两年变化很大啊,报纸有看相,有品位,有看头。”如果从我们报纸上看不出社会大的发展方向,看不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这张报纸绝对是张边缘性的报纸,绝对是被人看不起的报纸。

  我们靠什么起家?就跟有些企业原始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规范一样,在武汉地区,我们也到了必须提出来的时候,《楚天都市报》已经被大家诟病了,这不是说我在搞标新立异。前几年我们被有些报纸批评,说是发行量大,但读者层次比较低。这批评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读者质量的问题。一张报纸,它对整个社会影响,除了庞大的发行量之外,还应该具有对整个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不仅是能够正确、全面反映,还应该有所影响,这样的报纸才是主流的报纸,才是受人尊敬的报纸,才是有生命力的报纸。对政治上有话语权的人一点影响都没有,对知识分子中有思想的人一点影响都没有,能够受人尊敬吗?对创造财富的优秀企业家一点影响都没有,能说推动经济发展吗?所以,不是说我们抛弃原有人群,而是说重点要聚焦这些人群,甚至于说对未来能够成为核心读者的潜在人群,我们要去关注他,包括现在提的报纸教育工程(NIE工程),都是围绕办报理念展开的。有些同志讲,《楚天都市报》把过去传统丢了。过去传统是什么呢?江作苏社长前天也说,没有丢啊,街头巷尾、柴米油盐,现在也有啊,社会新闻社区新闻版面还在扩大,但是我们强调一条:升上来,沉下去,挖掘社会新闻的内涵。“19年前的良心债”就是我们主流化转型的经典案例。

  那天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来视察,看到我们的“记者进社区”,建议要在全国推广。我们记者不只是过去传统的“三贴近”,而是真正的走进社区、扎根社区。作为一张报纸的社会担当,我们是走边缘化还是真正拥抱社会发展主流,从今年上半年的舆论监督大家看得出来。“鲜榨果汁”、“经济适用房六连号”、“套牌的士”等一系列报道,在座都是《楚天都市报》资历很老的同志,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楚天都市报》创刊以来力度最大的,也是最有反响的时候。

  市场化的媒体,要适应市场需求,首任总编辑杨卫平曾说过报纸要获得市场认可,就要适应市场读者口味发生的变化。主流化是现在中宣部提出来的一个明确要求,省委宣传部充分肯定本报的主流化成果,江作苏社长今天这么庄重的场合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经过在座大家努力出现好的变化,我们的舆论监督、民生情怀这些好的传统不仅没有丢,还得到了加强。对于时政报道,我们不是简单加强的问题,也不是改进会议报道方式的问题,而是说十七大提出来公民知情权、表达权,整个社会民主进程到了新的阶段,党和政府的一些决策必然要对老百姓经济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类时政报道是广受关注的。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编委会致力于借鉴兄弟媒体的长处,作出的战略选择,是符合当代报业发展的潮流的。

  有外地媒体老总说要选择读者,我说我不能这样提。但读者市场确实是有区隔、重合及变化的。比如,提价到一块钱,你连五毛钱都不愿意出,那还怎么讲购买力、影响力?

  我希望各位回去之后,结合部门业务实践展开讨论。如果说现在有些地方没有体现出主流化的要求的话,只能说我们没有做好,没有做到像《南方都市报》、像《华商报》那样优秀,包括《成都商报》。那些不是主流报纸是什么报纸?不是说我们没有做,只能说没有做好。在这个问题上,这是底线。

  不断增强主流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2008年12月28日

  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得失,同时进一步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找准新一年的定位。

  2008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大事频发的一年,对我们《楚天都市报》来说是异常辛苦的一年,也是成就卓越的一年。这一年,全体《楚天都市报》人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江作苏社长的亲切指导下,我们大家克难奋进,连续奋战,不怕累,不怕苦,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新闻的硬仗,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丰富了我们的办报经验,牢牢巩固了《楚天都市报》在湖北报业市场老大地位。在这里,我代表编委会向大家道声辛苦了。谢谢你们!

  过去的一年,也是《楚天都市报》实施主流化转型的关键一年。主流化转型战略是新一届编委会在党委领导下、在江作苏社长亲自指导下,我们提出的一个战略性选择,是80%的继承,20%的调整。

  所谓80%继承,是指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坚持“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宗旨不动摇。追求丰富的信息量,贴心到位的服务性,以及科学有序的舆论监督三大法宝不丢。保持对社会新闻快速反应不变。所谓20%调整,那就是强化深度思维,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开掘,强化媒体责任意识和服务中心工作的自觉性,做好重大题材和主旋律的报道,抵制低俗、不健康的社会新闻,增加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民生类新闻报道分量,提升报纸整体品位。

  主流化转型要达到的就是这样的目的。进一步提升《楚天都市报》的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把《楚天都市报》办成让党放心、群众满意,受人尊敬的湖北第一大市民报。

  过去的一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楚天都市报》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主流化转型的道路在2008年越走越宽阔,前10年的优良传统、好的做法得到坚持。新的调整和改革为报纸发展带来活力。

  第一,我们成功操作一系列重大报道和重大活动,全面凸显“大事看楚天,服务看楚天,活动看楚天”的品牌效应。特别是五大战役。2008年初,抗击冰雪灾害战役中,我们一百多名记者顶风冒雪奋战在一线,向全省人民传达灾情信息,全面展现了抗灾的风貌。我们是第一家最早见报的。第二大战役,在汶川地震报道方面,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一块。我们第一时间抵达灾区,第一时间发回现场报道。整个特别报道持续近一个月时间,前后方密切配合,全方位的反映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们在全国第一家率先推出抗震救灾的摄影图片展,和抗震一线记者巡回演讲的活动。这两个活动反映是非常的好。第三大战役,我们的奥运报道,《骄奥特刊》,以平均每天24个版的规模,分“风、雅、颂”三个板块,报道北京奥运,浓墨重彩而且热烈有序,同时湖北特色非常鲜明。特别是收官之作--北京传奇,以章回体形式进行盘点,雍容典雅,零售量激增3万多份。第四大战役,“神七”飞天报道。我们鸿篇巨制,分三路记者深入回收、发射现场,特刊精心策划,大气磅礴,为《楚天都市报》赢得了声誉。第五大战役,年度巨献,纪念改革开放30年,确实是一项重要的、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一个机遇,我们最早策划,最早动员,早在2008年,我们就以特刊形式,在湖北媒体中率先推出年度巨献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报道,12期特刊质量上乘,以小见大,从人物命运入手,回溯历史风云,抒写社会变迁,观照改革进程,谋合时代主旋律。读来振奋人心。其间我们穿插了两大主题活动,改革开放30年摄影展和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大型评奖活动。超过100多万人次的读者参与互动。这五大战役,每一仗都打得十分漂亮,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我们的形象。其中,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抗震救灾报道、奥运报道都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局专题阅评,抗震救灾报道还得到了罗清泉同志、李鸿忠同志、张昌尔同志的高度肯定。

  我们传统的品牌活动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包括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楚天都市之夜、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活动、楚天杯作文竞赛活动等等,特别是我们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成功入选我们省宣传文化活动重要品牌,我们组织连续多场的楚天都市之夜活动,在湖北武汉地区产生广泛良好的影响,我们的“东湖相亲节”营造满城的浪漫,应该说是举办活动的成功案例,影响非常大。同时新的活动也不断地尝试生产,特别是首届十大江城特色社区的评选活动,最近两个多月的票选,在武汉地区影响非常大。包括我们万人健步迎奥运,3万多热心市民,健步行走3公里多。还包括经济部成功策划“楚天经济沙龙”一系列活动,就不一一列举。

  第二,回顾我们的深度思维,在这一年当中按照编委会要求,很多部门做了很多成功开掘,像我们社会部的“19年前良心债”,应该说是2008年值得我们骄傲的年度作品,影响广泛,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等以及新华网、人民网都做了重点报道。包括经济新闻的深度探讨,如年初的招工难背后的产业变局以及我们前不久的关注湖北返乡的农民工这一类报道,应该说在过去《楚天都市报》不多见,但今年这种深度思维报道有很多。

  第三,我们积极推进舆论监督报道。在主流化转型旗帜下,《楚天都市报》舆论监督报道,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舆论监督的力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社会效果反响大。比方,“揭开巡司河的污染的盖子”这组报道,推动武汉市政府宣布投资15个亿改造,将15年来武汉市民反映多次没有解决、涉及50万人生活用水污染的问题给以解决。这组报道确确实实为我们《楚天都市报》赢得了声誉。还有我们的“让阳光工程晒晒太阳”,省委宣传部阅评小组作出专题阅评,认为我们钟祥阳光工程舆论监督抓得好,效果好,采访深入,表述客观,坚持原则。还有我们“关注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内幕”,招生工程应该是我们众多考生家长关注的事情,4月份开始,连续报道了高水平运动员测试中的违规现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育考试院作出了正面回应。还有痛斥名人富人超生现象,我们《楚天都市报》独家对这个现象进行剖析。还有我们关注尴尬的希望小学,以长阳58所希望小学成为摆设为突破口,关注希望小学走向。这一年当中,对我们的内参进行改版,一共编发了17期内刊,其中有11期得到省领导批复。报纸成功的改版,推出了一批贴近性的版面和栏目,“为您跑腿”、“天天娱乐”、“女人帮”、“走进社区”等。特别是“走进社区”,当时我们谁都没有想到,我们这一项活动会带来这么大影响。我想这应该作为我们《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重要战略,必须牢牢扎根于老百姓当中,结下硕果。现在武汉市几家媒体都开展了走进社区这一板块。

  第四,品牌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一年来,《楚天都市报》得到了众多荣誉,荣获中国最具价值品牌,还有中国标杆品牌,荣获中国新闻传媒奖,荣获最具读者关注都市报。这些都是湖北地区唯一获奖媒体,包括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湖北省青年文明号,我们两次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包括青年记者张泉在内,是青年最高荣誉。特别是《大武汉》要提出表扬,《大武汉》杂志今年在第二个年度当中取得长足进步,整合原有栏目推出特色栏目,多期封面文章,在武汉地区引起较好的反响,进一步树立了《大武汉》品牌形象。在处于成长期,他们经过艰苦努力,成功实现赢利数十万元。还举办大武汉宠儿评选、武汉市最受欢迎50家餐馆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大武汉》影响,包括《楚天都市报》影响,值得肯定。

  新的一年,我们有四个方面的需要。第一,要狠抓作风建设。因为《楚天都市报》的成功,得益于我们报纸定位,得益于我们的作风建设,但随着报纸的影响大了以后,随着我们进入成熟期,不同程度上我们的作风建设有些松懈,我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在新的一年,要全面改进和提升,以推进我们事业发展。第二,进一步提高我们办报质量,力求多出精品。围绕提高办报质量,多开展一些有影响的活动,进一步提高《楚天都市报》的影响力、竞争力。第三,在党委支持下、江作苏社长支持下,实施《楚天都市报》的扩张战略。在二级市场进一步巩固《楚天都市报》竞争力。第四,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为广告和发行搭建更好平台,争取为集团作出更大贡献。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市场竞争意识,特别是2008年武汉地区经受了严峻考验,但同时,各个媒体广告、发行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更进一步增加增强集团意识。我在去年曾经讲过,品牌强不强,还是要体现出商业价值。大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机遇,我们应该获得更多的市场蛋糕。在目前情况下,编辑部要进一步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江作苏社长在近一期的《新闻前哨》亲自撰文,倡导广告意识,我们报纸的商业价值要进一步加强。同志们,由于时间关系,很多部门的亮点,不能在这里来讲,但是我们新的一年,我们把所有的荣誉留在2008年,把所有的激情,所有的思想准备都运用到更高的目标当中来,为《楚天都市报》的2009年继续强化在市民报纸中品牌优势、领先地位,进一步地巩固我们在中国报业市场良好声誉,我们一起努力。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编委会恭祝到来的集团领导,恭祝全体同仁新春快乐,工作进步,身体健康,谢谢!

  学习,提高,奋进

  2009年2月18日

  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首先,要加强党性观念。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子报。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我反复在想,对于我们这类都市类媒体,也是一样的要回答高举旗帜的问题、围绕大局的问题、服务人民的问题、改革创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楚天都市报》人来讲,本来不是问题,但是根据我一年多时间的观察,我的感觉是经常存在模糊的问题,少数同志认识还是比较模糊。《楚天都市报》将来要防范什么风险。

  特别是政治风险。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成熟的心态,自觉地把我们报纸的性质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对于当前社会形势,主要是要预防突发性的、极端性的事件。为什么呢?根据整个人类发展的规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矛盾容易激化。特别是我们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分配体系等配套体系不完备,造成贫富差距悬殊。

  为什么讲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媒体遇上一些突发事件不要被人利用。

  党性观念问题直接关系到稳定当中我们能不能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希望在重大政治事件面前,《楚天都市报》要站得住脚。我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一些具体报道方面、把关方面,我们确确实实要站住脚,要用党报的党性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党性修养是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一辈子的事情。

  其次,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党的基本思想路线。

  我们改革开放30年的报道,本身就是我们自己解放思想的成果。我们《楚天都市报》能不能做这样的报道?能不能做这样的活动?这样的宣传能不能做出我们的特色?但解放思想是个永远的过程,我自己不是一个很能够解放思想的人,但我对自己总在这样要求。不与时俱进,我们迟早会落伍。

  《南方都市报》2000年就提出来要做主流报纸,我们落后了好些年。主流化转型不是我们异想天开,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在特殊环境、历史阶段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随着未来发展,我们还可能有更大的一些变化。只是说我们现在不一定看得很明白,这就靠我们解放思想去做。

  《楚天都市报》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如果不是解放思想,我们是走不出来的,仅以我们知识分子的清高是办不出来的。当时有人笑我们是“麻木报”,《楚天都市报》顶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包括思想压力。随着时代变化,我们还要继续领跑,赋予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这点,我始终感到怀疑。对于主流化转型,目前有些同志从内心是不认同的,有的是应付。我们擅长于搞批评报道,对于正面的报道是不擅长做的,做得很干巴。作为一份成熟报纸,老是想搞自由化、边缘化,打擦边球,是不可能成长为一张受人尊敬的报纸。世界报业史上,有哪一个这样的报纸能够成长为主流报纸?

  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在今天的会上讲,我认为是需要解放思想来支撑的。作为我们《楚天都市报》的发展,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即将创办,从根本来讲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同存异,办好事情。我相信,今年除襄樊之外还能办起一家地方版。

  面临网络时代,我们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我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如果说这个机遇是我们这代人历史上的机遇,《楚天都市报》错过了,我们负不了这个责任。美国几家大报已经决定了,马上不出纸质形态,就出电子版。我们怎么办?现在大家模模糊糊的提出了一些概念,但我觉得不系统,编委会在这块也没有多少主见,要解放思想,我们做得还不够。不仅是靠编委会成员想,要靠在座的每一位想,靠我们大家想。

  未来的一二十年是媒体巨大变化的时期。我们不仅只是把今天的日子过去,还要思考将来。这些都是有过历史教训的。《华西都市报》被《成都商报》反超,《钱江晚报》被《都市快报》赶超。领先的媒体不会永远领先。靠什么?靠我们往前走,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面临网络时代,整个传统媒体束手无策,自办的网站没有找到赢利模式,商业网站在大量的廉价的运用我们的东西,提高他的商业价值。包括3G时代到来,可能未来重要媒体是手机,我们怎么占领这个市场?

  我只想到一条,我们要给自己设定目标,要有人来研究这个事,而不是每天因循守旧,我们要每天创新。要有忧患意识,这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

  二、加强学风建设

  我觉得我们《楚天都市报》的学风不是很浓,因为工作性质、市场压力、工作节奏等因素,我们不是很重视学习。

  首先是对学习的认识上。对整个编辑部来讲,学习一些先进的办法理念,我们做得不够,有些我们甚至不屑于这么干,很自负。《长江商报》的一位领导对我说,你们评论版搞的不错,我说向你们学习,我们做法不同,你们搞的是宏观问题,我们搞点民生问题。这有什么关系?武汉地区能够把评论版打得这么响的肯定是他们,但时候到了,我们做出我们的特色。

  胡锦涛总书记说学习,是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今年一定要分组出去考察、借鉴。为什么把财经杂志的讲习班招生挂出来,我明知道符合条件一定不会多,但我在上面写着王溥同志是第七届,就是要激励大家,要有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方向,王溥能够成长到今天,也跟他学习有关系。《楚天都市报》的学习没有蔚然成风,学习氛围没有营造好,这个我有责任。

  《广州日报》派人在全球学习,最后推出一个24小时滚动新闻大洋网。可不要小看《广州日报》,全国拥有博士最多的是《广州日报》,还有全国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每年选派十几个人到国外去学习,第一个把党报的功能不是弱化而是强化进行改革,所以到现在依然是中国的第一报,广告17个亿,发行量180万,《南方都市报》都撼不动它。

  我们目前学习态度不鲜明,特点没搞出来,氛围没搞出来,作风在学风这一块来讲,用来指导我们工作不强。学习的目的性不鲜明,我希望这一块在2009年有些变化。

  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在《楚天都市报》创办时期,朝气蓬勃、雷厉风行。那个时候,进来的很多同志都没搞过新闻,但是大家风里来雨里去,靠几台破车,靠脚底板,靠一种拼搏精神,杀出一条血路,铸就了今天的伟业。

  在座部主任当年都是责任编辑或是在一线,当时的主任帮着修改不成形的稿子,很多人是在这样一种氛围当中成长起来。说实话,现在有几个部主任每月还在编稿子?特别是给新来的同志手把手的指导,有几个部主任还能够深入到一线进行调研了解?我记得卢平主任讲过巡司河的报道之所以做得这么扎实,是记者七次到臭气熏天的现场进行探访。

  《楚天都市报》采访条件好了,记者名气大了,吃苦的精神还在不在,都要打上问号。现在很容易计较收入的多少、职务的高低。创办初期,我们只拿《湖北日报》工资收入的70%,只有几百块钱,那么艰苦环境我们都闯过来了。而现在很多采访马马虎虎。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张孟苏事件,大量扯皮拉筋的采访,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带着主观色彩。工作作风飘浮是我们作风的最大隐患。一定要从大量我们自身的经验教训当中吸取教训。

  有人前来说明情况,年轻编辑记者在那里,水不倒,人不站起来,懒得说,懒得听,别人是代表一方政府来的,我们是代表党和政府的喉舌,为什么不能跟别人友好一点?连解释权都不愿给别人。这些工作细节反映我们作风没有到位,牛气得不得了,大话出来了,空的东西出来了,大胆妄为的东西出来了,认为搞出来没问题,未经核实的东西可以靠想像把它填起来。

  工作作风,我希望大家在2009年有大的改观,不要再出现重大失误,特别是敏感的事情多从反面推敲,打几个问号,不要一层层溜出来,一路关卡放出来。没有人保证一辈子不出错,重要的是从错误当中吸取教训,对此,我希望大家更严谨些,细致些,扎实些,勤勤恳恳地甘当小学生。

  四、加强领导作风建设

  在座的各位是我们的核心力量,大家担负着很重要的领导责任。领导力是决定我们一个组织的核心组成部分的能力。领导力强的部门,就人气旺,干劲足,出成果,出人才;领导力不强的部门,就一盘散沙,冷冷清清。

  地方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既是我们开拓进取的思想启示,也有我们自身领导力的一些问题,这个领导力的问题,领导人的问题,不仅是个人形象问题,是报纸形象问题。有的人,一个人干事还可以,不能与人共事。为什么有人偏偏就合不到一起,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这是个胸怀问题。大家在一起搭班子做事,都是组织的安排,人民的选择,是缘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都有情绪。过去有矛盾的,我希望大家真正做些调整,不要把同事之间,特别是跟群众不要划分得那么亲疏有别。在座的部主任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作为领导不仅仅是调动的问题,还要团结群众。

  每个人都是有特点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有自己的亮点。大合唱才有气势,一个人怎么都不会有气势。特别是班子,在座的互相之间,我们大家互相之间。有的人喜欢一个人当领导,副职不搞最好,那不是这个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求同存异,吸收别人的观点,要懂得给别人鼓励。

  我也不是赞成毫无原则的大家搞一团和气,是说从内心要有宽广的胸怀,要认识到每个人的长处。不要把对方看死,每个人都会有变化,双方都要提高,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要理解。

  同事之间共事是种缘分,我是很珍惜这种缘分。我们要提高领导水平,从领导作风抓起,当领导就是服务,不能什么好处首先都想到自己,多想下群众,多想下一线群众。

  要有群众观点,要有群众视野,领导怎么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心里要有群众,对外来说要装着读者,没有读者我们喝西北风。

  现在,我们看上去队伍很庞大,坦率地讲,我们领导力不强,能够领导得好的部门是不多的,符合我的要求的优秀部主任是不多的。真正一个好领导,是需要有人格魅力的,有能力,能团结人,会共事,以身作则,是要有修养、修炼,有胸怀,甚至大家愿意跟着你干,有成就感,不讲任何条件的跟着你,你离开了那个部门,别人很怀念,而不是怕你。

  《楚天都市报》的发展运行是靠大家的,270个人是靠大家带领,将来我们的事业会越做越大,人员越来越多。我跟大家分析,五年之内,我们的地方版肯定要扩张,人员都会有所调动。大家不要想着现在做得顺手,就不愿去担新的担子。

  大家要敢于承担,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共事很愉快,有成就感,真正是按照曹总说的“百年老店”四个字往前推进。《楚天都市报》人需要有这种奉献精神,为我们后来发展谋求空间,要从这个方面认识我们肩上责任。领导作风,能干事,会共事,以身作则,贴近群众,胸中装有市场,以人格魅力提升我们境界,提升我们形象。

  《楚天都市报》的事业是我们千秋万代的事业,大家不断提高我们境界,去影响别人,赢得别人尊重,才能创造更好的环境。

  今天利用这个时间主要是用来重温一下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的讲话,加强作风建设。结合《楚天都市报》实际,讲我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学习交流。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是2007年元月份讲的,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工作,我觉得对《楚天都市报》发展要补一课,历史上我们能够干出成绩,也是靠作风建设抓得好,靠我们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将来我们要抓好,仍然靠这个。希望在座部主任在新年第一天把这个共识形成起来,付诸管理实践,争取2009年把《楚天都市报》搞好。

  主流化转型不能丢掉可读性

  2009年10月15日

  第一,报道的重要性和可读性兼具的原则希望引起各个部门重视。主流化转型过程中,有些选题我们强调重要性,但还是要结合《楚天都市报》特点做出可读性,如果说没有什么可读性,或者说没找到可读性的角度或表达方式,我就觉得起码在篇幅或者版面处理上就不要那么重。

  第二,把握一些题材里不寻常的因素。我举一个例子,比较典型,倒不是说拿出来批评。温家宝总理到小学课堂上进行调研,我从中读出信息,总理对这件事情、对这组谈话是很在乎的,不仅仅是批评,是针对整个教育改革、教育理念,甚至于包括教学方法,他认为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他希望通过这个行动起到一个推动作用。这件事情我们在版面上只处理成了一个时事新闻。

  办报不要太一板一眼,有时候要灵活一点,要及时发现并把握一些不寻常的因素。为什么这时候会发这个稿子?在这个思考当中才能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判断水平。心中要有读者,我们现在不能关门办报。哪些报道会是读者明天会看的,要成为我们每一个版面编辑、每个部主任选稿、排稿的基本出发点。有些版面可读性非常差,大量工作性、会议性稿件堆砌,我希望各个部主任要重点抓一下。

  还有两种我们要重点处理的稿子。一是突发性事件,这种新闻我希望优先处置,版面上搞活;二是可议度高的话题性的稿子,包括调查性报道,在版面构成上突出处理,现在版面显得四平八稳。大家都看到了,国庆以来,本埠几家媒体都在冲,我们也要保持活力。从我个人偏好来讲,像“六连号”,“19年前良心债”这一类稿件,我听到后都是快速推动,显著处理。当然不是所有的稿件都有这样的可能,但我希望从值班总编到各个部主任都要强化这种意识,哪些选题优秀,哪些选题优先处理,让报纸变得鲜活,增强报纸可读、必读性。

  主流化转型选稿的标准是什么

  2007年9月6日

  我们现在经常跟这报比,跟那报比,其实我们更应该跟自己比--跟别人比,比来比去容易把我们的标准降低了,就会越比越差--我们是发行过百万的报纸,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有更高的标准,不要满足于没掉稿,而是要思考怎么样比以前做得更好,比以前独家的、精彩的东西更多,比以前的部门工作更有序。希望在座的各位部门主任切实负起责任来。

  我举个例子:今天见报的朝鲜抓间谍的事情,我昨天看了,就觉得应该在头版导读一下。这个事情给我的信息是,朝鲜又收紧了,他想走向开放,希望融入国际社会,但是又很谨慎。不管怎么样,他的一举一动对东北亚乃至全球局势都有影响。我们处理这个稿子,就没有完全“拎”好。一个报纸怎么向主流化转型呢?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关心外部世界,大家都关心的事,我们就得做,还得做好。我今天还转了一篇文章要经济部的采编人员都看看,要了解别人对中国及全球经济走向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大局,把稿件做得更到位,更可读。包括我们迎接十七大的报道,也要注意怎么做得生动一点,哪怕一点点,也算是做出了《楚天都市报》的特点。

  主流化转型选稿的标准是什么呢?我看是:重要性,关注度,接近性,可读性,服务性。

  主流化不等于工作化

  2007年9月13日

  本报“主流化转型”的实践得到省委领导及有关方面的认同。主流化转型并不是我突如其来的想法,全国的都市类媒体都在动。我们的主流化转型并不是要大动,以前我讲过是80%与20%的关系,事实上目前我们也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下,但变化很明显,反响很好,希望各部门继续保持这个态势。

  主流化转型不要走入误区,不要把主流化等同于工作化。第一,工作性的报道,有价值的要从新闻角度来披露,来解读;第二,主流化不是要弱化服务性报道,相反要加强服务性报道的策划;第三,主流化并不是不搞舆论监督了,舆论监督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这可以说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

  应该说,对于主流化转型,编辑部正逐步达成共识。在社会上都认为我们重点围绕时政和经济来做报道的时候,我们推出“恩施孝子”的报道,这对我们的“主流化转型”是一个很好的阐释。这组报道除了蕴含主流价值观外,还有很强的可读性。这表明我们的主流化不是只追求重要性原则。再强调一下重要性、关注度、接近性、可读性、服务性,这五条应该是选择稿件的基本标准。

  扩大主流人群对本报的阅读量

  2007年10月29日

  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特别是发行。现在发行总公司每天派两人参加我们的编前会,这是发行公司的新举措,而且每天给我们做一个发行数量回告。当前的形势很不错,昨天的要数是126万份。

  我们如果有些报道能对发行有所拉动的,要及时跟发行沟通,我们各位要有这种意识。像《新生特刊》做得很好,但是发行不知道有这个特刊,还是后来利用“退报”做了补救。怎么利用办报的资源来扩大我们的发行?我们过去没有这样的举措,以前还一度限制过发行量,但现在不一样。

  要有主动的发行意识,我们要以抓党报发行的意识来抓《楚天都市报》的发行。9月到年底是发行的关键点,省市的各个部门都可以调动起来,订一些我们的报纸。发行公司正在研究一个奖励政策。大家都要主动为发行作贡献。

  强调扩大《楚天都市报》在机关的发行量,是要配合主流化转型,扩大主流人群对本报的阅读量。我们在家庭阅读方面有优势,不要被优势所累,机关订阅与家庭订阅是并行不悖的。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占领,这里面是有空间的。我们现在要旗帜鲜明地抓这一块的发行,大家要树立这个意识。

  提升主流意识是个共性的问题

  2007年11月15日

  今天是我们在这栋大楼最后一次召开比较成规模的部主任会议,值得纪念。从旧楼到新楼,这也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表现。下面我讲以下几点:

  第一,前不久在南宁召开的全国省级晚报总编辑年会,这个年会的规模比较大,除了评奖外,还开了一个座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委、宣传部部长出席并讲话。我作了发言。总体感觉,省级晚报都面临着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怎么样提高报纸的格调、品位的问题,怎么样提升主流意识的问题。这是整个省级晚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们马上就要改扩版了,我们要把通过考察获取的智慧和采编人员建言献策的智慧相碰撞,形成我们的改版方案。而且,我们的步子应该再大一点。

  就像我常说的那句话,我们的声音得大一些,传播得广一些,必须覆盖对手。他有什么优势,我们就覆盖什么,让他动弹不得。在新一轮的竞争面前,我们不能被动防守,必须主动进攻,这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读者的需求。

  我们报纸的内容,一个是质,一个是量。现在我们有些版的“量”好像都得不到保证,有的版稿子拼不齐。这可是个问题。特别是照片的需求量比较大,一版的照片让夜班老总很费神。我想,照片不仅仅是摄影部的事情,各个部门也要提高图片意识,一些重大活动,文字记者也应该留心拍摄图片。

  第二,时政报道好像质量也难以提高,大家应该研究一下时政报道怎么写。我一直坚持订了《参考消息》,《参考消息》的写法,我始终认为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我们的正面报道如何软化,如何写得可读性强一点,手法上出新一点,让人读得下去?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怎样增加深度报道的分量。并不是天天有“嫦娥奔月”,天天有十七大,对一般的事情,我们也要多几个角度去思考,去琢磨。上海办的《海上文坛》,有个栏目是《新民晚报》的一个跑法制的老记者开的,他在法制战线工作了二十多年。他曾经把上海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大案做了一次回顾,但不是简单介绍情节,而是有一些对人性的拷问,有一些思考性的东西。武汉这么一个大都会,相信有很多历史的东西值得钩沉,我们不能只关注动态的东西,关注突发事件;对静态的东西,也要善于琢磨,这样才能搞好深度报道。

  凸显“大事看楚天”的优势

  2007年12月13日

  江作苏社长前几天有个批示,叫“大事看楚天”。我们要进一步凸显这一优势。我想,我们要靠一点一滴积累,不放过任何一次较量的机会。各部门守土有责,把《楚天都市报》的品牌不断往上累积。

  先就大家报的选题作一些提示。我省失效专利在国外赚大钱的稿子要作为精品打磨。稿子成型后,刊发时处理要规范,文字表述、篇幅长短都要严谨,否则参加评选会因为有硬伤而被拿下来,要做成精品,从头至尾都要做漂亮。关于病死猪肉流入武汉的调查报道要准,要稳,报道的基调是就事论事,不要引起社会恐慌。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选题,要多做一些思考,比如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是否应该对接?现在对接得如何?哪些专业的毕业生最好找工作?等等。这些问题需要作出回答,要向前延伸,多走一步。这是《楚天都市报》过去的优势,应该把这种优势捡回来。同一线索,我们多一点思考,往深里做,报道效果就会好一点。

  上周的报道,特别是武汉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报道,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打了一场漂亮仗。江作苏社长在集团的会议上给予了肯定。通过这个特刊,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篇 社会反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