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平庸
2008年5月8日
我觉得我们当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平庸。单个比较,是《楚天都市报》有些线索掉了,但更多给人的印象是不出彩,不光鲜,没有多少说头。看上去是一种成熟,实际上少了很多鲜活,像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四平八稳,什么都有,但就是缺乏活力,不光鲜照人。
如何克服平庸,是摆在我们改版之后的一个问题。严格说来,开年以后有一段时间比较活跃,好报道一个接一个来,但进入4月中旬以后,少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报道。
最近,编委会力所能及地采取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包括增加休息,组织旅游。但整体上,出现了疲软的心态和对传统路径的依赖,竞争意识和自我超越的勇气有所减退。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业务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温吞水。我建议从下周业务例会开始,选当周一组报道作典型案例剖析,选到谁就是谁,怎么样的平庸,怎么样的不行,怎么样的失分,值班总编辑要点评,大家都来发言,启发所有部门。这就是抓不好的典型,不抓一下,大家就没有一点压力,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针对性,没有警示作用。
对编辑部来讲,要持续保持在读者心中的良好口碑。我们改版很成功,发行量上升,但持续的口碑是建立在每天的报道之争上的,要让报纸有鲜活度。
张孟苏事件透露出的采访作风问题
2008年7月17日
张孟苏事件,相关负责人压力非常大,很自责。我跟他们讲,搞新闻的哪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从事新闻工作不出一点偏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的是,要不断总结,真正变得成熟起来。编委会要专题研究,整个编辑部要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张孟苏事件中,我们的记者没有认真去核实,没有看通知书,也没有与录取学校联系,仅仅是凭采访对象的一面之词。结果,我们成了全国媒体和网民聚焦的中心。这件事对我们《楚天都市报》是一次沉痛的教训。采访对象所说的一面之词就代表整个事实,这样的报道我们其他部门还有没有?我看大家都要警醒。这件事还不是舆论监督,还是正面报道,结果就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
我担心《楚天都市报》讲究快速,又喜欢把一件事情往大里做,特别容易出现失误,稍微把握不慎,就易成为全国十大假新闻,对报纸的公信力构成伤害。我们确实要在防范新闻失实方面警钟长鸣。张孟苏事件暴露出我们的采编工作特别是一些年轻记者在采访作风上存在问题。
做大报不能耍大牌
2008年11月27日
有人反映《楚天都市报》有点故步自封,这说明我们的作风有问题。做大报不能耍大牌,更不能耍大脾气。某个区的宣传部副部长到我们这里来反映情况,有的年轻记者不理不睬。别人带着区委区政府盖章的材料来,我们这边说凭什么听你政府的。这暴露出我们只相信当事人一方,另外一方哪怕是代表政府,我们都不听,认为政府必然是错的。这就是我们少数年轻人的新闻观,像这样还了得?这样下去很危险!办报一要靠报纸的公信力,二也靠公众关系、公共形象。《楚天都市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一定要走向成熟。
再就是觉得《楚天都市报》不耐看。过去在信息短缺、网络不发达的时代,《楚天都市报》信息量大、通俗,街头巷尾,很鲜活,老百姓一下子觉得很亲切。但是现在读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很多,觉得《楚天都市报》不过瘾,不耐读。
我们分析起来还是记者比较浮躁,只满足把事情说清楚,大部分稿件是“急就章”,没有细节,没有把记者内心感情注入其中。
不要认为题材具有显著性、重大性,才重要。比如我们报道的6人3对邻居相约捐遗体,我们仅仅把它作为热线新闻。而成熟老到的记者可以在这其中注入感情,写出很有冲击力的社会新闻。我们每天都有这样的题材,但是搞得很肤浅,读者只能从报纸上获得信息,感受不到思考和力量。
我们现在讲深度思维,不仅是讲重点版面有多少,而是所有的报道确实要上层次、上品位,这才是作风建设。
还有个感受就是参加座谈会的相关人员很欣赏我们的忧患意识,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取向。一张报纸要是没有忧患意识,肯定不行。我们现在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一样的会被替代。
美国报纸设有学校部,专门着眼于培养未来读者群。我们今年做了大量走进校园的活动。我们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年轻读者的培育。明年,我们要把大学生记者团重新组建起来,版面要有校园新闻。
武汉市各区委宣传部希望每月我们派记者去各区了解区委区政府的新闻线索,我们优先挑。同时我们也申明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每一个区就像做“市民有约”这个栏目一样,一点一滴产生影响。我提倡部主任多出去打交道,多跟别人走动,不能关门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