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重大主题策划体现报纸风骨

  建党90周年的报道又有新突破

  2011年6月28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是今年主题宣传的头等大事,也是检验主流媒体报道能力的重大新闻题材。同以往的重大题材一样,《楚天都市报》对这一重大报道动手早、准备足,精心策划,内容丰富,既高瞻远瞩,又立足现实,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与深刻的启迪意义,社会反响良好。

  为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激发湖北人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造激情,我们从3月底开始,联合共青团湖北省委,组织发起了一场跨越半年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

  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的重要区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革命实现历史转折的战略枢纽。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这片红色热土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早在今年初,《楚天都市报》就拟定“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活动方案,希望通过组织十万青年“走红色老区、瞻红色景点、扶老区人民、唱经典红歌”等系列活动,回顾党的历史,缅怀先辈业绩,加强对国情、省情的认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方案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的批示肯定。

  4月初,“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活动正式启动。4月23日,“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出征仪式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为青年代表授旗,对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勉励各界青年通过深入大别山这片红色热土,吸取精神营养,建功“十二五”,续写新辉煌!

  “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活动受到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以图配文的形式,对此进行了报道。活动吸引力大、参与度高、感染力强,既具有历史高度,又体现时代精神,还符合受众特点。据统计,全省重走大别山的青年总人数已超过100万人次。这是《楚天都市报》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大主题宣传中,根据媒体的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唱响主旋律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的悉心指导,从活动方案到组织实施,尹部长自始至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亲切的关怀,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

  6月17日,本报携手《三湘都市报》、《江南都市报》启动的“红色三山行”大型采访活动,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别开生面的新闻创新之举。韶山、井冈山和大别山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燎原到华夏大地的伟大历程,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三家都市报跨省合作,追寻历史足迹、缅怀先烈伟绩、记录沧桑巨变,是一件富有时代意义的事情,活动得到了湖南、江西、湖北相关部门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拓展了媒体影响力,效果良好。

  本报与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电影映荆楚”活动,为期半年,万场电影巡映,奉献百部红色经典,为高校、社区、农村、老区、军营、企业送去欢乐,丰富群众生活,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上述三大主题活动的同时,本报还以大型特刊形式,全方位展现在湖北这块热土上兴起的波澜壮阔的革命风云和湖北人民浴血书写的红色史诗,全面展现湖北人民为党的创立、发展、壮大所作出的独特贡献。系列特刊立足湖北又放眼全国,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斗争年月,到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以及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用大量珍贵的史料与事实诠释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由《基石》、《求索》、《铸剑》、《复兴》等专题构成的系列特刊,充满了贴近性与权威性,真实可信,感染力强,对于人民群众正确理解共产党的历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极大的鼓舞作用与教育意义。

  总之,庆祝建党90周年的报道,楚天都市报人从题材的把握到操作手法的生动灵活上又有新突破,三大活动影响广泛,可喜可贺,其宝贵经验值得大家认真总结,作为今后组织报道的借鉴。

  新中国60周年报道的庄重性、可读性、互动性

  2009年1月15日

  今年国庆60周年的主题宣传,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但要体现出《楚天都市报》的水平,体现让读者称赞的水平。庄重性、可读性、互动性要体现出来,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想这件事要认真研究。

  现在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媒体对象化、分众化带来了社会舆论的“碎片化”、离散化,使舆论态势变得空前复杂。我们整合各种资源,集中开展大规模、持续性的主题宣传,正是着眼于在社会舆论多元多变的情况下,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推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主流媒体开展主题宣传,可以很好地将主流声音传播开去,让主流价值观得以不断放大,并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具体到国庆60周年的报道,任何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当代人在看历史,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这取决于我们用哪一种思路来梳理这60年,能够梳理出几个、十几个历史的横断面,我就觉得很不错了。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印迹,50年代、60年代、70

  年代的人,性格、气质、印迹都不一样。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来梳理历史,这是我们的水准。我赞成成立一个专班,从可知可感的角度去抓,主题宏大,但要让读者能清晰触摸到那个时代。

  1.专题化。可以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一样,打一个固定的栏目,精心包装,倾力经营,让报道产生强势的舆论场,突出主题宣传的针对性。

  2.系列化。可以用纪念特刊、功勋人物评选、系列报道等形式,将整组策划次第推进、有序展开,形成一波推一波、一浪高一浪的效果,体现主题宣传的纵深感。

  3.多样化。主题宣传也要实现“三贴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让群众喜闻乐见,增强主题宣传的吸引力。

  4.规模化。数量上要形成规模,质量要上档次,提高主题宣传的影响力。

  重大主题策划是报纸风骨的体现

  2008年1月10日

  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第一期“凝思”,我想多说几句。这组报道形态在《楚天都市报》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是一个大制作,是《楚天都市报》自我施压、实施主流化转型非常重要的标志。当然,后面的报道,可以想象非常艰辛。但我们是要做年度巨献,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我们这样的百万大报,一定要有把握重大题材、策划主题宣传的能力,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舆论引导力,还关系到我们的影响力。《南方都市报》之所以在全国有影响,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了很好的舆论监督报道,还因为他对于重大题材的把握能力非常强,他对报道资源的整合能力非常强。

  主题宣传的报道,对于我们来说,是报纸风骨的体现,是精气神的体现,是生命力的象征。这次的报道,我们构筑了一个宏大的框架准备推进一年。第一个特刊,陶德麟教授、吴汉东校长这些著名学者都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陶教授还亲自撰文7000多字,独家首次披露“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一些细节,这是对《楚天都市报》最大的厚爱,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这么多学者集中担任我们这组特刊的顾问,在湖北省是首次,对《楚天都市报》的品牌是一次极大的提升。这次报道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战役性的胜利。尽管这只是第一步,但大家都带着激动的心情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开了一个好头。

  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声音。坦率地讲,这组报道好评如潮,但也有人提醒我,这组报道和《楚天都市报》平常的风格不太一样,会不会没有人看?这些意见是对《楚天都市报》怀有厚爱的同志提的,完全可以理解。

  对此我讲两个观点,一是《楚天都市报》的总体风格并没有因为这组报道而改变,相反这组报道丰富了《楚天都市报》的风格。就像一桌子菜,它的总体风格没有变,但我们可以偶尔上一盘两盘大菜,来提升一下这桌菜的档次。而且我们的8个版是通过扩版来实现的,没有占用前40个新闻版。第二,是不是我们的读者不看这个?不是这样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这30年发生的种种事件,影响了并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每一个人都深陷其中。千万不要低估了我们读者的素质,我们恰恰缺少这样一种人文精神去聚合并引领社会的主流人群。主流人群,不仅仅是指官员和企业家,还包括胸怀主流价值观的所有社会栋梁,他们怎么可能不看这些东西?而且我们的特刊,也力所能及地照顾到了可读性。我们将来必定会走向厚报时代,很少有人能把所有的版面看完,通过分叠后读者应该可以各取所需。报纸传播新闻信息,除了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外,还应该主动去培育、开发读者的需求,这就是报纸的引导功能。一个经常发表主流意见的媒体,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下一步怎么做?我很赞成分专题来研究。这也是规定动作,我们提前做,有序地做,就会掌握主动。第二组特刊,做农村的变革,也需要认真研究,集思广益。这30年的历史性变迁,现在回头来看,变化真是特别大。但身在其中的人,特别是现在的中青年人,那时候可能还小还不成熟,对当时的变化可能体会还不深,看不出其中的意义。我们的报道,如何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关照,又能够让读者有参与感,勾起他们对往昔岁月的回想和再认识,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我觉得这个很值得研究。我主张这组报道要“立足湖北,放眼全国”。确需去外省采访的,我们要不惜财力人力,报道中要有高端人物的声音、身影出现。我们是百万大报,是湖北第一报,别指望别人去做,我们要自己做。包括读者参与的活动,也要做好。总而言之,我们要把这个规定动作做得出彩,做得成为检验《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奥运报道再次体现“大事看楚天”

  2008年8月28日

  奥运报道,总体感受非常漂亮,再次体现“大事看楚天”。刚收到中宣部对我们奥运报道的新闻阅评,这是今年以来中宣部对本报的第三次专题阅评。

  奥运报道的成功,在于满怀激情地做好主题宣传的报道。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届体育盛会,也是政治大事,国之大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承载着国力强大、民族复兴的追求与情怀。这组报道以平民视角、人文精神,成功挖掘出了众多体育明星的感人故事,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最后一天的收官之作“北京传奇”当日零售净增3万多份,省委宣传部领导和江作苏社长给予高度评价。

  这说明,主题宣传并不是“交公粮”的苦差事,做好主题宣传对于扩大报纸影响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收获的果实是甘甜的。

  本周关于“巡司河”的报道很有章法。“长江隧道”的报道、包括“阅马场几成公交百慕大”这组报道,不只是几万换乘市民关注的事情,还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主管部门重视并迅速采取了改进措施,这是对报道很好的回应。

  我们为老百姓服务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为他们的衣食住行服务,为一些他们每天所必需的生活节点服务。我们各个部门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都应该从这个地方出发。除“大事看楚天”,还要“服务看楚天”。

  世博会报道作出了差异化

  2010年6月16日

  从世博会的报道来看,我们做得不错,但是还可以动脑筋。《湖北日报》在湖北周那天做了一个特刊,百余个版,全是招商广告,放在湖北馆免费发放。这样的事以后再碰上,《楚天都市报》怎么做?其实我们如果跟世博局联系好了,做特刊印10万份放在湖北馆免费发放,不也很好?这样的事情需要提前策划。世博会报道我们有不少亮点,比如我们几乎独家约到了世博会晚会总导演专访,这是很不容易的,与其他媒体的报道相比,显出了差异化。几家大型网站上挂出的总导演专访,都是我们报纸这一篇。

  《荆楚蝶变》为历史存档

  2010年11月25日

  作为都市类报纸怎么为历史存档,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从更高的历史层面来对待,很重要。

  《荆楚蝶变》这组报道气势恢弘,有点有面,站在宏观的背景上,对我省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作了生动的诠释,切合时代要求。荆楚大地正重新改写在中国版图上的分量与地位,作为新闻人,我们有责任记录下这些石破天惊、波澜壮阔的时刻。

  这几年,《楚天都市报》的成绩有目共睹,主流化转型成效显著。人物典型报道已炉火纯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搞得非常漂亮非常成功。下一步,怎么把主题性的策划报道作出《楚天都市报》的特点,值得大家思考。大时政、大民生、大评论、大气派,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要敢于投身主题宣传

  2007年10月18日

  “十七大”的报道做得很漂亮。这是我们第一次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做重大题材的报道,创刊以来可能也是首次。这向外界表明:我们在主流化转型的过程中,敢于去做重大政治性题材的报道,而且是有准备地推进。

  主题宣传,就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集中、连续开展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主流媒体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就要统筹协调好主题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主题宣传是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体现,有利于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动员和激励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楚天都市报》背靠集团,跟随《湖北日报》有计划、有组织地协同作战,这是我们的优势。另外,我们的落地解读,有独到的视角,有权威性,这对于改善、提升《楚天都市报》在社会主流人群中的形象大有帮助,有利于我们一改《楚天都市报》细碎的形象,提高报道的分量。

  主题宣传对我们来说就是打大仗,我们要有打大仗的准备,也要打有准备的大仗,就是事先做好策划,做好成熟的报道方案。

  要在合规的前提下再出彩

  2007年10月25日

  我们的报道,首先要合规,在合规的前提下再出彩。

  合规,就是要合乎规律,合乎规则,合乎规定。这次十七大的报道,社内外很多同志评价都很好,省委宣传部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在合规的前提下出彩的一个例证。

  作为发行过百万的一份报纸,对于十七大这么重要的政治活动,我们的报道怎么做?首先,我们必须关注,这是没有疑问的,这就叫做合规,动作要符合规则。然后要出彩,绝对不能应付了事。这些方面,我们以前比较忽视。我举个例子:我回到《楚天都市报》上任第一天,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我们版面上居然一个字没有报道。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讲话,就是十七大报告的雏形,这么重要的一个标志性文献我们一个字都没有刊发,就不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表现了。

  我们要做一份主流大报,就要合乎规则、规律、规定,关注主流人群所关注的事情,然后结合《楚天都市报》的特点,找准着力点,争取出彩。十七大报道,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编委会给予高度肯定。特别是我们的落地解读,有计划地推进,主动地介入,这是提升报纸品质的有益尝试,非常好。

  “走进襄樊”唱响业务创新的主旋律

  2007年8月30日

  实施主流化转型就要开放办报,“市民有约--走进襄樊”报道对本报品牌、品质有提升作用。

  自从提出主流化转型以来,我们做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尝试,这种尝试使得报纸尽管没做很大的版面调整,但在面貌上已有不小的变化。不仅在市场上有所反馈,而且主管部门、集团内部都比较肯定。在这个时候,我们再往上提升一下,推出了聚焦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报道。我的思考有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湖北省发行100多万份的报纸,怎么体现出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作用?怎么体现出主流意识?毫无疑问,对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战略决策,就要通过我们的报道进行关注。

  第二,这种报道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需要对纷繁复杂的事实进行提炼,要有独到视角,是对区域经济的一种“鸟瞰式”的宏观把握,是从过去到未来的一种全景式的观照,要浓缩在这么几个版上,很不容易,采编人员都付出了不少艰辛,队伍得到了锤炼。

  第三,这组报道毫无疑问是对报纸品牌、品质的一次提升。为什么这么讲?以前别人都认为《楚天都市报》只是市民生活报,尽管此前我们也有不少重量级的报道,但像这么正面接触的、直接研究区域经济的报道,还是第一次。我想,这组报道不仅襄樊的民众关注,省直部门、武汉的读者、其他市州的干部群众也会关注,他们可能会注意到:原来《楚天都市报》也能做这些内容。我相信对于主流人群,这组报道是一个提示,一种标志。

  开放式办报,也包括对《湖北日报》的学习。《湖北日报》有其独特的优势。《湖北日报》的一些报道方式和报道理念也值得我们借鉴。多方面学习借鉴,结合市民报特色,加以融合,最后就能使我们的报纸具有独立的品格和丰满的精神气质,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然,这一类报道是《楚天都市报》作为市民报的高端产品,就像一桌子菜,多是萝卜白菜,再上一盘龙虾。但是不能每个菜都是龙虾,餐餐吃龙虾。这是一种稀缺产品,一种高端产品,是一种耗费心智的产品,我们不会也不可能经常搞。

  编辑部就是要形成钻研业务的好风气,唱响业务创新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报纸的质量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