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尘
一
我们早已习惯把《情人》视做杜拉斯的自传,一个过分年轻和过分迷离的故事。
现在有人在探究《情人》是否是杜拉斯一生无数个谎言中的一个,但这并不是要紧的事情,关键是,我们陶醉在这个情欲先知爱情后觉的故事里。
我去过一趟越南,是在五月中旬,他们的雨季快来了的时候,空气里充满了湿润的咸,吸到嘴里,像刚刚喝完一口鲜美的冬瓜连锅汤。我随身带了一本杜拉斯的《情人》,待在越南的那些天里抽空把这个看了许多遍的小说又看了一遍。我很费力地寻找以前我从书里、从电影里得来的关于印度支那印象的对应点。雨季前夕的越南十分凉爽,没有我向往的炎热,那种滋生出疯狂欲念和绝望爱情的炎热;只有在用餐时,那些个长长的桌子,那些被吊扇旋转出的墙上的忽明忽暗的光影,让我有机会向杜拉斯笔下的印度支那似的沉默、犀利、阴郁靠近一点。
百叶窗是我有关越南最大的一个情绪。《情人》中有一段是写情人的房间的,我熟悉且偏爱,“房间里光线很暗,我们都没有说话,房间四周被城市那种持续不断的噪音包围着,城市如同一列火车,这个房间就像是在火车上。窗上都没有嵌玻璃,只有窗帘和百叶窗。在窗帘上可以看到外面太阳下人行道上走过的错综人影。过往行人熙熙攘攘。人影规则地被百叶窗横条木划成一条条的……”我尽量将我所能目睹的百叶窗都记住。它们都是关着的,像法国少女和中国情人的房间那样关着。我想象中的异族之间的爱情在里面发生。不明就里的那种爱情。
热带的阳光非常绚烂,阳光下是绿色的阔叶树、黄色的法式建筑、红色的凤凰花、紫色的平陵花和白色的大花,每一种色彩都非常纯正,有着强烈的对比效果。如果,是阳光下百叶窗后面发生一次艳遇,那也一定是浓烈辛香的。
热带爱情似乎不需要理由。或者说,热带爱情不像气候温和地带的爱情那么需要理由。
《情人》的结尾从我第一次读时就给我冲击:在回法国的游轮上,白人少女突然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上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最后杜拉斯在随笔集《物质生活》中确定了她的这次爱情,她意思是说,人们可以为任何理由去爱一个,比如钱,比如宽敞舒适的大房子,比如似柞蚕丝一样光滑细腻的中国情人的皮肤。
是的,我们为什么不肯承认我们可以为一些并不高尚的理由去爱呢?这也是杜拉斯深得女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老辣,无耻,智慧,口无遮掩。
二
记不清最早读玛格丽特杜拉斯是在什么时候。也有十来年了吧,就好像没有怎么认真读过,印象深刻的都是她的只言片语。她是那种善于制造警句的作家,具有非常挑剔对象的冲撞力,如果你正好是她的句子所选择的读者,她的句子就会给你迎头一棒,很痛。
我还记得她的一个句子,第一次把我给吓坏了的一个句子。她写一个印度女人,说“她只能生活在那里,她靠那个地方生活,她靠印度、加尔各答每天分泌出来的绝望生活,同样,她也因此而死,她死就像被印度毒死”。被一个城市分泌出来的绝望毒死。这种妖冶冷酷到了极致的意象就被杜拉斯这么几句轻描淡写的话给道了出来-我在此目睹了魔鬼与天使混合体的面孔,焉能不惊骇?可以说,因为这句话,我爱上了出语惊人的作家,或者说,我爱上了智慧、怪诞、霸道、夸张的作家。一个作家的看家本领就是语言,先礼后兵是一种风格,先兵后礼也是一种风格,我偏爱后者。在我的理解里,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敌对的关系,在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中,礼与兵都是一种手段,其最后结果是读者是否臣服。我自己的阅读爱好,是倾向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形式的。
后来,也就开始记录杜拉斯语录。
现在检点几个笔记本里的杜拉斯语录,发现好多不可思议的蛮横和不可思议的俏皮。我已经不能认同杜拉斯了,年岁渐长,与她那些癫狂思想的距离越来越远,我按着一个主流社会应有的规范和礼仪要求自己和教育孩子。她的很多句子让我微笑。杜拉斯在我心目中成为一个沉闷聚会中翩翩而至的美丽的异类,语无伦次,胡说八道,但聪明绝顶有趣之极,大家在道貌岸然的面具之下喜欢她、宠她,最后起哄把她赶走。
我举几个她让我微笑的句子:
“假如你要写发生在威尼斯的事,就别去威尼斯。”
“男人,应该非常地爱他们,非常非常地爱他们,否则,就不可能忍受他们。”
“跟大家一起得不到任何东西,一个人才能有所收获。”
“我更喜欢与很不爱我的人在一起,而不喜欢与太爱我的人在一起。”
这些话听来令人莞尔。一个从少女时代开始阅读杜拉斯的人,往往要经历一个从信到不信的过程,这个过程让自己与杜拉斯血肉相连亲密无间;与之剥离的同时,也渐渐地获得了自己的思想。到现在,对于杜拉斯,我可以说,我并不崇敬她,但我爱她。她像一把剑,曾在十年的时间里插在我的心上;现在她依然是把剑,只是插在心灵之外。关键是,任何时候,杜拉斯于我都是剑-她是一个品质可以保证的传世作家,谁能否定这一点呢?
我前段时间想重读三毛,想重温这个于我的青春期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作家,我想,总有一个新的层面会呈现出来。可是,我实在是读不下去,连十页也读不下去。
我明白了所谓作家的天真和幼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前者可以伴随读者一生,后者只能在一个阶段结识,错过了就一定错过了。三毛是个幼稚的作家,一个幼稚的但让我终生感谢的作家。
杜拉斯是可以让我一直读下去的,只要我拒绝中毒。她自己就是一个分泌绝望毒液的城市,是令人事后难堪的欲望之夜。我想,我也许有能力拒绝中毒,因为我已经爱她而不是迷恋她。
她自己说,“迷恋是一种吞食”。这话不仅妙,而且准确。杜拉斯很少说准确的话。
她还有一句准确但不妙的话:“作品穿过一切,哪怕门是关的。如果我不写作,我会屠杀全世界的。”我很不喜欢这句话,但是,我偏偏是这句话所挑中的读者之一。
三
玛格丽特杜拉斯有一些说明她的暴力倾向的话。“杀人的欲望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常数。”“使我感动的是我自己。使我想哭的是我的暴力,是我。”还有上面已经引过的:“如果我不写作,我会屠杀全世界。”
像杜拉斯这种坦言自己的暴力倾向的女作家是罕见的。她也无法不坦言,因为这是她作品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一点上,作家和评论家难能可贵地达成共识。对于一个女作家来说,摧毁欲望往往是她的内核,与大多数男作家的建设理想大相径庭。一个女人选择写作为她的存在方式,总是希冀写作能为她阻挡什么或搭救什么,或是阻挡暴力,或是搭救虚无。杜拉斯是前者。在用写作阻挡暴力倾向的过程中,杜拉斯是个自始至终十分愤怒的女人,但是,她得到了文学的支持,这简直是个奇迹。文学史上有很多因愤怒而被毁掉的作者,他们那本该获得巨大声名的才华被他们的义愤填膺给撕碎了。有句话是“愤怒出诗人”,在我理解里,这种“诗人”是时代的诗人不是文学的诗人。
到底是什么使得杜拉斯的愤怒获得了文学的支持?是她的哀伤;是“对出产芒果的土地、南方黑色的河水和种稻的平原说不清楚的从属”所带来的哀伤,是生命本质上的哀伤。杜拉斯的所有作品都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废墟之上的,她最初的坍塌,在我看来,是源自母爱的缺损。
杜拉斯的母亲是所有了解她作品的读者都十分熟悉的形象。一个可敬(如果说她顽强)可怖(如果说她偏执)的女人,一个居住在印度支那的贫穷的古怪的法国寡妇。母亲一生都对她那歹徒似的大儿子充满了“强烈而又邪恶”的爱,把二儿子和小女儿的生命置于黑色的阴影之下。杜拉斯一辈子在她的作品中说了无计其数的谎言,但我始终相信,之所以她能这么花哨又这么深刻,是因为对母爱的渴望而不得。杜拉斯说,她很小的时候就有杀死她大哥的欲望,为她的小哥哥,也为她自己。可是,杜拉斯无论是作为一个女儿,还是作为一个作家,都从来没有获得母亲的青睐。就在母亲临死之前,她只是召唤她一直鬼混的长子。“我当时在房间里。”
杜拉斯写道,“我看到他们哭着吻抱在一起,对将要分开感到十分难过。他们没有看到我……她想同他一起埋葬。在墓穴里只有两个人的位置。这不能不减弱我对她的爱。”
这个临终告别是我读到(或看到)的最为哀伤的场景。在渴望母爱了几乎一生之后,却最终一无所获。因为这一点,我可以原谅杜拉斯所有的乖戾之气。最可怕的怀疑是对母爱的怀疑,有了这种怀疑,人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垮掉,就像杜拉斯在她的生活和作品中所做的一切那样。
我设身处地思考,谁不爱我都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的,但我的父母不能不爱我,否则就是违背天理。如果我遭遇到一种违背天理的生活,我能怎么让自己活下去?
我想,我当然会有暴力的欲望,并且,用一种方式,比如写作,来艰难地阻挡这种欲望。
居然,就可以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入口来进入光怪陆离的杜拉斯。我爱杜拉斯其实就是爱她那无药可救的哀伤。看她的照片,从少女的清灵玲珑到老妇的辛辣苍凉,我惊奇地发现,杜拉斯的嘴从樱桃小口渐渐地变成不可思议的扁阔,让人联想到一条干死的鱼争取呼吸的全过程。
叶多多(1962年~),云南昆明人。主要作品有:《东方的心》、《珍藏历史》、《美丽不需要结尾》、《澜沧拉祜女子的日常生活》、《那时的爱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