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在陆院军训复旦大学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春,一个崭新的、神圣的使命赋予了南昌陆军学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学院负责实施对复旦大学文科新生进行军政训练。从1990年到1993年的4年中,我们共训练了4期复旦大学文科大学生,前3期为每期一年,后一期时间为三个月。共计2588人。承训复旦大学新生,全院同志为之兴奋,因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对学院的高度信任,无疑是对学院全面建设的一次严格检验和有力促进。承训复旦大学新生,揭开了学院历史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页。

  充分准备

  1990年6月下旬,我正在军区参加军师领导干部读书班学习,接到军区通知后我立即返回学院。当时,老院长退休,新院长尚未到任,军训的筹备工作由我来负责。学院放暑假了,我带着机关的有关干部、部分教员和留校的学员近300余人放弃暑假休息,有500余人提前半个月归队。大家冒着夏日近39度的高温,为大学生准备住房、课堂和食堂,改建、新建厕所、洗嗽间、淋浴室,添置营具4380件,配发给养器材1292件,维修营房8幢,增设围墙120米,有6个学员队将自己的住房腾给大学生,有2个队并住在一个队的住房里,12队78名学员挤在一个176平方米的教室里。这些工作看来简单,但对于一个经费紧张的单位来说是多么的艰难啊!军区支持我们,为我院垫支110万元。我们埋头苦干,团结协作,毫无怨言。经全院上下苦战58天,我们做好了大学生军训的一切准备工作。

  我们深知: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是党和国家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尝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将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建设者和开拓者,肩负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对大学新生实行军政训练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坚决有效地开展反渗透、反腐蚀,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以及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承训大学生军政训练是有一定的有利条件的。

  首先,南昌陆军学院渊源于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创建于新中国诞生前夕,已经走过了42年的光辉历程,有着优良的作风和光荣的传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需要,相继办起了大专和本科队,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新阶段。经过长期的实践,学院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员队伍,建立了比较先进和完备的教学设施,积累了较为系统的适应高等教育规律的办学经验。这一切,都为学院搞好大学生军政训练奠定了相当好的基础。

  其次,学院地处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这里传颂着许许多多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有着众多的革命旧居、旧址。尤其是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升起第一面“八一”军旗的英雄城南昌,是生动形象地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极好场所。这一切,又为学院承担大学生军政训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硕果累累

  几年来,学院根据国家教委、军委三总部的指示精神,着眼于复旦大学新生的基本特点,突出以政训为主,实施政治思想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紧扣培养政治上合格人才这个核心,注重提高新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严格的军事教育生活环境中教育锻炼学员。通过教育和训练,新生进一步明确了政治方向,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养成了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法制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掌握了必要的军事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大学语文和英语的基本知识。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以政治信念为核心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社会主义信念,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考--根基进一步打牢。大学生是在党的阳光下哺育成长起来的,在中学期间虽然学过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但大都为了应付考试,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和信赖,仅仅是建立在直观的感性体验上,缺乏“历史必然选择”的自觉,在军政训练中,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逐步向理性升华。学生普遍反映,政治上思考问题比以前成熟多了,“信仰获得了理性的支柱”。我们就学生政治信仰问题每期都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是开学初期,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但不少学生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冲击,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种种忧虑,担心“资本主义势力越来越大,中国能不能顶得住”。第二次是结业前,绝大多数学生把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理想的追求。4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90%以上学生能从根本标准上区别姓“社”与姓“资”的本质,对党的基本路线理解得更深了。学生汪滔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后,进一步从理论上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他说:“读了《共产党宣言》,就像接受了一剂‘爱资病’免疫苗”。来自深圳的学生赵颖原来怕入党影响出国,经过学习教育后,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她说:“人可以没有高物质的生活,但不能没有信仰的生存,如果因为入党而影响出国,我宁愿不出国也要入党”。在井冈山野营拉练途中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期学员中,有162名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3名学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期学员中有254名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43名学员加入了党组织。

  思想道德修养,由从众到本质追求--水准明显提高。第二期军政训练一开始,各班就纷纷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但有不少学生是随大流的,这批学生独生子女多,来自城镇的多,干部子弟多,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许多学生原来在家里是‘重点保护对象’,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一切为我服务”的习惯,在奉献与索取的天平上,既想为社会作贡献,又不愿过多牺牲个人利益,既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不愿过多地关心他人和集体。有的认为,学雷锋是虚的,是做给人看的。经过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参与为人民服务实践中,逐步体验了奉献的意义。集体荣誉感和劳动观念增强,关心他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逐步确立。学生汪锋通过学雷锋做好事,人生价值观念有了根本转变。他说:“金钱多少,不是人生向往的唯一目标,奉献大小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真正标准。”在整个军政训练期间,学生关心集体、团结互助、助人为乐蔚然成风。许多同学看到炊事班人少,主动承担养猪、帮厨任务;利用业余时间为驻地中、小学生补习功课,为群众理发、修理自行车和家用电器;自发地为安徽、江西、江苏灾区群众以及希望工程、三峡工程等捐款近6000多元,灾区群众纷纷来信表示感谢,仅给学院领导的感谢信就有18封。学员曹恩华患肺结核病住院,全大队学员热情为他捐款850多元,他感动地给大队领导写信说:我望着大小不一的钞票,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年的军政训练生活,我相信这件事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是军政训练的必然结果,我为自己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而自豪。上海籍的27名学生利用寒假机会主动参加杨浦大桥工程义务劳动,受到群众的好评,《文汇报》,《解放日报》都作了报道。

  成才价值取向,从偏重自我设计到立志报效祖国--目标更加明确。在总结一年军政训练的收获时,许多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摆正了自我的位置,找到了成才的道路。考上复旦的学生学习成绩冒尖,不少在国内外数学、物理、文学竞赛中获得过奖励,成才欲望强烈,但也掺杂着个人奋斗、个人冒尖的意识,为党为祖国而学习的观念淡薄,有的把名利地位和出国当作奋斗目标。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过程中,他们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品德,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不为国外名禄所诱,毕生为祖国贡献聪明才智的奉献精神中,找到了知识分子成长的轨迹,明确了成才的路标。学员朱珏,对照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开阔胸怀和优秀品德,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进祖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才活得有意义,才能追求到真正的成才价值。”学生周强的家长特地给学院领导来信说,我看到孩子思想觉悟提高很快,知道忠于党,报效祖国,为掌握振兴中华本领而勤学苦练,感到由衷的高兴。

  作风纪律养成,从被动服从到自觉规范--要求更加严格。军队的纪律是钢铁铸成的。纪律是军队保持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刚到学院时,对严格正规有序的军事生活感到很不适应,存在“三怕”:一怕吹哨子,二怕叠被子,三怕剪辫子。有的甚至认为严格的纪律会束缚个性发展。通过信任与引导结合,爱护与严格并举的管理,学生在循序渐进、严而有度的军事生活中,领悟到“直线加方块”是力量的象征、意志的磨练石,点滴养成了规范的言行举止,基本做到:内务卫生整洁,军容礼节周到,执行纪律自觉。整个军政训练安全顺利,无案件、无事故、无旷课、无酗酒闹事、无打架斗殴、无损坏公物、无不正当男女关系。每年寒假期间,他们都能始终严格执行学院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军队声誉和军人的形象,许多同学能提前归队,有的患病也不延长假期,有的亲人刚刚去世,带着悲痛按时归队。学生刘招军有次去南昌市区办事,不巧遇到了公共汽车抛锚,如等车修好再走,就要超假,他想到自己是名军校学员,应该严守纪律,如果超假就会影响集体荣誉,便跑步6里赶回学院,虽然浑身疲劳,汗水淋淋,但看到自己又一次以实际行动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觉得汗水没有白流,心里感到很踏实。

  意志毅力磨练,从脆弱到顽强--筋骨更加坚韧。参加军政训练的学生,一年下来,体重普遍增加,体质普遍增强,但更为本质的是磨练了吃苦耐劳、果敢坚毅的气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严格的军事生活中获得了将来摘取科学桂冠的勇气和毅力”。有位女同学体质较弱,队干部一再劝她不要参加强度训练,但她认为,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不能参加,看看也能受到教育,坚持每堂军事课都到场。在训练场上,同学们勇于吃苦,敢于摔打,不论风雪严寒,还是高温酷暑,跟着教员摸爬滚打,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从不叫苦喊累。井冈山野营拉练,翻山越岭,坡陡路滑,3天行军66公里,没有一人愿意坐车,没有一人掉队,不少同学脚打了泡仍坚持行军。他们说:“每跨一步,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学生狄银良,曾患小儿麻痹症,行走有些不方便,但他总是婉言谢绝队干部的照顾,拉练途中尽管腿痛,仍然一直跟着步行,当他顽强地登上黄洋界时,心情非常激动,拉着队干部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90级学生劳春燕,回到复旦大学后写了一篇文章,《我们曾经是一个兵》,她在文章中说:“脱下国防绿,步入复旦园,好奇与新奇不亚于一年前在军乐声中走进南昌陆军学院。过去的300个日日夜夜记忆犹新,放眼皆是的绿色,整齐划一的正步,嘹亮有力的歌声,仿佛昨夜的梦,似乎生动得触手可及……毕竟我们曾是一个兵,陆院严肃活泼,团结进取的作风已成为我们的品质,我们的血液中不仅流淌着学子报国的热情,指点江山的意气,还融着兵的刚强、公正和无私。一年的教育,我们学会以正确的是非观去分析问题。军校赋予我们的勇气与使命感,事在人为是我们的信条,我们从单纯的接受走向复杂的思考,在鉴别与取舍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抉择。”是啊!军训一年,大学生走向了成熟。在军政训练即将结束时,我们组织学员总结收获体会,许多学员深有感慨地说:“军训一年,终身受益”。

  无私奉献

  为了全面贯彻教学指导思想,实现培训目标,学院党委把复旦大学新生的军政训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形势,不断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从大局出发,做到“三个舍得”即:舍得把最好的管理干部选派到大学生队担任领导,舍得让最好的教员担任军政训练的任务,舍得将最好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保障军政训练。我们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视深入细致地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大力宣扬先进,充分调动学生投身于军政训练的积极性,强调认真贯彻条令条例,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学院要求队干部以“父母之心、兄长之情”带好学生,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度,切实把大学生军政训练搞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要求全院教职员工为学员树立“三个形象”即:讲马列、信马列、身体力行实践马列的形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形象;严格要求、遵纪守法的形象。21队副教导员李桂香负责队里的后勤工作,她怀孕6个月,仍坚持同学员实行“三同”,从不搞半点特殊。23队区队长唐晓萍为完成大学生军训任务,将怀孕七个月的孩子,作了人工流产。南昌陆院的许多同志确实为大学生的军政训练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承担大学生军训也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全面建设,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在全军同类院校中我们走到了前列。机关和大、中队干部的办事能力、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员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学院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1991年到1995年国家教委拨给学院的大学生军训营建专项经费890万元,加上军区计划营建经费和学院自筹经费,加速了学院营建规模和速度。这不能不说是大学生军训为南昌陆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教委、军委三总部和南京军区的直接领导下,学院党委和全体教职员工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同心协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保质保量组织实施对大学生的军政训练。整个军政训练,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达到了国家教委满意、军委总部和军区满意、复旦大学满意、大学生自身满意、大学生家长满意的要求。1993年学院被国家教委、中央组织部评为“先进军校”,先后有30名同志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军政训练结束时学院被国家教委和军委三总部评为“大学生军政训练先进单位”。

  亲切关怀

  在圆满完成复旦大学文科新生的军政训练任务时,我们很难忘怀各级领导对军政训练的关心。在第一期军政训练结业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和国防部长迟浩田亲临学院视察并检阅了大学生的阅兵方队,观看了大学生军政训练成果汇报。两位首长都作了重要指示,为后来的军政训练指明了方向。李铁映同志为学院题字“希望”,寓意非常深远。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专程从北京赶到南昌陆军学院,看望即将开始军政训练的大学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并讲了话。朱副主任说:“南昌陆军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传统和成功的办学经验,衷心地希望同学们要十分珍惜这一年在南昌陆军学院的军校生活,早日完成要我到军校来,变为我要到军校来,这样一个思想感情转变过程。”国家教委副主任腾藤、张天保、朱育理也分别来到南昌陆军学院看望大学生。在听取学院领导汇报后朱育理副主任说:“学院的许多同志为了迎接军训大学生,夜以继日地工作,做出了牺牲,我们非常感谢。对地方大学生的管理,学院领导考虑得很深,很细,很符合地方大学生的特点,连男女生的生活特点都考虑到了,所以,我们很放心。”

  复旦大学的领导对军政训练的大学生也非常重视和关心。党委书记钱冬生、副书记王荣华、秦绍德、宗有恒,副校长严绍宗、徐明稚,还有教务长及文科各系的主任等,他们都多次来学院看望参加军政训练的大学生。

  王荣华副书记在大学生座谈会上说:“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是感慨万千。为同学们在政治方向、思想感情、组织纪律、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严绍宗副校长说:听了陈院长、许副院长介绍的“四个区别”和“八个一样”,是讲科学、符合客观实际的。总之,我感到真理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和科学的方法,是我们三个多月来军政训练取得很大成绩的原因。严副校长知道学院生产经营有困难,还主动帮助学院搞科技开发。

  为了巩固和发展军政训练的成果,做好军训大学生返回复旦大学的衔接准备工作,复旦大学以各系党总支正副书记为主的政工干部46人,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宗有恒的带领下,到陆院实地考察。在全面了解,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复旦大学的领导和同志们从内心里发出感叹,“南昌陆军学院工作确实做得好,军政训练的学生们进步确实明显,惊人。”

  总部和军区首长对大学生的军政训练非常重视,国防部长迟浩田亲自到南昌陆院检阅大学生的军政训练成果,总政治部副主任李继耐亲自到陆院看望军政训练的大学生。总参军训部副部长程希和受总部首长的委托,亲临学院看望复旦大学生时说:“南昌陆院对于国家教委和三总部赋予的任务,十分重视,你们以主人翁态度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大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政治委员史玉孝、刘安元,副司令员郭锡章、何其宗,副政委王永明、裴九州等首长多次到陆院看望复旦大学生,检查指导大学生的军政训练。郭锡章副司令员说:“为了完成中央军委赋予我们南京军区和南昌陆院的任务,军区党委和领导十分重视。接到军委的命令后,就如何完成这一任务进行了反复研究。军区要求南昌陆院全体官兵和教职员工,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大学生,要像对待部队学员一样来爱护、教育、要求同学们。”“陆院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创造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环境,把政训为主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确实把握了军政训练的方向。”他还说:“你们的成绩受到了国家教委和总部领导的肯定。军区领导说,你们的军政训练搞得很有特色,很有风格,你们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南昌陆军学院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我们南京军区争了光,为人民解放军争了光。”

  三年多军训的历史已化作心中永恒而美好的记忆。学院先后组织了以桑昌武、徐光辉、程应田、李东江、应治召、姜方保等同志为主要骨干的编写组,相继编写出版了《军校,永恒的记忆》和《信念,心中的旗帜》两本书,一本《难忘啊,军校》画册,从不同侧面真实、生动、鲜明的展现了三年多来我院承训复旦大学1990至1993级文科新生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和宝贵经验。现在读来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仿佛又置身于那火热的军政训练之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