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四节 总后洪学智部长视察我师丹阳湖农场

  现在军费比较紧张,要体谅到国家的困难,我们军队要发扬当年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努力创收,弥补军费的不足。

  1986年4月11日,总后勤部长洪学智在军区后勤部长陈辉同志的陪同下,来我师视察,重点检查指导后勤工作。在师招待所会客室里,我向他介绍了师的领导同志后,汇报了我师的后勤工作。当我汇报到家属工厂的发展情况时,他很高兴地说:“家属工厂办的不错,效益很高,厂小办大事,我们要到工厂去看看。”当我汇报到丹阳湖农场养鱼,创造了“全军淡水养鱼之最”时,他很感兴趣,不时地插话问我养鱼场的情况。他问我:“你们鱼塘单个面积有多大?水有多深?”我告诉他:“鱼塘单个面积有15至20亩,而且是南北向的,水深约2米。”他又问我“为什么?”我说:“鱼塘单个面积为15至20亩,这样便于喂养,便于捕捞,鱼塘南北向能增加日照面积和时间,水深2米到2米5,可以养上、中、下三层鱼,一般情况下,草鱼在上层,鲢鱼鲤鱼在中层,鲫鱼在下层,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洪部长高兴地说:“你当师长的,怎么知道那么多?”我说:“听养鱼专家讲的,我常到农场看看,也向负责养鱼的志愿兵学到不少知识。”他说:“这样做很好,领导懂知识,干事就会决心大,做出的决策就会正确。”听完汇报,洪部长一行参观了师里的三个家属工厂。对我师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指示我们说:“现在军费比较紧张,要体谅到国家的困难,我们军队要发扬当年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努力创收,弥补军费的不足,所以,希望你们一定要把家属工厂办的更好,不仅弥补军费不足,而且安排了家属工作,解除了干部的后顾之忧。”

  洪部长到南京后,在军区向守志司令员和傅奎清政委的陪同下,于4月15日来到我师丹阳湖农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对农场的生产、管理和综合经营给予较高评价。丹阳湖农场多次被总后和军区评为“先进农场”,丹阳湖农场的发展凝聚着上级领导机关和全师指战员的心血,是农场几代人不懈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关于农场的发展情况,我曾经写过《丹阳湖农场起飞的启示》一文,刊登在《后勤》杂志1988年第1期上。现摘录如下。

  走改革之路,向改革要效益,这是我们丹阳湖农场生产迅猛发展的原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师丹阳湖农场走改革之路,发展多种经营,盈利逐年增加。1986年以来年收益已突破100万元大关,跨入全军先进农场行列。回顾这9年的改革实践,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改变领导观念,变“指令型”为“指导型”。1976年2月我师接收安徽省当涂县丹阳湖农场,到1979年,师领导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生产任务,形成师党委定指标,机关造计划,农场去实施的领导方式。结果束缚了农场的手脚,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致生产受到影响。农场亏损的教训告诉我们,领导要改变观念,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给予农场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于是,师党委分工一名常委负责,不包办代替。师下达总任务,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由农场自行决策,自主安排生产。结果,农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很快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2)改革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1979年前,农场走的是一条“以粮为纲”的路子,只重视粮食生产,其结果是用兵多,成本高,效益低。近几年,农场根据地势低,三面环水,水草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确定以农业为基础,以渔业为主导,促进加工业、饲养业全面发展的方针,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已见成效。先后进行了“水改旱”,将6400亩改造成稳产高产田。自1979年以来,全师四次组织力量,投入近20万个劳动日,出土方70万立方米,投资近100万元,将低洼的1200亩水田改建成设施配套齐全的养鱼池。特别是1984年2月,春节刚刚过后,我们利用训练预备期,全师部队进入农场,进行“千亩鱼池改造大会战”。使鱼塘方格化、规范化,渔场达到电通、水通、路通,生产作业实现半机械化。我们还运用动物链、食物链知识,利用自产的高梁,办起了酒厂和膨化颗粒饵料厂,酒糟喂猪,猪粪肥水喂鱼,这种方法使养鱼亩产增长了30%,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降低了养鱼成本。1986年底,千亩精养鱼塘总产达45万公斤。

  (3)改农场用兵“轮换制”为“固定制”。为了适应农场多种经营的发展,采取轮流派部队到农场生产的做法己不适应。为此,我们按照上级关于生产用兵限额的要求,采取生产用兵“固定制”,并建立了适应生产需要的“一场三科”经营管理体制。这样,不但减少生产用兵,而且减少了部队大进大出造成的浪费,有利于培养生产骨干和技术人员,加强了农场的建设。

  (4)在经营管理上,变吃“大锅饭”为承包责任制。过去,农场管理由于吃“大锅饭”,形成了计划不能落实,工作互相推诿扯皮,出工不出力等现象。1986年下半年开始,农场制定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实行队、班组、个人三级承包责任制,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和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如农业队曾多年亏本,实行承包后的第一年,人员由245人减少到88人,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00亩增加到6400亩,(军高炮团农场1000亩田交给我师农场)但粮食产量却由原来的平均亩产2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摘掉了亏损的帽子,1987年该队创利润30多万元,创农场粮食生产的最好纪录。由两名志愿兵承包的1200亩鱼塘,成鱼池亩产由原来的200多公斤增加到500公斤,年利润达30多万元,1988年创利40多万元。

  (5)拓宽财路,变关门办场为开门办场。鉴于农场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的劳动力相对减少,农场的自然资源开发有限等情况,从1984年开始,农场把积累的部分资金和剩余劳动力汇集起来,并利用社会上闲置的设备和流动劳动力及技术人才,先后在农场附近办起了橡胶制品厂,在无锡市郊区办起了机械加工厂,取得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好效益。1986年,这两个工厂创利52万元,占农场总盈利的49%。同时,解决了农场的随军家属和地方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深化改革,使我师丹阳湖农场的生产经营增强了活力和后劲。丹阳湖农场的起飞,是农场干部战士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是老场长王跃先、李言祥、王宜民和政委肖正祥、林同善等同志,他们一心扑在农场建设上,基本上是在农场工作岗位上干到退休,为农场的腾飞,贡献了各自的智慧和力量。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