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节 复旦情缘

  军队是一个能够让人脱胎换骨的地方。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是党和国家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尝试。实践证明,“军训一年,终身受益”。

  复旦大学是我国重点名牌大学,我虽然没有在复旦大学读过书,但我和复旦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在我的一生中两次承担了复旦大学学生的军训任务。第一次是在我任师长期间,训练两批复旦大学生,共计3260人。第二次是在我任南昌陆军学院副院长和院长期间,承训复旦大学文科学生,共计2588人。时间虽然已过去了十几年,但回忆当年的军训情景仍历历在目。现在,我仍和时任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的王荣华同志保持着联系。每当我看到上海《东方卫视》节目主持人劳春燕那熟悉的面容,悦耳的声音,感到特别的亲切。当我得知陈天桥成了中国的首富,感到特别的自豪。因为他们都是复旦大学90级在南昌陆军学院军训一年的大学生。

  1987年的暑假期间,我们师奉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命令,承担复旦大学86级学生的军训任务。后来又承担了87级新生的军训任务。每期40天,共训练3260人。为完成这一光荣任务,我们充分利用教导团训练的间隙,选择优秀的干部和骨干,腾出条件较好的营房,集中主要精力,克服重重困难,把军训任务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两期军训任务安全顺利完成后,又派遣干部和骨干到复旦大学承担军训任务。关于大学生的军训情况,复旦大学的张德明老师在《中国大学生》一书中作了详细地介绍:

  绿色进行曲

  --大学生军训剪影

  行进在绿色的征途上

  我们要走了,要告别郁郁葱葱的惠山,告别迷人的太湖,告别营房前碧绿的小草,告别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将要带走的似乎不仅仅是一张军训合格证书,而是沉甸甸的39天。

  --同学的话

  1987年7月28日,驻锡某部的训练场上军旗飘扬,彩色气球悬吊在青山环抱的操场上空,一队队穿着草绿色军装的年轻人手持钢枪,伫立在操场内。

  时针指向8时正,喇叭里响起了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部队长许志龙从大操场中心驱车向站在阅兵台上的集团军领导报告整队完毕。紧接着,集团军副军长冯金茂,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党委书记林克,检阅了受训的1600多名大学生,检阅成功的39天。

  当复旦大学的17个学生方队在军旗引导下迈着正步,通过阅兵台时,复旦大学校长、女科学家谢希德教授,也许想起了她是怎样迎着五星红旗从异国他乡回到可爱祖国的历程。我们的军队走过60年了。在这片国土上曾经有过星条旗和太阳旗等国度的军队横行,一个不忘耻辱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而从一个国家的军人身上更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今天,她的学生们正集结在“八一”军旗下接受她校长的检阅。

  闪烁的刀光连成平铺的瀑布,横一道铁的屏障,严整的方队接成移动的巨龙,卷一片呼啸的声浪。士兵们沉浸在庄严而昂扬的气氛之中:抬腿与甩臂整齐划一,口令与复令干脆洪亮,一道铁流,显示着群体的壮美。女校长和新四军出身的党委书记看到了走来的士兵的行列,和叠印着的科学的大军,涌起一股豪迈庄严的激情。

  接下来的军事课目表演,把39天的分分秒秒,定格在几个特写的镜头上:

  由炮团二营的女兵表演冲锋枪分解结合,这些哲学系、计算机系、力学系,电光源系,统计运筹系、历史系组成的女兵,平均年龄才19岁。过去,她们多数连枪也没摸过,在校园,纤细的手指,习惯了在练习本上笔耕,今天,在绿色的军营,她们灵巧的双手拿起了7斤半的冲锋枪,不仅了解武器的一般常识,还掌握了冲锋枪的分解结合动作。

  国际政治系、经济系的95名同学,表演了威武的军体拳,“嚯嚯”的呼声响彻上空。

  化学系、电子工程系、材料系,经济系、科学管理系的109名女同学汇报了单个徒手队列教练项目,那整齐的队伍、娴熟的动作,令全场掌声雷动。

  而新闻系、计算机系的30名男同学汇报的是单兵战术基础动作。他们在满是泥水的训练场上卧倒,起立,跃进,匍匐前进,衣服全湿了,脸上溅满了泥浆,手臂也磨破了,没有一个人叫一声苦,精神抖擞,干净利索……

  呵,只有训练中的成功的把握,才能有争得和平的把握。在绿色行列中的大学生用自己预备役军人的行动为争得四化的和平环境而努力着,在拉四化航船的纤绳上尽自己的一把力。

  主席台上,校、系两级党政领导无不为同学们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同学们的变化所惊叹,部队真是一所“第二大学”!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教授为此亲自草书一首诗,赠予承训的83118部队:

  巍巍解放军,教育及黉门,

  千七学生今受训,增强体质净灵魂。

  革命英雄主义传万代,学成归来齐向四化长征奔。

  感谢解放军!为民为国立功勋。

  几天后,党委书记林克同志在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随口吟起两句诗:“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他说:“青年人不吃点苦,受点磨练,怎能成才?愿军训使大学生一生受益!”

  1986年,全国已有105所高校开设了军事课,40所高校赴部队受训,人们看到了军训给大学生带来的深刻变化。复旦大学86级学生的军训尽管只有30几天,但是,那种“战土气质贫乏症”似乎已减轻了许多,那种“自我价值风雅颂”也有一些人开始表示怀疑,不愿再吟诵了。

  即便是港澳来的同学也深感所受锻炼非浅。小傅,新闻系一位来自香港海关的同学,这次争着要去部队锻炼。说他在香港时,就去英国军营受过训,严格的训练对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增强组织纪律性很有好处。小张,计算机系的一位来自澳门的女同学,在军营中总是乐乎乎的挺精神。笔者问她父母亲是否同意她来,她说:“年轻人吃点苦算不了什么,父母亲都支持。”

  我们看到,不仅仅在我们中国,在苏联,在民主德国,在南斯拉夫,在美国,在英国,在新加坡……全世界有许多国家都对大学生实行军训。

  1987年9月10日晚,上海北火车站的广场上,民警们疏散了所有的旅客,一趟军列就要开了,86级学生回校才一个多月,刚刚到校6天的87级新生也要去无锡军训了。一个刚从抚顺赶来看女儿的母亲见女儿当晚就要走了,母亲掉泪了,女儿也哭了,系领导对这位学生的母亲说:“让孩子去吧,她长大了。”又对同学说:“我们会照顾好你母亲的。”是呵,我们的学生辅导员和系总支领导也从军队学到了“慈不带兵”的道理。

  亲爱的大学生们,在国防绿的戎装下去塑造自己的形象吧!在未来你们每个人自己的史册上,将会写上:我曾经在人民解放军的熔炉里经受过磨练。

  啊,伟大的磨练!

  出征在子夜

  小时候,我就向往着军营,向往着绿色,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同学的话

  1987年6月23日子夜。63辆草绿色的军用卡车载着1651名大学生浩浩荡荡地驶出张灯结彩的复旦大学校门。门口是鞭炮,是欢呼,是军乐,这是这所著名的江南学府10多年来未出现过的壮景奇观。

  天,下着绵绵的细雨,车厢内,是令人亢奋的活力。19岁,充满朝气的豆蔻年华。军人,是什么样的称号?军营,是个什么样的去处?大学生们带着浪漫,带着新奇,带着吉他,带着英语课本,也带着色彩斑斓的思想,去无锡某部队,接受正规化的军训了。

  阎俊的父母就要去意大利,一去便是两年,他真想早点回家,真的,想父母了,但又舍不得放弃这次军训,军营的诱惑力太大了。考完试,他给父母亲写了一封告辞信,就随着队伍来了。“这是人生的又一战场,相信我那军装下的躯体会变得更加高大,心灵会变得更加充实。”

  许军在出征前写了一首诗,怪有味的:

  暂且告别牛仔裤幸子衫,

  把优美的体型溶进国防绿的行列。

  暂且告别溜冰鞋华尔兹,

  让铮亮的枪刺在肩头庄严地闪光。

  昨天,还在黄浦江畔留下书声,

  今日,又在太湖之畔印进足迹。

  从此,生命之画又添了一层青春的底色,

  从此,人生之旅又多了一段骄傲的日子。

  军营有军营的绿,学校有学校的绿。在鸽哨满天的和平岁月里,从绿色的校园走向绿色的军营,恐怕绝不是简单的绿色的更替呵。

  “自由电子”进入了轨道

  军人和大学生,同是绿的儿女,却有着不同的性格。在绿色的校园里徜徉的是风采各异的大学生,校园是他们平等、自由、民主的伊甸园,校园给了他们以充足的机会去发展,显示自己的个性,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往往是松散的。在绿色的营区里行进的是步调高度统一的军人,纪律是一根始终绷紧的弦,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统一的共性比个性更为重要;军人,作为一个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作为一个整体,却可以成为不可战胜的钢铁长城!

  --同学的话

  小时候都听过“叶公好龙”的故事,天天盼龙来,龙真的来了,却又怕了。大学生们没经受过磨难,怀着经受磨练的愿望踏进了军营,对于生活的艰苦与严格的管理,不能说他们没有思想准备,几十天嘛,卯卯劲,熬一熬会过去的。但一旦军人生活真正开始,却又有点受不住了。

  做军人这么犯难!每个人事先都需要整整容,唉呀,不知道头发犯了哪条规。女生头发不能披肩,男生前帽沿及帽沿后都不许露出头发,该剪掉的都得剪掉。可让那些蓄了长头的男孩理掉长发,却遭到了半是求情半是抗议的讨价话:“我宁肯出50元钱,也舍不得这头蓄了多年的长发。算了吧,开开恩,让我留着,我军训不会拖后腿的。”可这是军容军纪,没办法,只能照办!

  吃饭的规矩也不小,必须先整装排队,还要唱支歌,吃饭时,不准说话,谁说话让他站到外边吃。否则,又是犯规。

  睡觉,又得按规矩办。早上6点钟,哨子一吹就得爬起来,晚上9时半一律熄灯,不管睡得着睡不着,都得上床,还不准开卧谈会。规矩大如天了。

  面临太湖,背靠惠山锡山,迷人的旅游胜地,促使有的人来之前就悄悄地带足了钱,抽空还想逛逛扬州、镇江哩。但是,一到驻地,连长就宣布,不许逛马路,不许逛太湖边和逛山,就是星期天,也只能10%的同学轮流出去,还得按时归队销假。

  最使人不能接受的是看电影和电视,不管你看过没看过,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看,全班都得统一行动,排着队一起去。

  规矩啊规矩,“自由电子”必须进入轨道去自由。

  于是,一些平时散漫惯了的学生便开始有了牢骚,从心里嘀咕,直冲到了口边:“肚子饿得要命,还那么多规矩。”“大热天去拔草,这不破坏生态平衡吗?”“干嘛老是纪律纪律,还有没有自由?”一位女同学甚至听着连长在上面讲话,心里开始了一句句反驳。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者们早就瞄到了这一点,连队展开了大讨论,部队首长说:“作为一个战士,为什么必须强调组织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部队的战斗力所在,战斗力就意味着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让敌人死去,让自己活着。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再现代化的军队也是一盘散沙,永远赢不了战争。懂吗?大学生同志。”

  懂了,渐渐地懂了。讨论到最后,大学生们自觉或还不那么自觉地去服从那么一个普通的真理了:“军营就该有军营的样子,到这里来,就是让军人的气息熏染我们,如果松松垮垮,也会令我们自己大失所望的。”

  懂了的道理就会逐步变成行动,大学生们是服理的。

  星期天,一营数百名同学从梅园分手去无锡逛市容,营部规定必须在下午4时半以前返回梅园,然后一起乘大卡车回营房。学生兵能准时回到梅园吗?辅导员捏着一把汗,营首长似乎也有些担心,然而到了下午4时半,已经一个不缺地登上了大卡车。这在学校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师长,团长、营长,这些评衔时可能是扛着牌子的将官、校官、尉官,倒对学生的行动感到欣慰了,嗨,上轨道了。本来嘛,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

  家在内蒙的林洋,家里亲人病故给他发了电报,部队批假一周,他吊唁了亲人提前两天返回部队。

  一位同学星期天请假外出,路上公共汽车坏了,他怕迟到,先打了个电话给部队,然后一口气跑了4公里,准时赶到连队销假。

  哦,“自由电子”开始进入了轨道!

  他们在轨道上感到了人身的另一种自由,它不是在校园里睡懒觉睡到11点逃课,以及带着女朋友不辞而别去外地游逛两周再回学校的那种无规矩浮燥的自由。

  三十九级台阶

  绿色的梦每个人都有,梦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即使是苦也仿佛是美的另一种方式的化身,然而现实是客观的,我们必须移去梦的枕席,从迷幻的纱幕中走出,归回到烈日下的队列中去……

  --同学的话

  来连队时,穿上硕大的军装,真想一路荡过去,风光风光,照一张挺帅气的照片,寄给远方的她或他。

  但是,第二天,严格的军事训练就开始了。虽然训练强度不及新兵的一半(这是那位师长说的),但是每个人都感到了难以适应的艰苦性。

  兵头将尾的班长要求他的士兵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2人成列,3人成行。一句话,走要有走相,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队列训练,简单枯燥,但得耐着性子,做好它似乎不容易,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二遍,三遍……直至姿势准确了为止。可笑人的是,站,也是生平第一次感到军人的站立是并不亚于为考“卡斯比亚”所付出的艰辛,10分钟持久性站立,多么不易呵,别小看10分钟,一动不动,就是坐着也受不了,更何况是赤日炎炎之下站着。有人扑通一声晕倒了,军官们扶起这位倒下者,让他休息一下再练。刚来时接待大学生们的热情似乎一点也没有了。在训练场上,平时和蔼可亲的班长、连长一个个快成了“虐待狂”?

  这是一级怎样的台阶呵,越上这一级台阶,感情和毅力都需要付出,艰难地付出。然而跨上了一个台阶就会见到一处胜境。二团十连连长王平随意点了10个同学的名,“出列,卷起你们的袖子和裤管”。只见大学生们的胳膊肘上和膝盖上磨破了皮,有的还在淌血。“好样的!”连长说出了3个字。但随即刘帅“慈不带兵”的训导又促使他收起了满意的笑容,发出了新的指令:“入列,下个课目,匍匐前进!”

  如果说艰苦训练让大学生们经受了考验,登上了一个个坡坎的话,那么生活同样需要他们具有勇气去克服难关。首先是蚊子关。同学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无锡有一怪,3个蚊子炒盘菜”。一位同学给在校的老乡写信时说:“经受了无锡蚊子的轰炸袭击,复旦的蚊子就不在话下了。”许多同学的小腿上被咬得红一块肿一块。挺过来了,真的挺过来了,大学生们自信,去老山猫耳洞,去边境的密林,也准会过得了这一关的。同龄人,同样的血肉之躯,同样会是中国的好儿男!

  跟大学比,这儿用水困难一些。在有些连队,用水有点紧张,开水有时供应不上,甚至几天洗不上一次澡。师郭参谋长给同学们摆了困难,部队水站压力小,中途又被附近工厂载去,所以常常缺水。说完,讲上自己的一段经历:那年在越南战场上,整整一年我只洗一次澡,还是在汽油桶里放了点水,烧热了,轮流进去泡上5分钟。学生们释然了,比之前线这儿又是天堂了。岂不知参谋长讲完这段故事,晚上回到师部,向师长作了汇报,师长立即给团里下了道命令:每晚7至9时部队家属区停水,把水接过去供大学生用。大学生知道后无不感动万分,精神上又跃上了一个台阶。

  大学生只发一套军装,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六七月份,正是江南梅雨季节,洗了也来不及干,又没有可换的衣服,于是就整天穿在身上。日子久了,衣服上泛起一道道白色的盐花印子,还散发出一股酸臭味。当然这比用水的困难是小巫见大巫。

  去部队训练,开始定的伙食标准是每天1.48元,可是大家还嚷伙食不好,后来增加到每天2元。还有人倾其所有,买罐头来吃小灶。师长说:“我们新兵的伙食标准是1.28元,你们比新兵已不知好多少了,而新兵又比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要好多了。大学生的心胸应该装下整个中国,还要想到那些没有解决温饱地方的人民!”大学生又服了这个理。

  台阶啊,台阶,多少个台阶得跨。

  现在的大学生的体质也太弱了,二团841个学生中,去营部卫生所看过病的达1671人次,去团卫生队看过病的达564人次(实际处方数),这样的体质真让人担忧。刚到部队时,有的学生挑食吃,剩下不少饭菜喂猪,在三团七连,把一口100多斤重的猪也给活活地撑死了,而后来,男生们每天却可吃到1斤9两。乘风而进,鼓劲而前,长驱直上,大学生们不断在朝真正的“兵”靠拢。

  军训,冲击了大学生身上的骄、娇二气,增强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锻炼了他们的体魄。党委书记林克说:“我以前在清华工作,那时清华有句口号,大学生毕业后要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要真正达到这个目标,还需大学生们不断努力。

  在部队军训正好39天,有学生把它誉为“39级台阶”,这是人生中难忘的“39级台阶”呵!

  女兵--男子汉

  我总想成为一名男子汉,我又素知军队里有出男子汉的环境。难怪男同学讲他们在这里要完成从男孩子向男子汉的过渡。我把各种感情掺进军营中体验、分析、观察。人性和军性的结合,将是更完善的精神和气质。

  --同学的话

  600多名女大学生拥向军营,600多个女性在国防绿披盖下融成了一个共性--士兵的行列。军营里出现了那么多的女兵。训练时,一样的绿军装,一道道绿色的行列,休息时,鲜艳的短裙、短衣,一束束五彩的花朵,宛如军营里爆炸了一颗颗炸弹。长长的日记里,蕴藏着一颗颗丰富的心:“身不在男儿列,心却可以比男儿烈”。练兵场上,一样的装束,一样的紧张,那阵势并不比男兵差,三天的室内“战斗”,被子终于有棱有角,一个星期后,又学会了正步走。

  “立正”,军令如山倒。立正时,有顶天立地的感觉。站、走、坐、睡,3岁就已经具备的本领,在这里一切都得从头做起。“我们不敢放纵自己了,唯恐神经一松,会歪歪扭扭地搭在那儿,我的懒,我的累,不知被什么力量摄走了,使我成为一尊绿色的雕像,纹丝不动”,这是吴毓敏的感受。“平日,一点点惊怕就叫‘妈呀’的女孩子,已经获得了勇敢,并正精神焕发地站在那,终于,我们开始踏步走了,向着那远处的绿走去。”

  自然,女孩子中也有哭鼻子,下“毛毛雨”的,但更多的是不甘示弱!也有汗颜愧悔的。一位新闻系带着6瓶进口防晒霜的女学生,军训结束时已自豪地说:“我敢说,我已向战士靠近了一步,我不怕烈日骄阳了。”最了不起的是野营拉练,在赤日炎炎的天气下,身背背包、枪支,要走上25公里,沿途不走大路走小路,还要爬山翻岗,进行模似作战演习。也许对这些少男少女们来说,走这25公里是生平第一次。但是出发时却是没有一个人肯留下来“看家”的,班长的命令居然也失效了。谁愿意留呢,兴许我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拉练,所以谁也不愿意留下。班长没办法了,最后只能全体站队报数,谁报迟了,报错了,谁就罚留家。女同学的耐力也真大,20多公里,没有一个女兵上“收容车”,身上的枪支、背包坚决不让班长帮着背,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上“收容车”多不光彩,不上。有的女生脚底起了泡,身上被汗浸得透湿,但,坚持吧,军人的坚持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动力。一位身材瘦弱的女同学,在拉练中背着冲锋枪第一个冲上山头时,激动地高喊:“我是一个胜利者!”她们对自己的意志感到欣慰。

  “在这里我已经不再属于我自己了。”

  “军装能使我们抑制住泪水。”

  “我们要冲破自我封闭的藩篱,接触校园外多彩的世界,并在这种接触中思考、沉淀、升华,收获我们的知识和思想。”

  “我们决心以自己的努力,塑造当代军人和当代大学生相结合的崭新形象。”

  --这就是这些女兵们的心声!在这39天里,她们没有当弯腰的女孩子,而是当着挺胸的兵。

  在士兵的行列里,她们一样枪刺闪烁,一样步伐轩昂。

  读一读一位女同学给她母亲的信也许是有意思的:“妈,您知道吗?我居然被指定为我们二排六班的副班长;平日在家或在校,就数我最爱丢东西,室友们戏称我为‘少根筋’(您别笑话),现在让我当上事务科科长,实在够呛,不过我会尽力而为的。并希望自己早日‘锻炼成长’,将此雅号免了。妈,您知道我们早上吃些什么吗?辣的酱菜!辣得嗓门嘴唇冒热气,在家里或在学校里我可是从来不吃辣的,但说也奇怪,我来这里后的饭量是有增无减,而且还居然渐渐品出一点辣的味道来,看来想利用军训来减肥的目的是难以达到了……”

  关于“歌”的故事

  军营里的一切都是绿的。青绿的山,浅绿的水,深绿的树,嫩绿的草,就连人,也是绿的。

  不再有我,不再有你,也不再有他,每个人都融进这国防绿的混合色中,化作天空大地的儿女,有群山的威武,也有溪水的婉约,是坚实的大树,更是无闻的小草。一道道绿色长城从这里崛起。

  --同学的话

  在军营里,一切不再是个人的,个人的行动要服从于集体的行动,每个人必须时刻记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也代表着全班、全连乃至全团。显然,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有了很大增强。这里记下的是三个关于“歌”的故事。

  当午练歌

  全团唱歌比赛,二团十连没拿到第一,王连长满脸不高兴。大学生们却满不在乎,这种小儿科的荣誉,有没有无所谓。谁知连长却下了道命令,“中午谁也不准睡觉,统统上山练歌去!”战士们心中开始骂开了连长。

  7月的中午,正是最炎热的时候,烈日当空,大地冒着滚烫的蒸气,大学生套上印有一道道白色盐花的军装,往山上跑。啊,太湖!登高望远,烟波浩瀚的太湖尽收眼底,脚下是漫山漫坡的鲜洁的葱绿,大家的脸色阴转多云,但是连长这时又来了个“向后转”,让大家背对太湖唱歌,一下子大家从多云转阴,满肚子的怨气。心中的小鼓又敲开了:“好狠心啊,不通人情。”

  这时营长张建平闻讯赶来了,“我中午要睡觉时,发现你们的队伍往山上拉,心想该又是你们连长‘作祟’,跟你们过不去。果然不错,他让你们午休时间吊嗓子来了。”他婉言批评了连长,营长扫视了一下列队站着的大学生们,倏地,动情地说:“可是,同志们,你们知道你们的连长吗?你们的连长是我们军里最年轻的连长,才21岁。军校毕业就上了老山前线,他发誓要做个真正的军人,他从未在任何场合下输过,什么都要争第一。在战争年代,有这种将领才能无往而不胜,在和平时代,这种精神也不能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他突然降低了嗓门,轻轻地说,“望同学们谅解,啊?”

  学生们的眼睛湿润了,军人,就应当有傲气,不争强好胜的军人难道会是一个合格的好军人?他们向自己的同龄人、21岁的连长行崇高的注目礼。于是,太湖之滨,吼起了雄壮嘹亮的歌声:“向前,向前,向前……”

  含泪的歌

  三团的会操评比结果公布了,一连没有很好发挥平时训练的水平,没有拿到第一名。代表一连参加会操的11名女同学都伤心地哭了。她们感到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影响了集体的荣誉。

  中午,连长袁坚刚来看望大家,11位女同学站成一排,不知谁先带头哼起了一首日本歌曲:“把你的手儿拍起来,忘掉那失败,把你的眼泪擦擦干,忘掉那心烦。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只要你真诚地去努力,成功就会来……”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她们用歌声向连长表达了今后为连队争光的决心,唱着唱着,眼眶湿润了,模糊了,11位姑娘中10位流了眼泪。

  这位穿烂了几套军装的连长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心灵被震撼了,他对大家说:“英雄有泪不轻弹,战士需要的是无声的笑,沉默的哭,把难过化为力量,争取下次夺冠!”

  女兵的心颤动了,军人的荣誉感被呼呼地燃旺了。

  会前赛歌

  三团在一次大会前进行了赛歌。

  一营的女同学首先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于起音太低,声音不够宏亮。二营乘虚而入,也唱起了军歌,全场掌声雷动。

  三营深知如再唱军歌可能声音压不过二营,他们发挥大嗓门的威力,别出心裁地来了首《好钢还须火来炼》,一下子胜过了二营。

  这时,一营的300多女同学再也坐不住了,强烈要求再给一次机会,她们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唱起了《红色娘子军连歌》。虽然声音不如二、三营响,但效果可称第一。她们不甘落后的精神受到了全场的赞扬。

  须知在校园,集体的观念是淡薄的,大学生十分爱谈的话题是自我价值。而在军营,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碰撞,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这对他们今后在共和国的各个岗位上工作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那是需要实践检验的事,但愿我们的大学生们永远别忘记这39天的军旅生活,别忘记在这里曾经得到的营养。

  这里我要感谢张德明老师,是他用细腻的笔锋展现了复旦大学生的军营生活,也使我们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安全回到复旦

  在第二期军训任务圆满完成后,我们用我师装备的65台汽车,将军训的1600余名大学生从无锡输送到上海复旦大学。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再三动员教育,每车均有干部带车,参谋长郭盛贵在车队前压车保持行车速度,我乘车在途中检查,车队通过常熟之后,我发现有一辆车的蓬顶上似乎有人。我让该车停下检查,果然是一名男同学,他怕车中太热而爬上了车顶,我狠狠地批评了带车干部,又狠狠地批评这位同学:“你胆子太大了,要是从车顶上摔下来还有你的命吗?你违反规定,下车自己步行到上海去。”该同学再三检讨认错,同学们也为他求情。我说:“好吧,看在同学们的情面,你坐到后面收容车上去好好想想到底错在哪里?到学校后写出书面检讨。”我用对讲机将此事通报到所有带车干部,要求吸取教训,确保安全。

  当我们把大学生安全送到学校又安全回到无锡时,我才松了一口气。因为训练大学生安全是第一要务,出了事故影响太大,不仅影响军队声誉,而且还影响军地关系,更对大学生个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就在我们安全回到无锡后,就接到南京军区直接打到师值班室的紧急电话通知:“友邻师军训的上海交大学生,在乘车游览返回途中,汽车油箱爆炸造成两名学生当场死亡,几名重伤的学生在地方和军队医院抢救,明天上午军区派直升机到无锡,将在101医院抢救的一名同学送往上海,接应的组织指挥工作由一八一师负责”。我接到通知后,心情十分紧张,但庆幸的是我师的军训任务已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关于由我指挥直升机输送抢救交大学生的工作,那一幕幕难以忘怀的场景永留心间……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