魄力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领导魄力是居于组织的感召力和领导干部的个人魄力所形成的科学的决策力、严谨的推进力和刚毅的执行力。
决策内容要科学,就必须反对经验主义。科学决策需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毛泽东同志曾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因此,广大领导干部应深入基层,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听取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意见,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否则,在决策中就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例如山西的临汾市建造所谓的“天安门”,看似气派,有魄力,其实是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
决策过程要民主,就应杜绝个人专断。民主集中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实行民主决策、集体智慧就能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用综合知识去分析问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研究对策,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决策根据要合法,就应反对拍脑袋办事。此处的“合法”,指的是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就是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不依法决策,就容易使决策带来不良的效果,甚至恶果。眼下社会上出现众多的拆迁问题、征地问题,如湖南嘉和事件,乍看是很有魄力,敢于碰硬,而实质就是违法决策。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项决策是否科学,必须由实践来证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完善决策。作为领导干部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不能单纯为了出政绩,而不顾客观条件,瞎指挥,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
事物的发展要有连续性,有些发展需要几任领导或几届政府去完成。在推进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时人民群众会不理解和不信任,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坚持不懈地贯彻和实现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不能因为是前任班子制订的决策就半途而废,使其成为“半拉子”工程。
领导要把抓执行作为自己的硬任务、硬指标、身先士卒,带动各级行政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促执行,从而保障正确决策的实施。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由督促执行的身份转变为率先抓执行,成为抓执行的第一人,敢于到一线去,到矛盾和问题最多的地方去,到执行难度最大的地方去。
身为领导干部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样一种文化理念:执行是抓落实,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力求圆满完成任务;执行是一种挑战,行政人员应有迎难而上的意识;执行是一种群体合力的作用,应有严格的制度和团队精神,人人都应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形成抓执行的强大合力。
领导干部要对“做与不做”、“做得怎样”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并以此作为考核行政人员的客观依据。要不断研究和完善对行政执行力进行监督的渠道和手段,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行政人员实行责任向社会公开承诺制,并对承诺不兑现,甚至因不作为或乱作为导致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责任。
(载2007年5月26日《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