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周易》的结构文化特点

  1.周易三大原则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fa,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而所谓的“易”,根据《说文解字》曰:“易”即蜴,是蜥蜴的象形。由于蜥蜴的保护色,随环境不时变化,以变化的含义,命名为“易”,因此。“易”象征着宇宙包罗万象的千变万化。

  唐朝孔颖达在《周易正义》道:“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由此可见,易的本质就是变化。后汉的郑玄,在《易赞》中,更进一步的将“易”的定义,高度发挥。他说:“易”这个字有“简易”、“变易”、“不易”这三种含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周易》三大原则。

  (1)简易

  茫茫宇宙,人间万事万物,其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以我们目前的智慧所无法解释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正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智慧不够。换个角度理解,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刮风下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气状况。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刮风是由于空气的运动产生的;下雨是由于冷、暖气流交汇碰撞形成的。但是,早在远古时期,先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和解释,于是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并顶礼膜拜,把它们尊奉为“风神”、“雨神”。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人们智慧不够,经验不足。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了,大自然是无法预知和掌控的呢?当然不是。京剧中有一出《借东风》的戏,讲述的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故事。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对这个情节都是极为熟悉的,所以我们再此不作累述。而我们要说的是,当周瑜决定采取火攻的时候,难道足智多谋,老谋深算的曹操会想不到吗?当然想的到。那么,既然曹操料想到了对手会采取火攻,那么他为什么不做防范呢?《三国演义》中交代的很清楚,曹操说,长江流域冬天刮西北风,不可能刮东南风。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周瑜才愁眉不展。然而,被人神话了的诸葛亮却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的办法就是--借东风。

  细心的观众,也许都不会忘记这个情节。当时,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便算定了“东风”降至,而且就连刮风的时间,风力大小等等,都算的一清二楚。看到此处,不可不谓之“神”也。其实,当我们懂得《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自然的变化规律,天气的变化规律等排上去,自然就可以借来东风了。说白了,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因此,《易经》首先告诉我们的是,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2)变易

  《周易》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原因就是,事物是不断变化运动发展的,河流在不断流动,第一次踏入的河流和第二次踏入的河流已经不一样了。因为河流的河水在流动,河流整个在变化发展,所以前后两条河流已经不是同一条河流了。

  毛主席也说:“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看似荒唐,实际却揭示了运动的真理。因为,即便一个人坐立一处,静止不动。其实,地球本身已经在运动了,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所以学《周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

  (3)不易

  不易指的是,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但是,无论它叫什么名字,反正这个东西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中国人常说“万变不离其宗”,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掌握《周易》的三大原则,是学好易学的基础。同时,也给很多迷信易经占卜的读者敲了个警钟,《周易》的每一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在工作和学习中,努力的提高自己,并脚踏实地的辛勤付出,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2.《周易》的结构模式

  《周易》包括本文与解说两部分。本文的部分,称作“经”;解说的部分,称作“传”。本文的“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的“卦”,与所附解说的“卦辞”、“爻辞”构成。六十四“卦”,是由-与--两种称作“爻”的符号,由下而上,顺序以六画构成。

  在最下面的符号称为初爻,最上面的符号称为“六爻”,其间从下向上依次为二三四五爻。阳爻(-长横)又称“九”,阴爻(两短横,中间有空格)又称“六”,如果初爻是阳爻,那么初爻也可以说成“初九”;如果“六爻”是阴爻,那么“六爻”也可以说成“上六”。

  阳爻与阴爻的属性相反,(阳爻)代表阳、刚,男、君、强、奇数等,象征积极的事物;(阴爻)代表阴、柔、女、臣、弱、偶数等,象征消极的事物。在解说的“传”中,多使用概括性的用语“刚”与“柔”,或“阳”与“阴”。

  初爻加二三爻成一个“卦”,称为“内卦”,也称为“下卦”;四五爻加六爻成另一个“卦”,称为“外卦”,也称为“上卦”。

  由于,爻是卦的基础单位,所以在占卜的时候,是绝对不可忽略的。然而,在占卜学中,有个名词叫做“动爻”。顾名思义,动爻指的就是发生变动的爻。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动爻的断法。

  汉代易学大师京房认为: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如天风诟卦,初六、九五两爻皆动,则以初六爻断之,九五爻为辅助之断。如果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如既济卦,初九、九五两爻皆动,则以九五爻的爻辞为断。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如履卦,九二、九四、九五等三爻皆动,则取九四爻的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如火水未济卦,九二、六三、九四、六五四爻皆动,则以初六的爻辞断之,如初六、六三、九四、六五等四爻皆动,则取九二爻的爻辞断之。

  五多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辞断之,如乾卦六爻皆动,则为群龙无首,吉。

  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如天风诟卦六爻皆动,则以乾卦的彖辞断之,因为诟卦是自乾卦变来,诟卦是在八宫卦的乾宫之中。

  “卦”的构成,是由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称作“初”,顺序而上,为“二”“三”“四”“五”,最上方的位置,称作“上”。

  例如开始的乾卦,全部是刚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称作“初九”“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又如第二卦的坤全部是柔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称作“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在乾、坤两卦中,除了有形的六爻之外,还有无形的“用九”“用六”。这是例外,在其他各卦,都只有“初”到“上”的六爻。

  据传,伏羲画八卦之后,感觉难以象征宇宙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的变化。于是,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了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后面,附有解说全卦的“卦辞”,也称作“彖辞”。“彖”是一种有利牙的兽名,是断的意思,亦即“卦辞”是每一卦的占断。《卦辞》是周文王撰写的,《史记自序》中说:

  “西伯(周文王没有称王时的爵位)囚前羑里,演《周易》。”

  周文王,在被殷纣王囚禁在羡里的期间,推演六十四卦,发愤著作《卦辞》。所以,《系辞传》中说:“卦辞的含义隐微,充满了危机感。”

  “卦辞”的后面是“爻辞”,解说六爻每一爻的含义。一说“爻辞”也是周文王写的;不过,其中引叙许多文王以后发生的事件,仍然以文王的儿子,创造周代文化黄金时代的周公,著作《爻辞》的说法比较妥当。

  本文的“经”,又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解说部分的“传”,共有十篇,称作“十翼”。“翼”是助,辅助阐明“经”的意思。计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

  “十翼”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

  当时的书,用漆写在竹筒上,以皮带串订,称作“韦编”。孔子熟读《易》,串订的皮带断了三次。《史记》中的这一记述,是依据《论语述而篇》中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不过,“十翼”的论点,前后多有出入,甚至有抵触的部分,不可能出自孔子一人的手笔,可能还包含孔子的弟子或后世的著作在内。

  《彖传》是“卦辞”的解释,由六爻的全体形象,说明卦的意义。

  《象传》又分为《大象》与《小象》。《大象》是卦的全体说明,但与《彖传》不同,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八卦,以八卦所象征的事物,说明全卦。《小象》与《彖传》近似,以各爻的位置为主,说明每一“爻辞”。

  《系辞传》是《易》的整体概论,使《易》不仅止于占卜,更提升成为高度的哲学,在我国哲学史上,是一篇极重要的论文。《系辞》本来是指文王、周公,系在卦、爻后面的《卦辞》《爻辞》,但在此处,则指孔子系在整部《易经》后面的解说,也称作《大传》。

  《文言传》是对六十四卦中最重要的“乾”“坤”两卦,特别详细的说明。“文”是修饰,“文言”是指颂扬“乾”“坤”两卦的伟大,必须用刻意修饰的文词的意思。

  《说卦传》可分成两部分,前半与《系辞传》相同,是《易》的整体概论,非常简明扼要。后半说明八卦象征的现象。“说”是解说的意思。

  《序卦传》说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与意义。

  《杂卦传》是将六十四卦每一卦的特色,以性格相反的两卦为一对,用一句话扼要的说出。因为顺序与《序卦传》不同,所以说“杂”,是将顺序错杂的意思。

  由以上本文的“经”与解说的“传”,构成全部的《易经》。在最古老的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中说:“易道深,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这是说,由“八卦”到“十翼”,源远流长,经过悠久的时间,累积多位圣贤的心血而成。“三圣”是指上古的伏羲,中古的文王、周公,与近古代的孔子,更增加了《易经》的权威性。

  当然,以上关于《易经》的说法,并不能完全代表易学大师的统一意见。但是,《易经》是产生在极为古老的古代,经过悠久的时间与许多睿智的积累,始得以完成,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周易》是对《易经》的完善和补充发展,也是无容置疑的。

  3.《周易》的象征结构模式

  取象比类的思维是中国《易经》传统的思维方式。八卦的取象思维方式离不开物象,思维方式是以具体事物为载体,靠思维想像去推知抽象事理。

  卦象是从具体物象中概括出来的抽象的逻辑符号,其适应范围按比例逐渐扩展,从而帮助人们以“族类”放大(概括事物共性)或缩小(分析具体事物的个性)。从而可以演绎推论,运用象数图式,得出认知结论。

  那么,八卦的基本象征是什么呢?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八卦是怎么回事。

  八卦是把整个宇宙作为一个太极,其中任何一个地域、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划分为无数个无穷尽的小太极。如:地球是宇宙的一个太极系统,按其圆周可分为八大方位,各属不同方向、四季、人与事态,同时也包括时间、空间。

  又如:一栋房屋为一太极,里面的每一间房子又各自构成一个小太极,这小太极对于大太极来说,便形成了不同的方位,不同的事态象征。

  卦理就是依据人们所处的地点、时间、面对的事项,配合八卦所属的不同象征去推断判定事物的性质。下面我们将分卦说明:

  (1)震卦

  震卦,象征雷,激烈,具有奋起、崛起之能量,是人生青春壮年有旺盛气概,运用得当可发挥惊大动地的才干。是阳气在阴气之下,鼓动万物。

  自然:雷、奋起、活动、移动、决断、志、成功、工作、迅速、惊、震动、大、电、电光、傲慢、无礼、狂暴、夸张。

  人、物:将帅,公、检、法人员,治安保卫人员,飞行员,足球爱好者,青年人;广播电台、兵营、公安局、派出所、军队、停车场、飞机、火箭、大炮、春分季节。

  身体:手足、肌肉、肝脏。

  动物:龙、蛇、鹭、鹰。

  象征语:震卦开始,创造万物,震代表东方,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万物,以季节来说是春天。

  (2)巽卦

  巽卦,象征:温柔、轻快、不安定、无法捕捉,也是有无孔不入的特点,而且时时在等待机会。时间是春夏之间,方位是东南方。

  自然:田、草原、森林、洞、海岩。

  人、物:教师、尼姑、寡妇、技术人员、指挥人员、特异功能之人、练功之人、气功师;商店、花果菜地、草木之所、机场、码头、鸡肉、香烟、立夏、春夏交接之季。

  身体:头发、气管等呼吸器官、大腿。

  动物:蛇、鸡、鱼、猪、昆虫。

  象征语:巽卦使万物整齐,巽代表东南方,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普照东南方,使万物一齐生长,从季节来看相当于春夏之间。是阴气进入强大的阳气下方象征风,使其散发。

  (3)离卦

  离卦,象征离别、分离、离开,同时也是富丽、美丽环绕、依附的象征,火有危险的一面也有燃烧照耀之意。时间指夏季、方位是南方。

  自然:风景美丽之处,火山、喷火口。

  人、物:中年妇女、军官、法官、医务人员、文艺界人土、中层干部、教会、学校、医院、法院;各种枪支弹药等武器、蟹、鳖、蚌、馄饨、妇女化妆品。季节为夏季。

  身体:眼睛、心脏部位。

  动物:鹤、雉鸡、贝类。

  象征语:离卦象征光明,日正当午,照耀南方,万物都可看到,代表南方的卦相当于夏天,帝王坐在北方面对南方听取政务,面对光明治理天下。是阳气在外方,内部空虚,象征日,照耀万物干燥温暖。

  (4)坤卦

  坤卦,象征大地,大地受天之雨露恩惠,吸取营养,开出创造之花,结出成功之果。象征母亲,女性的生理和潜意识。

  自然:平原、大地、森林、田野、牧场。

  人、物:皇后、老母、农民、群众、祖母、母亲;房地产经营者、田地村庄、农贸市场、牛肉、野味、粮食。其季节为立秋、夏秋之交。

  身体:胃、肠等消化器官,血、肉、女性生殖器。

  动物:牛、雌马、猫。

  象征语:包容、柔顺、潜在意识、慢、稳健、暗、衰弱、消极、忍耐、底、相对、优柔寡断。坤卦象征地,养育万物,从方位看代表西南,季节相当于夏秋之间。象征地,包藏万物。

  (5)兑卦

  兑的卦形是上爻为水面,下文视为贮水的蓄水池、可解释要好好地管理水,也表示在水边浇水的意思,象征着喜悦高兴欢娱,人们希望在人际关系及事业上获得喜悦。

  自然:谷地、湿地、沼泽。

  人、物:少女、副职、音乐工作者、大学讲师、教授、秘书、翻译、演员;咖啡厅、饭店、垃圾站、工会、聚会场所、包子、糖饼、烧饼。

  身体:口、齿、肺、女性器官。

  动物:羊、鹤、猫。

  象征语:喜悦、和睦、敬爱。兑卦象征秋天,果实累累,是万物喜悦的季节,相当于西方。是旺盛的阴气软化的形象,使万物和悦。

  (6)乾卦

  乾卦,是理想的人类形象、是一种抽象庞大男性的象征,也代表着起源、原始的,是纯正之理想。

  自然:天、大河、海、大平原。

  人、物:君王、总统、首相、总理、主席、厂长、书记、一把手、专横傲慢者;首都、大城市、政府机构、馒头、小米、腊肉、高级住宅、高级轿车、火车、飞机、公共厕所、立冬、秋冬交接之季节。

  身体:头(大脑)、肺、心脏、骨、男性生殖器。

  动物:龙、马、小牛、狮子、虎。

  象征语:创造造性、强大、圆满、广大、刚健、无限、神、高、快、真善美、严正、支配、宇宙自然法则、绝对、男性、理性、显在意识。

  (7)坎卦

  坎卦,表示泛滥和苦难。水是无形的,装入物体能出现各种形状,水的力量可使山崩塌,力量是无限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明水的两重性。

  自然:川、沼泽、池、湖。

  人、物:中年男人、发明家、思想家、贫困之人、盗贼、黑社会、劳务人员、有犯罪前科之人;地下室、下水道、酒店、货运、劳改场所、游泳池、浴室、饮食店、冬至季节。

  身体:肾脏、耳朵、生殖器。

  动物:鼠、狐、水中动物。

  象征语:坎象征水,不停地流动,象征劳苦,坎代表正北方,太阳在这一方已完全沉没,一片黑暗,正是万物已经劳累,回去休息的时刻,也象征冬季。是内刚外柔,象征水、雨滋润万物。

  (8)艮卦

  艮卦,象征天的下面有山、天不断地施予恩惠,安定,丰收的状态。意味着心的平安,常指活动顺利地进展,但并非指外表,是指潜在意识与显意识同时发挥作用。也有休止的意思。但是冥想行为是属于极静态的并非是消极的。

  自然:山、高处、山丘、河堤。

  人、物:青少年,继承人,官僚、贵族、传达室人员、监狱看守人员、僧尼;石阶、土地、丘陵、银行、大楼、矿山、仓库。

  身体:鼻、背、腰、额、关节。

  动物:狗、虎、龙、豹。

  象征语:静止、慎重、诚实、远大。良卦代表东北方,正当黎明来临,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要到来,前一天结束,新一天开始,良表示完成一切,相当于冬春之间。是强大的阳气将阴气阻挡,象征山阻止万物的行动。

  4.《周易》的文辞意蕴

  《周易》的文辞优美,意蕴丰富,且遥旨深邃。下面我们将为读者逐一解析:

  (一)文辞之吉凶意蕴

  在《周易》的卦文辞里,一般都标有吉凶的指令,具体在用辞上,虽有一些组合上的变化,但离不开“元、亨、利、贞、吉、吝、厉、悔、咎、凶”等文字指令,而其中:吉(福祥)、吝(行事不顺当)、厉(危险)、悔(困厄)、咎(灾患)、凶(大祸患)六个字代表事物的吉凶程度的指令。

  这些指令又可以划分为“吉系统(阳)和凶系统(阴)”,对应二组。

  (1)吉的系统(阳)

  吉的性质、范围:a。元吉(圆满吉祥)。b。大吉(大的吉祥)。c。享(亨通、顺当)d。元亨(大的亨通、顺当)。

  吉的形式:a。贞吉(发现吉祥)。b。可贞(遇见吉祥)。c。利贞(享受吉祥)。

  吉的阶段性:a。初吉(开始吉祥)b。中吉(中途吉祥)c。终吉(最后吉祥)。

  (2)凶的系统(阴)

  吝(艰难)的过程:a。贞吝。b。吝(遇至初难)。c。无攸利(有难无利)。

  吝(遭遇危险):a。贞厉(发现危险)。b。有厉(置于危险)。

  悔(困厄不断)。a。有悔(身处困厄)。b。悔有梅(困厄不断)。c。悔亡(解除困厄)。d。无悔(没有困厄)。

  咎(灾难):a。匪咎(灾难未成)。b。为咎(灾难已成)。c。何咎(有灾无损)。d。无咎(灾难解除)。

  凶(祸殃):a。贞凶(发现祸殃)。b。有凶(祸殃来临)。c。终凶(遭受祸殃)。

  (二)文辞之事项意蕴

  在六十四卦中,每个卦都表示或象征一个事项的全过程,包括事项的性质、范围、形式和阶段性。

  《周易》六十四卦之文辞事项意蕴图:

  (三)文辞之动态意蕴

  周易六十四卦里,每一卦都表达了一个事项,而卦里又通过六个爻位,表述了各个阶段的动态过程,整个动态过程是通过动态辞句表达其中指令。下面是咸卦的动态指令:

  上六--咸其辅颊舌(亲她的脸颊和嘴舌)

  九五--咸其腌,无悔(触搂她的脸背,无悔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守正吉,无悔,不停地住来,朋友会赞同你的考虑)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触动腿肚子,执意追求)

  六二--咸其腓(触动大腿)

  初六--咸其拇(触动足大趾)

  少女咸其辅、颊舌(亲吻嘴脸)

  (兑)--咸其腾(搂抱腰背)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感应心灵)

  少男--咸其股(触动股骨)

  --咸其腓(触动大腿)

  --咸其拇(触动脚趾)

  卦辞表述了咸卦中男女之间相互感应的整个动态过程的指令。

  1、触动脚趾2、触动大腿呻3、触动腿肚股骨4、感应心灵5、搂抱腰背6、亲脸颊、亲嘴舌。

  (4)文辞之象态意蕴

  《周易》不仅在卦象符号上给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而且在卦爻辞上也存在一些让人发挥形象思维的形态辞令,这种形象形式,我们称为象态指令。

  1卦形象态意蕴

  卦的形态也含有象态意蕴。例如:

  a。雷山小过(中间的二阳爻类似身,上下阴爻似翅、脚,卦形有飞机、小鸡形象)。

  b。泽火革(类像枪弹)

  c。水火既济(类像轮船、兵舰)。

  d。火雷噬嗑(类像火车)。

  e。地山谦(类像妇女怀孕)。

  f。天雷无妄(像沿着路走的汽车)。

  h。山雷颐(人开口吃东西的形象,上下二阳为口唇,中间四阴是牙齿)。

  2卦爻辞的文字意象

  如:a。“雷山小过”卦,其卦辞“飞鸟贵之言”(像飞鸟鸣叫后,在天空留下余音)使人想象现代的飞机。

  b。“火天大有”卦,九四爻辞“匪其彭,无咎”,“匪”字的形象使人联想到竹篾织成的长形盒子。

  c。“天风后”卦九四爻辞“包无鱼,起凶”(厨房里不见了鱼,有凶险),这种形态容易使人联想到,钱包里的钱不见了,办什么事都不成。

  d。“天雷无妄”卦九五爻辞:“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无妄为而得了疾病,不必用药会自愈)。这段文字,会使人联想到孕妇怀上孩子时的不舒服,不是病,不必服药。

  e。“山水蒙”卦六三爻辞: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伸。(不要娶这种女人,见了有钱的男人,自身就没有体统,无所利)。这段话使人联想到妓女、现代流行的三陪女或那些水性杨花的女性形象。

  f。“水火既济”卦初九爻辞:“曳其轮,濡其尾,无咎。”(文字中含有轮船兵舰行走之象)。

  g。“天风后”卦九二爻辞:“包有鱼,无咎。”(文字中含有妇女怀孕,肚子隆起来了。求人办事,夹送红包。话中有话,暗藏机谋)

  h。“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幽人指囚犯、逃人不见的人,也比喻遇到的一切不利环境)

  I。“明夷”上六爻:不明晦,初登于天,后人于地。(有飞机、车船出事的类象)

  j。“井”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家庭、单位、公司频临破败)

  k。“鼎”九二:鼎折足。(飞机机轮有故障,汽车轮胎、船桨、发动机等出现问题)

  L。“归妹”: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于娣。(商品不按规定送货,夹带次品)

  此外,《周易》卦爻辞卦爻辞中还有很多为似的例子,读者可以自己独立发挥想象。

  (5)文辞之决策意蕴

  在《周易》的卦爻辞中,都在后面附上吉与凶,有利与无利的判断辞句,而且对吉凶的程度、形态、性质、阶段上下了论断。对有利、无利的程度也下了论断。而且这种判断旨令是果断而不含糊的,可以说是对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回答。其作用是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世原则上,办理各项事务时,决策判断。

  (乾)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屯)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蒙)九五:童蒙。吉。

  (论)九五:讼。元吉。

  (师)六三:师或舆尸。凶。

  (比)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小畜)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履)初九:素履往。无咎。

  (同人)六二:同人于宗。吝。

  (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

  (谦)六二:鸣豫。凶。

  (随)九五:孚于嘉,吉。

  (蛊)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以上是我们为读者揭示的《周易》文辞意蕴之美的冰山一角。然而,《周易》的文辞,多具变化,不拘一格,其意蕴更是博大精深,希望读者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探索和挖掘出更多的《周易》文辞之妙处。

  5.如何科学正确对待《周易》

  在以上的章节中,我们介绍了《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作用。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可以发现,几乎每个阶段,每个学科都能找到《周易》的影子。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周易》还是存在一定缺点和不足的。2004年,著名物理学专家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了名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报告。演讲中,杨振宁就明确的提出了《易经》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同时还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当然,这仅代表杨教授的个人观点,然而却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对易经的态度,一定要科学而公允,决不能片面夸大,或者是过度诋毁。

  在明确了对待易经的正确态度之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总得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周易》要树立易德

  《周易大传》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遭焉。”“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遭,如斯而己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传》)意思是说,《周易》,的内容非常广博,无所不包,概括起来不外是三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换句话说,就是用它来沟通天下人的思想,成就天下人的事业,决断天下人的疑惑。

  由此可见,学习《周易》一定要心系天下百姓,正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具备了如此境界之人,才能有资格学习易学。因为,《周易大传》中说的明白,《周易》是通天地的一部,试想,如此重要之书倘若被奸佞宵小之徒窥觊,成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那么,岂不是极大的罪过吗?所以,学易者,必有易德。而这种所谓的“德”就是对自己,对亲人,对所有人的一种责任。

  二要遵循“洁净精微,易之教也”的原则《礼记》的《五经解》这篇文章中,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据说这是孔子整理《易经》以后所作的结论,对《易经》的评语。“清静精微”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含义却是很广。

  “洁静”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思想、情绪的变动,是非常清洁而宁静的。“精微”则是要求学《易》的人,要头脑非常冷静,且不可三心二意,一会看小说,一会看《周易》,这样只会增加障碍,永远也体会不到“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的妙趣。

  三不可拘泥前人的注解,而是要树立自己观念很多人在学习《周易》时,总是抱着前人的注解,爱不释手。其实,《周易》之文化精髓就在意“变”,时代不同了,对《周易》的理解自然也就要有所差异了。古人的注解,只能是一种帮助自己理解《周易》的工具,但决不能把它们当成学习的终极目标。所以,学习《周易》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也是值得兴奋的。

  然而,现代人总以为,从《周易》创始至今,两千多年中,不知被多少名人大家注释过,其各种理解版本自然也是涵盖各个领域的。所以,要想在这块肥沃而贫瘠的土地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无疑比登天还难。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清代《四库总目提要)所道:“易》道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意思就是说,《周易》内容丰富,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就一定能从中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处女地。例如:华人刘子华运用《周易》的河图洛书数理预见第十颗行星--木王星;华人蔡福裔于1956年写成《八卦与原子》一书,运用八卦原理对门捷列夫周期表加以改造;苏联科学家戈德伯格在八卦启迪下,确定了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内两种对立的调查系统。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旨意就在于告诫世人,学《周易》,且不可使前人之观点成为自我负重的枷锁。

  四且不可本末倒置,一定要学习核心思想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周易》的主要功能不就是用来占卜,预测吉凶的吗?说的没错。《周易》原本就是一部占筮之书。但是,当一个人真正领悟了《周易》的核心思想之后,便能够把一切祸福吉凶看得淡薄了。老子曰:“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世间万物,无一不是相克相生,趋于阴阳之平衡。因此,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一切福祸自然也就不在是福,不在是祸了,而是人生阶段中的,必不可少的经历罢了。

  此外,《周易》之阴阳平衡的思想,对现代人的养生,也有着特别的疗效。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于是疲劳、亚健康就成为了现代人的常见病症。而《周易》的平衡思想,刚好可以化解这一难题。例如,当我们完成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之后,默默地静坐几分钟,把高度集中的思想,慢慢放松下来,这样就能很好的预防各种突发疾病。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气功和中医养生的思想根源,也是来源于《周易》阴阳平衡与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所以,如果您只是抱着学习《周易》之占卜之术,以后能够手摇铜铃,卜幡高举,走街串巷,混碗饭吃的话,笔者在此奉劝一句,趁早别学《周易》。

  §§第二部分 易经六十四卦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