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言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易》包括:《连山》、《归藏》和《周易》,而“连山”指的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指的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则是周朝的占筮书。可是,从古至今,许多学者对“周”的理解却是各不相同,因此,这就造成了对“周易”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分歧。例如:东汉郑玄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则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还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所以称之为《周易》;此外,还有些学者根据《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认为《周易》就是周文王所著。凡此种种,各有争议,究竟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但是,就目前而言,通常的认识是,《周易》是流行于周朝的易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每一卦都增加了爻辞,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易经占筮的准确性。同时,周朝的易经,即《周易》在卦序排列,以及八卦的方位上都做出了新的改动,使之更加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周易》在主要内容上是由“经”“传”两部分组成。

  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易经系辞曰:“太极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的“六十四卦”,就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

  而所谓的卦爻辞,指的就是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

  传,指的是用来阐述《周易》经文的著作。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后世统称为《易传》。

  《周易》最初的实用价值,是延承了夏商易经的功能,主要用于占筮吉凶福祸。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后世学者在研究《周易》的过程中,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两大派系,即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重点研究周易的哲学理念;而象数派,则重点研究周易的占筮方法和功用。可惜的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象数派被冠以了“封建迷信”的大帽子,从而严重影响了该派的发展。

  在《周易》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对其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当属春秋末年的孔子。孔子读《周易》,曾韦编三绝,由此可见,孔夫子对《周易》的喜爱,并且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周易》被纳入了五经之首,从而奠定了它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地位。

  《周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曾说:“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可以说,周易就如同一场随风潜入夜的春雨,默默的灌溉着中国的人文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周易》所提倡的阴阳学说,以及和谐变化原则,不仅成功的指导了千年的沧桑巨变,同时,也正在以蓬勃不朽的力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贡献着巨大力量。

  《周易》如同一座丰富的宝藏,我们只要,哪怕仅是一丁点的摄取,就足以成就伟大的功绩。世界若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坦言说,他得成绩是受到了周易的启示;据说,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也是受到了周易的点拨,才产生了二进位制的最早灵感,为后世电脑的诞生,创造了先决条件。所以,《周易》正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所评价的那样:“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周易》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它以包罗万象的知识,涵盖宇宙的大胸怀,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前仆后继者。但是,由于《周易》用字古奥,文意晦涩难懂,所以很多人对此往往是望洋兴叹。就连孔夫子也是五十岁学易,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看不懂。有鉴于此,本书将倾力为读者打造一本,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周易》。

  首先,《周易》成书于上古时期,所以会出现很多生僻的文字,为了帮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本书从每一卦中都筛选出了一些这样的字,予以注音和解析。

  其次,《周易》本身是集义理与象数为一体的著作,但是,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偏爱,予以了侧重的注释,所以不能全面展示《周易》之精神。该书打破了这一惯例,采用了义理与象数并重的模式,重新对其解读,争取还原原著之真实面貌。

  再次,为了帮助读者能够对《周易》有个全面而深刻的科学认识。该书在每一卦的结尾,都安插了一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即是对每一卦之精神的延续,也是对每一卦的全新解读。因为,这些故事,虽然取材广泛,但是无一不是立足于每一卦的思想之精髓,或是予以正面例证,或是反面说明。因此,这些故事绝非狗尾续貂,而是锦上添花的在为每一卦服务。同时,这些故事,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此外,对于那些对《周易》原文不甚感兴趣,但又非常急于想了解《周易》内容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

  最后,该书在整体安排上,尽量照顾到各种读者的需求。如果,读者只对《周易》古文感兴趣,那么不妨就只看原文部分;有的读者,虽然对原著本身感兴趣,但是,鉴于原文难以理解,那么不妨就参照字词意、释义、结尾以及尾后的小故事;如果读者对原著本身一点也没兴趣,那么只需阅读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小故事便足矣。

  《周易》博大精深,很多学者,皓首穷经,到头来也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所以,笔者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敢随便妄谈。因此,在编著此书的时候,便翻阅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并充分参考了历代学者的注释,最终,在众多周易学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恓惶成书。

  由于研究和学习《周易》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难之事。所以,笔者虽然希望能尽善尽美把该书呈现给读者,无奈学识欠缺,能力有待提高。故而,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海涵,或来信予以雅正,笔者感激不尽!

  §§第一部分 易经概论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