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易经(1)

  《易经》导读《易经》,又名《周易》、《易》,十二篇。有“经”与“传”两部分。“经”即《周易古经》,分上、下两篇,大约成书于西周初期;“传”即《易传》,又称《易大传》、《十翼》,大约著成于战国晚期。《周易》经、传的作者与撰著年代素有歧说。司马迁著《史记》云:“伏羲作八卦”(《日者列传》),“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太史公自序》);“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孔子世家》)。以为伏羲创八卦,文王作卦爻辞,孔子序《易传》,汉唐间以此为权威性论断。经过后人考证,《易》非出于一人、成于一时,这个观点成为共识。“易”曾为筮书之通名,《周易》曾与传说中的筮书《连山》、《归藏》合称“三易”。《周易》为周代筮书,故名《周易》。《周易》之“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之意,也有的说易为掌筮之官,故以之名书。其本为占筮书,孔子则视其为哲学著作,此后汉人以象数解之,魏晋玄学家则借以谈玄,更有宋人主河图、洛书之说,将其演变为方士之书。但书中载录了不少殷周故事,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思想、风俗的宝贵材料。《易经》通过卦的排列、卦形变化及卦、爻辞来喻示哲理。其基本符号为阳与阴,两个符号作不同组合叠作三层,共有八种组合,产生八个图形,即为八卦: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体。八卦中任意两卦相重,又组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乾》、《坤》二卦各多一爻。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共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周易》“经”的部分。六十四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以《乾》、《坤》为始,以《既济》、《未济》为终。喻示着事物从发生,中间经过或通泰或悔吝的发展阶段,以至最终完成(“既济”)的全过程;而事物的完成阶段又意味着一个新过程的开始(“未济”)。六十四卦的体系呈开放状,表示事物的发展未有终穷。《易传》由《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共十篇所组成,称为“十翼”,意指其为经之羽翼。《文言》专释《乾》、《坤》二卦卦辞。《彖传》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彖意断,即断一卦之义。《象传》释卦名、爻辞。以上三种归附于有关经文之下。《系辞》为《易经》通论,内容庞杂。《说卦》专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所象之事物。《序卦》释六十四卦顺序。《杂卦》说六十四卦卦义,错杂释之,故曰杂。以上四种单独成篇,列于经文之后。《易经》集卦辞、爻辞共四百五十条,从形式上进行分析,依李镜池《周易探源》,可分六个类型:1.纯粹定吉凶的辞。例如:《乾》,“元亨,利贞”。2.单叙事而不示吉凶。例如:《坤》初六,“履霜,坚冰至”。3.先叙述而后吉凶。例如:《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4.先吉凶而后叙述。例如:《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5.叙事,吉凶;又叙事,吉凶。例如:《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6.混合的:或先吉凶,叙事;又吉凶。或先叙事,吉凶;又叙事。例如:《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易经》的卦辞、爻辞是古代长时期积累起来的临事卜占结果的记录。《周礼春官》说:“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就是讲的这种情况。它涉及祭祀、战争、生产、婚姻、天灾等方面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易经》是我国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著作之一。作为具有一定哲理内容的卜筮之书,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评论文化大观园里垒起一座神秘的宫殿;在以政治、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开辟了广阔的哲学天地。数千年来,属于不同思想和学术派别的学者,覃心竭力地对它进行解释和阐发,以致它的本来面目尽为神学的迷雾、释道的玄谈以及儒家的义理所笼罩,从而也形成了庞杂的易学体系。

  乾第一

  乾下

  乾上

  瘙棤乾:元亨、利贞。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占卜。《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生命本原的乾阳之气!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管大自然的一切变化。云在飘行,雨在降洒,繁殖万物,赋予形体。太阳运行,升起降下,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像是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有规律地运行。这种运行变化,形成季节气候,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乾元之气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其功德超出万种物类,给天下带来普遍的康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象辞》说:天道刚健而运行不已。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天,自强不息。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文”初九:潜藏的龙,不要施展才华。《象辞》说:潜藏的龙,不要施展才华,因为初九阳爻处在一卦的下位,所以压抑难伸。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

  “译文”九二:龙出现在田野,有利于见到贵族王公。《象辞》说:龙出现在田野,喻指君子走出了压抑的低谷,可以谋取能普遍施予德泽的社会地位。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文”九三:有德行的人始终是白天勤奋不息,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没有灾难。《象辞》说:君子整日里勤奋努力,意思是反复行道,坚持不舍。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文”九四:龙也许跳进深潭,没有过错灾难。《象辞》说:龙也许跳进深潭,表示可以有所作为而没有灾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译文”九五:龙飞腾在空中,见到贵族王公最有利。《象辞》说:龙飞腾在空中,意味着君子大有所为。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译文”上九:升腾到极限的龙会因灾祸之困而悔恨。《象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警戒人们崇高、盈满是不可能持久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用九:在天空里群龙出现,无法分辨首领,吉利。《象辞》说:六爻全阳,纯阳纯刚正是天道之性,至高无上,不可能再有别的首领。《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译文”《文言》说:元,是众善之首。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君子履行仁义就可以号令大众,集合众美就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可以成就事业。君子是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的人,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不要施展才华。”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不为世风的好恶而改变操行,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赞同而没有烦恼。合乎心意的事就施行它,令人忧虑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的品德。”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田野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德行而秉性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论讲究诚信,日常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自我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比喻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时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在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说君子勤奋努力,并要随时提高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要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需求。水往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随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民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着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因有灾祸之困而悔恨。”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实际的根基,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拥戴,有才德的人压抑在下层,不会辅助他,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译文”“潜伏的龙,无法施展”,是说有才德的人被压制于底层。“龙出现在田野上”,是说君子暂时隐伏等待合适的时机。“终日里勤奋努力”,是讲君子应该刻苦修身,自强不息。“也许跳进深潭”,是讲君子投身社会,考验自我能力。“龙腾飞在天”,是讲君子获得地位从而治国治民。“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是讲事业盛极必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是讲天下政治安定。“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潜伏的龙,不要施展才华”,初九阳爻居下位,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龙出现在田野上”,阳爻上升一位,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终日里勤奋努力”,阳爻再进一位,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也许跳进深潭”,阳爻又升上一位,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大的变化。“龙飞腾在天空”,阳爻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象征时值金秋,自然的功德已圆满完成。“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之悔”,阳爻上升到极限,象征阳气发展到顶点,将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阳爻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而旺盛,六爻全阳,将尽变为阴爻,从而体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译文”《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之刚健阳气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满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是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乾》卦六个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行云降雨滋润万物,使普天之下同享和平。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君子以成就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潜”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身修养尚未成熟,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应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辨明是非,胸怀宽广能容,以仁义来待人接物。《易经》说:“飞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就是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的含义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虽然险恶,还不至于有灾难。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所以有“也许”的说法。“也许”这个词就是表示迟疑,但没有灾难。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一样,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一样,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一样,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一样,吉凶一致。他的行动虽然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如果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亢奋”这个词的意思是,自以为自己的事业只会发展不会衰败,只会存在不会消亡,只会胜利不会失败。也许只有圣人才能了解进退存亡的相互联系,恰当地把握它们互相转化的关系,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圣人吧!坤第二

  坤下

  坤上

  瘙棥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方向,吉利。往西南行得朋,东北行则失朋。安于正道,自然吉祥。《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彖辞》说:崇高呵,大地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它又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无边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养育一切,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著。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方位。西南行将得到朋友,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东北行会丧失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祥和贞吉,则无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随处伸展不穷一样。《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象辞》说:大地地势平坦舒展,顺承天道。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应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译文”初六: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形成了。《象辞》说: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形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形成了。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译文”六二:大地的特点是平直、方正、辽阔。即使前往不熟悉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象辞》说: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地道是广大无边的。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译文”六三: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但结局还是好的。《象辞》说: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说明能抓住时机采取行动。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战绩而有好的结局),因为他才智广大。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文”六四:缄口不言就像扎紧了口袋,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象辞》说:缄口不言如扎紧了口袋,就没有指责,是说言行谨慎才没有祸害。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译文”六五: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象辞》说: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因为“黄裳”象征着人内在的美德。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上六:龙在大地上争斗,血流遍野。《象辞》说:龙在大地上争斗,比喻人走到了穷困的绝境。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文”用六:占问得长久的吉利。《象辞》说:用六爻辞说利在永远贞正,于此则德业广大。《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译文”《文言》说:地道虽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性格娴静但品德方正,地道后于天道有规律的行动。它包容万物,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非朝夕之间能形成,所以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就是说的这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即使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臣子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忠于职守,恪守礼节,美德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到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境界。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将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的色彩交相混合但仍能分清。

  屯第三

  震下

  坎上

  瘙棦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文”屯卦:大吉大利,吉利的占卜。不利于出门。有利于建国封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译文”《彖辞》说:屯卦的意思是,阴阳之气一旦交接,险象就开始产生了。一切生机产生于艰难之中。它具有广大、通泰、贞坚的品德。屯的下卦为震,震为雷;上卦为坎,坎为雨,雷雨交加,充满宇宙,于是生成草木。这种卦象表明,宜于建国封侯,但是危险而不安宁。《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译文”《象辞》说:屯的上卦为坎,坎为云,下卦为震,震为雷。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是屯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云雷,用云的恩泽、雷的威严来治理国家。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译文”初九:徘徊难进。这是利于静居以守持正道。有利于建国封侯。《象辞》说:虽然徘徊难进,但志行贞正。初九居六二阴爻之下,象征以尊贵而俯顺于低贱,因而大得民心。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译文”六二:逡巡不前,行路踌躇,驾着马车原地回旋,不是前来抢劫,而是迎娶新娘。占得这女子不能孕育,十年才能怀孕。《象辞》说:六二之爻预示艰难,因为处在初九阳爻之上。十年才能怀孕,这是反常现象。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译文”六三:追捕野鹿,没有充当管理山林禽兽之官的帮助。思忖鹿已逃入山林。君子虽有所希望,但认为不如放弃。深入山林,会有危险。《象辞》说:追捕野鹿,没有“虞人”的帮助,只是在盲目追逐走兽。君子放弃不追,知道深入山林会有危险,因则除此别无他法。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象》曰:求而往,明也。

  “译文”六四:驾着马车原地回旋,这是寻求婚配。大胆前进,必定吉利,没有什么不利的。《象辞》说:敢于追求,勇于深入,因为其人深明形势。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译文”九五:屯积肥肉。筮遇此爻,问小事则吉,问大事则凶。《象辞》说:“屯积肥肉”,意思是施舍恩泽不广大。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译文”上六:驾着马车原地回旋,伤心哭泣,滴泪涟涟。《象辞》说:伤心哭泣,滴泪涟涟,这种情景怎能长久下去。

  蒙第四

  坎下

  艮上

  瘙棧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文”蒙卦:通泰。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第一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再三占筮,就是轻慢不敬,神灵就不会告诉他。但还是吉利的卜问。《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译文”《彖辞》说:蒙,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险,山下有险是蒙卦之象。艮义为止,因而又有遇险而止的意思。所以卦名叫蒙。蒙昧不明,但是通泰,因为以通达的态度采取了切合时宜的行动。“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这是讲占筮者与求筮者的关系是相互和应的。“初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是因为他信仰坚定而符合卜筮的原则。“再三卜筮,就是轻慢不敬,神灵就不会告诉他”,轻慢不敬正是蒙昧无知的表现。将蒙昧无知的人培养成具有贞正之德的人,那是圣人的功业。《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文”《象辞》说: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泉。山下有泉,泉水喷涌而出,这是蒙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山泉,行动果敢坚毅,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品德。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译文”初六:启发启蒙,利用法则典范规范人。使之免于犯罪而受桎梏之苦,除此以外,便不吉利。《象辞》说:以法则典范规范童蒙,是有利的,可以以此来端正童蒙的思想言行。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译文”九二:爱护教育各类童蒙,是吉兆。筮遇此爻,娶迎妻子,吉利。男女能相配成家。《象辞》说:男女相配成家,因为九二、六三两爻相近,表示阴阳刚柔相交会。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辞》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译文”六三:不要娶这样的女子为婚,她见了别的男人,会忘掉规矩,一无所利。《象辞》说:不能聘娶女子,六三之爻居于九二之上,这是以柔乘刚之象,象征着以女虐男,这是悖逆不顺的。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译文”六四:困怠于蒙昧,将不好。《象辞》说:为蒙昧无知所困扰,因为离群索居,远离生活。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文”六五:孩童蒙昧幼稚,吉利。《象辞》说:幼稚蒙昧的人之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译文”上九:严厉地教诲童蒙。不利于像盗寇般野蛮,而像防御盗寇那样就有利。《象辞》说:像防御盗寇有利,因为上九阳爻居于一卦之首,说明蒙昧者顺从拥戴。

  需第五

  乾下

  坎上

  瘙棨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文”需卦:诚信、正大、通达、贞正的品德。有利于涉水渡河。《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译文”《彖辞》说:需,意思是等待。危险在前,人有刚健之德而不会贸然陷入危险之中,也不至于困窘穷迫。“需卦具有诚信、正大、通达、贞正的品德”,因为九五之爻处在上卦的中位,具备至中至正的本性。所以有利于涉水渡河,所往必有功。《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象辞》说:需的上卦为坎,表示云;下卦为乾,表示天。云浮聚于天上,待时降雨是需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可以饮食安乐,待时而动。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初九:在郊外等候,应该有恒心地等待下去,没有危险。《象辞》说:在郊外等候,是说不能冒险前进。有恒心地等待下去,没有危险,这是因为待机而动没有违反正常的原则。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译文”九二:在沙地上等待,稍微有过错,最后还是吉利的。《象辞》说:在沙地上等待,沙地软柔难通行,将有延误事机之失,这过失在自身。虽然稍微有过错,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译文”九三:在泥淖中等待,会把强盗招引过来。《象辞》说:在泥淖中等待,泥淖污秽,环境险恶,灾难就在附近。由自己招致了强盗,但郑重谨慎,随机应变,就可不受损伤。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文”六四:起初在血泊中滞留,后来从凶险的陷阱中逃脱出来。《象辞》说:在血泊中滞留,坐等不测的命运降临,六四之爻处在九五之爻的威福之下,只得顺从强者,听从摆布。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译文”九五:在酒宴上等待,这是吉利的占兆。《象辞》说:有酒有肉,吉利之兆,因为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象征其人有中正的品德,自能择善而居,处优容之境。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译文”上六:进入地穴式的房屋,有三位不速之客来到,恭敬地接待他们,最终结果是吉利的。《象辞》说:不速之客来了,恭敬地接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因为全卦阳刚过甚,逼压阴柔,但是上六处阴位,位置合适,所以有惊无险,没有大的损失。

  讼第六

  坎下

  乾上

  瘙棩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文”讼卦:虽有利可图,但要警惕戒惧,其事中途吉利,终究凶险。占筮得此爻,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不利于涉水渡河。《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文”《彖辞》说:《讼》,上卦为乾,乾为刚,下卦为坎,坎为险。为人外刚健而内阴险,这是喜斗好争之性,亦是讼的卦象。“讼卦辞说:人虽有诚信之德,但须警惕戒惧,之所以中间吉利”,因九五、九二之爻居于上下卦的中位,象征刚健之人得中正之道。“后来凶险”,因为诉讼终不获胜。“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因为九五、九二之爻象表明其人得中正之道,必获贵人之助。“不利于涉水过河”,恐怕坠入深渊。《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文”《象辞》说: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坎,坎为水,天水隔绝,流向相背,象征争讼,这是讼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杜绝争讼为意,从而在谋事之初慎之又慎。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译文”初六:做事不能持之以恒,稍有过错,最后还是吉利的。《象辞》说:做事不能持之以恒,说明官司不可能长久打下去。虽然稍有过错,但争讼双方的是非曲直终将辨别清楚。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译文”九二:讼事失败,回来后逃走,采邑的三百户人家没有灾祸。《象辞》说:讼事失败,逃窜回家,这是躲避反讼。小官与大官争讼,败讼而归,势在必然。幸好灾难没有进一步扩大。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译文”六三:依赖祖先的遗业过活。当守正道防止危险,但最后是吉利的。但是,如果为君王办事,谋取利禄,却不会成功。《象辞》说:依赖先人遗业过活,因为六三爻象表明,居于九四之下,只有凭借祖上余荫才获吉利。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译文”九四:讼事失败,败讼回家,服从判决。安于正道便吉利。《象辞》说:败讼回家,服从判决,安守本分,不失正道。九五:讼,元吉。《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译文”九五:争讼,筮遇此爻,大吉大利。《象辞》说:争讼而大吉大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的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文”上九:王侯赐予人以绅带,但一天之内,多次赐予又多次革夺。《象辞》说:某人因为讼事而得到赐予绅带的殊荣,这不是值得尊敬的事。

  师第七

  坎下

  坤上

  瘙棪师:贞,丈人吉,无咎。

  “译文”师卦:持守正道,贤明的统帅吉利,没有灾祸。《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译文”《彖辞》说:师,是众多的意思。贞,是中正的意思。能够使众人归于正道,就可以成就王业。九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叫做“刚中”,其余五阴爻和应一刚爻,叫做“应”。下卦为坎,坎表示险,上卦为坤,坤表示顺,所以又有“行险而顺”之象。以卦象所喻示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哪有什么灾祸呢?《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译文”《象辞》说:下卦为坎,坎为水;上卦为坤,坤为地,像“地中有水”,这是师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容纳江河的大地,收容和畜养兵士百姓。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译文”初六:整军出战要纪律严明,不遵守纪律,就会有凶险。《象辞》说:整军出战全凭纪律,失去纪律的约束就会带来凶险。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译文”九二: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没有灾难。君王三次颁命嘉奖。《象辞》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君王三次颁命嘉奖,因为主帅能平定万国。六三:师或舆尸,凶。《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译文”六三:军队出征,有人载尸而归,这是凶险之兆。《象辞》说:军队出征,有人载尸而归,这是前方吃了败仗。六四:师左次,无咎。《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六四:军队后退驻扎,没有危险。《象辞》说:军队后退扎营,没有危险,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译文”六五:打猎时获得猎物,作战中捕获俘虏,没有灾祸。长子指挥军队,次子战败阵亡,这是凶险的贞兆。《象辞》说:以长子指挥军队,这是依正道行事。次子战败阵亡,这是因为差遣不当。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译文”上六:国君颁发命令,有人被封为诸侯,享有封国,有人被封为大夫,享有采邑。但是不要重用无才无德的小人。《象辞》说:国君颁发封赏功臣的命令,这是论功行赏。不要重用无才无德的小人,因为小人必定覆国乱邦。

  比第八

  坤下

  坎上

  瘙棫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文”比卦:吉利。再卜筮之后,仍然大吉大利,卜问长时期的吉凶,也没有灾祸。不顺从的诸侯来朝,迟迟不来者有难。《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译文”《彖辞》说:比卦吉利。比,意思是辅佐,下属顺从上司。“再次卜筮,大吉大利,卜问长时期的吉凶,没有灾祸。”因九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像君王有中正之德。“反侧不安的诸侯来朝”,因为众阴爻围绕一阳爻,象征众诸侯拥赞王朝。“迟迟不来者有难”,因为形势十分被动。《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文”《象辞》说:下卦为坤,上卦为坎,坤为地,坎为水,像地上有水,这是比卦的卦象。先王观此卦象,取法于水附大地,地纳江河之象,建立万国,亲近诸侯。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译文”初六:有诚信,能使人依附,没有灾难。有诚信如美酒溢出酒器,终究有其他人来归附,吉利。《象辞》说:筮遇初六之爻,虽有意外之患,但最后是吉利的。六二:比之自内,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译文”六二:内部和睦团结,卜问得吉兆。《象辞》说:内部和睦团结,就不会失掉民心。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译文”六三:跟败类狼狈为奸。《象辞》说:跟败类狼狈为奸,不是很可悲吗?六四:外比之,贞吉。《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译文”六四:跟外邦联盟亲善,能守持正道就得吉兆。《象辞》说:外部亲附于贤明的国君,像臣下服从君上。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译文”九五:普遍的和洽。君王采用三面包围的方法狩猎,网开一面,有意放走逃奔的野兽。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筮遇此爻吉利。《象辞》说:普遍的和洽是吉利的,因为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放走向前奔逃的,猎取迎面奔窜的,这就是“失前禽”的缘故。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因为君王平时行事端正。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译文”上六:小人朋比为奸,钩心斗角,无法形成一个团结的中心,这是非常危险的事。《象辞》说:小人朋比为奸,钩心斗角,无法形成一个团结的中心,当然没有好下场。

  小畜第九

  乾下

  巽上

  瘙棬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译文”小畜卦:亨通。浓云密布,来自西郊,但雨没有下来。《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译文”《彖辞》说:《小畜》,六四之爻居阴位,其余五阳爻和应着它,这是《小畜》的卦象。下卦为乾,乾表示刚健;上卦为巽,巽表示谦逊。九二、九五居下卦、上卦中位。像君子有刚健、谦逊、正中之德因而获得志通意行之境,前途亨通。“云气密布而终不下雨”,说明云气正上升聚积,“密布于西郊上空”,说明雨水尚停蓄未降。《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译文”《象辞》说: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乾,乾为天,和风拂地,草木低昂,勃勃滋生,这是小畜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催发万物的和风,当自励风范,美化德行。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其道,其义吉也。

  “译文”初九:返回原路,有什么灾祸?吉利。《象辞》说:返回原路,其含义是吉利。九二:牵复,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译文”九二:牵引着返回,吉利。《象辞》说:牵引着返回(吉利),因为九二之爻处于下卦中位,像人操行中正,自然不会有错失。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译文”九三:车轮辐条散脱,夫妻反目为仇。《象辞》说:夫妻反目,说明不能治理家庭。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译文”六四:捕获了俘虏,战争危险暂时消除了,但仍须保持警惕,才能没有灾难。《象辞》说:捕获了俘虏,保持着警惕,说明尚能统一意志。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译文”九五:捕获俘虏,串连捆缚,这些财物与领邑同享。《象辞》说:捕获俘虏,串连捆缚,财物与邻邑同享,并非一人独享。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译文”上九:久雨新停,须用德性承载。妇女守正道以防凶险。月将圆未圆时,君子离家出行,也有危险。《象辞》说:久雨新停,未误农时,当能丰登满载。君子离家出行有凶险,因为对充满危险的旅途缺乏了解。

  履第十

  兑下

  乾上

  瘙棭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译文”履卦:踩着虎尾巴,老虎不咬人,吉利。《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不疚,光明也。

  “译文”《彖辞》说,履,意为六三之爻居于九二之上,是为柔履刚。兑处乾下,意义是以和悦的态度对待强暴之人,所以卦辞说:“踩着虎尾巴,老虎不咬人”。“亨通”,因为九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像其人有刚健中正之德。卦象还显示:上卦为乾,乾为天,九五居乾卦中位,即天位,君王品德正大,因而身居帝王之位而心安理得,自然前途光明。《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译文”《象辞》说:本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显别,这是履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分别上下尊卑,使人民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译文”初九: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没有灾害。《象辞》说: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能独行其志愿。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译文”九二:履行道义之人,胸怀坦荡;隐居之人,守正道常逢吉兆。《象辞》说:隐居之人洁身守正,因为他们秉性中正,不为世俗所惑。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译文”六三:瞎了眼睛却要看物,跛了脚却要行走,踩着虎尾巴,终将为虎所伤,这是凶险之事。一介武夫去管理国政,同样是凶险之事。《象辞》说:瞎了眼睛却要看物,其视力不足以辨物。跛了脚却要行走,其脚力不足以行路。老虎之所以伤人,因为六三阴爻而居于阳位,所处不当。一介武夫去管理国政,必遭祸殃。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译文”九四:踩着虎尾巴,但能遇险知惧,最后仍吉利。《象辞》说:恐惧警惕,终归于吉,说明虽历磨难,但志愿得行。九五:夬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译文”九五:行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象辞》说:行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但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正当其位。因而虽险不凶。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译文”上九:行为审慎,遇事周密而反复地考虑,一生大吉。《象辞》说:大吉大利,因为上九之爻居全卦之首。预兆其人将有重大喜庆之事。

  泰第十一

  乾下

  坤上

  瘙棯泰:小往大来,吉,亨。

  “译文”泰卦:由小而大,由微而盛,吉利,亨通。《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译文”《彖辞》说:“泰:由小而大,由微而盛,吉利,亨通。”因为上卦为坤为地为臣,下卦为乾为天为君。上坤下乾,表示天地交感,万物各畅其生。君臣交感,志趣和同。内卦为阳,外卦为阴,预示阳气充实而阴气消散。乾卦有刚健之德,坤卦有柔顺之性,所以说内秉刚健之德而外抢柔顺之姿。乾卦喻君子,坤卦喻小人,内乾外坤,这种卦象又显示君子在朝,小人在野。君子得势其道盛长,小人失势其道消退。《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译文”《象辞》说:天地交感,是泰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裁度天地运行的规律,辅助天地的造化,从而支配天下万民。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译文”初九:拔掉茅草,牵动同类。征伐敌人,吉利。《象辞》说:连根拔掉茅草,彻底征服敌人,吉利,说明志在讨伐敌国。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译文”九二:过大川,涉长河,不因偏远而有遗忘。钱财丢了,却因道中而行得到他人帮助。《象辞》说:其人度量宏大,深得同路人的赏识,这是由于他光明正大呀。九三:无平大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译文”九三:平地终将变成坡地,离去必定复返。卜问艰难之事,爻象显示必能渡过难关,不要担心被人掳去,而且在饮食上尚有口福。《象辞》说:离去必定复返,这是天地间的法则。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译文”六四:巧言欺人,将给邻邑带来灾难,不加警戒,即将遇难被虏。《象辞》说:巧言欺人,祸及邻人,是说同受损失。不加警戒,遇难被虏,这是因为心地太忠厚也。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译文”六五:殷帝乙嫁女于周文王,因而得福,大吉大利。《象辞》说:得福大吉,因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行事得中正之道,所行必遂。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译文”上六:城墙攻破倒塌在护城壕里。“停止进攻”,从邑中传来命令。卜问得不祥之兆。《象辞》说:城墙攻破倒塌在护城壕里(本应乘势攻击,反命停止进攻),这是邑中传来的命令错乱了。

  否第十二

  坤下

  乾上

  瘙棲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译文”否卦:为小人所隔阂,这是不利于君子的卜占,事业将由盛转衰。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译文”《彖辞》说:“为小人所隔阂,这是不利于君子的卜问,事业也将由盛转衰”。上卦为乾为天为君,下卦为坤为地为臣。上乾下坤,表示天地互不交感,万物将闭塞窒息。君臣隔绝,国家将要衰微灭亡。外卦为阳为刚,内卦为阴为柔,预示阴气充沛而阳气消散,这是外强中干之象。乾卦喻君子,坤卦喻小人,外乾内坤,这种卦象又显示小人在朝,君子在野。小人得势其道盛长,君子失势其道消退。《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译文”《象辞》说:天地隔阂不能相通,这是否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在此时应收敛心思,崇尚俭约,躲避灾难,不要以获得利禄为荣。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译文”初六:连根拔掉茅草,及其同类,占得此爻则吉利,亨通。《象辞》说:连根拔掉茅草,占得此爻吉利,比喻其志君侧,为国尽忠。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译文”六二:厨中有肉,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吉利,对贵族来说并不是通泰的表现。《象辞》说:贵族身处窘境,则能心怀惩戒,使其安守本分。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译文”六三:厨中有美味。《象辞》说:心怀羞愧,因为才德不称其位。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译文”九四:顺应天命,没有灾害,朋类相依可获福庆。《象辞》说:顺应天命,没有灾害,说明顺利实现自己的志愿。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译文”九五:警戒覆亡,贵族王公如此存心则吉利。危险呵,危险,国家命运好像系在柔弱的苞草、桑枝上一样。《象辞》说:九五爻辞讲贵族王公安不忘危则吉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其人忧国忧君,才德正当其位。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译文”上九:短暂的厄运,先遇厄运后交好运。《象辞》说:厄运快终了,好运岂迢遥。命运交变之际,什么力量可以制止呢。

  同人第十三

  离下

  乾上

  瘙棳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译文”同人卦:聚众于郊外,亨通。有利于涉水渡河,有利于君子的卜问。《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译文”《彖辞》说:同人,六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而处于乾卦的下位,像臣民忠于职守,拥戴其君,这是同人的卦象。同人卦辞说:“聚众于郊外,亨通。有利于涉水渡河”,所以皆吉,因为能施行为君的原则。此卦上乾下离有文明刚健之象,九二阳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互相应和,这说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为准则,以忠君为目的,体察天下的隐衷,统一人民的意志。《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译文”《象辞》说:同人之卦,上卦为乾为天为君王,下卦为离为火为臣民,上乾下离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这是同人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明烛天地,照亮幽隐,从而去分析物类,辨明情状。初九:同人于门,无咎。《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译文”初九:聚集大众于王门,没有灾祸。《象辞》说:君王走出王门与国人打成一片,谁又会遭受灾祸呢?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六二:聚同族于宗庙,卜问艰难。《象辞》说:仅仅聚同族于宗庙,这是狭隘的宗法原则。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译文”九三: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占领了高处,但长时期不能取胜。《象辞》说: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因为敌人太强大。长时期不能取胜,怎能有所作为呢?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译文”九四:爬上了敌人的城墙,城还没有攻下来,继续攻打则能获胜。《象辞》说:爬上了敌人的城墙,从道义上讲应该停止攻城。之所以继续攻打为吉利,因为困守之敌可能逞其狡诈。九五:同人先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译文”九五:聚集起来的大众先哭号后欢笑,因为大军及时增援,大获胜仗。《象辞》说:聚集起来的大众之所以先哭后笑(战斗转败为胜),因为筮遇此爻,九五居上卦之中位,像人得贞正之道,势必化凶为吉。大军会师,是说我军压倒了敌人。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译文”上九:聚众于郊外,致祭于神灵祝贺胜利,自然没有悔咎。《象辞》说:聚众于郊外,援助不广,尚不得行其志。

  大有第十四

  乾下

  离上

  瘙棴大有:元亨。

  “译文”大有卦:昌隆通泰。《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译文”《彖辞》说:大有,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处尊贵之位,得贞正之道,而且上下五阳爻与之和应,像人臣居极位,行事贞正,群僚和洽,事业有成,所以说大有。此种卦象显示,人有刚健文明之德,顺应天道,依时行事,所以说“昌隆通泰”。《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译文”《象辞》说:本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离为火,火在天上,明烛四方,这是大有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应抑恶扬善,顺应天命。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译文”初九:不要彼此侵害,没有灾祸,即使处于艰难之中,也没有灾祸。《象辞》说:大有初九爻辞说,不要彼此侵害。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译文”九二:大车装载,有明确的目的地,没有灾祸。《象辞》说:用大车装物载人,物积于车中不会散失。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译文”九三:天子宴请公侯。小人则不能参与。《象辞》说:天子宴请公侯,(小人不能参与)因为小人参与国政,将是国家的祸害。九四:匪其彭,无咎。《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译文”九四:用曝晒男巫来求雨,没有灾祸。《象辞》说:反对坏人坏事没有灾祸,因为明于考察辨析。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译文”六五:紧紧捆绑来犯之敌,严厉惩罚,吉利。《象辞》说:其人诚信坦白,因为他以诚信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威服众人之所以吉利,因为众人敬畏,则能平安而不困惫。上九:自天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也。

  “译文”上九:自有上天保,吉利,无所不顺利。《象辞》说:大有是大吉大利之卦,因为得到上天的保。

  谦第十五

  艮下

  坤上

  瘙棶谦:亨。君子有终。

  “译文”谦卦:通泰。君子将有所成就。《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译文”《彖辞》说:谦卑,则亨通。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生成万物,使世界充满光明。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与阳气交感,使自然循环演化。天的原则是亏损盈满的,填补虚缺的。地的原则是侵蚀盈满的,增益卑微的。鬼神的原则是侵害盈满的,降福于谦虚的。人的原则是疾恨盈满的,喜欢谦逊的。谦虚的品德,使尊贵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压。这是君子获得善报的原因。《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译文”《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坤为地,内卦为艮为山,地中有山,内高外卑,居高不傲,这是谦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谦让为怀,裁取多余的,增益缺乏的,衡量财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译文”初六:谦让,再谦让,这才是君子的风度。具有这种品德,即使冒险涉水过河,也是吉利的。《象辞》说:十分谦让的君子,就是从谦让入手进行自我修养。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译文”六二:明智而谦让,卜问得吉兆。《象辞》说:明智而谦让,心正而吉利,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九三:勤劳而谦让,这样的人将有好结果,凡事吉利。《象辞》说:勤劳而谦让的君子,万民敬服。六四:无不利,捴谦。《象》曰:无不利,捴谦,不违则也。

  “译文”六四:无所不利,只要奋勇直前而又谦虚谨慎。《象辞》说:无所不利,只要奋勇直前而又谦虚谨慎,因为这样才不会违犯法则。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译文”六五:贫穷是由于敌国的侵掠,应该对之讨伐,无所不利。《象辞》说:筮遇此爻有利于征战讨伐,因为是征讨不服从王命的人。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