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书经(3)

  立政

  本篇为周公归政成王后所作之诰辞。(《经义述闻》卷三)《立政》是讲官制与人才问题的,全篇中心内容就是阐述设官用人之道。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夏商二代在设官用人方面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阐述文王、武王的用人经验和建立的制度。第三部分在设官用人方面对成王提出一些具体忠告和期望。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亦越成汤陟,丕厘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呜呼!其在受德,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译文”周公说:“我)跪拜叩头,报告继承天子之位的王。”规劝成王说:“你要主宰三公、六卿、执法官、缀衣官和王宫卫官。”周公说:“唉!像这样身处休闲安乐而不忘忧患的人太少了!古代人只有夏代先王堪比,他们的卿大夫竞相呼吁贤能之士,尊重上天的教导,诚信地遵照九德而行。这样他们才敢告诫其君主说:‘向先王跪拜叩头!’接着说:‘要考察任用好你的常任官员,考察任用好你的常伯官员,考查任用好你的执法官员,这样才配得上君王!’如果只是以貌取人而不依据品德来考察任用人,所任用的常伯、常任、准人就不会有贤人了。”夏桀的做法是不起用前任官员,因此行为暴虐,而亡国绝后。成汤登上天子位后,大受上天之命,起用治民、理事、执法之官,这些被任用的官员能尽其职事,又在治民、理事、执法方面任用贤能之士,这些贤能之士也能尽其职责。上天考察任用人才的大法庄重威严,在商的都城,能任用三宅三俊,以团结都城民众。其在天下四方各国,也能用此大法显示圣德。“唉!到了殷王受,他强横凶暴,只把受过刑罚、性情残暴的人吸引到他的邦国,竟与众多亲信之人和失德之人共同治理政事。上天命令惩罚他,就使我们周王依法代商接受天命,抚治万民。”“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三亳阪尹。”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

  “译文”“至于文王和武王,他们能知晓三宅的心意,明了三俊的心意,诚敬地侍奉上天,为民众设立长官。设立的行政官包括:任人、准夫、牧,他们掌管治民、理事、执法三方面大事;设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和负责掌管财物、契卷、府藏的众官员;在大小邦国设立诸侯、艺人、外臣和百官;还有太史、尹伯、众多经常任职的贤士;诸侯国的官员有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各国设有君主;在三亳和阪设立统辖之官。”文王能知晓任职官员的心意,他设立常任的民官,并能起用有才能有美德的人担当。文王不兼管众多申诉之事,那些狱讼案件和发布命令,只由主管官与执行官指示可否,文王不敢过问和主持。到了武王时代,只是遵循文王的做法和规定完成其功业,不敢废弃他的善行,只考虑遵照文王的宽容美德,一并接受这博大的基业。“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我受民。”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之。自古商人亦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国则罔有立政用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译文”“唉!年轻人,您现在已经是君王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设立官员。设立立事、准人、牧夫的官员,我们首先要能清楚了解他们的长处,才可使他们治理政事;去帮助上天授予我们的民众,使众多狱讼案件和我们发布的命令都能处理适当。这方面的事务不可以包办代替,甚至一句话一个字都不可代替。那样我们周国最终会招到品德完善的贤能之才,来治理上天所授予的民众。”唉!我姬旦把前人的美言全都告诉您了,年轻的王啊。从今以后,文王的后继子孙,不要在各种狱讼和敕命方面犯错误,这些事只让主管官员去处理。从古时商代先王到我们的周文王设立官员,包括立事、牧夫、准人官,要先考察他们,再加以挑选,然后才能让他们去治理政事。国事没有设立负责的官员而任用奸佞之人,且又不恭顺于美德,这样的君王执政就不能显耀。自今以后设立官员,不要任用奸佞之人,要任用贤能之士担任官员,用他们勉力辅助我们的国家。“现在,文王的后代子孙,您这年轻人已经做了君王!可不要干预各种狱讼案件以犯错误,要记住只让主管和执行官员去处理。您要治理好军队,循着大禹的足迹,遍行天下,直到海外,使普天下的人无不臣服,用此来显现文王的光辉,用此来发扬武王之功业。啊!从今以后继位君王要设立官员,要只任用贤能之人。”周公如此说:“太史!司寇苏公要谨慎处理狱讼之事,以延长我们的国命。对于刑罚要谨慎,按照相应条例适中处罚。”

  顾命

  顾为眷顾,命为命令。此篇取成王临终命召公、毕公等元老重臣辅佐嗣子,多加眷顾之义,因以名篇。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成王临终向大臣托孤情况。第二部分为康王在祖庙接受册命的情况,对祖庙设备、警卫、具体册命仪式作了详细介绍。第三段记叙大臣劝诫康王继承与发扬文王、武王的功业,以及康王勉励大臣、诸侯要继续忠诚周朝,努力勤劳王事。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兹即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

  “译文”四月,正好是刚有新月,成王身体不舒服。到甲子日,成王洗了手和脸,太仆给他戴上王冠,披上朝服,靠着玉几。然后把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和御事一同召集前来。王说:“唉!我的病急剧恶化,已经很危险了,病情还在一天天加重。看样子已到临终暂留的时候了,恐怕以后再也不能发布誓言继续我的志向了,现在我要详细地训告你们。先君文王、武王曾显扬双重光辉,他们定民所依,宣布教令,然后劳苦奉行而不违背,因而能够击败殷国建立了我们周王朝。”后来年轻无知的我,谨慎应对上天的威严,继承遵守文王和武王的伟大教训,不敢昏乱和逾越。现在上天降下疾病,几乎使我不能起来,不能清醒。你们也许会明白我的话,希望你们谨慎保护我的太子钊,在艰难中获得大的成功,能安定远方、和睦近邻,以安抚勉励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我想人人都应该经过自我整饬有庄重仪态,你们不要让太子钊有触犯或陷入违背礼法的事情发生。这些人接受命令回去后,又把王的朝服陈放在王庭。到了第二天乙丑日,成王就死了。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黼、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译文”太保命令仲桓和南宫毛来引导齐侯吕,二人各执一干一戈,统领宫中卫士一百人,在宫廷南门外迎接太子姬钊。引导太子进入王宫侧室,太子忧伤地住在那里做丧事。丁卯这一天,就命令作册官制定制丧礼仪。又过了七日到癸酉这一天,召公、毕公命令百官备办丧礼所需的器物。负责宗庙祭祀的官员摆设好带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屏风和先王的礼服,在门窗之间朝南的位置,铺设双层竹席,席上有形黑白相间的镶边,在席子上有陈放五色玉石,不加修饰的矮桌。在西墙朝东的位置,铺设双层细竹篾席,带有杂色镶边,摆放着有花纹的贝壳,不修饰的矮桌。在东墙朝西的地方,铺设双层蒲席,绘有云气形状的花边,陈设雕刻的玉器,不修饰的矮桌。在堂西面的夹室中,铺设双层用竹的青皮纺织的席子,席子有用黑丝绳连缀的花边,陈设着漆器,不修饰的矮桌。还陈列各种宝物,有越玉五种,赤刀、大训、大璧、琬和琰,陈列在西墙朝东的地方。大玉、夷玉、天球和河图,陈列在东墙朝西之处。胤所作的舞衣大贝壳和大鼓,陈列在西面房中。兑制作的戈和弓,垂制作的竹箭,陈设在东面房中。大辂放在宾客通行的台阶前,缀辂放在主人行走的台阶前,先辂放在门左侧堂屋前,次辂放在门右侧堂屋前。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译文”二人戴赤黑色帽子,拿着三棱长矛,站在祖庙内门里边。四个人戴着黑色帽子,拿着戈,戈刃向外,夹着台阶站在斜石下。一人头戴冕,手执锐斧,立在东堂;一人戴着冕,执大斧,立在西堂;一人戴冕,执三锋矛,立在堂东边;一人戴冕,执三锋矛,立在堂西边;一人戴冕,执矛,站在堂北面的台阶下。王麻晚黼裳,由宾阶。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太史秉书,由宾阶,御王册命。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曰:“飨!”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诸侯出庙门俟。

  “译文”王戴着细麻布制的礼帽,穿着绣有黑白相间形花纹的下衣,由西阶登上正堂。卿士和诸侯都戴麻制礼帽,穿黑色下衣,进入中庭就位。太保、太史、太宗都戴麻制礼帽,穿红色下服。太保捧着大圭,大宗伯捧着酒杯和瑁,从东阶登上正堂。太史捧着册书,从西阶登上堂,迎着康王宣读册命中的话。说:“大王靠着玉桌,陈述他的临终遗命,命令你继承文王、武王遗训,做君王去治理周国,遵循大法,使天下太平,用以报答和弘扬文王、武王光辉训教。”王拜了又拜,然后站起来,回答说:“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年轻人,怎么能治理好天下四方,以敬畏上天之威严呢?”于是康王接受酒杯和瑁,前进三次,祭酒三次,放下酒杯三次。大宗伯说:“请王饮酒吧!”王饮酒后,太保接过酒杯,走下堂去洗手,然后用另一种酒杯斟上酒,手捧圭璋,饮酒答谢王。太保把酒杯交给宗人,向王拜谢。王回拜太保。太保又从宗人手里接过酒杯,祭酒,尝酒,放下酒杯,再把酒杯交给宗人,然后又向王拜谢。王又答拜。太保走下堂,此时各种陈设器物已经撤去。诸侯卿士们出祖庙门在外等候。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译文”王走出祖庙,进入应门。太保率领西方众诸侯进入应门左侧,毕公率领东方众诸侯进入应门右侧,他们都穿着绣有花纹的礼服,系着朱黄色的围裙。诸侯们献上命圭和各种贡物,说:“我们这些王朝护卫大臣请求向王奉献土特产。”他们都向王再一次拜叩头。“王应该继承先王美德,进行答拜。太保和芮伯向前走来,互相作揖行礼,一同向王再拜叩首说:我们恭谨地禀告天子,伟大的上天改变了大国殷的命运,于是周文王、武王接受天道,抚慰西边的人民。刚去世的君王在赏罚方面处置得完全合宜,能安定其功业,把他的幸福留给后代。如今王您要谨慎呀!要记住扩大王朝的六军,不要败坏我们高祖文王独特的国命。”王若曰:庶邦侯甸田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群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译文”王这样说:“侯甸男卫诸国的君主们!现在我姬钊来回答你们的劝告。先君文王、武王极大地成就了民众的富裕,而不致力于责罚民众,从而获得民众的共同信赖,因而他们的功业昭明于天下。那也就有像熊罴一般勇猛的将士和忠贞不贰的大臣,保卫治理我们的国家,因此他们才从上天那里接受正命。伟大的上天用大道来训教我们,并把天下授予我们。于是先王就命令分封诸侯,树立屏藩,以眷顾后代子孙。现在我的一些伯父还相互顾念王室,继续像他们先公臣服于先王那样。虽然你们身在王室之外,你们的心不可不在王室,以辅助关怀我行善,不要使我这少年在历史上留下羞辱!”三公诸侯群臣听完王命,互相作揖,就迈着小步快速退出。康王脱掉礼服,返回守丧之侧室,换上丧服。

  吕刑

  《吕刑》产生于西周穆王时代,为我国现存历史最古老的刑书。吕为吕侯,又称甫侯,为吕国国君兼周穆王之司寇,主管狱讼刑罚之事。全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结勤政慎刑的历史经验。第二部分阐述刑律条文和审理案件的方法、原则。提出依罪行轻重给予三种处罚方式,即五刑、五罚、五过,并把五刑细目增至三千条。第三部分指明刑罚的重要性,强调慎罚思想。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

  “译文”王给吕侯发下命令。王享有国命已近百年,年岁已经很老,对政事有些荒废了。应当谋划制作刑法,用以禁制天下臣民。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常,鳏寡无盖。”皇帝清问于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下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于民彝。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译文”王说:“古代有过教训,那时蚩尤开始作乱,牵连到一般民众,以至于人们相互攻击杀戮,轻视道义,内外作乱,偷窃抢夺,诈骗强取。苗民不服从政令,国家就用刑罚来制裁他们,因而制定了五种酷虐刑罚和法律。进而杀害无罪的人,开始滥用劓、黥等酷刑。以致后来数种刑罚并用,不区分受刑罚的人是否有罪无罪。”苗民们开始相互欺诈,社会变得纷乱搅扰,没有合于诚信的人,以致竟会背叛对神明立下的誓约。酷虐的刑罚使众多的人受到戮辱,他们一并向上天报告自己的无罪。上天视察苗民,发现那里没有芳香的美德,只有酷刑散发出的腥气。伟大的上天怜悯这些受戮辱的无罪的人,于是用惩罚报复残暴的人,把他们隔绝到僻远的地方,不让他们的子孙在天下继续做君主。又命重和黎分别主管天神、地民之事,断绝地民和天神的直接交通,神与民不能再升降杂糅了。后继之君王与臣民,互相勉力辅行常道,使孤苦无依的人也不会受到伤害。“伟大的上天虚心询问下民,孤苦无依之人对残暴的苗人有怨恨之辞。于是上天就以淳厚之德去行使威罚,民众知畏服;以淳厚之德去明察事理,是非彰明。于是命令三位大臣,为人民的事业忧思操劳。伯夷颁布了法典,按照刑法判断民众的争端;禹平治水土,主管为名山大川命名;后稷教民播种,努力种植好嘉美的谷物。三位大臣获得成功,老百姓也变得富足了。主管刑狱的官制御百官用公正适当的刑罚,以教导他们敬重美德。”庄重威严的君王高高在上,勉力不息的群臣俯首在下,功业光耀于天下,没有人不勤修德政。所以要明白运用适当的刑罚,遵循它治理民众辅行常道。主管刑狱之官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要为民造福。要谨慎戒惧,使人们对自身没有非难之辞。因为肩负上天之美德,并自行完成上天授予之伟大使命,所以能在人间配享禄位。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其今尔何惩?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

  “译文”王说:“啊!四方的诸侯,你们不是代表上天来治理百姓的官吗?现在你们要以什么作为借鉴呢?不就是伯夷传下来的刑罚之道吗?现在你们要以什么作为惩戒呢?就是苗民不省察狱事之繁,不选择贤能之人,不考察五刑运用是否适当;只有任用那些依势逞威的人掠夺货财,裁断五刑,从而扰乱了无罪之人。上天不肯赦免,降下灾祸于苗民,苗民不能脱开这种惩罚,于是就灭绝了他们的继承者。”王曰:“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今尔罔不由慰日勤,尔罔或戒不勤。天齐于民,俾我一日,非终惟终,在人。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译文”王说:“啊!要时常把这些教训记在心里呀!伯父、伯兄、仲叔、季弟以及年少的子孙们,只要你们都听从我的话,就差不多可以保有上天所授予的至善至美的命运了。现在你们都自慰说已经很勤奋了,你们没有人知道警戒自己的不勤奋。上天要归顺下民,使我们暂居此职,国命若是在不应终止时终止了,这完全在于人为。你们可要崇敬地接受天命,来拥戴我个人。虽然被人敬畏也不要自以为可畏,即使被人赞美也不可自以为美善。只是要谨慎运用五刑,以成就三种品德。一人有美德,万民都得益,国家就能长久安宁。”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罪惟均,其审克之。“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孚有众,惟貌有稽。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之!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罚惩非死,人极于病。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非从惟从。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共刑其罚,其审克之!狱成而孚,输而孚。其刑上备,有并两刑。

  “译文”王说:“唉!过来吧!有邦国有土地的各位诸侯各位大臣,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是至善的刑法。在现今你们安定百姓,要选择什么?难道不就是贤人吗?要谨慎对待什么?难道不就是刑罚吗?要思考度量什么?难道不就是断案适宜公正吗?”原告和被告两方都来了,法官依据五刑条款来法断;若五刑条款与犯罪事实相符可信,就可按五刑治罪。如果按五刑条款还不能核实,就用五等罚金来惩治;如果仍然不能用五等罚金惩治,就用五种过失来惩治。法官用五过惩治人容易出现的弊端有:畏惧权势,报复恩怨,搞裙带关系,贪赃受贿,接受请托。法官如果有上述弊端,其所犯的罪与犯罪者相等,要审核清楚。“如果按五刑定罪有可疑之处,则要减罪。按五罚惩处有可疑处,亦要减罪。要审核清楚呀!审核诉讼事实是否可信,要经过众多部门的协助,外表相像而实际不同的事例更要察明。没有经过审核的事实根据,就不能听从。都要严格奉行上天的威罚。”如果定墨刑之罪有可疑之处,就减罪,处以罚金一百锾,并要核实他的罪行。如果定劓刑之罪而有可疑,就减罪,处以罚金二百锾,并要核实他的罪行。如果定刑之罪而有可疑,就减罪,处以罚金五百锾罚金,并要核实其罪行。如果定宫刑之罪而有可疑,就减罪,处以六百锾罚金,并要核实其罪行。如果定大辟之刑而有可疑,就减罪,处以一千锾罚金,并要核实其罪行。墨刑的种类共有一千条,劓刑的种类有一千条,刑的种类有五百条,宫刑的种类有三百条,大辟的种类有二百条,五刑条款共有三千条。“刑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则应比照刑律上下条文,用类推方式定罪,不要使判决出现差错和混乱,不要使用已废除的法律,要仔细审察,要依据法律,要审核清楚啊!判了重刑而应该减轻的,就服减等之刑;判了轻刑而宜加重的,就服加等之刑。各种刑罚的轻重要根据情况变化而灵活变通。刑罚的轻重还要根据社会情况确定,调整刑罚轻重的目的是使不顺服的民众趋向归顺,调整刑罚轻重要有条理,要抓住要点。”用罚金惩处犯人虽不及处死,也会使人极度困苦。不要起用巧言令色、心术不正的人断案,而要用善良的人,这无非是求得公正合理。从出现矛盾处考察供词,就会使不肯服罪的人认罪伏法。要以怜悯敬畏之心断案,光明正大地打开刑书,根据条文反复斟酌,这样做就差不多都能公正地判案。无论是按五刑定罪或是按五罚惩处都要审核清楚啊!案件判定要取信于人,改变判决也要有使人信服的理由。判决结果要上报备案,一人要犯有二罪也要一并上报。“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惟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明清于单辞,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货非宝,惟府辜功,报以庶尤。永畏惟罚,非天不中,惟人在命。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王曰:呜呼!嗣孙,今往何监?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之哉!哲人惟刑,无疆之辞,属于五极,咸中有庆。受王嘉师,监于兹祥刑。

  “译文”王说:“啊!要谨慎呀!各位诸侯大臣们,我说的话多半让人戒惧。我一向谨慎于使用刑罚,因为只有有德之人才能用好刑罚。如今上天扶助民众,我们要在人间作好配合。对一面之词要明察,对民众的治理,无不是由于法官以公正的态度听取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申诉,没有人可以对双方诉词做手脚以为自家谋利。审理案件时接受的财货不是宝物,而是犯罪,所得到的回报是众人的怨恨。永远值得敬畏的事就是刑罚,并不是因为上天不公正,而在于人是否能察知天命。上天的刑罚如果不下达,天下就不会有善政。”王说:“啊!子孙们,从今往后你们要以何为鉴?难道不是美德吗?对于民众的案情,要明白审理呀!只有明哲之人才能用好刑罚,使无穷无尽的讼词,都能极大地符合五刑的公正合宜,因为都能公正合宜,所以就有吉祥。接受王治理的善良民众,要看重这美善之刑法呀!”

  文侯之命

  西周末年,幽王荒淫无道,宠爱褒姒,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起诸侯、大臣的强烈反对。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拥立宜臼为太子,后为平王。晋文侯、郑武公辅助平王,做出重大贡献。平王为表彰晋文侯的功绩,作《文侯之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义和,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汝多修,我于艰,若汝,予嘉。”

  “译文”王如此说:“伯父义和呵!我们伟大显赫的文王武王,能恭谨地显明其美德,使其美德升于天上,遍闻于天下,因此上天才把大命降落到文王身上。也因为先王的诸位贤臣能辅佐先王理政事,对于君主的大小谋划都遵从,所以先祖能安处其位。”唉!不幸到我这年轻人继承王位,遭遇上天降下了大灾祸。断绝了下民的财源与恩泽,又遇到众多国家侵略。现今我的治事的大臣中,没有老成持重的杰出人才,我不能胜任。祖辈父辈的诸侯国君们啊,希望你们为我分忧!啊!有继续使我永安君位的人了。“伯父义和,你既然能昭显你那显赫祖先,就开始效法文王武王,并会合诸侯继承你的祖先,尽孝道。你战功卓著,在艰难之中捍卫我,像你这样的人,我很赞赏。”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一卣;彤弓一,彤矢百;贞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译文”王说:“伯父义和呀!希望你能回去整饬军队,安定邦国。现在我赐给你黑黍香酒和缶;一张红色弓,红色箭一百支;黑色弓一张,一百支黑色箭;四匹马。”伯父回去吧!希望能安抚僻远,亲善近邻,爱护安定的民众,不要废乱政事,贪图安乐,要考察抚慰你的国家,来成就你贤明的美德。

  费誓

  费,又作肹,地名。本篇为鲁公伯禽率师征伐淮夷、徐戎,在费地发布之誓词。本篇与《牧誓》等篇有所不同,它没有宣布淮夷罪状,而是以申明军纪为宗旨,内容包括:告诫军民人等,准备好武器军械,管好牛马,严守纪律,供应足军需。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乃甲胄,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乃阱,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无敢寇攘,逾垣墙,窃牛马,诱臣妾,汝则有常刑!”甲戌,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汝则有无余刑,非杀。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译文”鲁公说:“喂!请大家不要喧哗,听我发布命令。往昔被征服的淮夷、徐戎现在又起来作乱。请妥善缝制好你们的甲衣和头盔,系好你们的盾牌,不许马虎大意!准备好弓箭,锻造戈矛,磨好兵器的锋刃,不许有懈怠。”现在把栏圈中的牛马赶到野地牧放,关闭捕兽的机械,填塞捕兽的陷阱,记住不要伤害放出的牛马。放出的牛马如果被伤害,你们就要受常刑制裁。“如果马牛走失,男女奴仆逃跑,不许离开部队去追赶,只准报告,这样我就会赏赐你们。如果你们私自离开部队去追赶,而不报告,你们就要受到常刑处罚!不要抢劫偷窃,不要越过短墙,偷窃牛马,拐骗男女奴仆,如果这样你们就要受到常刑处罚。”甲戌日这一天,我们要出发去征伐徐戎。准备好干粮,千万要及时备好。如不及时备好,你们将被处以死刑!鲁国郊遂所有民众,准备筑墙的木板。甲戌日这一天,我们也要修建壁垒,不许不供应;如果不供应,你们将受到除死刑外的一切刑罚的惩治。鲁国郊遂所有民众,准备充足的牲畜的饲草和干草,不敢不准备丰足,如果不准备丰足,你们将被处以死刑!

  秦誓

  本篇为春秋时秦穆公所作的誓词,内容与《牧誓》、《费誓》等篇不同,既无对敌人的声讨,也无对军民的诸多号令,全篇皆为秦穆公悔过自责之词。本文情真意切,颇具感染力。全文可分两部分,前部分讲述重大决策不能个人专断,要接受众人、老臣的意见。后一部分讲君主要善于识人用人,要心胸宽广。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译文”秦穆公说:“喂!我的众官员们,你们听着,不要喧哗!我告诉你们群言中首要之旨。”古人有言:‘人们都自以为是,所以多徘徊不进。’责备别人不难,唯有受人责备却顺从如流水,这才困难!我心中的忧愁是,日月一旦过去,就不再回来。“以往有谋略的臣士,因为未接近我而有忌恨;现今有谋略的臣士,我把他们当做亲近之人。虽说是这样,尚且还要向那些老年人咨询,这样就不会有过失。”“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译文”“白发苍苍的贤士,就算体力已经很差了,我还是愿意亲近他们。然而壮健勇猛的武士,射箭驾车的本事都不差,我却常常不大喜欢他们。只是那些浅薄而善于巧辩的人,他们能使君子轻忽怠慢,我却竟然大加亲近。”我默默地思考着,假如有这样的官员,他诚执专一,可是没有其他本领,他的心安闲自得,能够容人。别人有本领,就像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善良明哲,他从心里喜欢,不止是在口头上称赞。这样的人能够宽容民众,如果起用他们保护我的子孙和民众,也就能为子孙和民众谋福利呀!“如果别人有本事,就妒忌憎恶,如果别人善良明哲,就阻挠使其不能通达。这样的人不能宽容民众,任用他们将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民众,这就危险了!”国家的倾危不安,是由于我一人的过失,国家的繁荣安定,也几乎是对我个人的奖赏。

  晚书大禹谟

  本篇为舜、禹、皋陶、益谋划国事的对话。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舜、禹、益颂赞尧之德政、功业,并阐述勤劳政事、治理国家要努力抓好的一些大事。第二部分,舜因年事已高,要禅位于禹,禹推荐皋陶,舜称赞皋陶任刑官之重要贡献。第三部分,禹受命征伐三苗,先以武力威慑,三苗不服。禹接受益的建议,撤军而广施文德,用德治感化三苗。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译文”考察古往之事,大禹说:“传文德教命于四海,敬承舜帝教诲。”又说:“如果君王能把当政看得很难,臣子能把为臣看得很难,国家政事就会得到妥善治理,民众也会加速修养德行。”舜帝说:“是啊!确实如此。善言如果不被埋没,民间就没有被遗漏的贤人,天下所有邦国都会安宁。考核众人的意愿,抛弃己见而听从众人,不虐待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不抛弃困苦贫穷的人,只有尧帝能做到这些。”益说:“啊!尧帝之德覆盖广大,运行辽远,又圣明通达,又神妙莫测,既能文,又能武。上天于是眷爱他而赋以重任,使他抚有四海而为天下之君王。”禹说:“顺从道则吉,叛逆道则凶,二者感应迅捷,如影随形,如响应声。”益说:“嘘!要警惕呀!安逸无忧之时要警戒,不要丢弃法律制度。不放纵游玩,不过分追求声色之乐。任用贤人专一无二心,去除邪恶果断而不犹豫。对谋划的事如果有疑惑就不能成功,各种志向思虑要开阔、明晰。不要违背正道去谋求百姓的赞誉,不要违逆百姓意愿来顺从自己的欲望。对上述诸事要不懈怠,不荒废,四方各国就会前来朝见。”禹说:“啊!舜帝,您要深思上述之言啊!美好品德就表现在善政上,政事的经旨在于教养民众。水火木金土谷要治理好,正德、利用、厚生三事要谐和得当,九事之功要有序,九功就会被歌唱。用休美的政事来告诫人,用威严的刑罚来督责人,用颂扬九功的歌来勉励人,使德政不败坏。”舜帝说:“是啊!水土能得到治理,是因为顺物之性而获成功,六府三事确信得到整治,千秋万世永远依赖它,这是你的功绩。”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惟汝谐。”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译文”舜帝说:“走到前面来吧,禹。我居帝位已有33年了,现在年老力衰,为国事操劳很疲倦。只有你不怠惰,你来统领我的众多臣民吧。”禹说:“我的德行不能胜任,民众恐怕不会依从。皋陶却能勉力施行德政,德泽就下降于民众,民众都归附他。帝您要深思啊!想念德在于皋陶,舍弃德在皋陶,称述德在皋陶,诚实发现德也在皋陶,只有您能思念皋陶的功劳啊!”舜帝说:“皋陶,这些臣民,没有人干犯我的政令。您来做主管刑狱的士官,要清楚五种刑罚,用它来辅佐五常之教,希望帮我来治世。施用刑罚是期望将来不使用刑罚,使民众顺于中正之道,这些都是你的功劳,继续努力吧!”皋陶说:“您的品德没有过失,简约平易地治理臣下,统治百姓宽厚又不苛刻。惩罚绝不株连后代子孙,奖赏却延及于世世代代。无心的过错,不管多大都能宽恕;故意犯的错误,不管多小要处罚。定罪量刑时有可轻可重的疑问,就轻判;赏功时有可轻可重之疑问,就重赏。与其可能错杀无罪的人,宁可承担违反常规的错过。爱惜生命之美德,是与民心相融洽和谐的。上述做法得以应用,人民就不会冒犯他们的官长。”舜帝说:“你能使我按照意愿治理好国家,使四方各国闻风归附,这是你的美德。”舜帝说:“来吧,禹。洪水泛滥在向我们提出警告,你信守诺言,完成治水大功,说明你是贤能的。对国事不辞辛劳,治家事力求节俭,不自满,不夸大,说明你是贤能的。正因为你不自负贤能,天下没有人来与你争执。正因为你不自己夸功,天下没有人来和你争功。我褒美你的品德,嘉奖你的大功,帝王相继应在你身上,你终要登上君王之位。人心危险,道心精微,应当精心分辨,专一执守,信守中正之道。没经过验证的话语不要相信,没经广泛咨询的计谋不要轻用。民众所爱戴的不就是君主吗?君主所畏惧的不就是民众吗?民众没有君主拥戴谁呀?君主没有民众就没有人来守卫国家。要谨慎专一啊!慎重你所处的地位,诚挚专一地修养你的品德,如果天下百姓困苦贫穷,上天所赐给你的禄命就会永远终止。口能出善言,也能引发战争,我的话不再重复了。”禹说:“用枚卜方法对功臣们逐一占卜,让听从吉祥者来接受帝位吧。”舜帝说:“禹呀,卜筮之官在占筮前要先断定志向,然后才去命龟占卜。传位给你我的志向已确定,征询臣民意见也都与我相同,鬼神相互依从,用龟甲蓍草占筮,结果也会协同一致,占卜结果不会重复出现吉祥。”禹跪拜以额触地,坚决推辞。舜帝说:“不要推辞,只有你合适。”正月初一清晨,禹在尧帝的庙接受禅位,率领百官像当初舜接受禅位一样。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运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译文”舜帝说:“唉,禹呀!这些苗人不遵从教化,你去征讨他们。”禹就会见各诸侯国君主,在誓师大会上说:“你们众位将士济济一堂,来听我的命令。这些苗人蠢蠢欲动,昏暗迷惑,轻侮傲慢,自以为贤能,违反大道,败坏美德,结果君子被排斥于民间,小人被重用,民众被抛弃不能安宁,上天降给他们灾祸。所以我要带领你们众位将士,奉命去惩罚他们的罪过。你们同心协力,能建树功绩。”30天过后,可苗人还是违抗命令。益作为禹的助手,说:“只有德行能感动上天,不管多远都能达到。自满自足会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则获得利益,这就是天道。当初舜帝在历山耕作的时候,前往田间,每日向上天号泣,对待父亲和继母,他自愿承担罪责,招来恶名。恭敬做事,见父亲瞽瞍,他表现出敬畏庄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变得诚挚和顺了。至和可以感动神灵,何况这些苗人呢。”禹拜谢益之善言,说:“很好!”于是整顿军队班师而回。舜帝就广施文教德化,让人放下兵器,手执盾牌和羽毛在台阶间跳舞。过了七十天,苗人前来归顺。

  五子之歌

  本篇载夏代事。夏朝第三代君主太康,即位后一味田猎游玩,荒废政事,不恤民情,人民怨恨,终为有穷部落首领后羿所驱逐而失国。本文所讲之事是在太康失国之前,去洛水南田猎,太康久去不返,为后羿所拒。全文可分两部分,开头部分讲述作歌之背景和缘由。第二部分列出五首歌内容,叙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祖训,指责太康违背训诫,纵情酒色游猎,乱政失国之罪,并对执政者不注重修德酿成的恶果深表追悔与叹息。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于洛之。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译文”太康居君位却不理国事,因为贪图安逸享乐而丧失君主的德行,老百姓都怀有二心。可他还是恣意享乐游玩没有节制,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一百多天都不回来。有穷国君主后羿以民众不堪忍受太康的所作为缘由,就在黄河沿岸阻截太康,不许其返回国都。太康的五个弟弟侍奉其母亲也跟来了,他们在洛水转弯注入黄河处等候太康。由于太康长时间不归,五个兄弟都很怨恨他,遵循大禹训诫而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译文”其中第一首歌词说:“祖宗大禹有遗训,要亲近民众,不可以轻贱,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了国家才会安宁。我看普天下愚笨的男女都有胜过我的地方,一个人有许多过失,招致怨恨之过失岂止在明显之处,微细看不见的过失也要用心改正。当我面对千千万万民众,内心畏惧就像用朽绳驾驭六匹马一样,作为居众人之上的君主,怎么能不谨慎专一呢?”其中第二首歌词说:“祖宗遗训有这样的话:在内如果为女色所迷乱,在外就会为田猎所迷乱。喜爱美酒不知餍足,嗜好歌舞不知休止,住在高大的屋子中,却还要雕饰墙壁。这几项中只要有一条,就会亡国。”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译文”第三首歌词说:“只有那尧帝,拥有冀州地方。如今丧失了他的治世之道,搞乱了他的纲纪法度,于是招致了国家灭亡。”第四首歌词说:“我们圣明的祖先大禹,是天下万邦的君主。他有治理国家的典章,遗留给他的子孙。使关口通畅,计量统一,人民互通有无,公平交易,日用物资不缺,王府也就因此富有了。现在却废弃失落了祖宗的勋业,覆灭了宗族,断绝了祭祀。”第五首歌词说:“呜呼!我们要归向哪里呀?我心怀悲痛。百姓仇视我们,我们将去依靠谁呀?我心中哀思,羞惭而内心愧悔。当初不认真修养品德,现在后悔也无法补救了。”

  胤征

  本篇是胤侯奉命出征羲和的誓词,故名《胤征》。掌管天文历数的羲氏和和氏玩忽职守,造成历法混乱,天象不明,带来重大损失。为此,仲康命胤侯前往征讨。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讲,按圣人训教,君臣民各有职守,如果不能恪尽职守就要受处罚。第二段讲述羲和不遵职守之罪,也就是前往征讨的理由。第三段告诫将士同心协力以取全功,并申明只惩处首恶分子,允许胁从者改过自新。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征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译文”仲康刚登上王位统治四海时,命令胤侯掌管六军。羲氏和氏放弃他们的职责,回到封地去酗酒享乐,胤侯奉王命前往征讨他们。他向众人宣告说:“啊!我的众位将士,圣人有谋略训诫,证明可以保国安民。先王能谨遵上天告诫,臣民能奉行常法,百官能尽职尽责辅佐其君,诸侯之君主也很贤明。每年孟春,主管宣教之官敲着木铎在道路巡行,官与师互相规劝勉励,百工也用他们的技艺谏止过失。如果上述中有不奉行职守者,国家有常刑惩处他们。”“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译文”“然而这羲和氏品德败坏,因酗酒沉醉迷乱,违背官员职责,离开职守,搞乱了天道运行秩序,把他们主管的事务远远抛开。于是在九月初一这一天,太阳月亮没有在房宿会合就发生日食,乐官敲鼓,田夫驱驰,民众奔跑,而主管此事的羲和却毫无所知,他们昏暗迷惑,不明天象,犯了先王定下的诛杀律令。政典说:‘对天时历数计算不准确,提前者杀无赦,落后者也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欲,咸与维新。呜呼!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余众士,懋戒哉!”

  “译文”“现在我率领你们众位将士,奉行上天对他们的惩罚。你们众位将士对王室要同心协力,希望你们能辅佐我,恭敬地遵奉天子的威命。大火燃烧在昆山之上,美玉和顽石都被烧毁。天王官吏放纵其行为,造成损害比这大火还要猛烈。我们只需歼灭罪魁祸首,对胁从之人就不要惩治了,以往沾染的污秽陋习,都准许改过更新。呜呼!如果严明能胜过私爱,就确信会成功;如果私爱胜过严明,就一定不能成功。你们这些将士们,要勉力,要警戒啊!”

  仲虺之诰

  本篇为仲虺开导、劝勉成汤之诰词,故名《仲虺之诰》。汤以武力灭掉夏,取代夏朝后,内心深感不安。为此,仲虺作了这篇诰词,阐明汤灭夏桀是顺天应人的正义之举,劝说汤放下思想包袱,努力修德,把国家治理好。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指出夏桀违背天道人心,陷民于水火之中,汤取代桀是合理的。第二段指责夏桀失政,臣民离心。汤贤德智勇,奖善罚恶,为众望所归,四方之民盼望他早日到来。第三段提出一些安邦定国、修德治民的重要原则,勉励汤努力遵循,谦虚不自满,敬奉天道,以此永保天命。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

  “译文”成汤把夏桀放逐到南巢,内心感到惭愧,说:“我担心后世会有人把我的这个举动作为以臣伐君的借口。”仲虺就作诰词说:“呜呼!老天生出这样有种种欲求的众民,如果没有君主治理,天下就要大乱,老天于是就生出聪明人来治理天下。夏桀昏乱败德,让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上天就赐给君王您勇气和智慧,使您成为天下各邦国的表率。您要继承大禹原来的职事,遵循其典章制度,像对待天命一样奉行。”“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

  “译文”“夏桀有罪,为他的恶行假托上天名义进行欺骗,对下面发布苛刻虐民的命令。天帝因为他的恶行,就用商汤来接受天命,使夏桀失掉其广大臣民。那些怠慢贤德投靠有权有势者,确实有众多同类。当初,我们邦国在夏王看来,就像杂混在禾苗中的野草,就像混在谷物中的空壳。我们商国上上下下都战战兢兢,都害怕招惹害祸。况且大王您的美德,说出来足以动人听闻。大王您不贪恋歌舞和女色,不为自己积聚财物。能努力修德之人你就授予官职勉励他,能勉力建功之人你就给予奖赏鼓励他。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尽心,改正过失毫不吝惜。能宽厚能仁慈,在万民中诚信彰明。葛伯仇恨馈赠他的人,大王您初次征伐就从葛伯开始。之后,您向东征伐西方夷人不满意,向南征伐北方狄人不乐意,他们说:‘为何只把我们放在后面?’您所到地方的民众,家家户户相互庆贺,他们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吧,他来了我们就能死而复生。’看来民众拥戴商汤,这是由来已久的啊!”“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译文”“帮助贤能的人,辅佐仁德的人,表彰尽心做事的人,任用善行卓著的人;兼并弱小国家,攻伐昏庸国家,夺取动乱国家,轻慢灭亡国家;推动应该灭亡之国尽快灭亡,稳固应该生存之国好好生存,只有这样,我们的邦国才能昌盛。使德行日日更新而不停滞,天下各国都会前来归附;如果内心自满自足,亲族也会离散。君王你要努力昭明大德,在民众中建树中正之道,以正义来裁断事务,以礼仪来规范思虑,并把这作为留给后代子孙的功业和财产。我听说:‘能自得老师的人可称王,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的人必灭亡。勤学好问会宽宏大量,自以为是就会渺小卑微。’呜呼!要把事情谨慎小心坚持做到底,就应从开始时做起。树立有礼,去掉昏暴。敬重崇奉天道,永久保持住上天之教命。”

  汤诰

  汤伐夏胜利后,回到亳都,会见前来朝见的各国诸侯,发表了这篇诰词,故名《汤诰》。全篇共分三段。第一段讲上天赐福下民,君主应按民之性立法行法。第二段讲汤伐夏桀并取而代之,上顺天意,下合民心。第三段告诫各国诸侯要遵守常法,以受天之吉祥,不可放纵淫乐。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译文”商王汤从战胜夏桀的战场归来,到达亳都,公告天下诸侯。商王说:“喂!你们大家,听明白我的告诫。伟大至上的上帝,赐善性给天下民众。顺人固有之恒常本性,能安其治国礼法者就是君。夏桀泯灭道德,采用酷刑,对各国百姓施行虐政。你们百姓,遭受其凶狠摧残,不能忍受其残害之痛苦,都向天神地诉告自己无罪。天道使行善之人得福,使作恶之人遭受祸害,故而降灾祸给夏,用以彰明其罪恶。”“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译文”“所以我商汤奉行上天赏罚之命,不敢赦免桀之罪。请允许我用黑色公牛作祭祀,请允许我昭示天神地,请求他们降给夏罪。于是求得圣人伊尹,与他齐心协力,为你们请求上天保持国命不灭亡。上天诚信保佑下民,有罪之夏桀被驱除而屈服。天命是不会有差错的,现在天下亿万百姓生殖繁衍,像草木欣欣向荣。上天使我帮助你们国家和家庭安宁和睦,讨伐夏桀之事我还不知道是否得罪天地神灵,为此害怕得惊恐战栗,就像要掉进深渊一样。”“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译文”“凡是我创建的邦国,不能遵从不合常规的法则,不能享乐过度,要各自遵守常法,用此来秉承上天之美命。你们有好的业绩,我不敢隐瞒遮盖;罪应由我自身承担,我不敢自行赦免,这一切上帝心中已有所考核。假如各国诸侯有罪,罪在我天子一人身上;如果我天子有罪,不会连累你们各国诸侯承担。啊!希望你们能如此诚信,这样就会有好的结果。”

  伊训

  成汤之嫡长孙太甲即帝位后,贤臣伊尹以先祖成汤之德行、功业对太甲进行教导,作成此篇,故名《伊训》。《伊训》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作本篇之背景缘由。第二部分介绍夏失天下殷得天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第三部分评述成汤“三风十愆”训诫对治国治家、保持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译文”商太甲元年十二月乙丑日,伊尹祭祀先王。辅佐继位之君太甲到祖庙恭敬地拜见祖先灵位,侯服甸服官员各诸侯国君都来参加,百官总括自己的职事听从冢宰伊尹的命令。伊尹就详细讲述建立功业祖先之盛德,用以教训太甲。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其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译文”伊尹说:“呜呼!古时夏先王大禹,周遍勉力推行德政,当时没有天灾。山川之神与一切鬼神,都安宁平静的,连同鸟兽鱼鳖也能顺性生长。他的后代子孙,不遵循先祖训诫,上天就给他们降下灾祸,借助我们享有天命的成汤来实施。攻伐夏桀从鸣条始,汤修德政从亳都始。我们商王,传播昭告英明圣武之德,用宽厚仁德代替暴虐凶残,普天下人民都信赖他、归心于他。现在君王您继承他的德政,都需要从开头做起。树立仁爱要从对待亲人做起,树立恭敬要从尊敬长者开始,从家开始施行,推至天下各国。”呜呼!先王成汤开始修正规范人思想行为的礼法条文,听从直言规劝,追随古代贤哲。居上位能圣明,处下位能忠诚,与人相交往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身生怕来不及,从而达到拥有天下诸国,这是何等困难啊!“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译文”“汤还广泛寻求圣明而有才智之人,让他们辅佐后继君王,制定惩治百官之刑法,用以警戒那些有职位的官员。成汤说:‘有人大胆包天经常在宫室观赏舞蹈,沉湎歌乐,这就叫做巫风。有人大胆包天拼命贪求财货、贪求女色,经常游玩、田猎,这就叫做放荡之风。有人大胆包天侮慢圣贤之言,违背刚正忠直之言,疏远德高望重的老者,私爱愚昧之徒,这就叫做迷乱之风。上述三种劣气,十种过错,卿士如果犯有其中之一,他就必然丧失封地;诸侯如果犯有其中之一,就必然亡国。臣下如果不能匡正其君的过错,就要受墨刑。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