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言

  一座山和两条河

  纠结在三县交界处

  赣江袁河像两个婀娜多姿的少女

  她们行将牵手,却被

  莽汉百丈峰生生隔开

  因此,这个地方添了许多风景

  男人喂马劈柴

  女人生火做饭

  和尚化缘,道士炼丹

  隐士拣了个僻静处

  与野兔山鸡捉迷藏

  也因此,这个地方生出了许多事端

  何秀才对不出下联

  做了鬼在山道上唬人

  燕蚁菩萨与斗鸡道士斗法

  把一座庙烧了,把一个家毁了

  更可恨的是那些草莽

  在山里打打杀杀,生灵涂炭

  而我时常想

  假如没有百丈峰从中作梗

  袁河可能不会继续往东流

  可能不会有下游的吴城文明

  不会有临江府第

  在这三县交界处,会

  少一座山,多一座城市

  (龚云 于2013年3月)

  晨曦照射,几万亩原生态林木郁郁葱葱、绿潮叠涌,山下茫茫田野泛起白光,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蜿蜿蜒蜒的小溪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一光一影、一枝一叶、一渠一水,一切都是如此悠然淡泊,静听花开花落、溪流鸟语,坐看云卷云舒、露蒸汽绕。

  登上主峰,来到三县亭,亭中界碑成三面,各有地名标记,北为新余,南为峡江,东为新干。

  站在山巅,触景生情,多少历史文化古迹静卧其中,多少传奇故事流传着世态变迁。

  最顶峰那座叫葛仙坛,相传为东晋道学家葛洪修道炼丹之处,香火延续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毁于“文革”中的“破四旧”。山下的雷公庙历史更久,始建于商朝。

  山中还有一个名洞:皇帝洞。传说是唐朝宣宗皇帝登基前在百丈峰避祸“退至百丈”并参禅修行留下来的生活遗迹。

  百丈峰是平民百姓休闲避暑、踏青赏花的最佳去处。这里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经过数十年的精心培育和有效保护,已形成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木林等植被群落,并拥有近百公顷的原始森林植被,山峻林茂,四季景色千姿百态;壑深潭幽,泉涌溪流,探幽访胜其乐融融;空气清新,怡人心脾,休闲养生延年益寿。天清景明,伫立峰顶,赣江如长练,农田似棋盘,烦忧因此而消隐,心胸为之而开阔。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是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的天堂。山下一片杉树林里就栖息着上万只白鹭,鹭鸟好似白花朵朵,忽开东枝,忽缀西树,潮水般的鸟声阵阵汹涌,甚为壮观。

  百丈峰是文人学者览胜探幽、风云际会的极佳场所。这里濒临赣江,形似青龙,是一方颇具灵性的风水宝地。百丈峰以灵秀而著称,云雾飘渺,卓然物外,是佛道仙山。自唐以来留下众多的寺庙遗迹,有南仙姑寺、圣井寺、石井寺、蓝塘寺、宝历寺、黄塘寺、保安寺、仙居寺、东角坛寺以及正在恢复重建的云峰寺等,道观遗迹有葛仙坛、雷祠、仙井等。百丈峰因仙而名,因佛而盛,清幽淡雅,享誉四方。炼丹始祖、道教名家、东晋名人葛洪,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元代文坛名家范德机、傅若金,明代大画家朱耷等历代名人纷至沓来,或修道参禅,或探幽访胜,留下无数胜迹名篇。

  为了让美丽的百丈峰更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百丈峰的人文故事,见证百丈峰的仙、绿、美,收获百丈峰的风、雅、仁,我们编撰了《人文百丈峰》。

  《人文百丈峰》收集了一座山、一座仙山的故事。几千年来,在这座山下,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生生不息。在历史的瞬间,那些故事或悲或喜,那些先人或哀或荣。让我们沿着山脚,一起来寻找关于这座山、这座仙山的传奇。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