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三峡,集九十九峰之水,激流奔涌,注入鄱湖,这里是一个文化积存丰厚,风景十分秀丽的地方。
苏东坡游庐山,被庐山山谷奇秀所折服,留下了艳传千古的诗话,他认为:庐山最美的胜境莫如秀峰寺旁的漱玉亭和三峡涧中的观音桥,称为绝胜。“匡庐二绝”也由此而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南昌工作,在一个秋冬季节,一次战友杨树义、李绍明来九江出差,途经庐山南麓我的家乡星子县。杨树义、李绍明乐山乐水,很想利用这个机会,看看庐山南麓的风景名胜,这个导游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虽然我成长在匡山蠡水间,但对庐山的风景名胜知之甚少,仅到过庐山的秀峰和栗里柴桑旁的温泉。因为我十五岁时就出乡关,对家乡的了解实在是太少。我告诉他:“我读过苏东坡的《庐山记游》,苏东坡认为庐山最美的地方是三峡观音桥和秀峰。我们就看这两个地方吧。”在浔阳城吃过中饭,也没有休息,就向星子出发,九星公路蜿蜒起伏,路况不是很好,车速也上不来,更糟糕的是,车过高垅,我们乘坐的那辆解放牌汽车就突然熄火了,司机经过检查,说是发油器有问题,不泵油。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把我们急坏了,司机只得用手泵油,泵一次,只能走一、二公里,这样折腾了几次,竟然发油器又自动泵油了,但耽误了我们一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我没有去过观音桥,但我知道大概的方位。在去观音桥的路旁,有一个星子县王家照水电站,我有一个初中的女同学在这个电站工作,我们决定先找到她,请她带路。当我同学看到多年未见的初中同学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感到非常惊讶,听说要她陪我们去观音桥,当场就答应了。我的同学,当年是初中班里的班花,个子不高,扎着两条麻花辫,似柳梢迎春,微绽蔷薇,上身穿一件暗红格子呢上衣,显得青春靓丽和秀气。从她的住地到三峡桥,大约十五分钟的路程,那时,正是张瑜主演的《庐山恋》在银屏热播,她沿路向我们讲述,张瑜在三峡观音桥拍《庐山恋》的一些趣事,甜甜的声音,不时引起一阵欢笑声。
走近观音桥,层林翠绿,古松斑驳,藤萝垂幔,环境十分秀丽。这里还有一个古门楼,门楼楹联是:“金井旧传三峡晓,玉渊今带五峰秋。”为东晋大书法家、江州刺史王羲之所作。我们漫步前行,隐隐传来激流奔石的轰鸣。看过险涧风光,一座古桥像长虹一样飞跨断壁悬崖之上,蔚为壮观。我们透过时空隧道,去了解三峡观音桥那古朴厚重的辉煌历史。
庐山三峡,为庐山第二大峡谷,三峡其名,已不可考,但三峡之称谓,至少在东晋之前就有了。我们眼前这座鬼斧神工的观音桥,原名三峡桥,由于桥横跨险涧三峡之上而得名,后因桥西侧建有观音寺,人们又称它为观音桥,已近千年历史。三峡观音桥其结构为单一孔石拱桥,桥基扎根于东西两岸的悬崖之上,设计精巧,造型美观,下临深渊,势压狂涛,与我国著名的赵州桥齐名,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一块瑰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从桥西斜径下到桥下,只见激流奔涌,浪花飞溅,其势之险,令人胆颤心惊,当年黄庭坚就写下了“我告游者,见危思孝”,可见它的雄险程度了。桥下有金石题刻,记载了古桥的沧桑历史,三峡观音桥全长24.4米,宽4.1米,跨高10.7米,用105块重达一吨的南康花岗石相互锁扣而成。近千年来,三峡观音桥任凭“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激流冲撞,也经历了地动山摇的地震考验,风霜雨雪的侵蚀更不在话下,至今桥身安然无恙,坚固如初。在拱桥下面的花岗石上,记载了建桥的时间和能工巧匠的芳名。“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岁次甲寅二月,丁朔建桥,上愿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雨顺风调,天下民安谨题。僧德朗勾当造桥,江州匠陈智福、陈智汪、陈智洪”等字样。我们为陈氏三兄弟在这绝险称雄的三峡涧上,能制作出这样一块艺术瑰宝而赞叹不已。
我们在这里还了解到,观音桥有着浓浓的佛家情缘。三峡观音桥的上方两公里处,有庐山名寺栖贤寺,由于香火鼎盛,朝胜者众多,但三峡涧的天堑,给香客带来了困难,为此,由栖贤寺出资,请来能工巧匠,建造了这座三峡观音桥,使天堑变通途。
1084年4月,苏东坡来到了三峡观音桥,这时的三峡桥已横空飞架了70年。苏东坡被这里的人间仙境和鬼斧神工的杰作震撼了,写下了“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石……玉渊神龙近,云雨乱睛昼”这样的赞辞,以至他在作《庐山记游》中,把这里列为庐山绝胜之一。
历史上,来庐山三峡观音桥的文人雅士,无以数计,有的挥毫题词,有的放声高歌,名人踪迹溢满三峡。涧中的一块巨石上,有三峡涧三个大字,《庐山志》记载,为大书法家黄庭坚所书。在三峡涧,流芳千古的除三峡观音桥本身外,还有一大批文人雅士留下了诗、词、歌、赋。元代进士诗人欧阳玄在诗中说:“百尺悬潭万道山,一虹横枕翠微间。半天云锦开青峡,几地轰雷撼玉关。”明代第一画家、风流才子唐伯虎在这里画了“三峡涧桥图”。真是佛法无边,这一墨宝真迹,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今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据我的同学介绍,从三峡观音桥,至栖贤寺,一步一洞天,一步一画景,有二十四个激流碧潭争一桥之说,如玉渊潭、浴仙潭、金井潭,还有庐山五大著名寺庙栖贤寺等。由于时间仓促,我们没有一一游览观赏。
欣赏了桥下的急流奔涌,我们又回到桥上,山谷的轰鸣和秀丽的风光,让我们养眼怡情,留恋盘恒。在桥的东面,有一个“六泉亭”。六泉亭内,有一石刻龙头,有晶莹透沏的泉水溢出,还有石刻“陆鸿渐品为天下第六泉”字样。据《庐山志》记载,陆鸿渐就是唐代茶圣陆羽,今湖北人,一生最热茶事,他不仅对茶叶、茶具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对泡茶的水质有精辟的品定和独到的见解。大约在公元781年,陆羽游庐山,尝遍庐山山泉,他认为庐山有两处山泉为泉中琼液,一是庐山康王谷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再就是三峡观音桥的招隐泉为“天下第六泉”。名泉伴名桥,我们又多了一份雅兴。在第六泉亭内,有一个带把的竹筒,是用来为游人品赏泉水用的,我的同学开玩笑说:“六泉水也叫聪明泉,喝了人就会变得更聪明。”李绍明战友信以为真,接过我同学递过来的六泉水,一饮而尽,也许是由于一下午没有喝水,当我品尝第六泉后,真的感到清甜可口,沁人心扉,饮之神清气爽。
三峡风光醉游人,玉渊神韵尽风流。我们真有点舍不得离去,我同学也热情挽留我们,但因时间仓促,我们还是恋恋不舍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我同学热情邀请我们有机会再来,我们都愉快地答应,一定要再一次来看看这山好、水好、人更好的地方。
离开三峡观音桥,天近暮色,秀峰绝胜是游览不成了。傍晚,我们赶到庐山温泉疗养院,我的朋友胡水生和胡慧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晚餐上,杨树义、李绍明老是说,今天认识我的女同学,是一个贤慧漂亮的姑娘,看到她的热情好客,误以为对我有点意思,我反复跟他说:“就是同学关系。”他似信非信,觉得我们不是一对,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我和杨树义、李绍明都先后脱下军装,告别了激情燃烧的军营生活。我回归了故里,天各一方,杨树义转业到了省政协工作,但没有得到过李绍明的任何消息,不知道他是否还来过三峡观音桥,去看还没看过的秀峰绝胜。我告别军营后,在庐山脚下鄱阳湖岸边又生活了十二个年头,1994年再一次离开了那个画山秀水的地方,来到了浔阳江头,看明月下的长江万里船,听经久不衰的琵琶声。
在故乡工作期间,我常和爱人带着一双儿女去三峡观音桥,看过二十四潭的激流翻滚,去感悟过四两花线吊不到底的玉渊潭的神奇传说;欣赏了玉渊潭旁冯玉祥将军书写的《墨子篇》,还听过周总理与放牛娃周桂花的故事。到浔阳城工作后,在闲暇之余,也常去栖贤寺听那悠扬的古刹钟声。
经常陪同我的,是我的爱人李玉春,就是当年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着暗红格子呢上衣的姑娘,现在她已是我两个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