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我那遥远的父母官

  我是匡山蠡水的儿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结束记者生涯,调入星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持政务工作。为了解县情,我分别找来了《南康府志》、《庐山志》、《星子县志》,去感悟星子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一

  在人物篇和艺文篇,在这块地方管理过摧科抚字的军、路、府州官和县官人数众多,但有一个熟悉而又遥远的名字,不断在我的眼前跳动,他在这里任职的时间不长,而留下的政绩,青史留名。留下的思想,不断展现出灿烂的光芒。他是匡山蠡水间,像陶渊明一样,又一颗耀眼的明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诗人朱熹。

  对朱熹,我并不陌生,我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我最早读到朱熹的鲜活诗话。我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是继周敦颐之后的理学大师,他的理学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理论大纲。被封建统治者尊崇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圣人。我更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恢复弘扬的白鹿洞书院,一度成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他制定的白鹿洞学规,成为中国教育近千年的教育方针。但是,我不了解,他还是一位勤政亲民的地方政府官员,他在南康知军的任上,在画山秀水之间,同样写下了他勤政爱民的辉煌篇章。现在,我们从朱熹勤政的足迹,去展示他的勤政爱民的丰采,去了解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朱熹吧!

  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小名沈郎、季延,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诗人,安徽婺源万安乡松岩里(今江西婺源县紫阳镇)人。朱熹十八岁中进士,长期为官,是封建社会里难得的勤政廉洁的官员,历史给他的评价是:“熹安贫守道,廉退可嘉”。

  神熙五年(公元1178年)秋,南宋朝廷任命朱熹为南康军守。

  朱熹接到任南康守军的任命后,没有那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激情,主要原因是,他已在地方为官多年,本人也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已经缺乏官场的激情。这时候的朱熹已经在理学的王国里,找到了心灵的绿洲,他热衷于学术研究,著书立说,用他的思想去教化万民。同时,相儒以沫的妻子刘清四因病辞世,刚刚葬于卸任之地建阳,他还处在失去亲情的悲痛之中,所以,他决定脱去锦衣玉带,向朝廷请辞南康军职务。但朝廷没有答应朱熹的要求,而是“累辞不受”。朝廷不但不接受他的辞呈,而且还摧促他尽快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朱熹的一些好友也纷纷劝说,不要违抗君命,吕祖谦就来信劝他:“今幡然一起,上可以承领朝家善意,下可以泽一方之民,而出处议,考元圣贤,亦无不合……”总之,朱熹是带着一颗孤独的心,带着对爱妻的思念,带着万般的无奈,来到南康军的。朱熹到任的时间,在他的《南康军到任谢表》记载得非常详细,“臣已于神熙六年三月三十日到任,交割职事讫者”。在宋代,新官到任,都要向皇上写一个到任谢表,以感皇恩浩荡,这是一个例行文书,当然,朱熹就是一百个不愿意,这样的谢表,他是不敢不写的。

  南康军,属州,路、府一级的行政机构,辖星子、都昌、建昌(今永修、安义)三县,军治在星子县。星子县,北依庐山,南临鄱阳湖,湖光山色,绚丽多姿,是匡山蠡水间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有陶渊明的不朽诗篇,有他的先师周敦颐爱莲池遗迹,还有他敬仰的高洁之士刘凝之在落石湾隐居时留下的高歌。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展现在朱熹面前的是万种风情和勃勃的生机。朱熹的心情豁然开朗,忘却了忧愁和失去爱妻的悲痛,他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我那遥远的父老乡亲面前。

  二

  三月的庐山脚下,鄱湖岸边,乍暖还寒,但春天的脚步声已是势不可挡了,湖边的杨柳泛着青绿,鄱湖草原翠绿芳香,朱熹此时的心情,也和这春天一样,充满着希望。朱熹推脱了一切应酬迎奉,走出了军治的深宅大院,他要去察看民俗民情。从淳熙元年的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对辖区内的星子、都昌、建昌进行了实地考察,从时间的安排来看,朱熹应该是轻车简从,如果是要坐八抬大挢,一个月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完这三县的山山水水。朱熹为这三县民众留下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形象。一个月的考察很快就结束了,他在军治所在地星子召开了领导干部大会,对他的执政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出了要求:“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也精彩。便若小官,他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有下梢。”同时,朱熹还对政府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要求,“凡事须仔细体察,不可飘浮,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都要有勤政善政之举。”与此同时,他开始安民告示,把自己的执政理念,对父老乡亲的承诺,以榜文的形式广为张贴,他的第一号文件《知南康榜文》就是这样告诉老百姓的:“本军土瘠民稀,役烦税重……今恐管下士人,父老僧道,军民诸色等人,有能知得利病根源况第,合作如何措置可以宽恤,并请子细刑具著实事状,不拘早晚,赴军披陈。”

  在过去的封建官僚体制内,地方长官,都要亲自管理司法,升堂断案,而且是主要工作职责,从榜文中可以看出,为了辖区内的政治清明,朱熹真是鞠躬尽瘁,晚上还是经常加班的。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常常向朝廷谎报太平盛世。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要么是谎报灾情,骗取国家的抚恤,要么是瞒报灾情,不管老百姓死活,虚报虚假繁荣。朱熹走出了这种欺上瞒下的怪圈,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在朱熹任南康军的当年,老天就要来考验他的执政能力。盛夏一到,旱象抬头,本是禾苗扬花吐穗的季节,翠绿的禾苗开始枯黄,湿润的土地开始干裂,各地旱情的快报不断向朱熹的案头飞来。朱熹来不及去欣赏湖光山色,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抗旱工作中去了。三县县长和幕僚连夜赶往南康军朱熹的办公室,在朱熹召开的紧急抗旱会议上,他要求南康军所属全体官员,都要深入抗旱第一线,全力搞好抗旱救灾。这次紧急会议,以通告形式发往各地,《与星子诸县议荒政书》,在城乡张贴,他要求:“逐县知佐,既是同在一县协力公家,当以至公敢诚之心相与。”他进一步强调:“凡百事务,切要通情,仔细商量,从长措置,自然做修事举,民受其赐”。朱熹深知旱情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何去夺取抗旱的胜利,度明年的春荒,将是极为严重的事情。他要求各级官员,都要深入第一线,而且行动不得迟缓。淳熙六年的秋天到来了,旱情没有减轻,特别是建昌县(永修、安义)灾情更为严重。在这个节骨眼上,建昌县令又暂缺,这急坏了朱熹,县丞和幕僚又不能独挡一面,朱熹果断决定,临时派遣司户参军毛大年去建昌主持抗旱工作。事情没有按照朱熹的愿望所为。长期的衙门作风,毛大年养成了漂浮的工作作风,并没有把抗旱工作抓起来。由于政府组织抗旱工作不力,农民觉得收成无望,为了不坐以待毙,纷纷举家外出逃荒。朱熹很快就掌握了这一不应该发生的情况,又派出南康军佥判杨王休组成工作组,代替自己行使军守职权,前往建昌慰问灾民,并对工作不力者进行处理。杨王休一行出发前,朱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今请同官当其任者,少带人,从严切戒,约给与粮米钱物,不得纵容需索骚扰。又须不惮苦劳,逐一亲到地头,不可端坐宽凉去处,止凭乡保撰成文字,又须依法公检定分数,切不可将荒作熟,将熟作荒。其间或有疑似去处,或有用力勤苦之人;宁可分明过加优恤,可纵令随胥吏受其计嘱,别作情弊”。这段话,朱熹将他行成榜文,详见于《与星子诸县议荒政书》,从以上文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朱熹对抗旱工作,十分重视,对工作的细致程度,是令许多官僚主义汗颜的。朱熹在这件事情上,不仅对部下毛大年这样的僚属提出严厉的批评,他自己并不诿过,他觉得属地出现迁移逃难现象,他应负主要责任,他先后两次上表朝廷,要求处分,他在《自劾不合格致人户逃移状》,明确要求朝廷免去自己的军守职务。

  经过朱熹的整肃,军、县两级政府全力抗旱,但终因旱情持续,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人民群众的生活开始变得困难以来。怎样让灾民度过难关,朱熹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他在《劝渝救荒文》中要求,劝导富裕之家,要同情救济他的佃户长工,“务令民食”,应将粮以公平的价格和足够的斤两卖给农民,不要出现“流移饥饿之患,”同时要求本治所的农民,“各依本份,凡事循理”,不要离乡流亡。若有不轨者,“定当追捉”。除自身采取一切措施,确保灾民度荒外,朱熹还以过人的勇气,要求朝廷减免灾区的赋税。报喜不报忧,是历代官场的潜规则,朱熹陈情实报,这是需要人格精神的。他在《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状》中,向皇上陈述,“窃见本军诸县,大抵荒凉,田野榛芜,人烟稀少,而星子一县为尤甚”。朱熹提出减免赋税的原因是“民间虽复努力耕种,所收之利或不足以了纳赋税,须别作营求,乃可赔贴输官”。他还进一步陈述“民之憔悴困穷,而不可以恤者然也”。朱熹的赤诚和爱民之心,看来是感动了南宋朝廷,灾区不仅减免了赋税,而且还得到了朝廷的救助,使我遥远的父老乡亲,免受了饥荒之苦。

  上苍对朱熹的考验还没有结束,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仍是赤地百里。春节到端午,仅有小雨,而且干旱一直持续到当年的十月份。连续两年大旱,这在南康军的历史上是罕见的。《朱熹年谱》记载了当时旱情由于连旱,造成南康军三县田地荒芜,草木凋枯,据三县统计:“计苗失收七分以上”。在这样的大旱面前,南康军的百姓,没有发生大量的流民迁移,而且大部安居乐业,这不能不说是朱熹创造的人间奇迹,以至数百年后的《庐山志》和星子、都昌、永修、安义四县的志书,多有对朱熹的赞美之辞。我在读过这些志书后,不禁对朱熹这样的先贤哲人肃然起敬,他的亲民和爱民的执政理念,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宝贵的。

  朱熹在任南康军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连续两年的大旱外,其中还有鄱阳湖的洪涝灾害,这样频发的自然灾害,的确考验了朱熹的执政能力。他以自己的智慧,勤劳和亲民之心,战胜了困难,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爱戴。

  我在史志中,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朱熹,他勤勤恳恳,夜以继日的忙碌身影。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他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沉着应对,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帮助父老乡亲,战胜了灾害带来的严重危机。他的可圈可点的执政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力抗灾救灾,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军、县两两级官吏,都深入到抗旱第一线,采取互助的形式,提水灌苗,保住了30%的农田稳产;二是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打击囤积居奇行为。特别强调富人对穷人的宽容和接济,不要在老百姓的饥荒之中,向穷人追讨旧欠。为了保障灾年的市场公平,朱熹亲自撰写文告,要求买卖公平,他在《约束米牙不得兜揽搬米入市》中明确要求:“契勘诸县乡村人户,搬米入市出粜,多被米牙人兜揽拘截在店,入水拌和,增抬价值;用小升斗出粜,赢落厚利。遂致细民艰食,情实切害,合行约束。”;三是发布《劝农文》,号召灾民开展生产自救,采取水田损失旱地补,主粮损失杂粮补,对能耕种而抛荒的,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他要求各级官员,对他的《劝农文》“先此劝谕,各宜知悉”,也就是说,要把他的开展生产自救的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于如何搞好生产自救,朱熹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他要求克服“懒惰”,崇尚勤力;要抓住季节,抢收抢种;要精耕细作,确保丰收;要重视灌溉和培育施肥等;四是如实向朝廷呈报灾情,争取朝廷赈济,开放官仓,为灾民应急。朱熹的赈灾场面,史无空前,据史料记载,淳熙九年的正月,本来朱熹知南康府的任期已满,完全可以卸下身上的千斤重担,将拯救灾民的重任交与下任知军。但朱熹心系南康军的父老乡亲。那年辞旧迎新的时候,刚刚经受大旱之苦的灾民,又迎来了冰雪灾害。天寒地冻,但南康城辞旧岁的爆竹声不断传来。虽然朱熹是快要卸任的官员,他想两年多来,全军官员和百姓,跟着他抗旱,修水利,搞建设,没有过上安逸的好日子,心里非常不安。他透过窗户,看着漫天飞舞的大雪,那些饱受旱灾和涝灾之苦的百姓,还有许多日无隔夜粮,这个春节该怎么过呢?想到这里,他越发感到不安。看来,这个春节朱熹注定是不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度过了。他下定决心,再次开仓赈济我那遥远的父老乡亲。

  古南康军,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就拉开了过春节的序幕,也叫过小年,腊月二十八谓之过大年,腊月三十叫做过岁。虽然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朱熹的家人,也在盼望着他早日退堂,与家人欢度春节。但朱熹始终在那显得陈旧的知军大堂,听取各地报来的雪灾和饥寒交迫民众的情况报告。腊月二十五,他紧急召集三县官员来到他的大堂,研究赈灾事宜。并从军治抽调见任、寄居、指使、添差、监押、酒税、监庙等大小官员三十五人,分别到都昌、建昌、星子三县设立赈灾场所。并严令各县官员,不得休息,巡回监察赈灾情况,严格禁止营私舞弊,确保饥民不因天寒地冻而倒毙街头和乡村。这次赈灾场面和规模,在南康军历史上是空前的,从年前到第二年三月十五日,时间之长也是少有的,全南康军共设三十五个赈灾场,其中星子县七处,都昌县十一处,建昌县十七处,救济的标准为大人一斗五升,小孩七升五合。据史料记载,这次共赈济灾民大人一十二万七千六百零七人,小孩九万零二百七十六人。在赈灾期间,朱熹由于身体不好,加之脚疾,虽然没有去都昌、建昌巡视,但他还是亲自参加了南康军附近赈灾工作。

  朱熹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采取了一系列的荒政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史书记载是,“民无流移逃荒者,乡闾安靖”。朱熹在南康军声望远播,在民众中广为称颂,连朝廷也知道朱熹鞠躬尽瘁的精神。淳熙八年二月初五日,宋孝宗召集饱受旱灾的各地官员至京,议论荒政,就向各地推广了朱熹的抗旱救灾的方法。为此,江东提举尤袤有一首《送朱晦庵南归》,“二年摩手扶疮痍,愿与庐山五老齐”的诗句,赞颂朱熹的功绩,与巍巍的庐山五老峰一样,永昭日月,万古长青。

  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历代官吏为留名青史而追求的目标。同样,朱熹在官场中,也有着同样的理想和目标。朱熹作为一个文化大师,他在履行职责的过程,有着文化人鲜明的特色。在南康军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大部分精力,还是用来了抗击旱灾,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重点进行了一些文化方面的建设,而且这些建设项目,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陶渊明作为伟大的田园诗人,特别是他辞官归隐的人格品德,朱熹是非常崇拜的。这次他来到陶渊明的家乡为官,这就进一步拉近了他与陶渊明的感情和距离。朱熹在《知南康军牒》中,坦陈了对陶渊明的敬慕之情,他说:“隐循高风,可激贪懦,忠义大节,足厚彝伦”。他还评价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后人学他平淡,便相去甚远”。他认为,虽然崇拜陶渊明的不乏其人,但要写到渊明的真谛,那还差得远呢。淳熙六年的四月,朱熹到南康军不久,就想到了要去拜谒陶渊明。他多次来到陶渊明的故里上京和栗里,考察陶渊明的故里遗迹和文化遗存。《朱子语类》这样记载了朱熹当时考察陶渊明故里后,说下了这样的话:“庐山有渊明古迹处,曰上京。《渊明集》作京,今土人作荆。江中有一磐石,石上有痕,云渊明醉石。”这就是上京大醉石。在上京醉石上,有古人题刻“日映斜川”等字样。朱熹除看到了上京醉石外,他还发现了一处醉石,那就是栗里陶村的渊明醉石。朱熹在写给吕佰恭的信中这样说:“陶公栗里,只在归宗寺西三、四里……”栗里村旁,“谷中有巨石,相传是陶公醉眠处”。看来朱熹对这处醉石是深信不疑的,淳熙六年的九月,他一边组织劳力抗旱,又请来工匠在醉石旁建纪念亭和纪念馆,并收取陶渊明的诗书和史料,在纪念馆中展出,对这个付诸了他心血的陶渊明纪念馆,他亲笔题写了馆名,叫归去来馆。岁月沧桑,朱熹当年所建的纪念亭和纪念馆,早就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但有陶渊明的爱好者,把“归去来馆”四个大字雕刻在那块大醉石上,使归去来馆永恒在匡山蠡水间。

  新馆落成,朱熹由衷地高兴,他写下了《归去来馆》诗一首:“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每寻高土传,独叹渊明贤。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况复岩壑古,缥缈藏风烟。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景物自清绝,优游可忘年。结庐倚苍峭,举觞酹潺湲。临风一长啸,咏以归来篇。”

  归去来馆落成后,朱熹把他当作南康军的一张文化名片,有朋自远方来,都要请客人来归去来馆。特别是那块渊明醉石,时时梦萦在他的脑海中,还为醉石写下了诗篇。“驱车何所适,往至秋云边。企彼涧中石,举觞酹飞泉。怀哉千载人,矫首辞世喧。凄凉义熙后,日醉向此眠。仰视但青冥,俯听惊潺湲。起坐三太息,涕泗如奔川。神驰北阙阴,思属东海堧。丹衷竟莫展,素节空复全。低徊万古情,恻怆颜公篇。为君结茅屋,岁暮当来还。”从南康军所在地到栗里陶村的归去来馆,有二十华里的路程,从“岁暮当来还”中我们可以看出,下班后的节假日,看来朱熹是经常来归去来馆的,并要在这里住上几天。虽然身负朝廷使命,但他忙里偷闲,来陶渊明的家乡过几天隐居的日子,寻找陶渊明的生活乐趣。朱熹在栗里陶村,一建馆,二作诗,对后人了解陶渊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凝之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名字,他的高风亮节,在北宋年间是引起过轰动的,他甘愿清贫,在陶渊明的故乡隐居达三十年之久。当时的名士大家都非常佩服刘凝之的风骨,陈舜俞为刘凝之作《骑牛图》,称刘凝之为“云白老”,李佰时画《骑牛图》,都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刘凝之的赞颂。黄庭坚的老家与庐山不远,曾多次到刘凝之住过的落星湾凭吊先贤,还写下了一首讴歌刘凝之的诗篇:“弃官清颖尾,买田落星湾。身在菰蒲中,名满天地间。谁能三十年,保此清静退。往来涧谷中,神光射牛背。”同榜进士欧阳修,在送母归葬故乡永丰时,也专程赶到落星湾,看望他的好友刘凝之,并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一时洛阳纸贵,人们纷纷传唱。刘凝之高风亮节的精神,世人皆知。朱熹来到南康军时,刘凝之去世一个世纪了,他在匡山蠡水间,有很高的声望。朱熹也是非常敬重刘凝之的,但一百年来,刘凝之的遗迹已很难寻觅,想去凭吊先贤,又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因此,在到南康军后不久,他就发出通告,要寻找刘凝之父子的遗迹。属下来报,刘凝之的墓已找到,就在城西落星湾畔的少府岭。朱熹便亲自前去凭吊,但眼前的景象,使朱熹本来就沉重的心情格外悲凉,去刘凝之墓地的路早已荆棘丛生,墓地也一片荒凉,封土早已塌陷,只有墓碑眺望着落星湾。对这样一位先贤哲人,仅一百年时间,就淡出人们的视线,朱熹心情十分的沉重,弘扬先贤哲人的思想和人格品德,是他这个地方官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为此,他决定重修刘凝之墓,并在墓旁建“壮节亭”,方便人们前来凭吊。同时还在刘凝之先前住过的西涧原址上建“清静退庵”和“静隐亭”,以纪念刘凝之的高风亮节,把刘凝之住宅旁的一条小溪改称“冰玉涧”。本来他还打算建一处刘凝之读书台,因为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地址,未能如愿。刘凝之墓、壮节亭、清静退庵和静隐亭落成后,朱熹还举行了一个简朴的仪式,邀请了一些好友前来参加。朱熹还为壮节亭的落成,写下了《壮节亭记》,他在记中说明了建壮节亭的过程和目的,赞颂了刘凝之高风亮节的名士精神。

  南康军,有真儒过化之称。朱熹的先师周敦颐在一百年前,就担任过南康军守的职务。理学的创立者周敦颐和传承理学的大师朱熹,跨越了时空隧道,在画山秀水间会合,这真是天作之美。朱熹对于自己的先师,更是带有一颗敬慕之心。淳熙六年的四月(1179年),朱熹就在军治的儒学宫,新建了五贤祠和濂溪祠,五贤祠里是五位星之骄子,他们分别是陶渊明、刘凝之、刘恕(刘凝之之子)、李常、陈瑾五位先贤哲人。由于对周敦颐的感情不同,特地为周敦颐建起了濂溪祠,除祀奉他的先师外,还将周敦颐的第子程颢、程颐也列入祀奉。朱熹在修复历史文化遗存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更感人的是,朱熹不是因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做某一件事情的,更不是利用自己的职权来达到某一种目的,他没有忘记正在与旱魔抗争的贫民百姓,这些文化遗址恢复和建设,都是从自己的岁银中捐出来的,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更没有滥施民力,就是我们今天来看待这件事情,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朱熹在南康军留下的能名垂青史的伟大工程,是他亲手恢复了白鹿洞书院,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南康军严重的干旱,使朱熹不能在他的大堂里过清闲的日子,虽然身体不那么好,走路还有点困难,但他还是顶着炎炎的烈日,到田野乡村去巡视旱情,指导抗旱工作。一天,朱熹在巡视旱情的过程中,来到了庐山南麓五老峰下,在一处山水环抱,古松苍翠,峡谷幽深的盆地,发现了北宋颇负盛名的白鹿洞书院遗址。朱熹无疑知道白鹿洞书院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地位。

  据史料记载,白鹿洞书院原为唐代李勃兄弟的隐居读书处,就是后来做过江州刺史的李勃。李勃在这里读书时,驯养了一只白鹿,这只白鹿通人性,李勃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只要写上一个单子,在白鹿的脖子上挂一个布袋,这只白鹿就到十几里外的南康镇去帮李勃购买,李勃与白鹿终日相随,因此,当地人就称李勃为白鹿先生。后来,李勃当了江州刺史后,时常怀念他隐居时与白鹿在一起的读书生活,常旧地重游,建亭台楼阁,并引来庐山的山泉,种植名贵花木,成为江州城外的一个休闲场所。由于这里山峰回转,形状如洞,加上白鹿的传奇,就有了白鹿洞的称号。五代南唐升元年间,这里开洞讲学,被称为“庐山国学”,有很高的教育地位,这也就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书院教育兴起,南康军对白鹿洞进行了改造扩建,并正式定为白鹿洞书院。一度书声琅琅,成为北宋的四大书院之首。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书院毁于兵灾战火。到朱熹这次来到白鹿洞书院时,书院已人去楼空,一片荒凉,朱熹十分痛心。破败的书院虽然缺乏生气,但书院四周的环境,自然秀色可餐,朱熹对前来巡察旱情的同僚说:“观其四面山脉,清邃环合,无井市之喧,有泉石之声,真群居讲学,循迹著书之所”。

  朱熹下定决心,要恢复白鹿洞书院,重振庐山国学雄风。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军府财政,由于抗击特大旱灾,已囊中羞涩,朱熹也因为修壮节亭、五贤祠和濂溪祠,家中已无积蓄,怎么办呢?他想到了皇上和朝廷。朱熹在《申修白鹿洞书院状》的奏折中,说明了要恢复创办白鹿洞书院的意义,似乎没有得到朝廷多大的支持,朱熹只得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找商贾富豪,广募资金,终于在任南康军的第二年的三月,完成了书院的修复。虽然书院达不到当初“庐山国学”的规模和恢宏,仅有七架小屋五间,但他还是非常欣慰的。而且他亲任洞主,当年就招生20多人,开堂授课。

  白鹿洞成就了朱熹一生最灿烂的辉煌,这主要与白鹿洞教规成为一千年来中国教育的教学大纲分不开的。我现在将书院学规展示如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略)

  正是由于上述的白鹿洞书院学规,符合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被视之为圣经。朱熹也就成了继孔子之后,声望最高的教育家,列入圣人序列。

  除文化建设以外,朱熹还做了一件深得民心的民生工程,这就是在军治所在地的鄱阳湖边上被后人称之为的紫阳堤。

  朱熹在任南康军后,除了面对旱灾以外,他还遇到了鄱阳湖的大浪滔天。鄱阳湖属季节性湖泊,涨水受长江水位的影响,如长江水位高,或是鄱阳湖的五条水系出现局部性的洪涝,鄱阳湖就会出现洪涝灾害,一般7--8月份,是鄱阳湖的洪涝季节。正在田野里抗旱的朱熹,又接到了洪涝灾害的报告,他亲自到湖区察看,看到翠绿的禾苗,被无情的洪水吞灭,心情十分沉重,而且军治所在地星子县城南,也被洪水淹没,城里居民,深受其害。而且城南的落星湾,鄱阳湖水位在二十米以下时,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当水位超二十米时,水阔南天,风大浪涌,船只无法安全停泊。他再次想到了朝廷对他的信任,任知军第二年的九月,他向朝廷申请修建鄱阳湖星子城南石堤,请朝廷下拨修石堤的民工工钱。这是南康军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民生工程,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除此之外,由于旱灾,许多老百姓家里生计困难,他们通过出工修石堤,又可增加收入,度过灾荒,这一创举,可谓是一举两得。

  刚刚在抗旱中得到朝廷表彰的朱熹,趁热打铁,又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很快就得到了钱200万文,米1000斛的治湖工程经费。为了把这件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办好,他除亲自督办外,还抽调了星子县令王文林,南康军司户毛敏担任建设指挥部的指挥,要求他们“功职其事”。这两位属下,没有辜负朱熹,尽职尽责,征调星子、都昌、建昌三县饥民组成了建设队伍数千人,在星子城南拉开了修建防洪工程的序幕。他们开通淤塞,从庐山东牯岭开采花岗石,在落星湾上建起了一条宏伟的大坝,长数千米,坝高超出正常水位三尺,既可以保障船只的停泊,又挡住了风浪,城区免受洪涝灾害。史料记载,朱熹的这一举动,“间亦躬行其上,劳苦勤恤者甚众”,“三邑民众欢趋之”。这可能也是南康军历史上的第一个以工代赈项目,这是朱熹的一个伟大创造。

  朱熹,1178年朝廷任命他知南康军,由于他的请辞,朝廷不允,延迟了上任的时间,他来到南康军上任时,已是1179年的三月了,忙碌而又充实的日子过得真快,朱熹的任期就要结束了。1181年的三月,朱熹改任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

  朱熹离任之际,正是南康军城南大堤竣工之时。这时候的庐山南麓、鄱阳湖岸边,在战胜了特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天空更蓝,大地碧绿,春暖花开,和风吹拂,朱熹的心情格外轻松,他已经对他洒下过汗水的这块土地产生了浓浓的感情,有了不舍的眷念。当初,他千方百计要辞去南康军职务与今天要离开南康军的心情比较以来,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他要再去看一看落星湾,写下了“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他真的好想脱去身上的官服,像陶渊明和刘凝之一样,到落星湾去做一个无忧无虑的打鱼翁了。

  在南康军的两年多来,朱熹在工作中也到过境内庐山的一些地方,但对于庐山这座文化圣山来说,他还“不知庐山真面目”。朱熹离开南康军的时候,是个闰月,三月二十七日,他与新任知军钱闻诗办理了接交事宜,为了不惊动南康城里的父老乡亲,他黄昏悄悄出城,夜宿庐山罗汉寺。

  朱熹离开的消息,还是被老百姓知道了,数以百计的南康城居民赶到罗汉寺挥泪相送,五十二岁的朱熹与南康民众洒泪相别的那一刻,将永远留在庐山南麓的时空里。

  三月二十八日,朱熹最后一次走进了他亲自恢复的白鹿洞书院,并作了最后一次演讲。随后,他绕山辞行,山上山下,山南山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赞颂庐山的诗篇,至四月七日,到达江州江矶寺,与从南康军星子县赶来送行的王仲杰等乡亲话别,离开了他钟爱的匡山蠡水,把南康永远留在了心里。

  两年多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弹指一挥间。

  看着那一行行鲜活的文字,我为我遥远的父老乡亲有这样的父母官感动和自豪。朱熹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他在匡山蠡水间留下的业绩,永昭日月,他留下赞美南康军的诗篇,永远是匡山蠡水间最响亮的交响曲。

  朱熹,这位先贤哲人,你永远活在匡山蠡水间,展示着你的迷人丰采。

  §§第三章 故乡走笔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