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蠡水,人间天堂,她的名声远播,是与诗人墨客的恋歌分不开的。
醉倒在匡山蠡水间的文人雅士,灿若星河,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赞美诗篇,但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还是不多见。只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琵琶声经久不衰;再有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哲理名言,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口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苏东坡作为匡山蠡水的文化传播使者,是当之无愧的,圣山圣水,由于有了苏东坡,而显得更加鲜活俊美。
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是中国文坛史上少有的全才,诗、词、赋、散文独树一帜,有极高的成就,而且书法和绘画也属文传珍品。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其画为湖州画派的鼻祖。我们给他更多的赞美之词都是不过分的,而且苏轼一门,个个文韬出众,上个世纪朱德元帅游眉山后,就写下了这样的赞语:“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中讲到的“苏老泉”,就是苏洵。或是有这样的家庭环境,苏询的两个儿子,在1057年,苏轼与其弟苏辙同登进士榜。苏轼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话,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成为中华语言文字中的极品。
苏轼有罕见的文学天才之外,其实还是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志士,我们从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就可以隐隐看到他的雄心壮志。苏轼从二十一岁中进士,始终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博弈,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为官,要不是因“乌台诗案”,苏东坡一生应该是一帆风顺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有很高的幸福指数。可是,一个“乌台诗案”,让苏轼身陷牢狱,给苏轼一帆风顺的政治仕途留下了阴霾。
所谓“乌台诗案”是苏轼对王安石推行的改革不合作而引起的。1079年的春天,苏轼调任湖州太守(辖今浙江省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他到吴州后,为感皇恩浩荡,他向皇上写了《湖州谢上表》,其中有这么几句话:“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前面除了尊崇皇上谦虚自我之外,流露了这样一个心迹,就是“难以追陪新进”,公开表示了对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合作态度。
虽然提出变法的王安石,因为保守势力的反对,早已罢免了宰相职务,降职去了江宁任知府。但当今皇上是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主张的。中国政坛,有个独有的现象,皇帝主宰一切,既然是皇帝喜欢的事情,那就不容质疑的,不要说反对,就连三心二意也是不允许的。
王安石虽然黯淡地离开了权力中心,但他的朋党还在朝廷内,有人从这几句话分析:你苏轼才43岁,为何却称“老”,嘴上讲“不生事”,是不是讲反话,一有机会就要“生事”呢?于是,数位拥护王安石的大臣向苏轼发难了,他们联想到王安石当初推行变法时,苏轼就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和《再上神宗皇帝书》,就公开反对过王安石的变法。
当今皇上支持变法,那么反对变法就是反对皇帝,反对皇帝,就是大逆不道之罪。苏轼虽有满腹才华,也莫口难辩。1079年的中秋节后,被关进了汴京监狱。南边,在这个大院的柏树丛中,有个自然现象,每天都有成群的乌鸦在此嬉戏叫唤,因此,御史公大人们戏称为乌台。由于苏轼关押在此,此案就以“乌台诗案”冠之,涉及此案的官吏与苏轼的诗文好友一共70多人。
大难临头的苏轼,迎来了希望,当今皇帝的祖母,她了解苏轼,当听说苏轼身陷牢狱,就有了救他的心思。原来是太祖皇帝仁宗,当年在主持殿试时,就看中了苏轼、苏辙这两位旷世奇才,并对神宗的祖母说:“朕今日得二文士,吾为子孙得两宰相。”而且,苏轼的文才,皇祖母也多有耳闻。这时候,皇祖母已是一位64岁的老人了,而且重病在身,她对人才的看重和关心,使神宗皇帝也深受感动。那年的中秋刚过,皇祖母一命归西,驾鹤西去,神宗非常悲伤,想到祖母,为了社稷、为了人才的那种赤诚之心,神宗心情悲切,他终于做出决定,不再追究苏轼的罪行,但处罚还是有的(你看了下面的一个任命,就明白了),并宣布了对苏东坡的新任命:“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史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是一个什么职务呢?就是部委下面的一个司里面的工作人员,带有审核工作性质,而又不让他履行这样的职责,下派到黄州团练当副使,而这个副使,又不能独立分管一方面的工作,只是团练使的一个助手而已,没有决策签字权。
苏轼没有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也没有仁宗皇帝期望的成为一名宰相,此后,虽然他一直在仕途中奔波,但始终没有登上宰相的权力巅峰。
苏轼属京官外放,他的级别只有六品,来到黄州后,又担任了个他不擅长的武官职务,而且还是副的,即团练副使,又明确限制了他的权力,“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挂名的职务,并不要他履行什么职责。他在黄州,而俸禄又要京城给他转来,由于交通不便,常常不能及时领到工资。更由于是一个犯了错误的闲官,也没有人去巴结他,因此常常为生活温饱发愁。为了解决腹中之饥,他自己在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开荒种菜,来减轻家庭的负担。他给自己的菜园命名为“东坡”,给自己一个名号,叫“东坡居士”,苏东坡也由此而来。
黄州,虽然是苏东坡一段屈辱的日子,但黄州也成就了他的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天读来仍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给人激情燃烧的冲动。黄州在长江中游的北岸、大别山南麓,庐山在长江东南岸,长江岸边的庐山脚下,是陶渊明的故乡。他在“东坡”园里的耕作,与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心境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很想去庐山,去鄱阳湖,去陶渊明的故乡看看。因为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
1084年的4月,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苏东坡的心情,也像这春天的天气一样,开朗起来,由于他的长子苏迈,受朝廷委派,到江西饶州府德兴县任县尉,这是从“乌台诗案”以来,苏东坡感到最为高兴的一件事情。苏东坡带着朋友来到九江,与从外地赶来的家眷和亲属在九江会合,家人在一起,为苏迈庆祝。苏迈要去德兴,就要从长江经湖口进入鄱阳湖,从饶州上岸,就可到德兴县了。苏东坡此时心情较好,一是父子情深,他要亲自送儿子去德兴,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鄱阳湖岸边的雄伟庐山,有他魂牵梦萦的陶渊明,那里有他灵魂的寄托,他要去庐山看看,他要去祭拜陶渊明。
好在苏迈赴任的时间,要求不是很紧迫,苏东坡便在九江、庐山、鄱阳湖放松心情,在名山、名江、名湖去追寻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乐趣。
二
“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
在这名山、名江、名湖之间,镶嵌着一块瑰宝,那就是古老的九江城。这里留下过王羲之的墨宝、李勃的遗迹、李白的冤屈、白居易听过的琵琶声,周敦颐、苏东坡和朱熹的千古绝唱,是一个“真儒过化”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这次随同苏东坡来九江的好友陈季常、乔同、参廖,他们一同参观了浔阳楼、琵琶亭和浔阳宫,李白曾在浔阳宫题诗一首,苏东坡心情轻松,并写了首和诗: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人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予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唐安史之乱后,李白在九江曾有过牢狱之灾。当苏东坡来到浔阳宫,看到李白的题诗,这就引发了他思想上的共鸣,联想到自己与李白同样的一般经历,百感交集,于是就写下了《和李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
在九江,有许多文人雅士,早读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都非常崇拜他,他们在浔阳楼,也是当时九江城里最豪华的酒楼,宴请苏东坡一行,在盛情邀请之下,苏东坡写下了“浔阳楼”三个大字,可惜这一墨迹,早就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了。
苏东坡在九江没有多停留,他的目的是要登上庐山。1084年的4月,48岁的苏东坡第一次登上了庐山。
庐山的山民和僧侣,热情欢迎这位来自远方的游子,这是令苏东坡没有想到的,他们就像见到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有重逢的感觉,我们可以从苏东坡的《庐山记游》里看到,苏东坡在庐山受到欢迎的热情场面。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苏东坡在庐山受到的隆重欢迎,跃然纸上,他也似乎忘记了“乌台诗案”带来的屈辱,真的把自己当作久别庐山的主人了。
脚穿草鞋,手拿竹棍做的拐杖,苏东坡兴趣盎然,翻山越岭,每到一处,都有人热情迎接他,难怪他忘记了烦恼,“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庐山带给苏东坡的是幸福的快意和开心的怡情。
苏东坡一生三次来庐山,每一次都留下了赞美的诗篇,现在,很难说清楚苏东坡是哪一次在庐山留下了什么诗篇,但我们可以根据诗中的景物和意境,追寻着苏东坡的足迹,来做一次庐山之旅的神游。
在庐山的三峡涧观音桥,修建于宋祥符七年(1014年),横跨三峡涧之上,气势恢宏,绝险称雄,是庐山的一处胜景。苏东坡在游完三叠泉后,就来到了观音桥,面对这匡山绝胜,苏东坡非常激动,诗情奔放,一气呵成,写下了《栖贤三峡桥》:
吾闻泰山石,积日穿线霤。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空濛烟雨间,澒洞金石奏。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
玉渊神龙近,云雨乱晴昼。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苏东坡不仅赞美了人间杰作观音桥的胜境,而且把观音桥上方的玉渊潭美景囊入他的诗话中。
苏东坡陶醉在淳朴的清风里,神游在万千秀色中,多了一些自负,他思想的浪花,急流溅放。他的一首开先瀑布诗,对前人的保贬,就能看出他此时的心情。
一日,苏东坡来到开先寺(秀峰寺),当地南康知军和星子县的官员,寺里的长老僧侣,盛情欢迎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在众人的称赞声中,苏东坡有些洋洋得意,这时候,南康军派人送来刘凝之与陈舜俞合撰的《庐山记》一书,信手翻开浏览。他见书中有徐凝(浙江淳安人“806--820”,官至侍郎),徐凝在诗中写道: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这首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较起来,当然逊色不少,但也不至于没有可取之处。
此时,大家一致要求苏东坡题诗留下墨宝,在铺好的纸张面前,他一气呵成,写下了这样四句诗: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东坡真是太看不起徐凝了,你不去和徐凝的诗也就罢了,他认为就连飞流的溅沫,也在嘲笑徐凝的“恶诗”。
苏东坡自己的这首诗,同样也不可与李白的瀑布诗平分秋色,恐怕除了当时围观的人们给予了喝彩外,也不会有什么人来吟唱这首诗了,反而是“一条界破青山色”,既有诗的韵味,又有佛的意境,倒为后人所称道。
苏东坡除了瀑布诗之外,对秀峰寺旁龙潭边上的漱玉亭赞不绝口,他写下了: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
手扶白芙蕖,跳入清泠中。
三峡风光和秀峰翠色,真是醉倒了苏东坡,盛赞两处绝胜为“匡庐二绝”。
走过了开先寺,苏东坡来到了南朝著名道士陆修静的简寂观,神游中的苏东坡,要来神会“千岁人”。
公元1084年5月19日,苏东坡在南康军守葛格同的陪同下,从开先寺到了简寂观。简寂观因著名道士陆修静(公元406--477年,今浙江吴兴人)而得名。陆修静从小学习儒学,喜欢历史文学,善察星象,纵情山水,游庐山后,慕金轮峰旁的一处胜境,翠竹成荫,苍松翠柏,山灵水秀。这处风水宝地,被云游的陆修静看中了,他便在此筑庐,大兴土木建观,静心修养,广集经道,致力于道学理论的研究。他历时七年,将经戒、药方、符图1200卷分为“三洞”,奠定了《道藏》的基础,是道教的文库全书,记载了春秋战国至南朝的全部道教史。《道藏》内容十分丰富,除道教经书外,还收有诸子百家的文集,是道家思想的精粹。由于陆修静对道教贡献很大,在道教界有非常高的威望,被道教徒们尊为“丹元真人”。他创立的简寂观,为道教徒朝拜的圣地。
当苏东坡来到简寂观后,只见这里翠峰环抱,山谷幽深,山谷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奔腾不息的瀑布,东瀑自远奔流,激流撼石,山谷鸣响;西瀑悬崖倾泻,散珠如玉。山峰上苍松翠绕,山谷里翠竹成荫,宛如仙境;苏东坡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似乎自己也成了道家仙人,他的《简寂观》诗,足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情: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云飞。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游过简寂观,告别千岁人后,苏东坡来到了山南著名古刹归宗寺。归宗寺始于公元340年,由西域名僧耶舍创建,在庐山众多寺庙中,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影响也最广泛,常有大德高僧云游归宗寺。苏东坡到归宗寺里,正遇上他的好友佛印禅师要上殿讲经。也就这里,没有隆重欢迎的场面,佛教徒们正为佛印的讲经而欢欣鼓舞,所以也就没有人来欢迎苏东坡了。
佛印对苏东坡说:“苏居士,你来得真不巧,这里没有你的座位了。”
苏东坡过去常与佛印开玩笑,身上还多少带有一点佛气,知道这句话是有禅的玄机的,他就用同样的口气回答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暂借你的四大(指佛印的身体)来做座位呢?”佛印爽快答应,但他提出了个条件,回答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如能答出,你身上挂的那根玉带,就解下来,送给寺里当香火钱。”
苏东坡非常自信,他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难住他,回答说:“你问吧!”
佛印不慌不忙慢慢地说:“请知军作证,刚才苏居士要用我的‘四大’当座位,你苏居士是信佛法的,佛经上明确写有出家人‘四大皆空,无蕴无我’,请问苏居士到底要坐在哪里呢?”
刚刚在秀峰寺还志在必得的苏东坡,被佛印问得哑口无言,只得认输,解下身上的玉带,双手捧送给佛印大师。
苏东坡本人就是佛印的朋友,又有南康军守陪同,归宗寺的主持听说苏东坡来了,还是给了热情的接待,由于有了前面的故事,这会苏东坡谦虚多了。归宗寺,当时是南方佛教的中心,有了达摩、智常这样大德高僧,在佛教界的地位十分显赫,苏东坡为它留下了赞美的文字“溪声便是长广舌,山色已非清静身。夜来四方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同时,还为归宗寺写下了《怪石供》一文。
归宗寺西不到一公里处,就是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的故里栗里村,苏东坡来庐山,就有一个心愿,要去拜谒这位人格诗品都是一座丰碑的先贤大师。仕途的坎坷,社会的复杂,使苏东坡更加敬重陶渊明了,他一生都把陶渊明当作良师,他从灵魂的深处去追寻陶渊明的崇高人格和诗品。他在与弟苏辙的书信中,多次流露出他敬慕陶渊明的心情,他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他评价陶渊明的诗品,高于李白、杜甫,当然不一定准确,但他推崇陶渊明,确实是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来概指陶渊明的诗风艺术,还是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除陶渊明的诗外,他更敬重的是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他这样说道:“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历史评价陶渊明的人,都把陶渊明的精髓概括于“真、善、美”,苏东坡对陶渊明的评价,也就恰如其分了。严酷的现实,也曾一度使苏东坡想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但他浓厚的忠君思想,始终难拉近与陶渊明的距离。苏东坡到了晚年,仍不忘对陶渊明的崇拜,他在给弟苏辙的信中又一次说:“深愧陶渊明,欲以晚节师范为万一。”
苏东坡终于来到渊明故里,他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朝圣的,在陶渊明的后人陪同下,在柴桑桥,在渊明祠堂,在渊明醉石,都留了苏东坡的身影。
为了表达敬慕陶渊明的心情,他写下了:文举与元礼,尚得称世旧。渊明吾所师,夫子仍其后。挂冠不待年,亦岂为五斗。我歌归来引(余增损渊明《归去来》以就声律,谓之《归来引》),千载尚信友。相逢黄卷中,何以一杯酒。君醉我且归,明朝许来否。
在陶渊明的故乡,苏东坡还游览了温泉,温泉就在栗里村旁,他在这里洗涤了身上的尘埃,享受了生活的乐趣,并留了诗一首: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在陶渊明的故乡,苏东坡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苏东坡在拜谒了陶渊明后,就径直往庐山的东林寺去了。在到东林寺之前,他还游览了圆通寺,圆通寺有他父亲苏洵的好友,还有苏辙的唱和诗友远慎禅师,并在圆通寺的和尚陪同下,来到东林寺。
东林寺为著名僧人慧远所建(334--416年),始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与归宗寺一起,是庐山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特别是慧远创立的净土宗(又称莲宗),属净土宗的发源地,在国内外负有盛名,尤其是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慧远,资质聪颖、精通儒学、贯通老庄、修业精深,他在东林寺创立的“东林莲社”,有十八高贤加入,一度东林寺名声远播,四方来贺。
其实,这次是苏东坡第二次来到东林寺,第一次来东林寺时,东、西二林寺庙显得很破旧。这次来,他发现东林寺焕然一新,他虽然未见到“千岁人”中的慧远,“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尘埃。”但他在这里听到了“虎溪三笑”的故事。看罢东林寺,正赶上西林寺重修结束,大开山门,接待香客,苏东坡的到来,使西林寺的长老非常高兴,在众僧人的簇拥下,苏东坡挥毫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千古绝唱。
庐山因苏东坡的礼赞而名扬四海,苏东坡也因《题西林壁》而与庐山同在,这位大文豪,也成了历史长河中,庐山文化传播的永恒使者。
三
鄱阳湖是中华腹地的一颗明珠,她的万种风情,碧波神韵,历来就是诗人墨客歌咏的对象,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苏东坡带着庐山的清风,在鄱阳湖也留下了赞美的篇章和如诗如画的文字。
南康军前的落星湾,有一孤岛,相传有星坠此因而名焉。落星石水域又称落星湾,宋名士安徽颍上县令刘凝之辞官归隐后,就在落星湾岸边度过了三十个春夏秋冬,过着陶渊明一样的隐居生活。这时,刘凝之距苏东坡到来已离开人间四个年头了,苏东坡除了敬慕陶渊明之外,对刘凝之不与浑浊的社会为伍,非常佩服。他来到落星湾,荡舟湖上,然后到落星湾岸边的少府岭,在刘凝之长眠的地方祭拜。虽然苏东坡对刘凝之的高风亮节羡慕不已,但他做不到也脱不下锦衣玉带,去当一个山野村民,他心中还有对皇太后的感恩之心,他还想为朝廷的中兴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绵薄之力,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苏东坡在刘凝之生活的落星湾畔,没有留下他的诗文、墨迹。
落星湾的东面,隔湖相望,是都昌县的南山。早在南朝时,就建有谢灵运的布经台,唐代建有清隐寺,到宋代时又改为清隐禅院。这里苍松翠竹,风景优美,登高望远,天水一色,都昌县城尽收眼底,是一副天赐而成的美丽画卷。苏东坡的好友黄庭坚曾为禅院撰写过《清隐禅院记》,讴歌了南山的万千秀色。对这样一处仙境,苏东坡心存向往,在南康军守的陪同下,渡湖来到南山,南山的景物养眼怡情,苏东坡赞不绝口,当地县令趁苏东坡谈笑风生之时,铺好宣纸,拿来纸笔墨砚,请苏东坡题词,苏东坡正在兴头上,挥毫就写下了一首艳传千古的诗篇: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在南山山腰的南麓,一岩石石缝中,长年有一股清泉涌出,并储藏在石缝中的一个石窟里,泉水晶莹透亮,长年不涸,苏东坡极为喜爱,并亲书“野老泉”三字在摩岩,如今,虽经风侵雨蚀,“野老泉”三字仍清晰可见。
匡山蠡水再好,终不是苏东坡的长久之地,加上长子苏迈身负朝廷使命,他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个地方。
他和长子苏迈一起,在浔阳江的码头上,登上了等候已久的客船,沐浴着长江的清风出发了。当天傍晚,就到达了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湖口县。苏东坡早就听说,湖口岸边的石钟山,风景秀丽,气象万千,而且山中能发出天籁之音,犹如洪钟,十分奇特。关于石钟山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汉代桑钦的《水经》一书,但千百年来对石钟成音,众说纷纭。担任过江州刺史的李勃,对石钟山成音作过的客观描述较为详细,但也不能令人信服。苏东坡本来就是一个好奇的人,他想去破解这千古之谜。在当地县令的帮助下,他租来一叶小舟,在明亮的月色下,划向石钟山,经过反复观察,认为破解了石钟山成音的原因,于是就写下了那篇留传千古的《石钟山记》。他得出结论,认为郦道元之说过于肤浅,李勃之说过于简单。虽然苏东坡月夜探寻,精神可嘉,但他的结论也只是一个客观表象,并不是真正的成因结论,但他的探索精神,还是十分可喜的。
《石钟山记》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精品,在《苏轼文集》中,占有重要位置,正是由于《石钟山记》,为鄱阳湖增添了光彩,激起了无数人对鄱阳湖的遐思和向往。
苏东坡留给匡山蠡水的绝唱,是他即将离开这匡山蠡水的那一刻。
离开湖口后,客船扬帆,乘风破浪,就来到了彭泽县城下游约500米的长江南岸彭郎矶,这里与长江绝岛小姑山(又称小孤山)遥相呼应,对峙相望,小姑山四无傍接,屹立江中,顶风遏浪;彭郎矶,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与小姑山并称“进入鄱湖第一景”。每当人们从小姑山和彭郎矶穿行而过,都要深情地向小姑山和彭郎矶张望,特别是小姑和彭郎的爱情佳话,令人陶醉。唐武后天授年间(690--691年),曾在石矶壁台上建有龙津寺,供奉着小姑和彭郎的塑像。“小姑嫁彭郎”的美丽传说,在民间历代不衰。感情生活十分丰富的苏东坡,对这一天作而成的自然风光和美好传说兴奋不已,他昂首舟头,吟唱出了那响彻苍穹的千古绝唱: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天长。
舟客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东坡写鄱阳湖诗作不多,我们现在看到的仅有三篇,但篇篇都是佳作,字字都是精品,口口相传,永久不衰,为鄱阳湖的文化传播展现着迷人的魅力。苏东坡作为匡山蠡水的文化传播使者,将是永恒的,匡山蠡水,永远铭刻着苏东坡那不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