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傩文化在新民俗的形成中的价值

  傩文化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未被淘汰,流传至今,经历代艺人们的继承、挖掘、完善,加上佛教、道教、巫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封建迷信色彩还根深于各种仪式活动中,但它的主要内容取材于民间,贴近群众生活,表演形式灵活多样,这种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许多地方民众自发组织活动、筹经费,为社会公益事业做了部分工作。

  近年来,许多演出队为配合两个文明建设活动,利用人们崇尚傩艺术活动的心理,在表现形式上作了改革,删除封建迷信色彩的烦琐形式,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增加了计划生育、环保宣传、卫生健康、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清正廉洁等方面的内容,收到了显著成效,广大群众在这种自娱自乐中接受了教育,党的政策正通过这些活跃在广大农村的自发组成的业余宣传队而得到宣传,我们必须重视这支宣传队伍,重视傩文艺活动在民众中的影响作用。

  古时傩祭、傩舞、傩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过春节原是最大的祭祀活动之一,驱“年”(“年”传说是恶鬼)爆竹、赶鬼行傩都在这时进行。经过崇拜对象的转移,成了现代全民欢庆的喜庆节日。尽管还有人拜天跪地敬祖宗燃爆竹,但其原始意义已经大为减弱,神权被淡化了,过春节不属于迷信活动了。舞龙灯本是图腾崇拜产生的遗迹,后来变成了体育和娱乐活动,神权淡化了,不是迷信了。端午赛龙舟,原是送瘟神活动,崇拜对象转移到屈原身上之后,神权淡化了,赛龙舟成了体育活动,也不是迷信了。因此,在正月十五舞龙踩街时,将傩舞队伍吸收进来作为文艺表演,这样既能满足一部分人们心理上的需要,又使这种舞蹈能脱离迎神队伍而单独存在。傩舞队可以同时进行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编些驱病魔之类的活报剧,拿鬼神开玩笑,神权就会进一步淡化,傩舞就可以变成纯娱乐活动。对传统傩文化进行改造,淡化神权迷信色彩,强化傩文化中的民俗特性,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傩文化的现代价值还涉及到人类历史、民族迁移、民族宗教和民族戏剧、工艺美术造型等相当广泛的学科领域,这对中国文化史、哲学史、民族宗教史、民俗史及美学艺术史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都还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

  一种先进文化的基因根柢,无论它在历史进程中如何表达,或继生,或化生,或衍生,或变生等等,一定会展示它自身强大的“生命优势”,总是在时代进步中顽强地渗透着展示着自己的“文明基因”。傩文化是历史的遗产,承前启后,薪火继传,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让傩艺术为时代服务,这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观。(执笔:张小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