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傩的习俗

  傩俗,就是在傩礼、傩仪中具有民俗性质的事象,以及傩与其他民俗民艺相结合而形成的民俗事象。定义里提到了民俗,所以有人一定会问了,傩俗与民俗有什么区别或是联系呢?那么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民俗的概念吧。民俗,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习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等。通过定义,我们不难感觉到,傩俗的定义范围要小于民俗,那么我们就权且在本书中认为傩俗是民俗组成部分。所以说介绍傩俗也就是在介绍中国的众多民俗,只是这种民俗又多了一层傩的寓意罢了。

  傩俗的形成与发展

  据古书记载,傩远在我国先秦时期,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孔子十分尊崇民众习俗,故朝服立于庙之东阶,应该说这是关于傩的最早记载了。先秦时期既继承着许多原始傩礼的习俗,又有前秦礼制的新规定。至周代,乡人傩延伸发展为国家行傩与民间傩。当时,一年之中有三度行傩,即被称为季春时的“国人傩”、仲秋时的“天子傩”和岁终时候的“大傩”(古代傩俗,秦汉都循古制,季春、仲秋、季冬一年三度之傩,仍依古制举行,宫廷大傩规模更加大而隆重)。在傩俗活动中,方相氏是驱疫祓禳,索室逐疫的主持者,并且还有安葬君主的职责。在傩仪中选出年龄在10岁以上,12岁以下黄门子弟120人作为侲子。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经过中黄门,众人向他们射击,以达到驱除魔鬼的目的。

  古代傩俗,魏晋隋唐历代相沿。大傩的体制依旧,只是规模大小,具体方式的大小有差异,但组织更为完善,并为百姓观赏。如唐代,傩仪由太常寺及其所属太乐署令、鼓吹乐署令等乐舞机关承担组织。除此以外,汉唐时期,傩俗除疫的方式多样发展。除大傩外,有春天“洗浴祓除”。“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布在门户,以傩恶气”。贴门神挂吞口辟邪,击鼓呼嗓,驱鬼逐疫。“厌胜”止雨,雩祭请雨,解逐(解厄)。

  诗人杜甫在名为《南池》的诗歌中,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巫祝祭祀的过程。请您欣赏:

  南有汉王池,终朝走巫祝。

  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

  高皇亦明主,魂魄犹正直。

  不应空陂上,漂渺亲酒肉。

  淫祈自古昔,非惟一川读。

  杜甫之诗,记载的是阆中县东南八里,南池的庙祀情景。

  傩俗,发展至宋代,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宫廷大傩中戏剧性的人物替代了方相氏、十二兽等群像。《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篇中,这样记道:“在除夕之夜,庶族之家会在室外燃放爆竹,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彻夜不眠直到天亮,被称作守岁。”《梦梁录》卷六《除夜》条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在街头,有贫丐者三五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明代傩俗,沿着宋以后世俗化、重在娱人的路子,继续发展。傩俗,除宫廷傩、百姓傩外,又有军傩、寺院傩等。傩面具也走向市场。明代傩俗多元化,还与明皇朝在祭祀礼仪中,独尊城隍的做法有关。朱家王朝初期号召天下府州县衙广修城隍庙,在众多的祭祀民俗中,开创了独尊城隍之风。于是,民间驱傩祈吉习俗与佛家、道家的思想习俗,斋醮法事相结合,成为人们的婚丧嫁娶的生活习俗。至清代,驱疫祈吉的民俗,化为众多的祭祀形态,各地州府县衙定期举行的祭天祭地、祭社稷山川,祖先乡贤的天坛、地坛、社稷坛、神农坛、风雨山川坛、厉坛、文庙、武庙、祖先、乡贤的拜祭等,都列入典籍,定时盛祭。在民间,还傩愿,跳端公,跳神,庆坛极为普遍。

  傩俗按照地区和性质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按地区分类:1.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灶火型傩俗。2.中部以长江中下游为主线的庙会型傩俗。3.五岭南北和大西南地区傩坛型傩俗。那么接下来笔者以甘肃静宁县的《烧灶火》的傩俗为例来说明傩仪的过程。傩仪分为两段:第一段:请神--“喊春宫”仪式,又有主角灵官敬神仪式。第二段:断瘟神--傩队到各家各户去“断瘟神”。先在门前表演舞狮子、杂耍等节目,然后进门,傩队的老人在每个角落洒桃汤,户主跟随旁边撒黄米面。灵官手拿马棒,在这家人家的各处都打一阵子,然后收走户主事先放在灶子上的条子以及鸡蛋和扫把,便结束在这家的“断瘟神”,然后再到下一家进行仪式。一家一家全部“断”完之后,傩队敲锣打鼓,吹吹打打,户主家的人也跟着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扬洒面粉,众人高喊“瘟神爷断出门了”。然后一起走到河边,将灶火所有用具,包括纸狮、纸条、纸花、灵官面具等,一并烧掉,仪式结束。

  按傩俗性质分类:1.傩事组织习俗,2.傩仪程序习俗,3.傩仪习俗,4.岁时傩俗和度朔谱系,5.丧葬傩俗。由于版面的缘故,笔者就仅以岁时傩俗和度朔谱系展开来与众分享。早在周朝时期,傩俗是有着固定的时间的,一年分为春、秋、冬三次进行。后来,随着傩事的逐渐增多,傩俗形式也就逐渐增多,时间也有所变化。本书关于傩俗活动时间的变化就不做过多的介绍。那么,关于傩俗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演绎,你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些呢?请跟随我的笔触,咱们一同欣赏不同季节的不同傩俗仪式吧!

  首先从春季的开始。正月里,大年初一。古人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都做什么仪式呢?画鸡,因为他们相信正月初一为鸡日,这里的鸡日与“吉日”有无谐音之妙笔者尚不知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过年的那段时间家中的老人总会特别忌讳一些个别的词语,比如大蒜的“蒜”与“算计”的“算”、“煤炭”的“煤”与“倒霉”的“霉”字。按照如此推理,也许你心中也会有如我的推测了吧。

  画虎头,听说虎头有驱瘟避疫之功效。也许这与古时候人们的动物崇拜或是对凶猛动物的畏惧是密不可分的。画钟馗,看来古时候的人就已经有崇拜偶像的举动了,还将偶像的画像贴于门上。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句玩笑话。当时的人们贴钟馗画像更多的是为了祛邪。早在汉朝之时民间就已流传贴画像了,只是那时贴的主要是家中的祖宗画像。到了宋朝出现了年画似的钟馗像,随后,过大年贴钟馗像成为了一种“潮流”。直至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会在过年时贴些钟馗等门神人物于门上,虽然如今的寓意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外延,但是这种傩俗文化能够保留下来,就具有重大意义。

  开门爆竹,爆竹爆竹,最早就是燃竹筒,使它爆破时候发出巨响,用来惊吓妖魔鬼怪。《清嘉录》记载说,一年的第一天,燃放爆竹,爆竹发出三声响声,可以驱赶“疫”“厉”。发展到后来还有了封门爆竹。这一习俗,现在依然广为流传,有的只是为了热闹(尤其现代的小孩子把其当作纯粹的娱乐活动),有的还是将其寓意为驱邪迎福。

  正月初五,接路头--迎财神。商家为了抢先接到财神,有的会在初四天不亮的时候就去路口等着。所以一种叫做“乞傩”的傩俗就应运而生了,可见乞傩是为了迎合商家的这种发财的心理编排了“跳财神”的傩舞。有人一定会问了,既然有迎接财神的傩俗,应该也会有关于送走贫穷的傩俗吧?没有错,在人们忙着迎财神的同时也绝不会忘记去“送穷”的。人们把穷当作邪祟去驱赶,可见驱穷迎富,相辅相成。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在正月初五进行“送穷”。有的地方就会在正月二十七进行送穷。时间有差异,但是人们渴望生活富裕的愿望却是统一的。

  正月初七为人日,所以出现了人日煨魂的傩俗。这一天为魂归之日,如果魂归来,那么家里老老少少都会平平安安;如果魂不归来,那么在这一年里家里的成员都会有不顺。而且,魂魄是冷的,只有烤暖和了才可以进屋,所以那一天要在门口堆火“煨魂”。

  说了这么多关于正月里的傩俗,不知道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的您在正月里都会做些什么?不过,无论是走街访友还是在家打打麻将,只要是开心快乐那就是最好的正月时光。其实,在春季的傩俗不仅仅是在正月里的,还有二月初一的“禳白虎”、二月初二的“跳田公田母”、清明时节的“戴柳傩俗”等等。因为春季是一年之始,所以傩事众多也不足为奇,这里其他罗列的傩俗就不一一展开来谈论了。

  夏季的傩俗

  夏季的傩俗以端午为主要内容。古时候,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尤其是五月五更是最不吉利的一天,有的人甚至把这一天生下来的孩子扔掉。汉代开始,五月五日作为祭祀活动进入国家的祀典。以后由此演变出了端午傩俗。魏晋以后,由于大量汉人南迁,尤其是南朝时期,人们思念故土、怀念亲人,就把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联系到了一起。包括现在的荆楚之地的人们还是对屈原的感情深厚,仍把端午节当作是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的主要活动内容有“艾人悬门驱五毒”--就是说端午节那一天采来艾草制成人型,悬挂于门上以用来驱赶毒气。不仅是艾草,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菖蒲。一名冰箭”,所以后人便结合着菖蒲的功效将菖蒲寓意为斩妖宝剑。看来,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艾叶、雄黄、菖蒲、柏酒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了。端午之时,人们还会开展“赛龙舟”(此处不展开来谈,后面会略有涉及)活动。到了现代,端午节里的活动的内容就更加的丰富多彩了,不仅有挂艾草、赛龙船,还有了包粽子、逛花灯等等。

  秋季的傩俗

  在周代时盛行的仲秋天子傩,后来渐渐的冷淡了。但是以重阳节为主要内容的傩俗至今流传。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有一家人在九月九日那天出门,直至夜晚才回家,到了家以后发现家里的鸡、狗等都已经莫名其妙地死去,只有这一家人免于一死。于是,以后大家在重阳节这一天都要出门登高、采茱萸、畅饮菊花酒以辟邪祛病。重阳节的茱萸傩俗包括很多内容,如头插茱萸、井上种茱萸、身佩茱萸、茱萸作佐料、吃茱萸饼、饮茱萸酒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充分地展示了人们对于重阳佳节的重视。

  冬季的傩俗

  冬季的傩俗包括十月厉坛、城隍节、十一月冬至节,但主要的还是腊月、除夕的傩俗。首先,咱们来谈谈腊月傩俗吧。

  从南朝开始就已经有腊八驱傩的习俗,之后一直有所继承和发展。比如,腊月二十四日的“送灶”--逐疫打野胡;“交年”--用胶牙糖、糯米、花糖等祀社。腊月二十五喝赤豆粥,无论家中的主人、仆人还是家里的猫狗都要吃;还有在家田中燃烧火炬,叫做“照田蚕”。以后,又延伸出了腊八粥等新的傩俗。现在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腊七腊八冻死俩仨”,看来喝一碗腊八粥也是可以御寒祛病的。除夕傩俗,应该算是傩俗最多的节日。比如,“压岁钱镇祟”,浙江丽水有一个传说,有一户管家生了一个胖儿子,年三十守岁,怕会被祟(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加害,所以家中的管家就用红纸包了8个铜钱,放在小孩子的枕头底下,后来孩子安然无事。于是,这种“压岁钱”的风俗保留下来。当然,除夕傩俗中也有关于“贴桃符、对联、门神”等傩俗。因为书中的其他部分已经介绍到了相关内容,此处就不再展开说明了。

  度朔神话传说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桃崇拜。应该说桃和苇是最早的植物傩俗。后来衍生出了萌、赤豆、五谷、柏、松、柳、梅等新的植物傩俗。

  2.虎崇拜。虎是最早的动物傩俗。后来又衍生出了熊、牛、羊、猪、狗和鸡等动物傩俗。

  3.祖先崇拜。

  度朔傩俗还反映着多种民俗内容。度朔傩俗包含人生习俗、丧葬习俗、岁时习俗乃至傩仪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这种傩俗可以用在人的生老病死的每个环节,可以说它是中华民俗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傩仪与多种民俗相结合。笔者举如下四项。

  第一,傩与乡厉相结合

  安慰和帮助无人祭祀的野鬼被称作“厉鬼”。厉鬼的厉仪,在汉代已被废除。明初,朱元璋下令恢复了中断1000多年的祭祀野鬼的活动,在全国上下层层设厉坛。其实,傩厉相结合早在元末就已经出现,并且还出现了民间驱傩方相。

  第二,舞狮、龙灯、龙船与傩的结合。

  狮子,又叫辟邪。唐代以来,舞狮就已经是傩仪中的传统节目。这在国内各地都有事例。如在南方,江西婺源县最早时期拥有72班狮傩班。北方,河北武安的《打黄鬼》的社火舞队中也有狮子舞。接下来笔者就以越南的舞狮为例,跟大家共同分享舞狮经过。

  在越南,装扮狮子的游艺也被称为“麒麟舞”、“独角兽舞”。从地域上看,在北方通常叫狮子舞,在南方则习惯称麒麟舞或独角兽舞。越南狮子舞属于中国的南狮系统。与中国北方狮子舞中功夫满身的武生形象的“狮子郎”不同,越南舞狮的前导多是一个笑面的大头胖和尚。大头胖和尚穿长袍,束彩带,挥着扇子,逗引狮子,也不时与观众调笑,显得滑稽风趣。但一些地区也有变化,如在越南顺化地区,“狮子郎”也有妆扮成手摇扇子驱魔除邪的“土地公”的。越南的狮子舞更多的是通过狮子的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营造出雄健又柔顺的可爱姿态。当然,越南狮子舞也不乏难度较大的攀高、采青(采摘青菜)、跳梅花桩等技巧。越南的舞狮一般有两人驾驭,他们下穿各色灯笼裤,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小狮子多为一人装扮。狮子的颜色有银色、黑色、红色、绿色,等等。它们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黄的象征尊贵,绿的象征太平盛世,红的象征喜庆,黑的象征威猛。在越南顺化,狮子胡须的颜色也有涵义,如白须狮子在舞狮队有25年以上队龄,红须狮子10年以上,黑须狮子则是5年以上。越南狮子舞的音乐以鼓和铙钹为主,也有的配合笛子、月琴、柳琴、独弦琴、筝、琵琶等乐器。尤其带有宫廷风格的狮子舞,音乐中越南民乐特色就更明显,乐声悠扬浑厚。越南人相信,狮子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平安、快乐和富裕。因此,越南的狮子舞像中国一样,更多出现在节日、婚礼、店铺开张等场合上。

  在越南节日庆典中,春节期间的舞狮尤为热闹,范围更加广泛。越南人认为,狮子入室是大吉大喜之事,尤其是在大年之初。在他们的观念里,春节狮子拜年,这一年就能生意兴隆、家人平安、人人健壮如狮。越南的狮子舞,从初一的一大早就开始。在舞狮前,舞狮队都要到寺庙去给狮子开光,尤其是新制作的狮子。舞狮者先请出各路神灵祭祀,摆上鸡鸭鱼肉等供品。进香三次后,请家乡最有名望的人物为狮子点睛开光。开光后,在鞭炮齐鸣声中,在鼓乐伴奏之下,舞狮队伍就出发了。队伍前导往往是持着明亮彩色方形旗帜的队伍。旗子通常是某些商人捐献,越南人相信,狮子是一种财富和成功的象征。因此,他们在对舞狮队的捐赠上非常慷慨。在越南,每个狮子队伍,都有规定好的区域,它们不能擅自闯入不属于自己一方的地域。在农村,狮子舞往往从村头开始,舞狮队挨家挨户给每家拜年。在城市,舞狮队也往往在各个“势力范围”内逐个上门。在越南,尤其是北方,中秋节期间也有舞狮、舞麒麟表演。狮子舞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

  关于越南中秋舞狮的由来,在越南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樵夫住在森林中,在一个明月高悬的中秋夜,他看到一个大狮子在森林的溪流旁与水中的月光嬉戏。狮子跳进水中,去捉水中之月,但是无论它何时跳进去,月亮总在这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使得狮子非常生气,盛怒之下它向附近一个村庄猛冲过去。听到村民的呼救声后,樵夫砍下了一根树枝做成一根棍棒赶往村庄去救村民。经过一番搏斗,他战胜了狮子。村民羡慕樵夫的力量,请他扮演与狮子的战斗。从此,村民在中秋节举行狮子舞蹈的表演。两个人分别装扮勇敢的樵夫和雄壮的狮子,表演这场樵夫挽救村民的伟大战斗。

  唐宋以来,中越或分或合,或战或和,但文化交流从来没有真正中断过。官方的往来、民间的交流、商人的贩运,都可以对中越狮子舞的流传产生影响。正是唐代以来中越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使得狮子舞在越南这片土地上欢乐地舞起,并深深打上中华狮舞的烙印。

  龙灯,也是因为龙能辟邪,也为傩所用。四川的铜梁县发现恐龙的化石以后,龙灯也自然而然的增添了新的意义。按照四川的习俗,表演结束时候,要“烧龙”表示送龙上天,同时烧去疫病、妖邪和晦气。

  赛龙舟,这与端午傩俗相联系,也有辟邪驱疫的能力。明代有学者甚至说端午祭就是“夏祭”。

  第三,送瘟神。

  傩仪中用纸船装载瘟疫,然后将“船”烧掉,表示消灭了一切不祥、灾难。江西萍乡傩坛有还傩愿,又被称为借福神。每年农历七月开始,为许愿人家送瘟神。整个过程分为四步进行:首先是起师,用竹子扎一个船型的骨架,供奉在户主家里的神案上,点上香,还要燃放爆竹,并由掌管神案的人念“起师咒”。其次,造船。唱“造船咒”,一边唱歌,一边用纸糊上船的外壳。接着,是收瘟。船造好以后,众人要抬着船到房间的各个角落去收瘟,表示将瘟疫等不祥之物都装进了“船”中。然后,焚船。傩队抬着船来到河边,嘴里还要不停地唱着:“弟子行来到江边,河伯水官坐两边。五瘟使者随船去,光明大路到西边……”然后杀鸡,再将鸡血淋洒在纸船身上。

  第四,镇宅傩俗。

  镇宅傩俗,是从傩礼最后大门立桃梗的习俗发展而来的。门户是一家之气口,镇宅先镇门。所以,在古代的门、户、井、灶、中霤中的“五祀”中,门总是放在第一位上。镇宅的傩俗有很多种,如桃符、悬苇索、贴虎、挂照妖镜等。下面笔者还向大家介绍除了这四种以外的其他三种傩俗形式。

  1.石敢当

  石敢当一词,本来是先秦时期一个石氏人家的族名,敢当是“所向无敌”的意思。这个词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十分流行。宋代的王象之记述了关于唐代的一个故事,原文是这样说的:“兴化军有‘石敢当’碑,注云:庆历中,张苇宰莆田,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难;官利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今人家用碑书曰石敢当三字镇于门,亦此风也。”故事的意思是说,兴化军有一块石碑,叫做“石敢当”石碑,记载着“石敢当”有镇压百鬼,消除灾难的作用。并且官员可以得到福祉,百姓可以得到安康。风俗礼教得到兴盛,礼乐得到发展。如今有人用石碑上“石敢当”三个字写于门上,以达到镇宅的作用。当然,故事只是故事而已,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石敢当”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不是单纯的是石碑的题词。笔者还知道另一个关于“石敢当”的故事,在此一并与大家分享。有人说“石敢当”的意义为“非泰山之石不敢当”,或是“惟有泰山之石才敢担当得起”。广东徐闻县有一则传说:清康熙年间,到徐闻县来当县官的,没做几个月就会寿终在任上。后来有一个姓黄的知县,在上任时带来一个风水先生查看风水。经过风水先生的实地查看,发现原来是本县镇风水的宝塔的影子正好落在县令的座位上,那些知县因为扛不住宝塔影子的压力,所以相继死去。并且只有泰山才能压得住这么大的压力。于是,风水先生在县衙门前立了一块石碑,石碑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没有想到,果真这位姓黄的县令做了多年的知县仍然好好活着,以后其他的知县都不敢把这块石碑搬走。明清之际,石敢当演变成了镇宅傩俗。它在国内很多地方以及东南亚华侨地区,流行很广泛。

  2.“姜太公在此”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传说在武王伐纣的时候,正好赶到冬季,雪有万丈深。远处有一队人马向武王的队伍行进过来,共有五马二车,奇怪的是行军在雪地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于是,武王的手下马上把这件事情禀告给武王。这时,姜太公解释说一定是五方之神前来帮忙了,于是就给五方之神各自安排了任务。那么您知道这“五车二马”到底是何方神圣吗?据笔者了解,五马二车是指四海之神与祝融、勾芒及河伯、风伯、雨师等。于是,后人就流传说如果平凡百姓家贴有“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便可驱瘟辟邪。

  3.吞口

  “吞口、吞口、吞鬼之口”,这是桃符傩俗的一种演变形式。吞口形式多以狮、虎的形象为多。吞口一般只有一张大嘴,有的大嘴里拖出一条大舌头,有的在嘴里咬着一把斩鬼宝剑,用来寓意杀灭鬼疫。更让人振奋的是,江西本土还根据吞口编排了《吞神》这种傩舞,在此傩舞中的面具造型也是在嘴里咬着一把宝剑,并且狮子的形象十分清楚,活灵活现,值得一看。云南省也有吞口的形象,吞口在上齿和舌头之间咬着一粒红色神果,这种形象其实还是很少见的。(执笔:李白皓)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