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面具--文化共生

  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而完成这种超越既需要精神,也要靠物质,于是面具应运而生。

  对于巫和傩之间的关系,此前我们并没有展开来谈,此处仅从面具文化这一点来看,巫大约是面具的创制者或早期的佩戴者,而傩则是面具的发展者和完善者。巫傩面具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精神追求、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凝聚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表现了人类认识自身和天地鬼神的总体水平。“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表明面具既是沟通人和鬼神的主要手段,也是驱鬼逐疫的主要工具。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差不多都有这种情形,面具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1.人类最伟大的发现

  面具最早是在什么时候进入到人类生活之中的呢?我们暂且先不给出确切的时间,请您跟随我的脚步,去探寻它的芳踪。法国著名的旧石器时代拉斯科克斯洞穴岩画,就有头戴面具的人的形象;莱,特洛亚,费尔莱的洞穴岩画中有一个戴着动物面具的正在演奏的巫师,在这个洞穴岩的另一处,有头戴鹿角兽冠的旧石器时代巫师佩戴的面具形象。法国考古学家认为,拉斯科克斯洞穴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都有史前戴面具的人物形象。但是,作为实物出土的面具,到目前考古发现是在新石器时代,欧洲已经出土了希腊和南斯拉夫的陶制和石制的面具,亚洲已出土了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黏土制作的面具,它上面涂了染料,双目圆睁,面容鲜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就是人类关于面具的最伟大发现。

  2.非洲的面具

  非洲的面具丰富多彩,别具特色。沿着非洲地图探寻开来,埃及、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利比里亚、象牙海岸、马里、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刚果、扎伊尔、上沃尔特、塞拉利昂、安哥拉、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都有自己古老和现代的各种各样的面具。

  古埃及的面具具有很高的价值。古埃及中古王国时期的第十二王朝的伊西丝女神状的贵妇人葬仪面具,是用石膏和麻布混合制作而成的,镀金、着色,显得慈善安详。

  古埃及法老丧葬用的金面具,是捶打黄金制作的,面具的头巾和胡须嵌着蓝色宝石,代表死者的高贵身份,面具庄严肃穆,戴在死者的脸上,象征着永世长存。古埃及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迈锡尼文化的国王或王子的葬礼面具,也表现了庄重祥和的面容。

  象牙海岸古罗族的半人半兽混合式舞蹈面具,揭示了非洲远古先民意念中本氏族的起源与某种动物有着亲密关系,表现了动物图腾崇拜的遗存。

  几内亚的巴加族“尼姆巴”肩荷面具,在收获季节或会社成员葬礼时,人们就把这类面具拿出来佩戴。肩荷面具重约70公斤,它的体积很庞大,下半部分有四个支撑物,以便放在佩戴者的肩膀上,并在肩上垫着一件宽大的棕榈衣服。这种面具的光滑面与雕出的线条、鱼脊骨花纹及其他图案,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还用一些铜钉作为装饰,造成平衡和谐的感觉。在庆祝丰收的时候,会社成员有时不把面具扛起来,而是围绕着这个大型面具跳舞。

  非洲的面具有时也在情节简单的小型戏剧中使用,19世纪20年代,西非约鲁吧王宫,就曾演过戴面具的哑剧,演员们表演捕猎野兽的情景。安哥拉乔奎人佩戴的“契洪果”面具,一般表演诙谐和讽刺场面,巫师、猎人、酋长、首领、老年人、妇女和姑娘是这种面具表演的主角。非洲土著民族相信,面具体现着祖先灵魂和自然现象的精神,佩戴起来的面具则是他们的化身。按照不同的功能,面具分为严肃的或幽默的,恐怖的或安详的,寓意丰富的或直观可辨的等各种类型。

  3.亚洲的面具

  亚洲的面具是很有特色的。印度在拉贾斯坦邦卡利班甘古代遗址中出土了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50年的石制面具。这个面具有两只眼睛和一个大嘴,显示了它的威猛。拉贾斯坦邦还有黄铜的湿婆头像面具,眼小嘴大,上下两排牙齿外露,表现了它的狰狞。

  亚洲的面具多用于戏剧表演。印度的面具是很著名的,戏剧《罗姆厘拉》演出时最长可持续30天,观众一次可达10万余人,剧中的魔王、猴王都戴面具。印度尼西亚的戏剧面具以巴厘岛的《渣伦阿朗》较为有名,剧中妖妇戴的面具狰狞恐怖。日本绳文时代后期的土制面具,犹如工笔图案,眼和嘴都紧闭,表现了一种沉思。韩国的面具很丰富,有高丽时代和朝鲜时代的作品,其中僧人面具很多,有凶僧和善僧等形象。图片中描述的是高丽时代的僧人面具,这个面具脸为米黄色,眉毛和头发是黑色的,额头两眉间有颗白虎痣,鼻子是高耸的鹰勾鼻子,下巴是另安上去的“吊颔”,显得嘴很大,加之眼睛的表情及面部皱纹,面具呈笑容可掬的形象。韩国的戏剧面具也很多,角色行当都比较齐全,比如,前文提到的朝鲜半岛扬州山台戏中就对面具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4.欧洲的面具

  欧洲的面具以古希腊的历史较为悠久,它的葬礼面具有的浓眉大眼,有的嘴唇紧闭,面部表情或严肃或慈善或安详。古希腊在公元前就把面具搬上了戏剧舞台,它的“悲剧面具”闻名于世,有特洛伊国王和一个青年的面具,国王的面具恐怖,而青年的面具恐惧;还有凶恶的森林之神和小丑的面具。古希腊“所罗门思想”中,悲剧的缪斯凝视着一个喜剧面具,缪斯满脸严肃的表情,而面具也很恐怖。古希腊的闹剧面具,有两个衣衫褴褛、赤身露体的醉鬼,他们互相搀扶,表演着世俗的幽默。古希腊的悲剧面具有30多种,每一种面具都刻画出角色的年龄,有特洛伊国王和一个青年年龄、性别和身份,以及符合角色特征的表情。

  德国有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650年的青铜面具。法国公元前3世纪铁器时代的神灵面具,两双大眼睛表现了它的冷峻。意大利罗马1-2世纪的带脸甲的钢盔面具,表现了武士的沉着自信。意大利发展起来的喜剧,也以面具进行表演,面具为终身扮演某一特定角色的演员所专有,这与我国云南澄江县关索戏演员父传子、子传孙的世袭而专用一个面具是相同的。英国的戏剧面具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很发达,当时舞台上出现的魔鬼往往佩戴面具。瑞士的面具也很多,其中两个大眼以及阔嘴、额头布满皱纹的面具,表现了狰狞和恐怖。

  5.美洲的面具

  美洲的面具以墨西哥的较为有名。公元前1150年至公元前200年墨西哥格雷罗州伊瓜拉的一个洞穴出土了唯一幸存的奥尔梅克文化的木制镶玉面具,它合嘴闭目,耳垂穿孔,鼻子连额头似飞鸟展翅。同一时期奥尔梅克文化的墨西哥谷地出土的抛光陶制面具,半面是伸出的舌头,半面是骷髅,象征着生与死。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墨西哥瓦哈卡州阿尔班山出土的绿色镶玉面具,头上有两个短角,下颚有三根粗大的胡须,耳朵上有穿孔,眼睛和牙齿是用贝壳制作的,标志着面具形象由动物向人的转化。这个面具是连同一个玛雅时代的酋长“木乃伊”遗体一起于13世纪在墨西哥古墓的石棺中被发现的,它由200多块半宝石粒心制作的,盖在酋长的脸上,显得庄严而又凝重。加拿大19世纪的木雕活动面具,呈鸭嘴兽状。爱斯基摩面具有的是用木、柳条和植物纤维制作的,整个面具被柳条的外环围绕。美国佛罗里达州15-16世纪的木雕鹿头面具,鹿的大耳朵是用皮革铰链连接的。美国夏威夷神像面具是用羽毛制作的,两双大眼睛凸出,嘴巴大张,象征着神灵的肃穆庄重。加拿大、北美西北沿海地区的面具也很有特点,秘鲁兰巴耶克谷地金制葬礼面具,带有耳饰和鼻饰,眼睛是石头制作的,有涂过红绿颜料的痕迹。

  6.大洋洲的面具

  大洋洲的面具也很丰富。新西兰毛利人的木雕面具,表现毛利人的黥面形象,面具顶部有似圆形的坛口,象征死者的灵魂可以自由出入。新几内亚的仪式面具是用木、贝壳、植物纤维和羽毛等制作的,头发、胡须密而上翘,黑发与白面的对比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新几内亚塔密岛土著人的面具,是用树枝和树皮粘制而成的,脸上的耳朵部位有一条蛇,也许与图腾文化有着某种联系吧。新几内亚巴布亚湾的舞蹈面具,是用藤、树皮制作的,耳朵大而长,双目俯视下方,如果戴上这样的面具,您会不会感觉有一种在空中飞翔的感觉呢?美拉尼西亚的新爱尔兰岛木雕面具,在祭仪舞蹈上佩戴,它头颅很大,脸部却很小,这样的比例分配主要是要突出头骨的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简介,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巫傩面具,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造型奇异。在这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面具世界中,面具代表的事物丰富之极:有的代表动物,有的代表图腾,有的代表人祖,有的代表英雄,有的代表魔鬼,有的代表神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