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傩的种类

  中国的傩文化非常丰富,并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种类。那么中国傩到底有哪些种类呢?其实,这在古代便曾有人进行过归纳。

  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卷四十中就记载有有司傩、乡人傩、逐除傩、驱鬼傩、埋祟傩、送疫傩、殿前傩及大内傩等几种类别的傩,并引用历史文献加以说明。如“有司傩”引《月令》称“季春命国傩,季秋天子乃傩,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乡人傩”引《论语,乡党》称“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逐除傩”引《吕氏春秋,季冬纪注》称“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驱鬼傩”引《礼纬》称“以正岁十二月命礼官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也”;“埋祟傩”引《东京梦华录》称“除日禁中呈大傩仪……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送疫傩”引《后汉书,礼仪志》称“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逐鬼投洛水中,仍上天池,绝其桥梁,使不复渡还”;“殿前傩”引《乐府杂录》称“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大内傩”引《南新书》称“岁除日,太常领官属乐吏护童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傩”。

  以上陈元靓虽对傩进行了一系列的分类,但还不是很科学。现代有学者经过归纳总结,对傩进行了一系列较为科学的分类,如依据流行的对象分,傩可分为:宫廷傩、民间傩、军中傩及寺院傩。

  宫廷傩

  主要是指由天子或诸侯王以国家或者朝廷的名义举行的傩,亦为官傩,即官办之傩。宫廷傩是先秦时期傩类型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傩事活动中的核心人物方相氏便由朝廷任命,受天子或诸侯王之命掌管傩事活动。如《吕氏春秋》第十二卷“季冬纪”中就说:“命有司(即方相氏)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就是在天子因做恶梦而感到不祥时,也通常需要大兴傩事,以驱邪逐鬼,如《周礼,占梦》中就说:“季冬,聘之梦……遂令始傩。”在使用傩时,甚至还有非常严格的一系列规定,汉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在对《礼记,月令》中关于傩的注疏中,就谈到:“以季春为国家之傩,仲秋为天子之傩。”由此足以说明在先秦时期,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存在,它是一种能够影响到整个社稷兴衰存亡的“通神”之仪。每逢此时,尊贵如天子也要毕恭毕敬,拿出自己的万分虔诚,并十分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居宫室左,乘玄路,架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粟与彘”(《礼记,月令》)。宫廷傩一直流传到清代,并随着清王朝的覆亡而消失。

  民间傩

  即乡人傩或百姓傩。孔子《论语,乡党》中说:“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其大意为:在乡民们迎神驱鬼、举行傩事时,应该穿着严肃的朝服按规定站立在东边的台阶上,不得有怠慢轻视的表现。民间傩的举行也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一年之中,孟春和仲秋的傩事活动只能由天子和诸侯王独享,民间不得随意举行。只有在岁末之际,也就是在季冬时节,才令民间也同时举行傩事。然而,从最初形态来说,宫廷傩本身应该也是从民间乡野中滋生出来的。文化之源从来便出自民间,宫廷傩的出现不过是对民间傩现象加以体认、强化后的结果。民间傩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它在民间不断得以存活和再生,千古相传,延绵不绝。当宫廷傩随着政治历史的演变而失去自身的活力之后,民间傩却依然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继承下来,并显现于世。可令人惋惜的是,数千年来的历史特别是官方历史对于民间傩的记载却残缺不齐,这就要求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民间傩进行深入的整理发掘,并加以研究和保护。

  军中傩

  又称为“军傩”,那是古代军队于岁除或誓师练武时戴着面具进行的一种跳傩祭祀仪式。据现存相关史料记载,军傩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称“军傩”这一称谓的,另一类则是关于傩在军队中的具体表现。前者如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所述:“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明确指出了宋时军傩不但存在,而且静江的军傩还名闻于京师。后者如《魏书,礼志》记载:“高宗和平三年十二月,因岁除大傩之礼,遂跃兵示武,更为制令”,这可以看作是傩在军队中的一种自然延伸,即借助于傩礼以助军威,也可认为是军队演练时对傩的一种强化,即用军队的雄壮之势壮大了傩这一仪式。后来,人们也经常通过军傩来达到演习尚武这一目的,这在有关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安顺续修府志》就记载:“黔中人民多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安逸之境,积习既久、武事渐废……于是有跳戏之举……盖藉农隙之际演习武事,亦存‘寓兵于农’之深意也。”这里提到的安顺军傩,也称为“地戏”,通过跳戏这一仪式来展现崇尚武事以消除军队军心涣散的现象。军傩的出现还具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通过头戴面具与神灵相互感应,借助神灵之威来战胜敌人,这是希望获得战争胜利美好愿望的世俗化表现。

  寺院傩

  寺院傩与军中傩在形式上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军中傩是将傩中所含有的“武事”因素加以强化,使傩服务于军事战争,从而独立成为一种傩的类型。而寺院傩则是将傩中所内含的“宗教”因素加以强化,使傩服务于道观寺院,并与道观寺院本身固有的宗教内容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傩的类型。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于请神驱鬼,祈福禳灾。如在道教中,就比较突出的表现在醮斋一类的仪式活动中。在中国台湾的台南市,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经常举行规模盛大的道教醮仪,称为迎王爷。道士登上仙坛,向神诵读有关疏文,读后放入锅中烧掉,表示已传达到上天。之后,人们以神舆为先导,跨过油锅,向着河滩迎接王爷。迎接的过程中一队人马手持枪和矛等各种武器,跳着雄壮的舞蹈。童乩这时候也登上场,挥舞着刀和狼牙棒,背上流着血,装扮成神的样子。人们远远地把王爷船围起来,圈中童乩乱舞,神舆四处飞奔。最后,点火烧船,在村民的守护之下,送走王爷,祭礼也随之结束。这十分鲜明地展示了道教醮仪中所体现的寺院傩的情形,那是道教醮仪与民间傩相互结合的产物。在佛教文化中,寺院傩最突出的体现当数佛教中的“目连戏”扮演。“目连戏”是从佛经故事目连救母为题材改编而成的戏目,主要是为了阐明因果,超度亡灵,并逐渐使其成为请神逐鬼、祈福祛灾的宗教祭祀活动。那也是佛教仪式与民间傩相互结合的产物。寺院傩作为一种独立类型的傩,虽然是一种后起现象,但也是宗教对早期的傩文化进行接纳并逐渐融合的结果。

  而依据其内容,有学者又将傩分为:冲傩、愿傩、丧事傩、婚嫁傩、成丁傩等。

  冲傩

  是指家中有遭受生病、难产、受灾等等不幸的事情,请傩坛来做法事和演傩戏,以求冲灾去祸。其中,治病是最为常见的冲傩项目。

  愿傩

  是人们先许愿,待心愿实现后请傩堂戏班演唱傩戏,以酬谢神灵还愿,还愿之后再“勾愿”(即将原来许下的愿一笔勾销)。如,因患病而冲傩,病愈之后便要进行还愿,就要请傩戏班演戏还了愿,并要做“勾愿”仪式。

  丧事傩

  在湘西又称为“翻解道场”,俗称“殇亡”,即为非正常死亡者办丧事。某人死去若干年之后,其子女为其操办丧事,以求为其解脱。做这种道场,巫师只为人驱祸,不给人祈福。这是古代丧礼的演变形态,但却已经巫术化了。

  婚嫁傩

  过去壮族的婚嫁,保持着非常古老的习俗,婚礼之后,女方就回娘家,跟邻居女孩住几年,同时又常常和男方偷偷幽会。等到女方有了身孕,告诉男方,这时就要举行“作星”道场,也要演傩堂戏,这便是婚嫁傩。

  成丁傩

  这是一种原始的遗存,在过去,桂北壮族男孩长到16岁时,便要跳傩神。举行了这种祭祀活动之后,男孩就算是成人了,有权参与氏族内部的一些活动。后来这种傩事活动很少举行,现在看来,成丁傩倒有点类似于成年礼。

  倘若以空间地域的分布来划分,有学者又将傩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中原傩、北方傩和南方傩。

  中原傩

  中原地区在古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傩在中原受到了朝廷天子的高度重视,一度成为国家性的大礼,长期成为傩文化的主流,并由中原传播于全国各地,使各地区的傩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中原傩的痕迹。在具体操作上,中原傩的傩仪也是文献记载最为详细的,传承的脉络也较为清晰。正因如此,才为我们了解古傩文化提供了可能。可以这么说,中原傩是我国傩文化中的核心。

  北方傩

  北方傩主要就是指以往人们通常所说的“萨满”现象。这主要流行于北方民族如满、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以及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当中。其与中原方相氏请神逐鬼、祈福禳灾的性质是一致的。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北方傩虽然以原来称作“萨满”的文化现象为主要代表,但决不就意味着除此之外,不再有其他的形态。由于中原傩文化与北方傩文化两大区域的长期交往,二者之间都相互吸收了自身固有因素之外的许多东西,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南方傩

  南方傩主要是指包括了巫文化及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活动中请神逐鬼现象在内的众多傩文化类型。与北方萨满现象相似,长期以来,南方文化就是与中原文化保持着显著差别并以巫鬼文化而著称的另一大区域。与这一历史格局相对应,在傩的分布上,也形成了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又一类型--南方傩。除了巫以外,南方傩类型中另一主要部分即各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许多被冠之以“原始宗教”的请神逐鬼现象。例如苗族的“跳鬼”、布朗族的“送火神”、白族的“天鬼”信仰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傩是一种非常繁复的文化现象,以上的这些分类划分都是相对而言的,并无绝对的界限。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