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赣傩的形式与内容

  赣傩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傩文化元素,同时又与本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一道道独具特色的傩文化风景线。现在,让我们沿着这道绚丽多姿的风景线,好好领略一下赣风傩韵的神秘魅力。

  南丰傩舞

  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毗邻福建省,属于低山丘陵地貌。该县东有绵延起伏、群峰连珠的武夷山脉,西有高耸入云、雄浑秀美的军峰山。南丰自古文化昌盛,名人辈出,涌现出了文学家曾巩、政治家曾布等。南丰傩舞流传于该县境内180多个村庄,现有傩班百余个,傩班艺人达2000余人。南丰傩舞的一批优秀戏目曾参加省内外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以它原生态的舞蹈和神秘的礼仪风靡全国,反响强烈,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1992年和1996年,南丰县先后被江西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傩舞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

  南丰傩舞历史绵长,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对于其在历代的发展过程,我们可大致还原为:

  据清初傅太辉所撰写的《金砂余氏傩神辨记》记载:“辉尝考宋时邑志旧本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驻扎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据此推测,至晚在汉代南丰便有了傩的传播。

  又据《金砂余氏重修族谱》记载:“宋初,余赏迁徙南丰金砂后,将祖先在四川为官时崇奉的灌口二郎清源妙道真君神像带到金砂(今黄砂村),立庙奉祀,岁时香火,遗其制曰‘驱傩’。”清源妙道真君遂成为南丰西乡一带的傩神。宋室南渡后,流寓南丰的赵氏宗室家乐艺伎和一些流散艺人带来了京城的歌舞、说唱、杂剧艺术,促使了南丰傩戏的诞生和传播。南宋南丰人刘镗所作的《观傩》便是描写傩戏演出的热闹场景,其中称道:“寒云岑岑天四阴,画堂烛影红帘深。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明清时期是南丰傩的繁荣期。明初南丰境内的上甘、石邮、南堡等村重建或新建了傩庙,恢复了傩礼。此后,具有军傩性质的“跳竹马”传到赓溪、西山一带,“跳和合”则流传至三坑、水北等村,“跳八仙”在中和、石浒一带传播,表演孟姜女故事的傩戏也在新田堡流行,罗家堡、南堡等村庄也相继组建了傩班。

  清末民初,戏曲表演兴盛,受其影响,南丰跳傩进一步走向娱乐化。周家堡、刘家、廓背园等地艺人组建新的傩班,淡化傩的仪式,突出傩舞表演。他们吸收戏曲、木偶、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编创了许多新的跳傩戏目。到解放前夕,南丰傩班遍及全县各乡镇。清代《建昌府志》记载建昌府新春“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正二月间,又有八仙之舞”,建国后,建昌府所属五县中,只有南丰县全部留存了上述各类傩舞。

  南丰傩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风味浓郁,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南丰傩仪结构复杂,有杂傩、跳傩等仪式;南丰傩舞按表演内容又可分为文傩和武傩两种,同时还有和合舞、竹马舞等分支;舞蹈形态丰富,现流传有82种之多;傩面具造型各异、千姿百态,达180余种;所用道具法器繁多,兵器军具、法事器具、灯烛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都可作为道具。

  傩祭仪式是傩的基本形态,它是傩礼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和程序,其中蕴涵着古老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以及古代礼仪制度等内容。南丰傩舞的傩祭仪式主要有:

  一种是跳傩仪式。由起傩、跳傩、驱疫、安座等基本程序构成,驱疫是傩仪的核心部分,包括请神、娱神、驱疫、送神。驱疫仪式有四类:一是以石邮村为代表的“搜傩”仪式,正月十六日晚上举行,有请神、判答、上马、搜傩、参牌坊、下马、报饭单、参圣像、回殿、谢师、吃傩饭等内容;二是以上甘村为代表的“解傩”仪式,正月十六和十七日白天全村各家进行“解傩”,十八日晚傩神殿“解傩”,有清坛、催神、插跳香、请神跳傩、搜除、解迁、拜师、辞神、送神、班师、吃鬼子饭等内容;三是以周家堡、水南村等为代表的“圆傩”仪式,通常在正月十六日白天举行,仪式较为简单,主要是穿厅堂逐疫,表演傩舞,圣相安座;四是上甘、上古等村的“装跳”,是特殊的扮神驱疫仪式,多在春节期间晚上进行,主要有搬师、设坛、请神、装跳、搜索、解迁、宴请、回师等仪式。

  另一种是杂傩仪式。包括三种,一是“跳竹马”仪式,由起竹马、跳竹马、圆竹马、打醮(安神)等基本程序构成,在正月十五或十六日晚上举行,以赓溪村为代表;二是“跳和合”仪式,由起、跳、圆等基本程序构成,以水北村为代表;三是“跳八仙”仪式,由下殿、起灯、起迎、迎灯、跳迎(即跳八仙)、圆灯、圆迎等基本程序构成,以石浒村为代表。

  南丰跳傩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驱鬼逐疫、祈福纳吉、武打技巧、世俗生活等内容,有戏目共120个以上,以跳傩娱乐舞戏目最多,现保留有82个。其中单人舞有《开山》、《钟馗》、《魁星》、《财神》、《哪吒》、《杨戬》、《雷公》、《纸钱》、《金刚》、《祇头》、《弥勒佛》、《关公祭刀》、《二郎发弓》等;多人舞和群舞有《白祇》、《钟馗醉酒》、《判官刷簿》、《财神发店》、《傩公傩婆》、《和合二仙》、《对刀》、《双伯郎》、《跳回子》、《刘海钓蟾》、《猢狲与蟾蜍》、《獭捉鲤鱼精》、《小尼姑下山》、《打蚌壳》、《鬲禄寿》、《张天师召将》等;技巧舞有《演罗汉》、《观音坐莲》、《普贤骑象》、《猢狲悬梁》、《猢狲射尿》、《日头落山》、《劈片柴》、《叠罗汉》、《竖牌坊》、《架楼》、《圈井》、《挂牌》、《扇风车》、《磨桌角》、《蹿桌子》、《桌上倒立》、《竖阳竖》、《蹿档》、《蹿叉》、《关大门》等。

  此外还有舞剧系列戏目,其中《西游记》系列有《孙悟空出世》、《花果山》、《孙悟空学法》、《龙宫借宝》、《闹地府》、《弼马温》、《偷仙桃》、《闹天宫》、《唐僧取经》、《五行山》、《高家庄》、《流沙河》、《五庄观》、《三打白骨精》、《收善财童子》、《真假猴王》、《孙悟空借扇》、《牛魔王醉酒》、《通天河》、《捉乌龟精》、《捉鲤鱼精》等;《封神榜》系列有《哪吒闹海》、《太公钓鱼》、《武吉砍柴》、《闻太师》、《魔家四将》、《捉殷郊》等;《白蛇精》系列有《金山寺》、《水漫金山》、《断桥相会》、《打下凡尘》等;八仙舞有《跳八仙》、《跳十仙》、《八仙祝寿》、《下凡出世》;仪式舞主要有《搜傩》(或称《搜除》)、《搜间》、《解傩》、《装跳》等4种驱鬼逐疫舞。

  傩神庙是供奉傩神、存放面具和举行仪式的场所。南丰有专用傩神殿(庙)20余座,现存最早的是上甘村傩神殿,为明代永乐年间迁建。民俗装饰风味最浓的是清乾隆辛丑年(1781)迁建的石邮村傩神庙。此外还有代用傩神庙20多座,多为福主殿。专用傩神庙和代用傩神庙都供奉有傩神偶像或傩神牌位。傩坛主神主要有三种:一是清源妙道真君,上甘、上古村等西乡傩神殿多以其为傩神;二是傩神太子,石邮、早坳等村以其为傩神;三是傩公傩婆,廓背园和曾家村以其为傩神。

  面具在傩仪中是神灵的载体,在傩舞中又是角色装扮。南丰傩面具俗称“圣相”,也有称“神像”、“神圣”、“菩萨”等。南丰跳傩面具造型各异、千容百态,有驱疫神祇、民间俗神、释道神仙、传奇英雄、精怪动物、世俗人物等180种以上,可惜明清精品多在“文革”中烧毁,现存的120种面具大多是“文革”后新老艺人复制的。现在存世的面具有开山、白祇、钟馗、大鬼(大神)、小鬼(小神)、判官、搜除大仙、田螺大王、鹰哥元帅、张天师、马元帅(马灵官)、赵元帅(即财神)、关元帅(关公)、温元帅(温琼)、纸钱、雷公、雷母、一郎、二郎、杨戬、哪吒、傩公、傩婆、福神、禄神、寿星、魁星、和仙、合仙、玉皇、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刘海、刘伶、风僧、佛祖、观音、金翅鸟,善财,弥勒佛、佥刚、八罗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须普提、观音、龙王、牛魔王、铁扇公主、红孩儿、周文王、姜子牙、闻太师、金吒、木吒、武吉、雷震子、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殷郊、广成子、土行孙、杨任、黄忠、周仓、花关索、鲍三娘、五道将军、连山太子、打旗、承旗、旗头、红回子、绿回子、姜飞、猿精、猕猴精、猢狲、小猴子、蟾精、獭精、鲤鱼精、乌龟精、蜘蛛精、白骨精、狗熊精、羊精、老妖婆、老妖公、金钱豹、白蛇精、青蛇精、蚌壳精、高员外、高小姐、书生、推手、许仙、法海、小和尚、小尼姑、老渔翁、小渔翁等等。此外,失传和散失的面具还有60种以上。

  南丰傩舞音乐保留了“以乐通神”、“击鼓驱疫”、“以乐送神”的古傩音乐功能。在继承古傩音乐的基础上,又对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进行广泛吸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傩乐风格。南丰傩舞伴奏音乐有三类形式。一是清锣鼓,用扁鼓和大锣,或用堂鼓、夹鼓、大小锣、大小钹等乐器组合的乐队,乐手2-4人,有的用锣鼓曲牌体,如[火爆]、[长路]、[金丝扭]、[水波浪]、[一字锣]、[三棰锣]、[反弹锣]等,舞者随锣鼓点子作为舞蹈节奏。二是鼓吹乐,就是在上述乐队中加上唢呐和笛子等乐器,乐手4-5人,伴奏时鼓和唢呐常起主奏作用,唢呐曲牌有[小开门]、[大开门]、[巡城]、[梢妹子]、[阴阳会]、[茉莉花]、[刘琴扬]等。三是吹打乐,在鼓吹乐队中,再加二胡等弦乐,乐手5-8人,伴奏时或一个舞蹈一个曲牌,或一个舞蹈多个曲牌,音乐表现更加细腻。丝竹乐有时也单独演奏,如观音、唐僧出场用[南北词]。廓背园跳傩前演奏的“十锦闹台”,其音乐表现力就十分丰富。

  南丰傩舞服饰一方面保留了古傩“赤帻朱裳”、“绿鞲衣”的旧制,另一方面它还发展了宋傩“绣画色衣”的特色,同时吸收了明清戏曲服饰,使傩服更加绚丽多彩,为南丰傩文化的组成部分。南丰傩舞服饰主要有五种形制:一是红花衣裳制,以石邮村傩服为代表,将“朱衣朱裳”与“绣画色衣”结合起来,子弟上穿红花布便衫,戴绿袖套,下围红布(或红花布)腰裙;二是红袍马甲制,以上甘村傩服为代表,凡是扮大神的都穿红布长袍,扮小神的穿杂色马甲,束腰带;三是花衫红裤制,以廓背园、水南、周家堡等新傩班服饰为代表,弟子上穿红色花布为主的对襟短衫,下穿红裤;四是戎服披甲制,以罗家堡傩服最典型,弟子们或披“绣甲”和“靠肩”,或加“靠腿”和“护腰”;五是戏曲服饰制,有的扮演英雄武将的服装便是从戏曲中改良后的服饰。

  南丰傩舞中的道具法器名目甚多,同样是南丰傩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五类,一是兵器军具,如斧、钺、刀、枪、剑、戟、弓、矛、鞭、铜、锤、叉、棍棒、盾牌、军旗、令旗等,是古傩方相氏“执戈扬盾”驱疫道具的延伸;二是法事器具,如铁链、桃剑、棕叶、竹枝、圣笞、雷令、照妖镜等;三是灯烛炮仗,如火把、蜡烛、火铳、爆竹、手香、纸钱、神灯、柳灯、牌灯、提灯等;四是食物供品,如三牲(肉、鱼、鸡)、干茶(茶叶)、素酒(水)、腊肉、烧鱼、米谷、豆子、傩饭等;五是生活用具,如官历、朝笏、笔墨、书本、算盘、铜钱、镜子、手巾、酒壶、酒杯、斧凿、渔网、寿杖、葫芦、羽扇、捞罩、道情筒、拍板、笛子、花篮、拂尘、净瓶、锡杖、佛珠、经担等,是傩娱乐化和世俗化的反映。

  说到南丰傩舞,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下各个时期遍布当地的傩班。南丰跳傩班队众多,这在全国恐怕也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又各具特色,下面主要介绍的有:

  1.石邮村乡傩班。三溪乡石邮村跳傩是南丰保存古傩仪式最为完好的乡傩班,在南丰傩舞中最具代表性。据石邮村《吴氏重修族谱》记载,南宋绍兴五年(1135)吴希颜迁此建村,明永乐年间,石邮人吴潮宗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令时,曾迎傩驱疫。吴潮宗告老还乡时,将24神像奉迎回乡,修建傩神庙,组建族傩班,并由带回来的8个艺人教傩。明嘉靖年间为躲避兵难,挑神像过桥时不小心将一箱子掉入水中,部分面具不幸遗失,仅留下开山(2枚)、大鬼(2枚)、纸钱、雷公、钟馗、二鬼、一郎、二郎、傩公、傩婆、关公共13枚面具。此后,石邮村跳傩便只表演《开山》、《纸钱》、《雷公》、《钟馗醉酒》(分《醉酒》和《跳凳》两折)、《双伯郎》、《傩公傩婆》、《祭刀》等8个节目。清乾隆年间迁建傩神庙于现址,奉傩神太子为傩神。该庙1987年失火后进行重修,门墙仍保留了清代时的风貌。傩庙还保留着一对门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反映了傩与戏的亲缘关系。

  石邮村每年都要举行傩舞表演,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傩班在进行傩舞表演时还沿袭着一整套“起傩”、“演傩”、“搜傩”、“圆傩”的古傩仪式。首先由傩班大伯率领七名弟子在傩神庙点烛燃香参神,举行庄严的起傩仪式;然后进行演傩,演傩是整个傩舞过程中时间最长、活动最多的一项内容,主要有傩班外出演傩、迎接傩班回村、傩神庙内表演、傩班从傩神庙冲出等;演傩过后便是搜傩,它是整个傩舞表演活动的最高潮;圆傩则是搜傩过后在大伯的率领下,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整个跳傩期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热烈壮观。

  我们这里主要来具体看下石邮村傩班搜傩的场景。正月十六日晚上,傩神庙内“灯烛辉煌,金鼓齐喧”,鞭炮声中,先是钟馗大神奔进庙内,站在西侧,面向门外,双手作香火诀,并随锣鼓声不停挥动。随后开山神手持铁链奔进庙内,站在东侧,将铁链一端甩向钟馗,同时上下不停挥动。最后小神(钟馗助手大鬼、又名搜神)奔进傩庙,跨过铁链,“虎跳”三次,合掌站定。钟馗与开山将铁链拿起,绕过头顶,表示将鬼疫捉住。众人喊过“拜饭诗”,冲出庙门,举着火把,敲着锣鼓,在震天动地的火铳、鞭炮声中到各家去“搜傩”。

  到各家“搜傩”,进门前先要唱和“赞诗”。其中,除搜厅堂外,还要到各房与厨房去搜索,用铁链敲击房内各处,表示将躲藏的疫鬼赶出。开山与小神出房间之后,与留在厅堂的钟馗完成“搜傩”任务出门,表示疫鬼已经赶出了家门,主人将大门关闭,以防鬼疫再进入屋内。各家“搜傩”后,众人举火把到村外河滩上,将面具陈列于地,对面具举行“参圣像”仪式,步罡踏斗,绕面具穿行,然后将火把弃于河滩。这是对汉代宫傩“持炬火送疫”、“传火弃洛水中”的继承。南丰“搜傩”仪式可谓是古傩“索室驱疫”仪式的“活化石”,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

  石邮跳傩节目《钟馗醉酒》,早在1957年即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表演。此后,石邮跳傩又先后在桂林、北京、济南等地演出。1998年和2001年又作为中日韩文化交流使者,两渡日本表演。

  2.上甘村神傩班。白舍镇上甘村的跳傩,是南丰儒道释相结合的巫傩班。该村多为甘姓居民。据甘坊《了溪甘氏族谱》记载,甘氏是由江西丰城迁崇仁,再迁宜黄、南丰竹舍村,三世祖甘侃迁南丰了溪村(即今上甘村)的。甘侃有子甘凝曾入茅山学道,道成下山,为丹阳百姓祷雨成功,后梁时敕封为“甘氏仙师宏仁真人”。明代以后,上甘村成为南丰西乡大村落,至清末更是有800户人家。

  传说了溪原为邹氏建村,唐代时便已建了傩庙。现傩庙为第二次迁建,祀清源真君为傩神。傩庙柱石有“甘时文助”字样,查《甘氏族谱》,甘时文为明永乐年间人,因此现傩神庙当为明代建筑。上甘村有传抄的“请神科仪”本,里面“传法启教历代宗师”中有邹姓师公3人,甘姓师公21人,由此推算甘坊(原为邹坊)傩班至迟在明代就已出现。

  该村傩班由24人表演,可分两班跳,分别由正印(甘姓)和副印(杂姓)两人牵头。面具有开山、白祗、魁星、福星、禄星、寿星、钟馗、小鬼、二鬼、张天师、二郎神、马元帅、赵元帅、关元帅、温元帅(温琼)、周仓、猿精、佛祖、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怀胎和尚、八罗汉、和仙、合仙、傩公、傩婆、傩崽,以上各两枚,共72枚。另有鹰哥元帅、田螺大王、搜除大仙3枚解傩仪式面具。

  上甘跳傩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十九日结束,其仪式结构为起傩、演傩、装跳、解傩、安座。其中演傩(跳傩)有发傩、跳户傩、跳喜事傩、跳愿心傩等不同节目安排。起傩、装跳、解傩都有许多仪式过程,并穿插巫道符诀咒语,因其神秘,又称为神傩。此外,上甘跳傩又分为:跳全堂傩,有《开山》、《魁星》、《判官醉酒》、《猢狲悬梁》、《福禄寿》、《取经》、《打罗汉》、《傩公傩婆》、《张天师召将》9个节目,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人物和释家内容;跳常规傩,另有《白祗》、《关公》、《判官刷簿》、《财神发店》4个小节目;解傩则有《傩公傩婆》、《二郎发弓》、《捉刀》3个仪式节目。

  2001年7月,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和天津电视台在摄制《寻找远去的家园》专题片时,便录制了上甘村的跳傩活动。

  3.黄砂村大傩班。黄砂位于南丰、宜黄、宁都三县交界处的紫霄镇。据《金砂余氏重修族谱》记载:在唐末,为了躲避黄巢之乱,余氏三兄弟背父母骸骨由江西余干逃至南城,后由兄长余赏择地南丰金砂(今黄砂)大墙定居。北宋初迁金砂大堡,随后将远祖在四川为官时崇奉的西川灌口二郎清源妙道真君神像迎请至金砂,立庙奉祀,“遗其制曰‘驱傩’”。《族谱》中又记载,在明清时期,每年孟春和孟冬时都要举行傩礼。民国时,正月十六日还要举行“清源出帅”,仪式非常隆重。分请神、出帅、跳傩、下马等程序。建有傩神庙,供奉清源真君为傩神。“文革”时傩神庙拆毁,“文革”后重修,改称“清源庙”。原有72枚面具,分32角大神、40角小神,其中土地、门神、灶神、汉公、汉母为独有角色。“文革”中面具烧毁,后未进行重刻,傩事活动也随即停止,只留下些许遗迹。

  4.南堡村游傩班。三溪乡南堡村位于军峰南麓,现有60多户,380多人。南堡村是南丰唯一轮流供奉面具而不跳傩的村庄。北宋唐氏迁此建村,附近原有李姓村庄,并有傩班和太子殿(始建年代不详)。后来李村败落,人口逐渐迁出。民国年间,南堡唐氏新建傩神庙,塑清源菩萨为傩神,称“出巡太子”。又将李村傩神庙的傩神太子迁祀南堡傩神庙中,称“坐山太子”。传说南丰上甘傩、石邮傩、南堡傩是三兄弟,由此估计,南堡李氏傩班也应该在明朝永乐前后重组或新建。

  南堡唐氏族傩有开山、魁星、财神、哪吒、钟馗、小鬼、傩公、傩婆、孙悟空、猪八戒、关公、黄忠、姜飞13枚面具。“文革”时被烧毁,重刻后又两次被盗,两次重刻。

  南堡每年春节期间进行游傩活动。仪式为下殿、游堡、敬奉、游堡、安座。正月初一,全堡男性成员都要到傩庙集中,有的戴上面具,有的安排銮驾,在鼓乐声中扛着傩神太子出巡,游堡三次,随后按抓阄秩序,轮流送往各家供奉,各家将食物果品等敬献给傩神和面具神。十六日午饭后,所有男性再次集中,摆上銮驾,游堡三次,将傩神和面具送回傩神殿,择吉日时辰安座。整个游傩活动并无节目表演。

  5.罗家堡古傩班。白舍镇罗家堡所跳的傩是南丰具有军傩特征的古傩班,又称为“老古迎”。罗家堡位于盱江河湾处,三面环水。《罗家族谱》记载,元初罗氏三兄弟迁此建村,后发展为上千人的村庄,罗氏三房后裔分居里屋巷、中排巷、外屋巷。

  罗家堡约清中期传入跳傩,原有面具24枚,因多次被盗,后减为14枚,统称“神圣”,分由罗氏三房保管,悬挂于三幢大屋厅堂傩箱里。其中回子、猢狲、蟾为独有面具。角色所着服饰均为戎服和戏曲甲衣相结合的装束,具有军傩特性。

  罗家堡的跳傩程式为下殿、参神、跳迎、游堡、上殿。实际活动从正月十二日“跳迎”(即跳傩)开始,跳傩都只为罗姓人家跳,不收赏钱。节目有《开山》、《旗头》、《回子》、《和合》、《猢狲与蟾蜍》、《哪吒》、《财神》、《关公》、《周仓》、《魁星》、《钟馗》等。元宵夜罗家出灯,每户男丁出灯一盏,三房傩班一起游堡,然后再到罗家祠堂跳傩,次日傩神上殿,活动便宣告结束。

  6.新田村傩戏班。紫霄镇新田村是南丰唯一将跳傩和“孟戏”结合在一起的傩戏班。新田村为北宋时建村,清代分上、下堡,清晚期各有跳傩班,后传入“孟戏”。跳傩主要在元宵前后,程式为起戏、出帅、搜除、演戏。

  一般在正月十一日起戏,先演三晚《孟姜女》。正月末或二月初择吉日“出帅”,上午做还愿戏,两堡分别请神、请菩萨(面具)和跳傩。然后“菩萨出帅”,旗牌、凉伞、吹打乐手先行,众弟子顶着傩舞和孟戏面具跟着游堡。孟戏菩萨(面具)留下守水口,傩舞菩萨到各家搜除逐疫。傍晚时分,跳傩弟子参神谢别,请神人路上撒花米驱疫,众人至桥边辞神送疫。当晚大家演戏到天亮,以示庆贺驱疫成功。

  新田村演“孟戏”时会戴面具,除李信(下堡为蒙恬)、王翦、白起“三将军”外,有三眼华光、太白金星、孟姜女、范杞良、马童、金童、玉女、田四郎及几个佚名角色。跳傩面具有开山、钟馗、判官、小鬼、千里眼、顺风耳等。

  新田村的跳傩是将大傩驱疫、傩戏和戏曲演出等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7.水南村武傩班。琴城镇水南村跳傩是一种融武术于傩的武傩班。水南村位于盱江东岸,在清嘉靖年间便有傩班和傩神殿,后太平军围攻水南村时被毁。辛亥革命以后,从武汉回南丰的水南武师应冬生在车上堡组建傩班,先偷尼姑坳数枚面具起傩,又刻有部分面具,共22枚,并请周家堡的周兰孙教傩。“文革”中,面具全部被毁,后又重组傩班,成立车上、朱家、庵上、岭上4个傩班,各有20多位弟子,都刻有20枚面具。

  水南村跳傩程式为下殿、参神、跳傩、安座,其中主要是跳傩。跳傩的节目有《开山》、《杨戬》、《哪吒》、《和合》、《魁星》、《财神》、《金刚》、《打蚌壳》、《水漫金山》、《闹天宫》、《捉鲤鱼精》、《傩公傩婆》、《对刀》。另有一些技巧类表演,如《开莲花》、《狮子骑象》、《日头落山》、《竖牌坊》、《圈井》等。跳傩时,舞蹈往往融化有武术动作,特别是民国时,每跳一个节目,中间便会插上一段武术。

  水南村朱家跳傩班还多次外出参加演出活动,“文革”后曾应邀赴江西龙虎山和湖南张家界表演。

  8.周家堡新傩班。莱溪乡周家堡跳傩是南丰新傩班的代表。明景泰年间周氏在苏溪建村,清康熙年间曾学习过官塘的七角傩。民国初,周兰孙、周世求、周浦生等在七角傩基础上,加刻26枚面具,同时吸收戏曲表演艺术,编创新的傩舞节目;周家堡新傩以娱乐表演为主,深受农民欢迎,三人常被邀请到周边村庄传授新傩。“文革”后,周家堡周禾仂等多位艺人也被邀到各村传教新傩,对南丰新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周家堡跳傩仪式主要为放圣相、跳傩、圆傩。时间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日。所演节目有《开山》、《魁星》、《财神》、《哪吒》、《杨戬》、《五行山》、《高家庄》、《流沙河》、《孙悟空借扇》、《牛魔王醉酒》、《通开河》、《捉乌龟精》、《捉鲤鱼精》、《小尼姑下山》、《傩公傩婆》、《关周对刀》等,存有面具26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周家堡的圆傩仪式非常有特色:先由开山、魁星、财神、哪吒、杨戬、傩公、傩婆、关公、周仓等在各家厅堂穿行表演逐疫,称为“九角傩”,随后在场地上为村民表演。

  9.果园村跳傩班。琴城镇果园村跳傩是南丰县城橘农组建的新傩班。1935年,廊背园率先建班,刻面具32枚,并于1939年建傩神庙。1942年,西门上亦组建傩班,刻面具36枚,无傩神殿。1953年,两傩班联合组队参加江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其中廓背园班首李水生挖掘整理的傩舞《文王访贤》参加了中南区的民间文艺会演,1961年再次参加省民间文艺会演,获得创作和演出奖。李水生生前曾为西门上、东村、梅溪、危家等10多个村庄教傩,为傩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果园村跳傩主要是在春节期间,其节目主要有《开山》、《魁星》、《财神》、《杨戬》、《哪吒》、《傩公傩婆》、《关周对刀》、《文王访贤》、《武吉砍柴》、《捉殷郊》、《孙悟空出世》、《花果山》、《高老庄》、《流沙河》、《捉蜘蛛精》、《捉黄袍精》、《捉乌龟精》、《打蚌壳》等。

  10.下坊少年傩班。琴城镇下坊村跳傩是南丰新发展的少年傩班。下坊村于1950年组建跳傩班,刻面具32枚,“文革”时面具被烧毁,1979年重组傩班,仍刻有面具32枚。

  下坊傩班也是在春节期间活动,主要表演傩舞,节目有《开山》、《魁星》、《财神》、《哪吒》、《杨戬》、《和合》、《取经》(含《孙悟空出世》、《花果山》、《高老庄》、《流沙河》、《捉善财童子》、《借扇》、《捉乌龟精》、《水漫金山》、《打蚌壳》、《傩公傩婆》、《关周对刀》等。

  1994年,为培养跳傩接班人,下坊村改组傩班,以11名少儿进行表演,成人伴奏。十几年来,“南丰下坊少年傩舞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和庆典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江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也曾进行过采访报道。

  南丰跳傩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遗存形态,曾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赞誉。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先生说:“我认为它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稚拙,更粗犷豪放,更具原生形态特征,因而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乐安傩舞

  乐安建县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东接抚州崇仁县,西依吉安的永丰县,南靠赣州宁都县,北邻宜春丰城市。乐安属山区,峰峦叠起,境内有道教圣地大华山(又称华盖山),还有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乐安傩主要分三种流派:一为牛田镇流坑村的“玩喜”,二为敖溪镇岁山村的“打戏头古”,三为增田镇东湖村的滚傩神。其中,以东湖滚傩神最具特色。

  增田镇东湖村位于县城南面30华里处,其沙前排自然村现有人口170余人,全村村民均为杨姓。杨姓氏族世代流传着一种近千年历史的古老跳傩仪式,当地人称为“滚傩神”。滚傩神的仪式、授徒等规矩十分森严,概不外传,且传男不传女,一般不主动外出跳傩,即不请不跳。

  东湖滚傩神的面具、服饰、表演等也颇具特色,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驱疫纳福保平安,而非娱乐性。沙前排村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八年的傩神庙,庙柱上曾有一副对联“傩驱瘟疫丁盛畜旺,神佑乡里邑立村宁”,鲜明地传达出了滚傩神的主要功能。

  东湖滚傩神非常古朴原始,特别是它所独有的“猪嘴”、“鸡嘴”造型更是国内罕见。有专家推断东湖滚傩神是从西汉流行的“猪头打鬼”而演变形成的,是至今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傩仪和傩舞之一,也是国内表现动物神傩舞的一个稀有品种,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

  据当地老艺人杨毛生讲述:过去跳傩的领班称为“先生”,一代仅有一名“先生”,“先生”去世后才能另外选人接班。而在“文革”中被烧毁的傩书中曾记载东湖村总共有24个“杨先生”,由此推断其流传历史已有近千年了。

  滚傩神所使用的面具,大多集中在东湖傩神庙内。东湖傩神庙供奉清源、七星、金毛3个守座和鸡嘴、猪嘴、白虎精、歪嘴婆婆、鹅王、东岳、判官、小鬼、夜叉、土地、状元等18个面具。外出时一般只使用鸡嘴和猪嘴两个面具。

  滚傩神的傩队通常由七人组成,两人担箱,五人出大神,分为“领班”跳傩者、担箱者和打击乐者。滚傩神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祭祀仪式和表演程序:通常在正月初二起傩,先由杨氏族长到傩神庙装香点烛,顶礼朝拜,请出傩神,然后开始跳傩。表演前要先燃放爆竹,再由领班(又称先生)向四方朝拜,口念“伏矣,十方四界,功曹使者,值日星宿显灵……”之类的祷词。然后,由“鸡嘴”、“猪嘴”分别表演独舞和二神合演的“板叉”。如果某地出现瘟疫,则在“鸡嘴”、“猪嘴”表演完毕后,“白虎精”、“歪嘴婆婆”、“状元”、“土地”等面具也要出场。紧接着“东岳”用铁链锁着“小鬼”出场巡游一遍,“鹅王”赤裸双脚进行“踩爆竹”表演。踩爆竹时必须口念咒语,否则会烧坏双脚,这反映其受到一定巫术的影响,类似于其他地方流行的“上刀山”、“下火海”等傩技。最后,再由“鸡嘴”、“猪嘴”进屋搜索,驱邪出门。整个过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滚傩神表演时,演唱的常是以“劝世文”为主要内容的“文戏”。开场白为:“高山岭上一口田,流去流转几千年,有人能得一口水,平平安安万万年……”表演的主要节目有《鸡嘴》、《猪嘴》、《板叉》、《唱文戏》、《捉鬼》、《牛魔王》、《七星》、《踩爆竹》等。其动作古朴粗犷,刚中有柔,变化频繁。基本动作有“揠步”、“踢腿蹲裆”、“反弹射箭”、“拂脸甩手”等,这与敦煌部分壁画相似,从这可看出其有可能发源于甘肃。此外,还有独特的用于避邪的“三关手”、“五辽拳”、“掌决”、“剑决”等。

  东湖滚傩神的风格非常独特,主要表现在:所戴的面具与其他地方傩舞所戴面具不同,它不是罩住整个脸部,而是分成上额、下嘴、耳翼三部分;眼间从上到下刻有“雨渐耳”(二十八画代表二十八宿,又有“上天降旨向老君李耳学习”之意)三个字的道符;身着黑衣、黑裤;红褂、红裙、衣背上还写有“西川启教妙道真君”的字样;戴着“鸡嘴”、“猪嘴”面具跳傩时,手上还持着弓箭、马枪、棍杵等。

  滚傩神的伴奏乐器只有一鼓一锣。一尺五寸长的竹片时而敲击鼓沿,时而敲击鼓心。弱拍在前,强拍在后,形成特殊的“般般冬冬匡”之音。

  滚傩神的流传地域十分狭窄,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封闭状态,目前仅此沙前排村一个村庄跳此傩,因而也就显得十分珍贵。此外,东湖滚傩神还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许多原来留下来的面具、器械、乐器、服饰、符书等,或遗失,或破烂陈旧,或虫蛀发霉,如再不加紧抢救性保护,东湖滚傩神的命运将很令人担忧。

  萍乡傩舞

  萍乡地处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北麓、武功山西北边境,东接宜春市袁州区、吉安市安福县,西邻湖南省醴陵市、攸县,南连吉安市永新县,北壤湖南省浏阳市。萍乡傩舞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年间的《萍乡县志》记载:“先春三月,乡人乃傩,魅面朱衣,执戈扬盾,驱疫疠,以达阳气。”可见,当时便有比较成熟的傩舞表演。此外,在萍乡还流传着“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谚语。

  萍乡傩舞俗称“仰傩神”,舞名以面具神名而定,例如,戴太子面具跳舞,则称《太子舞》。萍乡傩班每年有三次大的表演活动,第一次是在腊月二十四请傩神“出洞”,正月初二出行,傩班到每家每户演傩,至正月十五结束,其演傩活动与南丰古傩颇为相似;第二次是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傩神生日,各地傩班演傩戏庆祝。傩班演戏一是为祝傩神生日,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演傩驱鬼,因为农历七月十五鬼节过后,按乡间迷信说法,此时还有一些孤魂野鬼在外四处游荡,需请傩神驱除,以保乡民平安。这一点也与抚州宜黄棠阴“跳鬼”舞的性质是一致的;第三次是十月小阳春,农村为庆祝一年喜获丰收也表演傩戏,其目的在于还傩愿,对傩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表示感谢,这当归于愿傩一类。在萍乡傩舞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是傩神庙,还是举行傩祭时,或是傩班出巡游傩时,都会配设两个签筒:一个装“命运签”又叫“明签”,预测凶吉运程,举凡家运、婚姻、事业、生育及吉凶祸福、是非曲直等等,均会以诗句来喻示;另一个则装有若干“药方签”,又叫“药签”,问病抽签,依签配方,以此来治病驱瘟。这些多少带有些迷信成分。

  萍乡傩舞的舞蹈风格各有不同,有的古朴庄重,有的激烈奔放,有的典雅文静,有的风趣诙谐,但却一直沿袭着“逐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户”,即古代的“沿门舞”习俗。在跳舞时,以四天将站四角配合中心人物齐舞,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这成为萍乡傩舞定式。萍乡傩舞以舞为主,只是到了“封洞”这一天,在傩庙内通宵演出时,才以唱、念白为主。傩舞节目丰富,如《头阵》、《太子》、《三将军》、《关公》、《钟馗捉鬼》、《小鬼戏判官》等。

  萍乡傩戏供奉的傩神是“三元唐葛周将军”,表演的节目内容主要是古代传奇和神话传说故事,有《关公战颜良》、《桃园三结义》、《孔明摆阵》等,取材于三国故事,有说有唱,乡人称为傩戏;另一些节目以表演武术为主要内容,没有多少故事情节,也没有说唱,如“踩双刀”、“赵公耍剑”、“踩斗”、“四门大刀”、“上指刀”、“南阳刀”、“功马刀”、“将军剑”、“南阳剑”等,体现出武傩的特点。

  此外,萍乡还存有大量傩庙,现存的傩庙有52座,其中保存完好的就有17座。萍乡各地建庙,一般都由大姓独立或一些小姓联合建立。庙的名称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称庙,如将军庙、傩神庙、仙帝庙等;一类称祠,如遵宣一祠、古傩祠等;一类称庵,如德化庵、福崇庵等。萍乡的傩庙,极富江西地方特色。一般建有前堂、天心、后殿三部分,面阔三间,墙为五岳朝天式。规模大的在两侧加建偏屋,用作厨房、储藏室和居室,并在庙前增建雨亭、戏台、空屋场等,与庙连成一体。内殿正中设拜坛、香案、傩坛(俗称“洞”),坛上供奉傩面具。现存有建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的东源乡小枧傩庙,历史最悠久,保存最为完整,现被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在萍乡,至今还存在着一种随身携带的“傩轿”,可以说是一种袖珍版的傩庙。为了制造神秘的气氛以及方便携带,傩队便将傩神神龛做成轻巧的神架,外出时扛在肩上,到请神人家以便随时供人拜祭。神龛里通常供奉着“唐明皇”、“金花小娘”、“太尉”、“社婆社公”和“马二郎”等。

  傩面、傩舞、傩庙被公认为萍乡傩文化中的“三宝”,其中傩面具最具特色。专家指出,萍乡拥有中国最多的古傩面具,曾经一堂傩最多时竟有126个面具,过去总共有4000多枚,现仅存有700余枚,制作时间从宋代、元末、明清到民国时期都有。更为难得的是,其中一枚为出自宋代的石傩面具,据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考证,它是“迄今全国所独有的文物面具”。萍乡面具雕刻艺人被称为“处士”,专职雕刻面具。现今萍乡农村仍有不少会雕刻绘制古傩面具的“处士”,其中尤以湘东傩面雕刻最为著名。

  湘东区地开湘赣门户,势扼吴楚咽喉,毗邻湖南醴陵、攸县。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而宋代雕法却比较精细。据说,现存湘东傩面具雕刻技法在清代时由湖南传入,在湘东已传至三代,主要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用这种手法雕刻出来的面具风格古朴细腻,工艺复杂讲究,目前的传承人能够雕刻440只完整的宋代人形傩面,据考证这在全国是唯一的。湘东傩面具雕刻的主要工序有:开始为起师,雕哪尊神就请哪尊神。根据三停五宫定位,刻制姿态、整容、打磨、上浆、点色,干后生须、开光、安座。雕刻时使用的主要器具有:锤子、大小刻凿一套、大小斜凿一套、大小圆凿一套、大小石凿一套、凳子、沙纸、法书、令尺、红彩、膜藏药等。非常有意思的是,制作时还需在面具头顶后凿刻一个小方洞,然后放入茶叶、灯芯草、稻谷、药物等,以油膏密封称为“安腹藏”。还要杀鸡取血涂抹面具,给额头和眼睛“开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必不可少,据艺人说,如此面具才成为了有生命力的神灵。

  湘东傩面具神态古朴,手法夸张,以金、红、黄、黑、白五色油漆而成,既成对比,又协调醒目;面部表情重于实感,有的鼓眼暴睛、眉毛上扬、粗壮有力、凶神恶煞,有的又慈祥可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湘东区排上乡毛园村村民陈团法家世代传承傩面雕刻手艺,传到他这一代已是第九代。陈团法不仅会雕刻,还非常熟悉傩艺表演程序。他珍藏了一套“傩仪请神全科手抄本”。他为制成的面具举行的“开光仪式”,成为当地一景,人们常慕名前来观看。2005年底,湘东傩面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萍乡傩舞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日本神奈川大学常民文化研究所广田律子教授在参观了萍乡特有的傩庙,观看了“花旋绕着自身转,道具贴身步轻盈”的萍乡傩舞后,非常激动地说道:“萍乡傩舞,傩中之宝。”

  婺源傩舞

  婺源因处婺江之源而得名,其位于江西东北部,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婺源傩舞俗称“舞鬼戏”和“鬼舞”。婺源傩舞历史悠久,在明初就有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载。婺源舞鬼主要分布在龙山乡坑头村,镇头镇游山村,许村镇汾水村,秋口镇长径村、李坑村、金竹杭村,江湾镇江湾村、旃坑村、古蜀地村、栗木坑村,段莘乡庆源村,沱川乡理坑村、溪头村等。

  婺源舞鬼班社,史称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通过多年调查,获知婺源舞鬼原有班社10余个,节目100多个(其中名称不同的有60多个),傩面具200多个。婺源舞鬼班中因既有跳傩又有舞狮,故又称为“狮傩”班。

  婺源舞鬼的表演内容丰富,节目仪式繁多,如有表现原始迎神驱鬼的《搭架》、《追王》节目和“开箱”、“封箱”、“教鬼”、“开光”、“收耗”等仪式;有反映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孟姜女送寒衣》、《张飞祭枪》、《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节目。自古以来婺源交通不便,舞鬼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至今还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传神的独特风格。

  婺源舞鬼的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婺源舞鬼动作表情丰富,有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等动作,具有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特点。其典型动作有:独具一格的女性舞步“妮行步”;《太阳射月》中的“摸胡点”、“单摸胡”、“双摸胡”、“摸云找月”、“射箭”;《开天辟地》中的“劈斧”、“拗斧”、“磨斧”;《丞相操兵》的“上、中、下十字架”,“操兵步”(艺人又称为“过河步”),“拍手一照”,“拍腿过河”,“耍羽毛”,“舞花”,“轮棍”;《海戏金蟾》中的“金蟾步”、“撤金蟾步”、“地挖门”;《双猴捉虱》中的“猴步”、“猴打恋”、“捉虱”;《舞小鬼》中的“鼻尖步”、“点地棍”;《舞仙鹤》中的“寻食”、“抖翅”、“金鸡独立”;《饮毒酒》中的“摸肚步”、“摸嘴步”;《搭架》中的“单锁连”、“双锁连”、“莲花”、“双桥”、“单桥”;《迎棒》中的“雪花压顶”、“磨粉”、“滚蛋”、“七寸棍”等等。

  婺源舞鬼的音乐伴奏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遵循舞止曲终的原则。乐器有鼓、苏锣、铛锣、小锣、大钹、小钹、二胡、木鱼、碰铃等。以打击乐为主,偶尔也使用弦乐。打击乐可分通用锣鼓经和专用锣鼓经两种,通用锣鼓经就是一般戏剧点子和民间常用锣鼓经,如“急急风”、“加官”等。

  婺源舞鬼所使用的道具,大多为人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用具,如木棍棒、笊篱、晒盘、棕绳、木椅等。开山斧由樟木雕刻而成,上面刻有龙纹图案,斧刃处用铜皮镶边。受戏曲影响,部分舞鬼节目还会用到戏曲的道具,如马鞭、羽毛扇、绣龙旗等。羽毛在舞鬼中是很有特色的装饰物,据长径村艺人胡振坤介绍:“现在六个诸侯面具上插的羽毛(长约120厘米左右),还是当年(明代嘉靖时期)程文著从陕西带回来的原物。每次用过,即取下装入专制的铁筒中保存,每年6月6日要拿出来翻晒一次。”对诸侯面具上插的羽毛,至今当地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当年程文著从陕西带回舞鬼时,发现诸侯面具上少了羽毛,便派人重返陕西置办。当时羽毛属禁止出境物品,所以他们便将羽毛装入棺木内偷运回来。在过关时,护送人对天默默祷告,请求傩神菩萨保佑。当检查人员打开棺木验查时,羽毛却不见了,而是躺着位老人尸体(舞鬼中的土地公),因此得以顺利过关运回长径村。乡民们认为这是傩神显灵,所以极为珍惜这些羽毛,并妥善保管,这为舞鬼留下了一件珍品。

  婺源舞鬼面具,据普查统计有200余个,均由樟木雕刻而成。主要有盘古、魁星、太阳、月亮、后羿、太白金星、观音、八仙、八十四天将、二和合、二小鬼、判官、天师、孙权、关公、张飞、周仓、金吒、木吒、哪吒、唐僧、孙猴子、猪精、沙和尚、傩公、傩母、仙鹤、土地公、老鼠精等,其中还有一套同名面具,如六诸侯、四天兵、四地将等。面具均雕刻得栩栩如生,喜怒哀乐,老少妍陋,形态各异。在“文革”前,长径村有面具55个,庆源村有面具41个。长径村的面具较庆源的古老,最后一次油漆是在乾隆年间,有个诸侯面具后面便记有乾隆十九年重雕字样,何仙姑面具后面也记有道光庚寅年字样,所以说这些面具至少被保存了200年。婺源舞鬼面具的油漆色彩主要有红、黄、蓝、黑、白五种。“文革”中,婺源舞鬼面具几乎毁坏殆尽,现长径村保存下来的仅有八十大王、李斯丞相和两个小鬼共4个面具,这还是舞鬼艺人胡振坤当时偷偷藏起来的。

  在这几个舞鬼面具中,李斯丞相面具的造型尤为独特。它头顶相冠盔,两耳单独雕刻,耳上端有三炬火焰。其嘴下巴也单独雕刻,下巴上横安装一根活动轴,舞蹈时嘴下巴随之颤动。更为精彩的是两眼部位全部挖空,用玻璃珠子做眼珠(称之为“雄光”,据说是明代从潮州定购的),用铁丝为轴从眼珠的上半部穿过,使眼珠下半部偏重,然后固定在面具眼眶部位的两侧,再在眼睛小孔后部系上一根连动线,最后将这两根连动线拴在下巴背面的小孔里,使两眼、下巴背面连接在一块。演员戴上面具后,嘴咬住咬点,嘴一松,面具嘴唇会外翻,同时牵动连动线,眼珠也会自然滚动下翻,演员用嘴再咬住咬点,嘴唇又自然合拢,眼珠也会向上翻动。表演过程生动有趣,活泼可爱,深受人们喜爱。这种随舞蹈而活动的面具在全国十分罕见,并且在四五百年前就有如此高的工艺水平,令后人模仿起来都非常困难,那真是难能可贵。

  在婺源舞鬼中,戴面具也是很讲究的,首先要用一块红方布将头包起来,而后再将面具戴上并捆扎紧。这样主要是为了:一是防止面具脱落,二是保护头顶皮肤,三是统一美观。而有些学者认为,用红布将假面没有遮盖的部分包住或挡起,那是为了使假面从假头脱离而出时仍有全头之感,不失其全头的意义,是一种不露本形古老信仰的遗留。

  婺源舞鬼的时间各村因风俗不同而稍有差异,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始,至清明前后结束。各村舞鬼的具体情形为:

  秋口镇长径村傩班有演员19人、面具30余个(其中有4个原始木雕面具),可演节目24个。该班每年的首场演出都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在程文著的“众屋”里举行,上演完所有节目后便进行“斗傩米”(筹集活动资金)。在除夕晚上通过“跌玟”(乡村流行的一种决定行动的占卜形式)来定时辰,时辰一到,便将“老郎菩萨”和面具一起抬到上村的祟福桥亭里摆好,焚香点烛,以便村民在大年初一朝拜,即所谓“拜菩萨年”。初二在本村月池田内搭台演出一天。初三开始外出巡回演出,外出的路线有“大河”、“小河”之分:大河是从官桥村开始到李焦村结束,依次而行,共15个演出点;小河则刚好相反,由李焦村开始到官桥村结束。至于当年是该走“大河”还是走“小河”,那需要“跌玟”问“菩萨”,如果乱走会认为不吉利。外出演出均按“夜打目莲日舞鬼”的定规进行表演,第一晚演小戏,第二天上午舞鬼、下午演小戏《追王》、晚上演《打目莲》,第三天白天演《舞鬼》、晚上演《目莲戏》。长径村的《追王》表演非常有意思,其主要内容是:首先在演出场地设神案,摆上供品,点好香烛,将“八十大王”、“小鬼”面具放在神案上。扮演者与司仪一起祭拜天地神灵,然后戴上面具,手持开山斧作“起马”动作出发。出发时前面由药炉带路,并伴有锣鼓、曲笛及鞭炮声。在向天空鸣铳三声后,村民沿着村边的田野小路,急速奔跑,追赶着八十大王,追上者便让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一下,以示祛邪驱疫、灭病消灾及走好运。八十大王沿村一周后来到演出场地,绕场再跑三圈,然后上台抓住一“小鬼”的后衣领,高举开山斧,原地转圈喝彩叫好。彩词总共有108句,都是些“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类的吉利话。喝彩结束,大家涌向八十大王,请求其用开山斧在自己头上刮一下,以示吉利。最后,敲锣打鼓护送八十大王押着小鬼去村头水口,然后由八十大王一斧将小鬼劈死,预示驱鬼成功。

  秋口镇李坑村的两个“狮班”,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六在村中十二个堂屋轮流表演,一天演两场,演完收场。有时两个“狮班”还会下狮出村到鹤溪演出一场(称“回娘家”),这源于“姑娘坟”的传说:李坑村有一家女儿嫁给鹤溪上朱坦人家为媳妇,每逢春节都想回娘家。而当地风俗却不允许,这怎么办呢?于是,李坑村便于每年初七(人日)下狮去鹤溪上朱坦众屋为李家姑娘演出一场,年年如此,便成了一条定规。李家姑娘死后,其墓葬在上朱村铜锣型炖里。后就改为每逢开光年(十二年)去鹤溪演出一次,演出结束,全班人马还要去李家姑娘坟上祭拜打醮。李坑“狮班”总共有10个节目,为《太白金星》、《和合》、《三人阵》、《双鼠》、《单鼠》、《二猴》、《判官小鬼》、《大小钟馗》、《角打角》、《收场》。

  段莘乡庆源村的“铜、鬼、狮”三班则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轮流在本村的三个“众屋”里演出。每个“众屋”演出两场,都是先跳傩后舞狮,要演完所有的节目,俗称“全堂狮”。然后,将服装分天箱(上箱)、地箱(下箱)装好(上箱为素,下箱为晕;上箱留村内,下箱外出),然后去外村演出。他们外出路线和演出点不像长径村那样严格,可视情况而定。通常一年分春、秋、冬三次外出,有时还会到安徽休宁、浙江开化等地演出。同长径村一样,到外地演出也是按“夜打目莲日舞鬼”的程式进行表演,不同的是他们白天除演舞鬼外,还增加了舞狮,而且节目也会进行选择,并不全部演完,即所谓“半堂狮”。

  江湾镇旃坑村的“狮傩班”,一般是除夕晚上在“风新祠”进行首场演出,初一在“凤义祠”,初二、初三、初四在本村其他宗祠,初八至初十外出。外出巡演仅限于本族内的“众屋”,其他地方即使邀请也不会去。正月十一便“行水收傩”,整个傩事活动便随之宣告结束。

  婺源舞鬼的演出一般不受场地限制,既可在宗祠里,也可在野外田地、晒谷场上,有无舞台均可。不过在野外平地上表演时,一般要在地上放一块长八尺、宽五至六尺的棕席,作为象征性的舞台。

  婺源各傩班在开展傩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都会有一套严格的“开箱”、“封箱”等仪式。此外,在“开光”、“传艺”时,各班也都有一些独特的定规。这些仪式和定规,各班代代沿袭,不能有一点违背,否则就会被认为有“灾祸降临”。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仪式和定规,领略一下其中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

  按长径村傩班规定,“开橱”仪式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辰时举行。仪式开始时,先将装满面具的大橱柜放到屋内的正堂上,并摆好香案,披上桌围、椅披、坐垫,烧香点烛,焚烧金银纸钱,傩班所有成员都要顶礼膜拜,然后站立两旁。其中两位长者各站在橱门一侧,用手指扣住门环并慢慢将橱门打开。这时人不能站在正面打开橱门,因为据说开启橱门时橱内会有股邪气,谁撞着了谁就会运气不好,不死也要生场大病。开橱门时还要鸣放鞭炮,敲锣打鼓,以示迎接神灵。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要先将六个“诸侯”面具取出,拆去包裹皮纸后再进行“洗脸”(用毛巾浸水后拧干,然后在面具上轻轻擦拭一下,表示为面具洗脸),然后插上羽毛,分挂在屋内两边的板壁上,再将“丞相”、“小鬼”面具拆纸洗脸后也挂在板壁上。随后,按照上面的方法在橱柜的上层摆上“八十大王”、“蒙恬将军”面具,在下层摆上“柳郎菩萨”和“夜叉先锋”面具,之后再将其余的面具拆纸洗脸后放在柜内。需要注意的是,“开橱”仪式中取拿面具的先后和挂放的方位均有严格规定,绝对不可错乱。还有,不到开橱那天,在平时面具是不允许任何人动的,否则便不吉利。最后,还要由道士打醮(道教中设坛祭神的法事)来结束整个开橱仪式,场面非常隆重。此后的几天里,菩萨面前都要香烛不断,日夜供奉。

  “开橱”之后,傩班进行完全部表演,还要举行一个“封箱”仪式。“封箱”又叫“收傩”,有的还叫“行水”或“过头”(即换一户头进行保管)。“封箱”仪式一般来说较为简单,在整个演出活动结束后,将所有的面具用皮纸包好,将所穿的服装也洗烫平整,清点后装入箱或橱内,然后抬到当年负责保管的大姓人家或狮傩庙内存放。然而,长径村傩班却与其他傩班不同:他们在巡回演出结束后回到村里,要先“三天目莲一日鬼”(即连演三天目莲戏,跳一天舞鬼),再将所有面具和服装等装入箱内,抬到事先定好的当年的保管人家,做“过头”。这一户人家要事先在大门口的地上放一只大晒盘(农家平时晒物用的竹具),这时许多村民会聚集在门口等候,当面具箱子一抬到,就争相抢夺,抢到的便将面具放在晒盘内,并各自在旁边看守。到了晚上,由上一年和当年的保管人家各点八只大火把,由长者鸣锣开道,抢到面具的人们手捧各自看管的面具依次列队而行。一般次序为:夜叉先锋引路,柳郎菩萨为首,六面蜈蚣旗和十番锣鼓随后,再按李斯丞相、蒙恬将军、范杞良、孟姜女、六诸侯……依次排列,最后面是八十大王和小鬼,由手鼓、旺锣和曲笛相伴于后。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雾缭绕、火光点点,呈现出一幅威严壮观的景象。大队人马首先前往上年保管人家做“起马”(即菩萨神灵启程),这户人家要在全家各处点上火(锅灶里也要烧火),堂前的上门头还要放一水桶,桶内放一串锁匙、一把谷刀(禾镰)、一杆无砣秤、一只谷印,八仙桌底下放些杉树枝(取“发叶生枝”、“山青水秀”、“五谷丰登”之意),并摆好香案,焚烧纸钱,欢送傩神出门。到当年保管人家家里之后,八十大王和小鬼要先在该家做“通家别头”(“别”,当地的方言,就是刮、擦之意),用开山斧在该家的大门、床沿、猪圈、鸡窝等处“别”几下或轻剁一下,表示逐鬼疫、灭灾祸,保人畜兴旺、四季平安等意思。然后,表演者要到村外脱去服装,卸下面具并捧在手上,与原来一样依序列队到当年的保管人家。到达之后,除打火把的人要回到上年保管人家喝酒吃夜饭外,其余的人都留在当年保管人家家里聚餐,其中捧柳郎菩萨和扮演八十大王的人,每人还可领取两个月饼。饭后,再将所有的面具用皮纸包好,按规定的位置放入箱橱内,再点香烛,放鞭炮,进行封箱。封箱以后橱柜就不能再打开了,一直要到来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辰时举行开箱仪式才能再次打开,否则就会冒犯傩神,导致灾祸降临。

  在婺源各傩班,除“开橱”、“封箱”仪式非常隆重以外,其“开光”仪式也颇有特色。“开光”就是在规定的年份将所有面具进行勾画翻新,最后请道士用朱笔沾水,取下贴在面具眼睛上的纸片。各个傩班开光的年份及做法都不尽相同。

  李坑村的狮傩班每十年开光一次,其准备时间较长,一般从上半年开始做准备,先要摆香案“退神”(朝拜后将面具全部浸泡在水里),下半年再找师父(匠人)将面具上的油彩刮去重漆,漆好后,将纸片贴在面具的眼睛上,再定时间进行开光。开光之日,白天摆神案、安置菩萨,晚上请道士做法事并念“通神”(祭词),到下半夜时还要举行“打长拳”,那些懂拳术和武艺(包括刀枪棍棒)的人纷纷登场比武献艺。表演完后便进行“点眼开光”,最后以“出五猖”、“发界牌”结束。

  庆源村和李坑村一样,每10年开光一次。当地群众称之为“十年两头转”,即10年中头尾各有一次。开光之后,和长径村一样要演目莲戏。

  长径村傩班是每12年开光一次,逢辰年举行。开光前要先“跌玟”问菩萨,由菩萨选定开光师父(包括雕刻、勾脸师父和做法事的道士),选定后再杀鸡定时辰。其做法非常独特和严格,即先将开山斧放在大晒盘内,“龙头”(斧头柄与斧头结合处雕刻的龙头花纹)朝向上堂,然后将公鸡杀了抛入盘中,任其挣扎旋转,等到其停止不动时,鸡头对准了龙头,就是开光的时辰,这叫做“龙凤相对”;如果没对上,便再杀一只,再没对上,又再杀……直到对准为止。有时候为了求得龙凤相对的好时辰,如果把全村的公鸡杀光了,还得去外村买鸡来杀,十分严格,马虎不得。开光当晚,还要请道士做法事点眼开光和“出五猖”(一种追魂捉鬼的巫术活动)、“发界牌”(表示村界的标牌)。从开光后的第二天起,还要连演七天七夜目莲戏,请傩神在“神台”(临时搭在戏台的正前方)上看戏,表达对傩神的崇敬,是一种娱神的表现。

  在婺源各傩班,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教鬼”规矩,“教鬼”就是传授傩艺。在婺源,一般都是小姓(如长径村的胡姓、庆源村的方姓)跳傩;大姓(如长径村的程姓、庆源村的詹姓)不参与跳傩,只保管舞鬼面具,直至民国时期仍保留着这一规矩。传艺的对象也是如此,都是由小姓人家的后代学习跳傩。后来由于大姓中是以小姓(胡姓)为主,而小姓中也参插了大姓(程姓)人,这一习惯也就不那么严格了。“教鬼”还有其他的一些规矩,如:传男不传女;学习跳傩的年龄要在15岁以上;傩班中不论资历,跳得好的便可为师;教鬼期间,每晚每人还有一碗糯米饭、一碗油煎豆腐做半夜餐。“教鬼”的时间那是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是在每年开箱仪式后一个月(农历十一月十五日晚)开始传艺,一直教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首场演出。而庆源村则是在开光之年传艺“教鬼”,其他年份不“教鬼”,而且该村学艺者的年龄也较小,规定在6-10岁之间,传授傩艺的师傅要有8年以上的艺龄方能执教。

  作为赣傩重要一支的婺源舞鬼,近些年来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如:1953年,长径村、庆源村两班合一,《孟姜女送寒衣》、《丞相操兵》等四个舞鬼节目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古典艺术奖”;2005年6月代表上饶市赴省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等等。我们相信,婺源舞鬼将会以其更为鲜明的特色,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宜春傩舞

  宜春与萍乡均处江西西部,地接荆湘,自古以来巫风巫俗就非常兴盛。据《隋书,地理志》记载,“然此数郡,往往畜蛊,而宜春偏甚……累世子孙相传不绝”,宜春的巫风由此可见一斑。巫与傩关系十分密切,在宜春亦有傩事活动存在。宜春傩舞又称面具舞,也叫跳傩。宜春傩主要分布于市郊周边地区和万载县、靖安县,按其演出时说唱的特点可分为闭口傩、开口傩和旁白傩三种。闭口傩历史久远,只舞不唱,目的为驱逐疫鬼,是古代傩礼的遗存。开口傩又舞又唱,是受了明清戏曲的影响而产生的傩戏,其节目大多集驱疫、演兵、娱神为一体。旁白傩是演员不说不唱,由场外人员进行念白,是一种祭祀性的舞蹈,具有古朴神秘的风格。另外,在宜春傩中还有一种原始的祭祀性很强的“跳觋”舞(旁白傩的“跳魈”即源于此),其伴音十分神秘,舞蹈表现也非常凄楚,面具诡谲怪异,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下面我们来具体看宜春万载的傩舞。

  万载傩舞又称“跳魈”、“搬案”和“二十四炁”。万载傩舞最迟应在明初就已形成,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万载的傩舞,由24人表演,所以又称“二十四炁”,总共表演17个节目。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动作简单古朴,跳时呼唤行进,并且每一个动作都要遵循“方、圆、扁、仄”的韵律。在万载县沙江桥傩班便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演傩节目,傩班共有24个傩面角色,能表演17个节目,这些节目内容大多模拟古时战争场面,其性质当属于古代的军傩类。傩班供奉的傩神为“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