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坐明堂[2]谭[3]太平,时闻深诏下青冥[4]。数重遣使询新法,四面兴师翦[5]不庭[6]。
万户康宁五谷丰,江淮相接至山东。须知锡福由京邑,天子新成太一宫。
只因铜落久纷纷,砥砺[7]廉隅[8]自圣君。能使普天无贿赂,此风旷古未尝闻。
近阴寇盗理戈殳[9],太府输金入大炉。百炼刚刀斫西夏,万钩强弩射单于。
百姓命悬三尺法,千秋谁恤两端情。近闻崇尚刑名学,陛下之心乃好生。
“注释”
[1]口号: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共五首。
[2]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3]谭:同“谈”。
[4]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喻宫廷或帝王。
[5]翦:同“剪”。
[6]庭: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
[7]砥砺:磨炼。
[8]廉隅: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
[9]戈殳:戈和殳,亦泛指兵器。
“简评”
熙宁(1068-1077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共计十年。以王安石在此期间变法而闻名,称“熙宁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但是期间蝗灾大作、干旱无雨、农作物无法播种,老百姓不得不四处逃亡,卖儿卖女、典当妻子、拆毁房屋、砍伐桑柘,而官府却大肆聚敛钱财;辽国趁机落井下石,屡屡派使者要求宋朝割让领土。
诗作以犀利的笔调批评了新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弊端,其中对底层民众的真切同情更是一目了然。帝王臣子们都以为新法下天下太平,老百姓五谷丰登。殊不知朝廷内外已是贿赂成风,寇盗、战争已逼得老百姓无法生活,可是当今帝王没谁能体恤民情,听说最近黄帝对刑法又开始崇尚了,老百姓又该增添一层压迫了。诗歌语言犀利,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