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喜乞巧[1],我以巧[2]为忧。言巧[3]夺欺佞,行巧[4]为邪柔。学巧竞穿穴[5],文巧多雕锼[6]。巧不令如此,宜吾之耻求。我欲守拙性,浩然镇轻浮。尽窒众巧门,化以孔与周。此志尚未遂,感激在初秋。南顾问牛女,女实能巧不?
“注释”
[1]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2]巧:虚伪。
[3]言巧:言语巧妙。
[4]行巧:取巧。
[5]穿穴:犹穿凿,牵强附会的意思。
[6]文巧:华丽奇巧。雕锼:刻意修饰文辞。
“简评”
周敦颐曾有《拙赋》曰:“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顺,风清弊绝。”这恰恰暗合了平仲所推崇的“君子性”。平仲此诗与周赋的思想如出一辙,承继关系可见一斑。黄庭坚曾评价周敦颐:“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壑。”某种程度上说,平仲人格特征的形成和人生观的选择都与周敦颐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人喜乞巧,我以巧为忧”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言巧、行巧、学巧、文巧都不是我的追求。我的志向是“孔与周”,是仁治的社会理想,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作者的志向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