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来密州[2],再岁得两子。牙儿秀且厚[3],郑郑已生齿。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4]。广孙读书多,写字辄[5]两纸。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翁翁虽旧识,伎俩[6]非昔比。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婆婆到辇下[7],翁翁在省里。大婆[8]八十五,寝膳近何似?爹爹与奶奶[9],无日不思尔。每到时节佳,或对饮食美。一一俱上心,归期当屈指[10]。昨日又开炉[11],连天北风起。饮阑却萧条[12],举目数千里[13]。
“注释”
[1]翁翁:祖父。
[2]“爹爹”句:诗人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教职。
[3]秀:美好,此指面貌。厚:温厚、浑厚。
[4]想欢喜:一本作“相欢喜”。
[5]辄:每,总是。
[6]伎俩:此指小孩子的长进。
[7]婆婆:祖母。辇下:天子辇毂近旁,指京都。
[8]大婆:即太婆,曾祖母。
[9]奶奶:指母亲。
[10]屈指:谓指日可待。
[11]开炉:犹言“开樽”,指宴饮。
[12]阑:尽。萧条:指情意索然、情景寂寞。
[13]数千里:指数千里以外的故乡。
“简评”
这是一篇以诗代简的作品。全诗以诗人长子广孙的口吻,详细地向爷爷报告诗人来密州后所生两个儿子牙儿和郑郑各自的性格特点、生长情况。其次又报告了广孙自己努力读书、写字,以及爷爷见过的大弟三三、二弟大安的状况。诗中问候了爷爷、奶奶和曾祖母,写出全家对老人的惦记与思念,以及盼望团聚的心愿。篇末四句以北地严寒的景象,衬托亲人不在此、饮宴无欢乐的深厚的骨肉之情。整首诗以儿童语气描述,显得格外浑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