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日月译解
清闲无事是最大的享福,思虑焦劳是最大的祸害。唯有操劳过度的人,才知道清闲无事之可贵,唯有心态平和的人,才知道思虑焦劳之祸害。
日月评谭
旧时官宦之家喜欢在中堂或书房中悬上这么一副对联: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一般来说,为官必然有事,除了本应治理的职分内事,还有纷乱如麻的人事纠葛,虚情假意的应酬敷衍。白日要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小心应对,晚上还要为三妻四妾的争风吃醋而大费周章,你说烦不烦。
但是事务的困扰总敌不过荣华富贵的诱惑。所以,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那只不过是万千尘劳焦头烂额之时片刻的向往而已,当不得真。诸事来袭总是伴随着权势的快感,如果真的被褫夺得一干二净,弄得乌衣巷口夕阳斜,门前冷落车马稀,不沮丧才怪。
古时候的皇帝,据天下为己有,把天下事当作家事,事必躬亲,宵旰劳顿,读折子批公文直到东方发白,真是辛苦。洪武帝朱元璋怕有人抢去子孙的皇帝饭碗,从而处心积虑把各路功臣杀得一干二净;怕宰相截留皇帝的权力,干脆废掉宰相这个职位大事小事全由自己来干。这个朱元璋,前半生杀杀砍砍刀光血海,后半生战战兢兢万事操劳,心理学家们说患了焦虑症、偏执狂,按现代人的幸福指数来衡量,此兄一生能摊上几天好日子?
就这个问题,抢了朱家饭碗的顺治帝倒是开了一点窍。据说他觉得当皇帝太苦,索性出家做了和尚,而且还写了一首《出家诗》,不知是真是假,如是真的,可见他的思想觉悟还是挺高的,试看两段: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足贵,唯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州汤罚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古往今来,有不少工作狂。而大凡工作成狂,一般都会受到鼓励,皇帝希望臣子都是工作狂,地主希望长工都是工作狂,老板希望雇员都是工作狂。喜欢谋事做事是好事,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是积极人生,但如谋事做事成了狂,停下来就心神不定,甚至生出病来,这就不正常了。这就把“事”作为人生的拐杖,拐杖一抽掉,就东倒西歪站立不定。这等人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几乎不会去体察自己内在本有的智慧,几乎不去倾听内在生命的呼喊,而是依赖“事”的操持,来获得外在价值的认可,来消费生命的能量,来打发有限的时光。我的想法是,人生不能无事,无事就会无聊,但如陷入“事”的枷锁,为“事”所囚所捆,更是一件不妙的事情,所以好的做法是学会“转”事,而不要被“事”所转。
老庄谈素朴,佛家说清净,儒家讲定静,人在素朴、清净、定静的状态下,方能体悟洞见内在本有的智慧、本来的真实,这是传统文化的超越之道。抛开这些玄妙的内容,一般来说,人生有一乐境,就有一不乐境相对待,有一快感,就有一不快感相伴随,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情绪最平稳,心地最安详,对身边的美好的东西最容易感受得到:一草一木的荣枯,一花一叶的芬芳,一言一语的机锋,一颦一笑的天伦。
人生的痛苦,莫过于自囚于“心牢”。这个“心牢”,就是“多心”所构。多心“多”在哪里?“多”在是非心、攀比心、谄曲心、妒嫉心、怨恨心、妄想心、忧愁心、怖畏心、机巧心等等。这么多心在体内横冲直撞,出不得出,解不得解,只好盘郁纠结在里面。现代科学认为,心身一体,不良心绪会导致血液中的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的分泌亢进,产生毒素,随着血液循环的紧急加速布满全身,从而戕害身体健康。
多欲则多心,多心则多虑,多虑则多所怖畏,多所挂碍,往往随之而来的,是焦虑,是抑郁,是生命中难以承受的精神之殇,所以为祸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