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教育与文化的更新

  一、新式教育的推广

  江西向为科举教育的发达之区。自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仿行欧美新式教育制度后,开始实行教育体制和教学形式、内容的转变,到1911年的10年间,全省办有新式中学23校,小学80多校(每县一校)。“民国成立,气象一新,各县人士均感兴学之重要”,江西新式教育在清末的基础上,出现一个较大的发展。

  发展最快的是小学教育。1912年,主持江西教育行政的符鼎升得到李烈钧的支持,取全省串票附税的十分之七为办学之用,各县小学遂骤然增加,全省计达三千余校,出现一个办学高潮。到1914年7月,全省兴办的公立、私立初等、高等小学,共有4262所,学生达148565人。其中,私立学校及学生均超过半数,男校及男生更远远超过女校及女生。具体数字为:

  这些小学,“以省立模范小学校较为优良,他若省立初等小学校八处,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各校尚为得法,惟校舍均系迁就,设备太不完全,是其缺点耳”。在私立小学中,蔡敬襄独立创办女子小学,义务办学,苦心经营,以至于以典物、募捐及兼职薪水来捐助教学,“形式精神均有可观,为赣垣私立女学之最优良者”。各地办学情况也很不平衡,从1916年9月实有学校数目看,全省这时办有高小437所,国民学校(即初小)3266所,其中省会南昌有高小5所,国民学校13所。全省81个县中,则以萍乡县小学校为最多,有高小20所,国民学校235所。万载县次之,有高小17所,国民学校134所。小学校设立最少的是南城(高小1所,国民学校2所)、宁冈(高小1所,国民学校6所)、德兴(高小1所,国民学校7所)等县。宜春、吉安和赣县的小学兴办,这时也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全省小学当时实行壬子癸丑学制的四三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三年。1923年改行壬戌新学制,实行四二制,此后长期未变。按照教育部1915年公布、次年10月修正的《国民学校令》和《高等小学校令》的规定,国民学校即初小设置课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缝纫课;高小课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农业课,女子加家事课;教科书由教育部编写或审定。这些课程设置,与清末相比较又有了改进,体现了民国教育的新的要求。改行新学制后,还在小学中附设幼稚园,连带开办幼儿教育。在兴办小学的同时,全省对私塾教育也进行了整理和改良。由于处在新旧教育制度的转换时期,也有一些小学在教学质量上与新制尚有较大距离。1922年,即有新文化人士批评兴国的小学教育说:城乡小学合计有72个,但多数小学还是私塾的变相,也有形式上好一点的,并实行了男女同校。至于小学教职员,简直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一回事,所以社会上一般人多不信任学校,说学校不好的极多,顽固不化的八股先生们,更拼命地摧残,叫人家的子弟送到私塾里去读三字经百家姓,弄得虽有学校却少人进。

  中学教育经过清末的草创期后,这时有一个缓慢的进展。1912年,曾统一将清末的中学堂改称中学校。其教学情况,据教育部视察报告称,江西“公立中学校在省城者仅有一处,原在高等学校校内办理,近因该校舍为军队借用,遂与师范学校在百花洲陈列所内开办。视察时已停课温习,未及实查管教各法,然校址为游览之地,改为校舍,殊有未宜。私立中学校以心远中学、章江中学二校开办较早,成效颇著。唯私人创立学校,筹划容有未周,或职员多系义务,管理失之稍松,或中学人数太少,教授诸多不便,幸创办人苦心毅力,得以维持,未至停罢。至洪都中学,校舍太小,积习颇深;吉安中学,学期试验漫无规则,设备缺乏,管理废弛,皆亟待整理者也”。这一情况,反映了中学教育初创时的艰难。1914年,省教育厅将原由省及各府主办的中学校,统一改为省立中学,并按序号排列。1915年,全省有中学16所,学生2342人,毕业学生246人。16所中学办学经费106347元,所均仅6000余元。到1926年,公立中学增设9所,其中3所为师范学校、1所为女子中学。私立中学较公立中学发展更快一些,增设20余所。此外,南昌的葆灵女学、九江的儒励女学、南伟烈学校等教会学校,仍继续办学。中学课程设置,教育部要求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加家事、园艺、缝纫课;外国语以英语为主。这些课程设置,已比较完全地与传统教育区别开来,学生接触到的已经是新的世界、新的科学知识。因此,中学校及学生虽然不多,却是全省最具活力之所在,各地中学成为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主要场所,中学生不但是当时出国留学深造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当时全省最富有思想活力和组织活力的群体,不少人成为江西五四运动的中坚,江西最早的国、共两党党员和青年团员,也主要出自中学生中。

  几所公、私立专门学校的创办,首开江西高等教育的滥觞。这些学校,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有江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胡薰,设南昌市德胜门;江西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熊世绩,设南昌市进贤门外关口;江西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胡飞,设南昌市书院街;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校长何焕奎,设南昌市贡院前;私立心远大学,校长熊育钖,设南昌市三道桥;私立江西豫章法政专门学校,校长邱玺,设南昌县城;私立江西法政专门学校,校长龙钦海,设南昌市高升巷。它们均是在1921年前创办,其中公立学校在数量上占1921年时全国地方12所省立专科学校总数的1/3,“这种情况表明,江西在依靠本身力量创办新式高校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此外,在九江尚有美国教会办的南伟烈学校,也曾称南伟烈大学,实介于中学与高专之间。

  以官费为主的留学教育在这个时期成绩明显。1912年,赣督李烈钧认为造就人才至为要着,一上任即在全省招考并宽筹经费,选拔优秀青年20人,以官费派遣前往日本和欧美求学。江西的留学高潮,出现在1914-1915年。据统计,这两年间,江西留学美国者有14人,留学欧洲(主要为法国)者7人,而留学日本者为80人。江西留学生大部分东渡日本,与这时出现的继清末后中国人留日运动的第二次高潮正相同步。在全部留学生中,除12人学习法科、1人学习文科外,其余88人均选择了理科、工科、农医商科和师范。这次高潮之后,江西的留学教育,持续进行,陆续派遣了官费留学生出国留学。留学教育的发展,为江西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如陈寅恪、饶毓泰、胡先骕、程孝刚、吴有训、傅烈等(其中有的从清末即已留学,如陈寅恪),后来都为我国的科学、教育和政治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北洋中央政府、议会和江西省的军政官员中,有一批江西籍留学生出身者。

  专门性教育也有所发展,尤以农业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为好。在清末开办有江西农业专科学校和工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继续向南昌以外地区延伸。在1912-1926年间,先后开办了省立陶业学校、省立女子职业学校、省立商业学校以及赣县、临川、九江、吉安农业学校等13所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因其专门性而显出较高的办学质量,如省立陶业学校,“以五年为卒业期限,以养成陶瓷业学生。现有学生六十名,校长及教务长皆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卒业生。校中设备甚为完全,试验室中设有汽机,多方研究。其制造品,比前所有之生地甚为洁白。其绘画则以写生画为多。又其制造品,在圣路易万国博览会受奖牌者不少。以前中国无铜版画,现该校亦能完全制成”。师范教育则呈现分布较为合理的特点。到1919年教育部公布全国师范教育情况时,江西全省开办的师范学校一共有9所,其中,省立第一至第七师范学校分别设立于南昌、赣县、临川、铅山、清江、九江、吉安,另有省立女师在南昌,萍乡则创办了县立女师。

  这个时期兴办教育的最大困难,还是经费不足的问题。1912年全省教育经费银20万两,1913年增至银元40万元,到1916年也仅45万元。而“其中留学费已去其半,故甚拮据”。各县经费主要来源于丁漕附加税,尤其短缺,最多的吉安县仅2.9万元,最少的虔南县(今龙南县)竟只有400元。此后,全省教育经费略有增加,但数量不大,1922年前,每年为60余万元;1923年为76.4万元,1924年81.4万元,1925年突破了百万元,为125万元,1926年为133.2万元。由于经费的不足,既影响到办学的规模和质量,也使一大批家境贫苦的学生难以入学。1918年2月,江西教育界人士便曾反映,“赣省人民生计困难异常,故一般青年之志望入学者,卒以学费难筹,不克入校”,故要求减免职业教育的学费。

  二、文化领域的新气象

  进入民国尤其是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后,江西的文化领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为许多新的文化形式的出现,更反映在文化内容的改变上。尽管北洋政府对言论的压制相当严厉,这个时期仍不失为文化的新兴与活跃期。

  首先是大量报纸杂志的创办。据《南昌市志》记载,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随即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南昌“一时报刊似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大江报》、《豫章日报》、《晨钟报》、《商务日报》、《新闻迅报》、《天佣报》、《共和公报》、《章贡潮》、《民治日报》、《民权日报》、《社会日报》、《和平日报》、《女界旬报》、《神州日报》、《正义报》、《江声报》、《新世界》、《学务周报》、《通俗周报》、《匡报》、《中庸报》、《工商报》等20种报纸相继在南昌创办(大都已佚)”。“江西的报纸大多为党派所操纵”,因而其政治倾向不一,但大多致力于新文化知识和时事新闻的传播。其中,《大江报》“运动新文化,进步一日千里”,在江西报业中“是很好的”;《新民报》的前身为《江西民报》,民报是吴宗慈等主办、江西发行最早的报纸,被号称为“江西之申报”,这时则以其副刊《作新民》而著名,副刊编辑李立侯、孙师毅注重科学知识、新诗等,刊载自由恋爱的小说、新诗以及宣传文学革命、言论独立、社会改造、社交公开等主张,传播新文化新知识,别开生面,一期比一期进步;《中庸报》在五四运动后一度也很有改革的精神,其“文化运动”专栏在袁玉冰看来“很有精彩”;《正义报》则自称特聘了“新文化的巨子”为其编辑专栏“到光明之路”。但这时的报纸也存在缺乏新知识和肤浅的问题,有的对社会问题不能有精确的判断,有的甚至因不懂新知识而闹出笑话(如《南昌新报》报道1921年江亢虎来南昌演讲时,便把“唯心唯物”写成“维新维旧”)。另外,在上述南昌的报纸中,据袁玉冰当时所言,《新世界》和《章贡潮》开办时原为南昌花界的报纸,后来才改版,“内容当然是不堪问的”。

  1914年袁世凯颁布《报纸条例》与《出版法》以控制舆论后,报纸蜂起的势头大为抑减,一些报纸还被封闭或被迫停办(《报纸条例》于1916年7月被废止)。但在新文化运动中,杂志蜂起成为新的特殊现象。1922年夏,袁玉冰曾对全省出版的杂志做过一个粗略的检视,所提及的即达20多种。最主要的是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学生及学生社团主办的杂志,这类杂志以政论性、思想启蒙性和传播新文化为主,如南昌二中改造社的《新江西》、吉安青年学会的《青年》、吉安旅京学生会的《吉州》、南昌觉社的《时代之花》、女师的《江西女子师范周刊》、北大赣籍学生的《赣治周报》、高安籍学生的《锦江新潮》、《高安曙光》、丰城旅省学生的《丰城周刊》、万安学生的《周刊》、武宁的《武宁平民》、少年江西学会的《赣声》,以及江西《第二师范月刊》、第三师范的《教育镜》(原名《学生周刊》)、《第四师范杂志》、省立《二中周刊》、私立心远中学的《心远周刊》、《清江旅省学友会期刊》,等等。它们大多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变化、思想潮流、社会主张、文化新潮等,给江西文化领域带来一种蓬勃的生气。另一类为专业性的社会团体刊物,如江西小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新铎》月刊,教育界人士主办的《学殖》、《万安社会教育促进会会刊》,江西通俗教育会主办的《通俗周报》,江西学术研究会主办的《学潮》,江西文艺通信社主办的《消夏》周刊,等等。这类刊物除个别为娱乐性质外,大多也比较注意反映各自领域内的新主张、新形式,如《通俗周报》刊发风俗谈、谚语、歌谣、中外要讯、本省记事等栏目,而且“攻击一切坏风俗”,“能供给读者新知识”。客观地说,大量报纸杂志的创办发行,本身就是文化事业的新内容新现象,而通过它们的传播,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江西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启蒙和文化的更新。因此,在北洋时期的江西,报刊可以说是文化事业和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随着报刊的创办,现代文学创作相伴而生。在报纸的副刊及杂志上,不时有新式的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发表;有的江西籍作者还在上海、长沙等地出版作品。如徐先兆1921在《新江西》上发表小说《这也应该承认她做母亲吗》,白采先后在中华书局自费出版小说集《白采的小说》和长诗《羸疾者的爱》,罗黑芷1926年在长沙出版散文集《牵牛花》等。但从数量上说,这时的现代文学作品尚不多,有影响的作家更少,且多在省外生活、创作,他们的作品在省内反倒流传有限。

  继1898年九江首先放映电影之后,南昌1914年在洗马池的福音堂放映无声电影(隶属省教育司的宣导所,在1913年夏秋也曾拟更名为江西模范讲演团,添置活动电影,往外县巡行讲演社会知识。但此事因二次革命失败而未办成)。此后,电影放映逐步向萍乡、修水、赣州、抚州、吉安、泰和等全省其他地方传开。这时的电影,主要是卫生科教片和风光纪录片,其放映活动,均为非营业性质。比较而言,最为活跃的仍为传统戏剧。久负盛名的弋阳腔(1950年定名为赣剧)在民国初年吸收传入江西的安徽梆子后,进一步丰富了其三大声腔之一的乱弹腔,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剧种。弋阳腔、采茶剧、宜黄戏、京剧等多剧种、多支派、多形式的戏剧艺术,在社会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江西近代文化中的另一新事物,是图书馆的设立。1912年,著名藏书家、宜丰人胡思敬捐书10万余卷,在南昌百花洲旁设立私立“江西全省图书馆”。此为江西创办图书馆之始。“惟藏书均系经史子集各部图书,无科学及通俗书籍”。次年,开始筹办通俗图书馆,以为中小学生及一般国民阅览。到1916年,全省已设立通俗图书馆5个,全部为公立性质。1918年,江西省立通俗图书馆开办,内设藏书、公众阅览、儿童阅览、新闻阅览、巡回阅览及办公、招待各室,是江西省“历史上第一所初具综合性图书馆规模的省级公共图书馆”。1922年,又成立了江西省公立图书馆,该馆藏书近9000册,设有汉文、日文、英文和日报杂志等四个部。到1926年底,江西省立图书馆藏书增至1.35万册;全省公、私立图书馆这时已有15所(一说民国初期全省县以上图书馆有20余座),其中大多数为私立图书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