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上确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概念,是对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模式进行微观研究的前提。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观及受其影响的保障理论有哪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模式有哪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体系有何特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这些都是研究和探讨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方法的规律、特性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的构建和发展的借鉴意义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本章将借助相关质量管理理论对以上问题作一个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价值观决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构建要素与类型。但是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与框架和实施具体的质量保障措施的时候,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价值取向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质量的保障是应该注重教育的结果还是注重教育的过程,至今也无定论。
有关专家将有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方面的争论大概分为以下三种流派: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54.
(一)工具性质量保障理论
工具性质量保障流派认为,高等教育是有输入和输出的“产品”生产过程,其目的是将毕业生作为产品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按其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生产效率等来评价的。工具性保障理论有三种:
1.教学产出论
该理论认为教学质量体现在最终的教学产出上,因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教育终极产品或服务自身的优劣,而无须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这一理论意味着“好的产出就是质量”。要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就必须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性能。
2.附加值理论
该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产出评估关注最终的“产品”,几乎完全忽视了“输入”质量的评判。“产出”的高低决定了质量的高低。这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附加值”理论试图弥补教学产出理论这方面的不足,提出教学质量评估必须综合考虑学校“输入”与“产出”两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要考虑学校输入与输出两方面的关系。“附加值”方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教学质量与学校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个人发展朝着积极方向变化的能力有关。该理论在两个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对学习教学过程“附加值”的测量反映了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二是可以更加全面地考察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回收”的问题。为了有效地分配资源,学校就需要有关教育产出与投入变化的关系的信息。
3.“输入-过程-输出”理论
该理论是在“附加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附加值”理论虽然考虑到学生入学水平与学校输入条件的差异,但它过分关注教育教学结果的质量,而忽视产生教育教学结果的“教育过程”。该学派主张借鉴工业界的做法,把全面质量管理(TQM)引入到教育质量管理中来。TQM理论在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所有学校员工对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质量保障活动时,不再只关注输入、输出质量,而是把输入、过程、输出质量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衡量、评判。
(二)交流性质量保障理论
这种观点反映的是学术界自身的价值观念。该理论认为学术界自身的活动就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自我说明。高等教育是学术界按自身的规律、规则而开展的学术性实践活动,其特征和质量在于成员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过程本身,而非任何特定的终点或明确的结果。交流性质量观认为高等学校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术性机构,它把高校教师视为研究人员而非教育者。这种质量观主要采取同行评价的方法,对来自高校外部的任何压力都嗤之以鼻并坚决拒绝。实际上他们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其分内的事,并极力为之设置一道屏障。在屏障后面,学术专家就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首席法官。
(三)“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理论
这种理论流派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千差万别,然而有一点却是绝对的: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有学者认为,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成就的获得者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或职工,也不是高等学校本身。教育工作者与其他相关人员、学校环境可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但仅此而已。当我们判断高等学校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无疑是主体。高校学生智力与人格发展目标的集合就构成了高等教育目标。因而,在思考与判断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时,学生的发展应置于核心地位。英国学者弗雷哲在研究了各种质量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发展”理论作出了阐述。他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其作出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做的及其态度)。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