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四章 未济第六十四(25)

  “译文”

  唐睿宗延和元年七月,六祖让弟子到新州国恩寺建造舍利塔,催促尽早完工。第二年夏末塔建成。七月一日,大师召集众弟子说:“我到八月份就要离开尘世了,你们有什么疑问,尽早提出来,我来给你们解释,消除你们的迷惑。我走后,便无人教你们了。”法海等听了,全都痛哭流泪,只有神会不动声色,也不哭泣。大师说:“神会小师父,只有你达到了无善无不善的境界,毁誉不惊,不生哀乐。其余人都没达到这境界,在山中数年了,究竟修的什么道?你们现在悲伤哭泣,是为谁忧伤?如是担忧我离开人世后不知去向何方,那大可不必,我是知道要往哪儿去的。如我不知自己且往何处,那就不会临终预先告知你们。你们伤心落泪,大概是不知我将去何方。如你们知道了我将去何方,那也就不会如此悲伤掉泪了。佛性本来就不生不灭,无来无去的。你们坐下听我一偈,此偈名为《真假动静偈》。你们诵读记住此偈,就会和我的心念一样,依照此偈修行,就不会违背顿教教义的宗旨。”众僧行礼,请师父说偈,偈是这样的:

  世上万法皆非真,不要执意看作真。

  若是当作真实看,此种看法本不真。

  若能悟得自有真,离开假象即心真。

  自心若是不离假,既已无真何处真?

  有情原来就解动,木石无情方不动。

  若是偏修不动功,即同木石顽不动。

  若是欲觅真不动,动上自有其不动。

  不动若是顽不动,无情却是无佛种。

  善于分别诸法相,佛教真现真不动。

  只要能作如此见,此见即是真如用。

  告诉诸位学道人,努力修道须用意。

  勿使身处大乘门,却仍执著生死见。

  彼此论谈若相契,就应共寻佛法义。

  彼此论谈若不合,亦应合掌令欢喜。

  宗门本来无所争,有争就失真道义。

  固执己见争不休,生死轮回自性进。

  众徒听了此偈后,全都向师父致礼,都理解了师父的偈意。各自收拔了散乱的心,依此法修行,再也不敢有所争执了。众弟子因知六祖将不久于世,于是法海上座再次叩拜,问:“师父圆寂之后,袈裟教法传给谁呢?”大师答道:我从大梵寺开始说法,直至今日,所讲内容已被抄录,流传于世,名为《法宝坛经》。你们要维护它,代代相传,普度众生。只要依照这教义修行,就是正法。现在给你们说法,并不传袈裟,因为你们信念坚定,对此教法毫无疑惑,有能力承担起弘教传法之重任。据先祖达摩大师传授的偈颂来看,袈裟也不该再传下去了。其偈颂为:

  吾来东土有本意,即为传法度众生。

  一花继开五叶盛,硕果累累自然成。

  慧能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请你们各自清净心意,听我再给大家说法。若想获得一切智慧,必须弄通‘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如果无论何处都不执迷于事物的表象,对于外相无厌恶爱恋,也不选取舍弃,也不考虑自身的利益成败等事,安闲恬静,虚怀坦荡,宁静淡泊,这就叫做‘一相三昧’。假如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是行是住,还是坐是卧,都能怀着一颗纯洁正直的心,那就不必在道场中有何举动,就已使本心真正成了清净佛土,这就叫做‘一行三昧’。如果一个人能具有这两种三昧,那就像土地上播下了种子,由埋藏地下到逐渐长成,果实成熟。‘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是如此。我今天说法,犹如老天普降及时雨,滋润大地。你们自身的佛性,好像种子,逢甘霖滋润,发芽生长。承接了我旨意的人,一定会进入菩提正道。依照我的教诲修行的人,一定会修成真正的佛果。听我说一首偈:

  心地含藏诸种子,法雨滋润皆萌生。

  顿悟之花盛开后,菩提妙果自然成。

  大师说了偈后,又道:“佛法没有二法,心也没有二心。佛道清净,也无相状。你们千万不要执迷于静寂的物境和虚空的心境。大家的本心原本就是清净的,不必再去获取或舍弃。你们要自己努力,好好地随缘而去。”说到这里,众门徒行礼告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揖。”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有来有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日。”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

  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此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重开示。”师曰:“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已上七佛,今以释迎文佛首传。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密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密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嵩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眼罗多尊者,十七僧迦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密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多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慧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相传,毋令乖误。”

  “译文”

  七月八日这天,慧能大师突然对弟子们说:“我想回新州去,你们赶快准备船只。”弟子们苦苦哀求,执意挽留。大师说:“诸佛为拯救世人来到人间,尚且显示涅,有来必有去,这是理所当然的。我这血肉身躯,也必定有个归所。”众弟子说:“大师从此一去,何时方归?”大师说:“叶落归根,什么时候回来就难说了。”弟子又问道:“大师的佛法,传给谁呢?”大师说:“修得佛道者就得佛法,无心修者自然明白。”弟子又问:“大师圆寂后还会有劫难吗?”大师回答道:我圆寂后五六年,会有一人来,来取吾首。听我来预计:

  取头原为养双亲,为了果腹代人行。

  遇到满字遭大难,当官州县杨柳姓。

  大师又说:我圆寂后七十年,有两个菩萨从东方来,一个是出家僧人,一个是在家居士,这两人同时弘扬佛法,建立本宗,修建佛寺,使本宗兴旺昌盛。“有弟子问:不知从佛祖开始传授佛法到现在,本宗传授了多少代。希望大师告诉弟子。”大师说:自最早的佛祖问世以来,佛祖已经多得无法计算了。现在就从七佛开始来算吧。有过去庄严劫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有今贤劫的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文佛,这就是七佛。以上是七佛。现在以释迦文佛为首传。第一代祖师是摩诃迦叶尊者,第二祖是阿难尊者,第三祖是商那和修尊者,第四祖是优婆多尊者,第五祖是提多迦尊者,第六祖是弥遮迦尊者,第七祖是婆须密多尊者,第八祖是佛驮难提尊者,第九祖是伏驮密多尊者,第十祖是胁尊者,十一祖是嵩那夜奢尊者,十二祖是马鸣大士,十三祖是迦毗摩罗尊者,十四祖是龙树大士,十五祖是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祖是罗罗多尊者,十七祖是僧迦难提尊者,十八祖是伽耶舍多尊者,十九祖是鸠摩罗多尊者,二十祖是耶多尊者,二十一祖是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祖是摩罗尊者,二十三祖是鹤勒那尊者,二十四祖是师子尊者,二十五祖是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祖是不如密多尊者,二十七祖是般若多罗多尊者,二十八祖是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祖是慧可大师,三十祖是僧璨大师,三十一祖是道信大师,三十二祖是弘忍大师,慧能是第三十三代祖师。以上诸位祖师,各有师徒相承关系。望你们也能代代相传,不要使本宗错传恶人。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曰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的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何。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真。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善修,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日,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辨以香尼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围护师颈入塔。忽然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身)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译文”

  唐玄宗先天二年八月三日这天,慧能大师在新州国恩寺用完斋后,对众弟子说:“你们都依次按位坐好,我来与你们道别。”法海说:“大师留下什么教法,使后代迷惑之人借以得见佛性?”大师说:你们用心听着,后代执迷于苦海的凡夫俗子,如能认识什么是众生,那他就有了佛性;如不能认识什么是众生,那他即使经历万世劫难也难有佛性。我现在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认识自己心中的佛性。想要求得见佛,只要认识众生。只因众生难见自性佛,而不是佛不见众生。倘若能了悟自己的心性,众生亦就是佛;如迷失了自己的心性,即使是佛也就成了众生。如自己的本性公平正直,则众生可成佛;如本性阴险邪曲,则佛会成众生。你们如果本心险恶邪曲,那么佛就是众生;你们如有一个念头平等无偏执,那便是众生是佛。每个人的自我本性中原本就有佛,自我本性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佛心,到哪儿去寻找真正的佛?你们自己的本心就是佛,不要再有怀疑了。自身以外没有任何地方能建立佛性,万种佛法都是由每个人的本心所产生的。因此佛经这样说:‘本心生则种种佛法生,本心灭则种种佛法灭。’

  我今天留给你们一首偈,来与你们告别,偈名为《自性真佛偈》。后世如有人能理解偈意,那他就能认识自己的本心,就能自己修成佛道了。偈语是这样的:

  真如自性是固有的真佛,邪见之毒是来扰的魔王。

  邪迷时魔王以我身为舍,正见时佛自坐在我心堂。

  性起邪见则三毒同时生,就是魔王住在了我心房。

  正见的萌生能驱三毒心,那魔王也能真正成了佛。

  无论是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原本出自那同一身。

  如能从本性中认识三身,就是那成佛的觉悟之因。

  本从化身之中生清净身,清净法性身常在化身中。

  净性能使化身来行正道,将来定报身圆功德无穷。

  淫欲邪乱本以净性为因,除掉淫乱之心就为净身。

  性中莫染污各自离五欲,见到本性之时即见真佛。

  今生有幸进此顿教法门,忽然悟出自性见了世真。

  若要修行于身外寻求佛,不知到什么地方觅真佛。

  若能于自己心中见真实,有此真实即有成佛之因。

  不识自性而追求外在佛,起这种心念的必是痴人。

  顿教法门就是我今天留,要拯救世人必自己先修。

  告诉将来学习佛道之人,无如此见地则岁月蹉跎。

  大师念完此偈,告诉弟子们说:“你们今后多多保重,我圆寂后,你们莫像世俗之人那样痛哭流涕,接受别人的吊祭慰问,身穿孝服,这样的人不配当我的弟子,也不符合如来的真正教法。只要你们认识自己的本心,认识自己的本性,那就会既无动、又无静,既无生、又无灭,既无去、又无来,既无是、又无非,既无停、又无行。我恐怕你们心中迷惑,不能领会我的心意,所以现在我再次叮嘱你们,好让你们认识自己的本性。我圆寂后,依照我所说的来修行,就如同我还在世一样。倘若违背了我的教诲,那么即使我还活在世上,对你们也没有什么好处了。”大师又念偈颁道:

  岿然不动连善也不追求,逍遥自在却从不把恶作。

  静寂中既无见来也无闻,胸中坦荡啊无念亦无求。

  慧能大师说完偈后,端然静坐到三更,突然他对弟子们说:“我走了。”话毕便溘然逝去。这时,室内弥漫着奇异的香味,寺外,一条白虹连接着天地,林木都顿时变白了,山中的飞禽走兽发出阵阵哀鸣。十一月,广州、韶关、新州三郡的官僚及大师的门人弟子,争着迎请大师的真身,一时难以确定由谁迎请。于是大家焚香祈祷道:“香烟飘向的地方,就是师父的归宿。”当时香烟直向曹溪飘去。十一月十三日,大家把大师的神龛和所传的衣钵迁到了曹溪。第二年七月,人们把大师的肉身从神龛中请出,弟子方辨用香泥涂满大师全身。众弟子因忆念大师“取首”的预言,于是用铁皮和漆布将大师的颈项包住,送入塔内。这时,塔内忽然出现一道白光,直冲云天,三天以后才散去。

  韶州官员将大师圆寂之事奏明圣上,奉旨立碑一块,以记大师修成佛道的功德。慧能大师享年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得到五祖所传衣钵,三十九岁正式剃发为僧,宣讲教义拯救众生整整三十七年,传承他的教法的弟子有四十三人,悟道而超凡入圣的门人就不知其数了。达摩所传的袈裟,唐中宗所赐的磨衲衣和水晶钵,及弟子方辨所塑的大师像及大师日常所用的法物,都存入塔内,镇守在宝林寺道场。大师的《坛经》流传后代,以弘扬禅宗顿教的宗旨,使佛、法、僧三宝兴盛,使芸芸众生均获利益。

  《道德经》又名《老子》,为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的重要著作,后为道教徒所尊崇,成为道教经典。

  著者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又名重耳,字伯阳,谥曰聃,因称李聃,亦称太史儋、老莱子。传说,生而白首,故号“老子”。春秋时期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据说,早年曾任东周守藏室之史(掌管图书的史官)。后居鲁国数年,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来,老子又回到东周,继供前职。约在五十多岁时,因周室内乱,去官,奔秦国,过函谷关,关令尹喜请为著书,李耳遂作《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出关而去,莫知所终。

  《老子》全书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因此,《老子》亦称《道德经》。

  全书采用哲理诗的形式写成,有韵而不严格,常用对句和排句,但不追求严整一律,所以,又有人称之为“哲理散文诗”。

  老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道”,全书即由“道”展开,“道”字出现七十余次。什么是道?老子认为,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状态,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即宇宙本体。老子说的道,也指支配物质世界或现实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老子还认为,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老子又认为,道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通常表现为“无”。因此,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此思想是贯穿《老子》一书的主旨。

  书中包含有不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首先,老子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觉察到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对立,接触到了对立统一规律。书中提出了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多少、轻重、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刚柔、强弱、生死、祸福、巧拙、荣辱、智愚、大小、善恶、虚实、胜败、攻守、进退、静躁、得失、雄雌、老壮、废兴、与夺、贵贱、损益、成缺、正奇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认为这些事物的矛盾对立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集中地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和互相补充的规律,接触了对立统一这一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其次,老子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他在观察事物矛盾对立双方相反相成关系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对立双方并不是僵化凝固、一成不变的,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双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要向相反方向转化。老子还认为在事物矛盾中,所有虚无的、柔弱的、卑下的、静止的一面是根本的一面,在事物对立双方发展中,这根本的一面是会取得胜利的,柔弱会转向刚强,原来的刚强到了饱合点就会转化为柔弱,归于失败。

  在社会政治观方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现实统治者强作妄为,会给社会带来种种矛盾和弊端,圣人治国治天下,应当清静无为。他强调实行“无为”政治的好处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希望统治者不要干涉人民的生活,让人民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良好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书中对修身处世也做了论述。老子认为,不修身就不能“无为”,修身必须以修道为准,以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五十四章)。修身要做到“守柔”、“谦下”、“无争”,要知足知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知足下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甘处柔弱卑下的位置,“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为人处世,要“无欲”、“不争”,多施与,“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总把自己放在柔弱的位置,结果会胜过刚强,不会没有好处。

  对于如何养生保健,书中也有论述。总之,《老子》全书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索和研究。

  一章

  “大意”

  把“道”作为哲学概念提出来,是从老子开始的,它贯穿《老子》全书。

  本章极力称述“道”高远深奥、无可名状而又至关重要,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本。老子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是“无”产生了天地,天地又产生了万物。至于“道”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实体还是绝对精神,本章并没有明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上门。

  “译文”

  可以说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称;“有”,是万物母体的名称。所以要从常无中,去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来源相同而称谓不同,都可说是幽隐深远而又幽隐深远,一切玄妙皆自此门而出。

  二章

  “大意”

  本章内容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鲜明集中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列举了日常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等,深入浅出地论说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说明了世间万物不会孤立存在,一定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补充,确认对立统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后一部分提倡“无为”和不争。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是顺其自然,用什么也不作(“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用什么也不说(“不言”)的方式教化民众,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争功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示,高和下互相补充,合音与单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应--这是不变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任凭万物自然而然,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助长万物而不望回报,功业成就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也就会属于他。

  三章

  “大意”

  老子虽然看到了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却没有,或者说不能认识动荡的根本原因,因此从一个方面提出了这样设想:只给人们以口腹的饱足,却不让他们有竞争的目标、欲望和心智,这样人民就不会有竞争的行为,自然社会也就不会竞争动乱了。从这种设想的具体含义看,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与“愚民政策”还不是一回事,他只是要人们回到一种“无为”境界。但是,人类社会注定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思想方法实际上只能与历史背道而驰,是消极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看重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行偷盗;不显耀可能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总要简化人民的思想,填饱人民的肚子,减弱人民竞争的意志,增强人民的筋骨,经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能按照“无为”的办法去做,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四章

  “大意”

  本章是对“道”的描述和赞颂。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却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竭;“道”无限深远,虽然无法再向上追溯它的来历,但却可以向下追踪,因此,是“道”生上帝,继生万物。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尽。深远啊,它像万物的宗主;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从哪里生出,只知道它是天帝的祖先。

  五章

  “大意”

  本章由天道推论人道,中心是清静无为,老子认为,天地任随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任百姓动作生息。自然和社会本来都像风箱一样,虚空而不穷竭,动与静会自然调节互补。老子告诫人们,增广见闻不如清虚守静,有为不如无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签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不施恩,对待万物像刍狗;圣人不施恩,对待百姓像刍狗。天地中间,大概像是风箱吧?空虚却不会竭尽,动起来排风不止而生风不停。增广见闻会导致无路可行,不如保持内心的清静。

  六章

  “大意”

  上承第四章,继续描述和颂扬“道”。“道”能生天地养万物,故曰谷神。“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道”无时不在,长用不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物永在,因此说是玄妙的母体。玄妙母体的产育之门,就叫做天地的本根。它好像绵绵不绝地存在,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七章

  “大意”

  本章也是由天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长存的原因就在于“无为”、“不争”、“无私”、顺应自然。世间“圣人”效法天道,退身忘己,结果同样也会得到本来没有期望过的私利。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是长存的。天地之所以能长存,是因为它们的生存不为自己,因此圣人使自己居于人后,自己反能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自己反得保全。这不正因为他没有私念,反而达到了他的私人目的吗?

  八章

  “大意”

  本章把“上善”的人,比作水,并用水的性状来描绘和歌颂“上善”之人的品格,核心是谦退不争。老子以为,有了这种品格才能够无怨无咎。也就是要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用不争以达到争的目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上善之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同万物相争,处在人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它同道最接近。上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深沉,待人善于施加仁爱,言谈善于讲求信用,从政善于治国,临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顺应天时。只因为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

  九章

  “大意”

  本章告诫人们凡事要避免圆满和外露,应该适可而止,这样才可以符合天道,这里反映出老子看不到矛盾转化的条件而回避矛盾,从而采取消极态度。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

  抱持满盈态度,不如趁机拉倒。锤造得尖锐锋利,不能长久保全。金玉满堂,没有能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奢,就给自己招来灾祸。功业有成,便即身退,才合乎天道之乐。

  十章

  “大意”

  本章采用寓答于问的形式,具体从六个方面提出个人修身养性乃至参与社会政治的指导性原则,就是形神合一、尚柔、净心、无为、守雌和弃智。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自然之气以达到柔和的境地,能像无欲的婴儿吗?洗涮玄妙的心境,能不染一尘吗?爱民治国,能不用所谓巧智吗?耳目口鼻和外物接触,能顺随万物、应而不为吗?知道了天下四方的事情,能知而不以为知吗?

  十一章

  “大意”

  本章主要论述“无”和“有”的关系,这里的“有”,是指可以触及的物质实体;“无”,是指物质实体的中空部分。通常,人们普遍重视各种实物,因为觉得它有作用;普遍忽视各种空无,因为未留心它有什么作用。老子用车毂、陶器和居室三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具体的“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实有之物会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但是它有赖于自身空无部分的补充、配合作用。有与无,利与用,是互相依存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装于一个毂上构成车轮,有了空的毂心和实有的毂体,才能起到车轮转动的作用。烘烧土坯制成陶器,有了空的陶腹和实有的陶体,才能起到器皿容纳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屋内的空处和实有的墙壁,才有房屋住人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们提供物质便利,“无”发挥实际作用。

  十二章

  “大意”

  本章核心是主张“为腹不为目”,也就是只希望实现低度的安饱平静的生活,禁绝感官对纷繁多样的物质世界的欲求。老子认为,扩张外欲、接受外物的多种诱惑和刺激,会令人失去本真而生出心智巧伪,会扰乱人的思想行为,因此破坏了自然清静。

  因此主张清静寡欲,用不看、不听、不为的态度绕开矛盾。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纷纷的色彩使人视觉不明,铿锵的音乐使人听觉不灵,五味使人口觉不清,纵马狩猎使人心里狂荡,难得的财物使人操行损坏。因此圣人教导百姓只求安饱而不饱眼福,所以舍弃那些物欲而只求饱足。

  十三章

  “大意”

  本章反映了老子宠辱居下、无我利物的思想。无我,并不是忘却自我和抛弃自我,而是不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要以自身为天下,但最终还是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以无我的策略达到了利我的结果,自身得到了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受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尊宠卑辱以至于为它惊惶不安,看重忧患如同重视自身。什么叫尊宠卑辱,以至于为它惊惶不安?因为所尊宠的卑辱居于下位,得到它会惊喜不安,失掉它会惊恐不安,所以说尊宠卑辱以至于为它惊惶不安。什么叫看重忧患如同重视自身?我之所以有大忧患,乃是因为我有此自身;假如我无此自身,那么我有什么忧患呢?所以,珍稀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十四章

  “大意”

  本章着力描述“道”的神妙莫测,人们无法绘其色,摹其声,述其状。但它虽似无状而有状,虽然缥缈却不虚无,虽然恍惚迷离、不见头尾,却可以迎之、随之,因而是实在的。章末又讲掌握了“道”,可以治今知古。

  视之不见,名曰“夷”;所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名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着叫做“微”。这三种名物无法推究,原本就是浑然一体。这个所谓它的上面不明亮,它的下面不阴暗,它绵长不经无法称名,返本归根又空不见物。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形象,这就叫惚恍。迎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跟随着它又看不见它的脊甲。把握自古即有的道用来驾驭现实的具体事物,能了解远古的起源,这就叫“道”的规律。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