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四章 未济第六十四(24)

  “译文”

  僧人智常,信州贵溪人,少年时就出家了。立志求佛以认知自己的本性。一天,他来参拜慧能大师。

  大师问道:“你从何处来?想求何事?”

  智常说:“我最近曾去了一趟洪州白峰山礼拜大通和尚,承蒙和尚讲授了见性成佛的教义,但我还未消除疑惑。所以今天特地远道赶来拜见大师,祈望大师慈悲为怀,给我指示。”

  大师说:“大通和尚说了些什么话?你试着讲一讲。”

  智常回答说:“我到那儿呆了三个月,还没有得到过大通和尚的教诲。因为求法心切的缘故,有个晚上我独自进入了方丈室,向大通和尚求教什么是我的本心本性?大通和尚就说:‘你看到了虚空吗?’我说:‘看见了。’他又问:‘你看见的虚空有形状相貌吗?’我说:‘虚空是无形的,哪有什么相貌呢!’他说:‘你的本性如同虚空,空空荡荡无一物可见,这就是正确的认识;无一物可认知,这就是真知。没有青黄的颜色和长短,只看到本性的清净纯洁,智慧圆满明彻,就叫做认识了本性成了佛,这也叫做佛陀的知见。’我虽听了这些话,仍未完全理解,乞求大师进一步给我指教。”

  大师说:你师父所讲的,还存在着‘知见’,所以未能使你明了。我现在给你说首偈:

  不见一法就如心存无见,极似浮云遮蔽住那日光。

  不知事物是执著于空知,如天空闪电般转瞬即逝。

  知见如在心中暂停片刻,错误的认识何曾解方便。

  你当一想知见就自知非,自我本性的灵光常显现。

  智常听了此偈,立即就顿悟了,也说一偈:

  无端心存知见,著相却求菩提。

  情中稍存悟迹,安越昔时迷惑?

  本性觉悟根源,执著空知无功。

  不入祖师丈室,空知无见枉劳。

  有天智常请教慧能大师说:“佛讲说了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三乘教法,又说还有最上乘,弟子对此还不理解,望大师给弟子指教。”大师说:“你应观照自己的本心,莫执著于外象。佛法本没有四乘的区别,但人的悟性却各有不同。听讲读诵佛经为小乘,理解佛经义理为中乘,依照佛法修行是大乘。悟得万种佛法于一身,不执迷于外象,好像一无所得,这就叫最上乘。修得哪一乘在于你自己的修行,而不在嘴上如何说。你必须自行修行,不要问我。任何时候,自性都是不变的。”智常拜谢大师,从此虔诚侍奉,一直到大师圆寂。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疑?”

  曰:“一切众身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生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死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死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心外道断常邪见,而汝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召示涅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自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相,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楚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解,二边三际断。

  常听应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相如是。

  吾今虽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译文”

  僧人志道是广州南海人。他向慧能大师请教说:“我自从出家以来,诵读《涅经》已经十几年了,仍未理解此经大意,祈求大师教诲。”大师说:“你什么地方未弄明白?”志道说:“涅经》中有一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说法有疑问。”大师说:“你有何疑?”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两个身,一是作为血肉之躯的色身,一是佛法所成的法身。色身是变化的,有生有死;法身是永恒的,但无知无觉。经文说:脱离生死轮回后,就进入了圆寂快乐的境界。不知是说哪个身寂灭,哪个身进入快乐之境?如是指色身,那么色身寂灭时,也即组成它的地、水、火、风化散之时,那只有痛苦,说不上快乐。如是说法身寂灭,那法身就像草木瓦石一样无知无觉,又是什么东西来感受快乐呢?还有,法性是生灭的本体,而色、受、想、行、识是生灭的表现。一个本体五种表现,生灭变化应该是永恒的。生就是从本体中产生现象,灭就是现象返回到本体。如果有再生,那就是有情众生,不断在生死中循环;如无再生,那就永远归于寂灭,如同无情之物一样。这样,人被无生无死的涅所束缚,连再生都不可能,哪里还会有什么快乐呢?”

  大师说:你身为释迦牟尼的弟子,怎么以外道关于生死的理论来评议最上乘法?照你所说就是色身之外还有法身,离开生灭才追求寂灭涅,还推断涅的快乐,说是因为快乐要由身体来感受。这观点是执著于生死,沉湎于世俗的快乐。你现在应该明白,佛正是因为尘世间的愚迷之人认为五蕴合成人的自体实相,而把佛法当作外在之物,贪生怕死,念念不忘尘世,不懂得生死原为虚幻的梦,白白地在生死中轮回,反把永远快乐的涅,当作痛苦,终日追求尘世的快乐。佛由于怜悯这些痴人的缘故,就把涅的快乐显示于世。那一刹那间没有生的现象,也无灭的现象,也无生死可寂灭了,这就是寂灭的显现。当寂灭显现之时,也觉察不到此境界的大小,这才能说是永恒的快乐。此快乐,既无可以感受之人,也无不能感受之人,怎会有一体五蕴之称呢?更何况说什么涅制约了一切佛法,令其永不再生。这是诽谤佛陀、诋毁佛法!听我念一偈:

  至高无上的大涅,圆满空明永恒寂照。

  愚迷之人谈作死亡,外道执著以为断灭。

  只具声闻缘觉之人,以为无须行善修德。

  这都是偏见看涅,六十二偏见之根本。

  错误设立种种假名,哪里是指真实含义?

  唯有智慧超常之人,通达真理不弃不舍。

  因知五蕴色法心法,以及其中主宰的我。

  外境所现种种色相,无论是声音还是相。

  毫无差别梦中幻影,不生凡情圣智见解。

  不执著于涅生死,二边三际断然不生。

  顺应六根生起大用,而心不生起用之念。

  善于分辨事物现象,又不执著明辨一切。

  纵使劫火烧平海底,灾风鼓动山相拍击。

  这真常寂灭之乐趣,涅之相真实如此。

  我今勉强说涅相,令你舍弃不正见解。

  你莫随便望文生义,承认你多少懂佛法。

  志道听此偈语心领神会,欣喜不已,向大师行礼告退。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译文”

  行思禅师,出生于吉州安城刘氏家里。听说曹溪慧能大师弘传佛法,十分盛行,就直接来参拜慧能大师,向大师求教说:“应如何修行,才不是渐悟的教法?”大师问:“你以前是按什么教法修行的?”行思答道:“连佛所说的四圣谛我都没有修。”大师问:“那你修的哪个法门?”回答说:“就连四圣谛我都不修,还谈什么法门?”大师非常器重这个弟子,命他为门徒之首。一天,大师对他说:“你该独去一方弘教传禅,别让本教法失传。”

  行思领受了师父的教法,就回到吉州青原山,在当地弘扬顿教佛法,寂灭后被封为弘济禅师。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

  师曰:“什么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识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译文”

  怀让禅师是金州杜氏之子。起初他拜谒少林寺住持慧安大师,慧安让他到曹溪参拜慧能大师。怀让到了曹溪,拜见了大师。大师问:“从何处来?”怀让答:“嵩山”。大师又问:“你为何物?怎样来的?”怀让说:“把我说成一物不行。”大师问:“还用修行和证悟吗?”怀让禅师答道:“修行、印证不是没有,可如执著于佛法那就得不到佛法了。”大师说:“只有这不执著,是所有佛陀所要求的,你如此,我也如此。西方天竺的般若多罗有预言,说你门下将出一匹小马,纵横驰骋。此预言应记在心中,不必马上说出来。”怀让一下就全明白了,他在大师左右服侍了十五年,禅学修养一天天提高。后来到了南岳衡山,大力弘扬禅宗。寂灭后追封为大慧禅师。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让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译文”

  永嘉的玄觉禅师是温州戴氏之子。少年时就开始学习佛教经论,尤其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因为阅读《维摩经》而认识了心性之说。偶然一个机会,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来访,两人畅谈佛论,玄觉的议论完全与佛祖的真义暗合。玄策问:“你随哪位法师学习?”玄觉道:“我听到诸家的佛论,各有师承关系,后来从《维摩经》中悟以心传心的教义,无人验证我的看法是否正确。”玄策说:“威音王前,无师自通可以,其后,无师自悟当然都是外道。”玄觉说:“但愿你给我验证。”玄策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个六祖大师,各处求学者都集中在他那儿,听讲教法,倘若你去那我就与你同行。”

  玄觉就同玄策一起来曹溪参拜大师,他绕着大师转了三圈,然后举起锡杖站立。大师曰:“沙门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从何方来?竟这样傲慢自大?我看你是把生命看得太重了。”玄觉说:“生死是大事,变化迅速。”大师说:“那你为何不去体会无生无死的境界,不去认识那生死的道理?”玄觉答道:“如说体会,本知没有生死,如说认识,本就无迅速变化。”大师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玄觉才郑重行礼,过了一会儿就告辞了。大师说:“你回去得太快了吧?”玄觉说:“我本没动,何说太快!”大师说:“有谁知你动没动?”玄觉说:“悟性高的人自然知道。”大师说:“你已非常明白无生之奥妙了!”玄觉说:“无生难道还有奥妙吗?”大师说:“有无奥妙谁能知道?”玄觉说:“能知道也就不是奥妙了。”大师说:“好啊,暂时在这里住一宿吧。”玄觉就被当时人称为“一宿觉”。后来玄觉作了《证道歌》,流传很广。他圆寂后被追封为无相大师,当时也有人称他为“真觉”的。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曰:“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虎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之心,凡圣情意,能所具混,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译文”

  禅师智隍,当初参见五祖弘忍大师,自以为已真正体验了禅境,在庵室静坐,已有二十年。慧能大师的弟子玄策,游方到河朔,听到了智隍的名声,到庵室去拜访,问智隍:“你在这里修习什么?”智隍说:“修习入定。”玄策说:“你说入定,那么入定时心里有念头是无念头?如心里无念,那么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之类也都是入定了。如入定时心里有念,那么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入定了。”智隍说:“我正入定时,也不知是有念头还是无念头。”玄策说:“不知有也不知无,就叫做常定。又哪来出定入定?若有出定入定,就不是真正的定了。”智隍无话可答。

  过了好一会儿,智隍问玄策道:“你的师父是谁呢?”玄策说:“我师父是曹溪六祖慧能大师。”智隍说:“六祖大师以何为禅定?”玄策回答道:“我师父所讲的禅定,是法身湛然常寂,性相体用一如。五蕴并无永恒本性,六上并非真实存在,无出定与入定之别,也没有神聚与神乱的差别。神的本性是不执著,不妄执著禅的静寂。禅的本性无生无死,因此也不要有冥想。心如虚空,却无度量的标准。”

  智隍听了玄策这番话,直接去拜见慧能大师。大师问:“你从何处来?”智隍就把前面的事讲述了一遍。大师说:“正如玄策所言,你只要心如虚空,又不执著于空妄,自在运用,一切无动于心,忘掉凡人圣贤之情,消除主客间的差别,这样性相如一,就无不入定的时候了。”智隍恍然大悟,二十年来的“有所心明”,至此全无影响。就在这一夜,黄河以北的士人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天参悟大道。”后来,智隍顶礼辞别六祖,回到河北,去教化僧侣四众弟子了。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什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膝跪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辨,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辨:速往唐土,吾传大伽叶正法眼藏及僧迦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辨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辨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师舒手摩方辨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师仍以衣酬之。辨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及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译文”

  曾有一位僧人问慧能大师:“您在黄梅弘忍五祖那里得的佛法,传给谁了?”大师说:“能解悟佛法的人都得到了。”僧人又问:“大师您得到佛法没有?”大师说:“我还不会佛法。”

  大师一天想洗涤五祖所授的袈裟,没有看见清净的泉水,于是来到寺后五里多远的地方,见那里山上林木葱郁繁盛,瑞气盘旋。大师便举起禅杖往地上一戳,泉水马上随着手杖流了出来,积成一个水池。大师便跪在洗衣石上洗袈裟。忽然有一僧人前来拜见,说:“我名方辨,是西蜀人。前些时候在南天竺国,我见到了达摩大师。他嘱咐我说:‘快去唐朝国土,我所传给大伽叶的佛法、佛衣,已传到第六代了,在韶州曹溪,你快去瞻仰礼拜。’我于是远道赶来,希望瞻仰一下佛祖所传下来的衣钵。”大师取出袈裟给方辨看过后,便问:“你主攻何业?”对答:“我善雕塑。”大师严肃地说:“你试着塑一尊佛像我看看。”方辨心里茫然无措,过了几日,塑成一尊佛像,高只七寸,但惟妙惟肖。大师笑着说:“你只了解塑性,却并不了解佛性。”然后伸出手来,抚摩方辨的头顶,说:“您将永远享受天上人间的福田。”话罢,大师就把袈裟送给了方辨。方辩把衣服分成三份,一块披在佛的塑像上,一块自己珍藏,一块则用粽叶包裹并埋在地下。他发誓说:“后世有得到这份法衣的人,就是转世的我,届时我定要在此重修佛寺,并为住持。”

  当时,还有一位僧人陈述卧轮禅师的一首偈说: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慧能大师听到此偈以后,说:“此偈还未认识自己的本性,如依此偈修行,那就像给自己的本性套上绳索,把自己的本性捆了起来。”于是大师作一偈道: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是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如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恐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谩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近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译文”

  当时,六祖慧能大师住持曹溪宝林寺,神秀大师住持当阳玉泉寺。这时候南北两禅宗都很兴盛,人们都称“南能北秀”,因此有了南北二宗的顿教和渐教的分别,然而学习佛义之人都不了解两宗的义趣。慧能大师对众人说:“佛法原本只有一宗,只是人有南北之分。佛法仅一种,只是人的理解有快有慢。何为顿教、渐教?佛法原本没有顿渐之分,是因为人的理解能力有快有慢,因此才有了顿渐之分。”

  然而神秀的众弟子常常诋毁南宗慧能祖师:“连一个字都不认识,能有什么长处?”神秀说:“他不经老师指导而自己却有理解教义的智慧,深刻地解悟了佛教的最高境界,我不如他。况且我的师父五祖弘忍大师,亲自将衣钵授给了他,难道没有他的道理吗?很遗憾,我不能远道前往去亲近他,却在此枉受朝廷的恩宠。你们不要滞留在此,可以到曹溪去聆听佛法。”有一天,神秀大师对弟子志诚说:“你聪明多智,可以替我前往曹溪聆听佛法。如有收获,尽量用心记住,回来向我述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净,是疠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真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志诚再拜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说:“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译文”

  志诚奉神秀大师之命来到曹溪宝林寺,随着众僧参礼请教,没说自己的来处。当时六祖对众僧说:“现在有前来暗中偷法之人,潜伏在这法会中。”志诚马上上前向六祖行礼致敬,将自己前来求法的经过一一道出。六祖法师说:“你从玉泉寺来,应为奸细。”志诚回答道:“不是。”六祖大师说:“怎么不是?”志诚对答说:“没有说明来意之前是,说明后就不是了。”慧能大师问道:“你师父是如何教诲弟子的?”志诚回答说:“神秀师父常常教导弟子,坐禅时要集中精力,去观想清净的境界,常常打坐修禅而不卧。”六祖说:住心观净之法,是修禅的弊病而并非是修禅。长久静坐拘束自身,对于认识佛法义理又有何用?听我说一偈:

  生前常常坐而不卧,死去却是长卧而不坐。

  原来只是具臭骨头,何必将打坐当作功课。

  志诚再向六祖行礼说:“弟子我在神秀大师处,学道九年,并没有真正悟解佛法。现在听大师这么一说,就契合了本心有所解悟。弟子认为生死是大事,愿大师发慈悲,再给我指示。”慧能大师说:“我听说你师父教授弟子学习戒、定、慧的方法,不知你师父所讲的戒、定、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给我说说看。”志诚说:“神秀大师说,凡是恶事都不去做这就叫做‘戒’,凡是善事一定去做就叫‘慧’,自己清净自己的心意叫做‘定’。他是这样解说的,不知大师是用什么法来教诲学人的?”六祖大师说:“我如果说有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教法,那就是欺骗你。我只是随便来解除一些束缚,托个假名称做‘三昧’。像你师父所说的戒定慧,实在是不可思议。我对戒定慧的认识又是另一回事。”志诚说:“戒定慧只应该有一种,怎么还有别的呢?”六祖大师说:你师父的戒定慧是教诲有大乘智慧的人,我所讲的戒定慧是指示最上乘的人。人的悟解力不一,见性也有快慢之别。你听我的说法,与你师父讲的是否一样。我所说的法,不离自心自性。离开自性自体讲解教义,那就叫做‘相说’,自性常常迷惑。要知道所有的万法,都是从自性产生功效,这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再听我说一首偈:

  自心如果没有是非那就是自心戒,自心如果没有愚昧那就是自心慧,自心如果没有迷乱那就是自心定。

  不可增加不可减少自性就是坚强的金刚,身体的自由自在的各种姿态都本于三昧。

  志诚听了偈语,悔过致谢,也呈上一偈:

  五蕴幻化而成的身体是虚幻的,虚幻的身体又怎么会成为真实呢?

  只有真如本性才是洁净的,离开本性一切教法都不净。

  六祖大师表示同意。又对志诚说:“你师父讲授的戒定慧,是规劝悟性低的人的,我所讲授的戒定慧,是规劝悟性高的人的。如果能悟出自己的本性,就可不追求菩提、涅,也可不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解脱智慧,到达没有一法可得的境界,才能建立万法。若能理解此意也可叫做佛身,也可叫作菩提、涅,也可称为解脱智慧。能悟自我本性之人,立这些佛法名称可以,不立也可以。生死去来,自由自在,无所滞碍。当用之时随缘作用,当说之时随缘应答,普现一切化身而所作所答不离自性,这就得到”自在神通‘和’游戏三昧“了,这就叫做见性。”志诚又行礼请教慧能法师说:“什么是不立的意思呢?”六祖说:“自性没有一念不正确,没有一念痴迷,没有一念散乱,每个心念都用智慧来观照本来心性,念念都不执著于外界物象,自由自在,无所滞碍,纵横三际十方悠然尽得,还有什么要建立的呢?自性由自己觉悟,顿时开悟,悟时修持,也不需经过一个个阶梯,所以不必建立一切法。一切法本来常自寂灭,还有什么次第依顺呢?”志诚顶礼拜谢,愿服侍六祖,永不懈怠。

  僧志彻,江西人,本性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无彼我,而徒侣竟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恶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再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家,具戒精迅。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何来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合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诵读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即物物皆有自性,宠爱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例,故于涅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谢而退。

  “译文”

  志彻僧人是江西人,本姓张,名叫行昌,少年时好行侠义之事。自从南北两宗分化后,两宗领袖虽然没有势不两立之意,但是门人弟子之间却互相敌视。当时北宗的弟子门人自己拥立神秀大师为禅宗第六祖师,又忌恨第五祖师弘忍将衣钵传给慧能之事已为天下人知晓,于是就派张行昌前来曹溪刺杀慧能大师。大师心有预感,就准备了黄金十两放在法座上。这天晚上,张行昌进入六祖大师的卧室,准备杀害慧能大师。大师从容地伸出颈项随他砍,张行昌挥舞利刃连砍三下,大师丝毫未受损伤。大师说:“以正剑任侠就不该有邪心,有邪心用剑自然不是正当的侠行。我只欠你的钱债,而不欠你的命债。”张行昌闻言惊恐倒地,过了好久才苏醒,哀求大师让他悔过,他愿出家。大师就给了他金子,说:“你快离开这里,恐怕我的弟子们知道后要报复你。你可他日改装前来,我将会接受你的。”张行昌接受了大师的旨意逃走。后来他投入僧寺,受了具足戒,精诚修行。

  一天,张行昌想起了慧能大师的话,远道赶来拜见大师。大师说:“我想念你多日了,你怎么现在才来?”张行昌回答说:“过去承蒙大师宽恕我的罪行,现在虽然出家苦苦修行,但始终难以报答大师的大德,大概唯有追随您传授佛法,广度众生才是唯一报恩的办法了。我常常阅览《涅经》,可还没弄清‘常’与‘无常’的含义,祈求大师慈悲为怀,大致地给我解说解说。”大师说:“无常,就是指佛性;常,就是区别善恶的心念。”行昌说:“大师您所说的,与《涅经》经文大相径庭。”大师说:“我传授以心印心的佛法教义,怎敢违背佛经?”张行昌说:“佛经中说‘佛性’是‘常’,和尚您却说‘佛性’是‘无常’。《涅经》说各种善恶之法以及菩提心都为‘无常’,和尚您却说是‘常’。这些就是相违背的,使我更加疑惑了。”大师说:“那《涅经》,当初我听尼姑无尽藏诵读过一遍,便给她讲解,我讲的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就是到现在给你讲说,始终没有两样。”

  张行昌说:“本人学识浅薄,愿大师能给我详细地讲一下。”大师说:“你知道吗?若佛性如‘常’,永恒不变,那还讲什么善恶诸法?那就永远也无人萌生觉悟佛教真理之心念了。所以我说的‘无常’,就是佛所讲的‘常’的真谛。还有,如果一切物象都是转瞬即变的,那么万事万物所具有的永恒不变的本性就不会到处存在了。所以,我说的‘常’,正是佛所说的‘无常’的含义。佛陀正是因凡夫俗子、外道愚昧无知,固执地把‘无常’说成‘常’,那些二乘人又把‘常’说成‘无常’,总共形成了八种错误见解,所以在《涅经》中,破除偏见,明确说出涅所具有的真正的永恒不变、真正的极乐、真正的自我本性、真正的纯净境界。你只是依照语言来理解而违背了经义,把有断灭为‘无常’,以确定死板为‘常’,错误理解佛的最圆满、最精妙的深义。这样,纵使你诵读千遍,又有什么益处?”

  行昌听了,顿时大悟,说了一偈:

  因为有人难辩常与无常,所以佛陀说涅有常性。

  不理解方便破执的教法,犹如在春池拣石当宝贝。

  我现在不假借任何功用,自身真佛性竟然得显现。

  没有慧能大师当面授予,纵然诵经千遍一无所得。

  大师说:“你现在已大彻大悟了,应取法名为志彻。”志彻行礼致谢退了下去。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至,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类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异人!”

  神会礼拜悔谢。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迷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君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曰,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己。”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译文”

  有一少年名叫神会,是湖北襄阳一高姓人家的儿子。十三岁时,从玉泉寺来到曹溪参拜六祖大师。大师说:“善知识,你远道而来一定十分艰辛,还带了‘本’来没有?若能认识自己的本性,那就能认识佛性,试着说说看。”神会说:“我以无所执著作为自己的本性,认识了这点,就是主人。”大师说:“这位小沙弥怎么可以这样轻率地回答呢?”神会就问道:“大师坐禅时,还有没有念头?”大师用拐杖打了小沙弥三下,说:“我打你痛不痛?”神会答道:“也痛也不痛。”大师说:“我坐禅时也同样,有念头也无念头。”神会问:“什么意思?”大师说:“我的心念,常用来认识自己的过错,看不见别人的是非好恶,这就是有念头也无念头。你说的也痛也不痛作何讲呢?你如不痛,就如同木石;你若觉痛,那就同凡夫,马上会产生怨恨。你先前所说的有念头也无念头是走极端的两种错误认识,痛不痛则是没有超脱生死而达到解脱。你还未认识自己的本性,竟然还敢在此捉弄我!”

  神会小和尚向慧能大师行礼道歉,认了错,师父又说:“如果你自己心中迷惑,不能认识本性,就要向善知识请教得到认识本性的道法;如你自心醒悟了,那就是认识自己的本性了,应按佛的教导来修行。你自己糊涂不见自性,却跑来问我有念头无念头。我有心念自己了解,岂能替你消除心中的迷惑?即使你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也代替不了我来解除自心的迷惑,为何不去自己认识自己的本性,反来问我有念头无念头?”神会听了再向大师拜了一百多拜,恳求宽恕自己的过错,从此便殷勤地侍候大师,始终守在大师身边。

  一天,大师对众人说:“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各位认识吗?”神会走出来回答道:“这是诸佛的本源,是神会我的佛性。”大师说:“我已对你说了此物无名无字,你却把它叫做本源、佛性,你以后就是住茅草庵,再勤苦修行也只能当个咬文嚼字的知解宗徒!”六祖禅师去世后,弟子神会进了洛阳城,大力弘扬宣传曹溪慧能的顿教,曾著《显宗记》,盛行于当时。

  大师见佛教各派纷纷相互质问,都不怀好意,于是他将大家召集到庙前,充满怜悯地说:“学习修行佛道之人,应当消除一切善念恶念,不用任何名称来介绍自己的门派,只说自己的本性。没有两种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佛道。在真正的佛道上建立一切教派法门,这个道理你们必须自己来认识。”众门人一闻此说,都向大师行礼,请求永远侍奉大师。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在生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简曰:“弟子回宫,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亦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译文”

  神龙元年正月十五,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慧安和神秀两位大师,由宫中来供养。朕可在治理万机后的闲暇时间里每天研讨佛法。两位禅师谦虚推让,说是‘南方有慧能禅师,已秘密地领受了弘忍大师的衣钵,传佛心印,可向他请教’。现朕派遣太监薛简,骑马奉诏前来迎请。望禅师以慈悲为念,即刻赴京。”慧能大师呈上表章,托病辞谢,愿终老在山林中。

  薛简说:“京城的禅师大德都说:‘想要得到佛道旨趣,必须坐禅习定,若不经禅定而能得到解脱,那种人不曾有过。’不知慧能大师所宣讲的佛法是否如此。”大师说:“道本是由各人心中所悟出来的,岂能靠长坐获得?佛经上说:‘如果说如来佛就是如坐如卧,那就是在修歪门邪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处可来,也无处可去,既无生也无灭,这就是如来的真正清净的禅境。所有佛法本为空寂而无一物,这就是如来真正清净的打坐。禅机最终也无法印证,更何况仅仅打坐呢!”

  薛简说:“弟子我回到宫中,皇上定会发问。愿师父发慈悲,给我指示学佛的要旨,让我能回去奏明皇上,传示两宫及京城学道之人,就好像点燃了一盏灯,就能辗转点燃百千盏灯,幽暗都变成了光明,光明无穷尽。”大师说:“佛道无明暗之分。明暗是代谢变化之意。所谓光明无穷无尽,其实还是有尽头的,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两个名称而已。因此,《净名经》中说:‘佛法是没有什么可用来比喻的,没有可与之相对应的事物。’”薛简说:“光明比喻智慧,黑暗比喻烦恼。修行佛道之人如不用智慧来破除烦恼,那他将凭什么来脱离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这个苦海呢?”大师说:“烦恼即是觉悟,此二者没有区别。如想用智慧来破除烦恼,那他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看法,就是《法华经》所讲的坐羊车和鹿车一类人修道的境界。悟性高的聪明人,都不会这样。”薛简说:“那么大乘又指的是什么观点呢?”大师说:“光明或不光明,凡夫俗子总将其当作两种不同的境界,而悟性高的人清楚地懂得,它们没有本质区别。此无差别的本质,就是实性。这真实的本性,处在愚迷凡夫的境地也不会失去,处在圣贤哲人的境地也不会增益,处在烦恼之中也不会被扰乱,处在聚精会神的静思冥想之中也不会空幻寂寥。它既不断绝也不会永恒,既不来也不去,既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既不生也不灭,外相与内在真如一实。永远存在而无变化,这就叫做道。”薛简说:“大师所说的‘既不生又不灭’,这与邪道有何不同?”大师说:“邪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是用灭来表示不再生,用生来显示己灭,灭就如不灭,生也就是不生。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是因为本来就没有生,现在也就谈不上灭,因此与邪道不一样。你如想知道修佛的要旨,只要对一切善恶之事,都不考虑,自然就能进入身心洁净空灵的境界,清湛澄净,平静常寂,妙趣无尽。”薛简承蒙指教,豁然领悟,向大师行礼作别回到宫中,向武则天和中宗上表呈奏慧能大师的教诲。

  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的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译文”

  当年九月三日,朝廷下诏书褒奖六祖大师:“慧能禅师因年老多病而辞谢召请,但为朕修行佛道,这是在为全国种福田。大师就如当年的净名大师(维摩诘),托词有病,居在毗耶,但仍阐释弘扬大乘佛教,传授诸佛教义,宣讲不二佛法。薛简转呈禅师所讲授如来智慧,朕多年修善积德才有如此庆幸的果报,朕前生种下善根,才遇到您这样的大师出世,使朕顿悟上乘佛法的妙理。感谢大师恩德,敬仰不已。”并且奉上磨衲袈裟和水晶食钵,还令韶州刺史重新修葺装饰寺院,并赐慧能大师在新州的旧居为“国恩寺”。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学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菩提场,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义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启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时,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通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高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此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暗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译文”

  一天,慧能大师叫来自己的徒弟法海、志诚、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对他们说:你们与其他弟子不同,我圆寂后,你们将各自成为一方禅师。我现在要教导你们如何宣讲佛法,以免失去本教的宗旨。宣讲时首先要列举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相对法,既兼顾相对的两个方面,又脱离两个方面。宣讲任何教义,都不离自己的本性。如有人突然请教教义,你们的回答要语带双关,都要取用三十六相对法,前言后语有所照应,最终连相对二法也要消除净尽,不再执著于任何一点。

  所谓三科法门,就是指阴、界、入这三科。阴为五阴: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外六尘、内六尘,外六尘即指色、声、香、味、触、法,内六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界就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人的自我本性能够包含万种佛法,叫做含藏识。如心中有所思虑,就为转识(从而产生了眼识)。义识能产生六识,出六门,见六识。如上面说的十八界,都是从自己的本性中产生的。本性有邪念,就会起十八种偏见;本性如正直,就会产生十八种正见。如运用恶念就是众生,如运用善念那就成了佛。运用的方法来自何处?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

  “相对的事物:属于外境及无情有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这就是五对。在法象和语言方面有十二对--语言和现象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为十二对。从自我本性上生出的现象有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这为十九对。”

  慧能大师说:这三十六对的教法,如能理解运用,就能贯通所有的经法,无论进还是出都可避免极端的偏见。运用自己的本性与人交谈时,要能面对一切表象而又远离表象,保持内心的虚空又远离虚空。如完全执著于外象,那就会产生偏见;如完全执著于虚空,那就会增加迷惑。执著于虚空之人会诽谤佛教经典,直截了当地说一切皆空,无需文字。既然说‘不用文字’,人们也就无需用语言了,只是这语言,就是文字的形相。这种人又说:‘直道不立文字。’但就是这‘不立’二字,也是文字。一见别人有所阐述,就攻击他人执著于文字。你们应知道:自己愚昧且不说,竟然还要诽谤佛教经典。千万别诽谤佛教经典,那罪业太深重。

  “倘若执著于有形可见的物象,并把广做法事当作追求佛道的方法,或者到处建法坛道场,做功德佛事,妄说有与无的正确,像这样的人,永远也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只有记住我的教法来修行,但又切莫百物不思,而阻碍自己佛性的显现。如果只听说教而不修行,那反而会使人生出种种偏见。因此必须既依照佛法修行,又不执著于佛法的文字表象。你们如明白了这道理,并且照此教义去宣讲,照此教义去运用,照此教义去修行,照此教义去做,那就不会违背本宗教义。如有人向你们请教本教教义,问‘有’就用‘无’来对,问‘无’就用‘有’来对,问‘凡’用‘圣’对,问‘圣’用‘凡’对。这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为因果,从中就可产生佛道的含义。像这样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都可照此一一解决,这样就不会违背真理了。假设有人请教:‘什么是暗?’你们就回答说:‘光明为因,黑暗是果,失去了光明就是黑暗,正因为有光明才显出黑暗,正因为有黑暗才有光明。’光明、黑暗互为因果,这样的解释中自然就显现了佛道的含义。其余问题全都如此解答。你们在今后传授佛法时,照此行事,不要失去了本派的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少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唯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会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却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义。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师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

  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益为汝等信根谆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速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智种,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如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