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四章 未济第六十四(21)

  “译文”

  商王汤从战胜夏桀的战场归来,到达亳都,公告天下诸侯。商王说:“喂!你们大家,听明白我的告诫。伟大至上的上帝,赐善性给天下民众。顺人固有之恒常本性,能安其治国礼法者就是君。夏桀泯灭道德,采用酷刑,对各国百姓施行虐政。你们百姓,遭受其凶狠摧残,不能忍受其残害之痛苦,都向天神地诉告自己无罪。天道使行善之人得福,使作恶之人遭受祸害,故而降灾祸给夏,用以彰明其罪恶。”

  “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译文”

  “所以我商汤奉行上天赏罚之命,不敢赦免桀之罪。请允许我用黑色公牛作祭祀,请允许我昭示天神地,请求他们降给夏罪。于是求得圣人伊尹,与他齐心协力,为你们请求上天保持国命不灭亡。上天诚信保佑下民,有罪之夏桀被驱除而屈服。天命是不会有差错的,现在天下亿万百姓生殖繁衍,像草木欣欣向荣。上天使我帮助你们国家和家庭安宁和睦,讨伐夏桀之事我还不知道是否得罪天地神灵,为此害怕得惊恐战栗,就像要掉进深渊一样。”

  “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译文”

  “凡是我创建的邦国,不能遵从不合常规的法则,不能享乐过度,要各自遵守常法,用此来秉承上天之美命。你们有好的业绩,我不敢隐瞒遮盖;罪应由我自身承担,我不敢自行赦免,这一切上帝心中已有所考核。假如各国诸侯有罪,罪在我天子一人身上;如果我天子有罪,不会连累你们各国诸侯承担。啊!希望你们能如此诚信,这样就会有好的结果。”

  “大意”

  成汤之嫡长孙太甲即帝位后,贤臣伊尹以先祖成汤之德行、功业对太甲进行教导,作成此篇,故名《伊训》。

  《伊训》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作本篇之背景缘由。第二部分介绍夏失天下殷得天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第三部分评述成汤“三风十愆”训诫对治国治家、保持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译文”

  商太甲元年十二月乙丑日,伊尹祭祀先王。辅佐继位之君太甲到祖庙恭敬地拜见祖先灵位,侯服甸服官员各诸侯国君都来参加,百官总括自己的职事听从冢宰伊尹的命令。伊尹就详细讲述建立功业祖先之盛德,用以教训太甲。

  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其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译文”

  伊尹说:呜呼!古时夏先王大禹,周遍勉力推行德政,当时没有天灾。山川之神与一切鬼神,都安宁平静的,连同鸟兽鱼鳖也能顺性生长。他的后代子孙,不遵循先祖训诫,上天就给他们降下灾祸,借助我们享有天命的成汤来实施。攻伐夏桀从鸣条始,汤修德政从亳都始。我们商王,传播昭告英明圣武之德,用宽厚仁德代替暴虐凶残,普天下人民都信赖他、归心于他。现在君王您继承他的德政,都需要从开头做起。树立仁爱要从对待亲人做起,树立恭敬要从尊敬长者开始,从家开始施行,推至天下各国。

  “呜呼!先王成汤开始修正规范人思想行为的礼法条文,听从直言规劝,追随古代贤哲。居上位能圣明,处下位能忠诚,与人相交往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身生怕来不及,从而达到拥有天下诸国,这是何等困难啊!”

  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

  “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译文”

  汤还广泛寻求圣明而有才智之人,让他们辅佐后继君王,制定惩治百官之刑法,用以警戒那些有职位的官员。成汤说:‘有人大胆包天经常在宫室观赏舞蹈,沉湎歌乐,这就叫做巫风。有人大胆包天拼命贪求财货、贪求女色,经常游玩、田猎,这就叫做放荡之风。有人大胆包天侮慢圣贤之言,违背刚正忠直之言,疏远德高望重的老者,私爱愚昧之徒,这就叫作迷乱之风。上述三种劣气,十种过错,卿士如果犯有其中之一,他就必然丧失封地;诸侯如果犯有其中之一,就必然亡国。臣下如果不能匡正其君的过错,就要受墨刑。并对下士陈述训诫。’

  “呜呼!继嗣君王太甲,自身也要警惕,要对‘三风士愆’牢记不忘啊!圣人谋略盛大完美,其嘉言甚为显明。上天的态度也可改变,做善事就赐给多种福禄,做恶事就降下多种灾祸。你修德就有小德,天下各国都会庆贺你;你不修德而为恶,恶虽不大,发展下去也会丧失国家。”

  “大意”

  太甲即位之后,“不明,暴虐不遵汤法”(《史记殷本纪》),伊尹劝谏不听,被放逐于桐宫。后太甲改过,伊尹被迎回归政。本篇主要是伊尹反复训戒太甲之词,内容皆围绕太甲,故以《太甲》名篇。

  《太甲》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放逐桐宫前。中篇为桐宫迎回伊尹之事。下篇为伊尹告诫太甲的三段话,主要内容是要太甲实行德政,要居安思危,要恪尽为君之道,把天下治理好。

  太甲上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译文”

  太甲暴虐不遵从伊尹教诲,伊尹作书说:“先王成汤重视上天之明命,敬奉天地神灵,对社稷祖宗之神,无不庄严敬奉。上天明白汤之善德,就将天命聚积在他身上,要他去管理天下。我伊尹能辅助君王,使天下民安居乐业,因此,后继之王才能承继祖之大业,我伊尹先侍奉于夏代君主,从始至终奉行忠信,辅助之臣也能有始有终;其后继之王,奉行忠信,辅助之臣也不能有始有终。君王您要警惕呀!要恭敬地完成为君之职责,君如果不像个君的样子,就会辱没祖宗。”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译文”

  听了伊尹的话,太甲还是老样子,像没听一样。伊尹就说:“先王成汤天未亮就想天亮要做的事,坐着等到天亮。他广泛寻求才智出众的人才,开导后代子孙,不要丧失天命而自取灭亡。君王要谨慎遵行节俭美德,胸中要有久谋。就像虞人拉开弩时,要察看箭杆末端与弓弦接触是否合度一样。君王要恭谨于其所当止,遵循祖宗遗训行事,这样我将感到高兴,万世后也会受到赞美。”

  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译文”

  君王太甲还是没有变好。伊尹对群臣说:“王所作所为乃是不义,反复下去就会成为他的本性。我不许他亲近那些邪恶小人,在桐地建造行宫,让他在那里居住,亲近先王成汤之训诫,他不能一辈子执迷不悟。君王太甲往桐宫行守丧之礼,也许能成就其诚信之德。”

  太甲中

  惟三祀十月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无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于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译文”

  太甲即位三年十二月初一,伊尹穿着礼服迎接太甲回来。作书说:“民没有君,不能互相匡正而发展下去;君没有民,不能君临四方。皇天偏爱我殷商,使后继君主能完成其美德,实在是万代无穷之大善事。”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译文”

  君王太甲向群臣跪拜,以额触手又以额触地说:“我年轻不明于修德,自己招来邪恶。情欲过度败坏法制,恣意放纵就破坏礼仪,给自身招来灾祸。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以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不可逃避。从前我违背师保之教训,开头没有做好,还仰赖您匡扶救助之恩德,谋划一个好的结局。”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烈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

  “译文”

  伊尹向太甲跪拜,额触手又额触地说:“努力修养自身,使诚信之美德与臣下时刻相随,这就是明君。先王成汤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怜爱困苦贫穷之人,因而民众愿意服从他的命令,没有不心悦诚服的。成汤与其邻国同样拥有邦国,邻国人民却说:‘等待我们的君王成汤吧,他来了就会为我们解除刑罚。’君王您要勉力修德,以你先祖成汤为榜样,不能有安逸和怠惰。尊奉祖先思虑孝道,接待臣民想到谦恭。考虑深远才是明智,听从合乎德义之言才是聪慧。这样我将秉承王之美善而永不厌倦。”

  太甲下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

  “译文”

  伊尹反复告诫君王太甲说:“呜呼!上天所亲并非固定不变,它只亲能敬重天道之人。民众所归附不是恒常不变的,他们只归附有仁德之人。鬼神享受祭祀也非恒常不变的,他们只接受诚信之人的祭祀。居天子之位是很难的呀!实施德政就能使天下大治,不实施德政就会导致天下大乱。与治世采取同样制度,国家无不兴旺;与乱世做同样的事情,国家就会灭亡。从始至终慎重作好抉择,就是英明的君主。”

  “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译文”

  “先王成汤努力修其美德,尽力与上天相匹配。现在君王您继承好的祖业,希望要看到这些呀。如同升高,一定从下面开始;如同行远,一定从近处开始。不要看轻民生之事,要知民生之艰难;不要以为君位安全稳定,要想到安全中潜在的危险。从始至终保持小心谨慎。违背你的心意的话,一定要用道义衡量;顺从你的心意的话,一定要用非道去衡量,以道与非道为取舍依据。”

  “呜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译文”

  “呜呼!不思虑怎会有收获?不去做怎会成功?君王伟大而善良,天下就会随之归于正。君王不用诡辩破坏固有之政令法度,臣下不凭依恩宠利禄占据高位,国家将会长久保持美好。”

  咸有一德

  “大意”

  伊尹接太甲回亳都,还政于君,准备告老归其封地,又担心太甲及其周围之臣德行不能纯一,而作此篇训诫之。因篇中“咸有一德”语与全文宗旨相合,故以之名篇。

  全篇反复申说的主题是要保持纯一之德,以此为得失天下、得失民心的关键。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译文”

  伊尹把政权交还给君王太甲,请求辞官回封地去养老,于是就陈述修德之训诫。他说:“苍天难信,天命无常。德行恒常不变,地位就能安定。德行不能恒常不变,国家就会因此而灭亡。夏桀不能修其常德,侮慢神灵,残害民众,老天对此深感不安。察看天下各国,开导有天命之人,反复观察寻找德行统一之人,使其为君充当天地神灵之主。我伊尹和成汤,都有恒常之德,能符合上天心意,承受上天明命,拥有天下民众,于是改变夏朝之正朔。并不是老天宠爱我们殷商,老天只是保佑德行纯一之人;并不是殷商招求下民,只因下民归附德行纯一之至。德行纯一,行动无不吉利;德行反复无常,行动无不危险。吉凶出现在人身上没有差错,上天降灾祸与吉祥也在于人德行之好坏。”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民之生。”

  “译文”

  “现在君王您重当起天子,一定要不断改正自己的德行。从始至终保持一贯性,这就是德行的日日更新。任用百官要德才兼备,左右辅弼大臣更须择取称职之人。臣对上是助君行德政,对下是为民造福。为臣职事甚难,必须谨慎为之,大家齐心协力始终如一去做。修德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注重行善的人就可以为师。为善不需经常专注于某事,能与纯一之德协和即可。这样就能使天下民众都说:‘伟大啊!君王之言。’又说:‘纯一啊!君王之心。’如此就能安定保持上天赐予先王的禄命,使民众生活永久安乐。”

  “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译文”

  “呜呼!从供奉七代祖先的宗庙里,可以体察美德。从治理万人之首领身上,可以观到政事。君主没有民就无可派遣,民众没有君主就无可尊奉。不要自高自大而小看别人,平民百姓如果不能尽心尽力,就没有人帮助君主完成功业。”

  “大意”

  本篇为殷高宗武丁任命傅说为相之命辞,以及武丁与傅说关于修德、治国的对话,因全文以高宗传命傅说之辞为主线,故称《说命》。

  《说命》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分三段,一讲武丁居丧三年,把国事托付冢宰。二讲武丁梦见贤人傅说,派人在国内寻访。三为武丁命相之辞及傅说赞美武丁之语。中篇三段。一是傅说进言武丁,要奉行天道。二是告诫武丁,任官赐爵要注重才与德。三是君臣以奉行善言互勉。下篇亦为三段。一为陈述虚心向傅说求教之诚心。二为傅说进言,要谦虚勤奋,努力修德。三为武丁赞美傅说之功勋,鼓励他作出更大贡献。

  说命上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方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译文”

  国君为父守丧三年,服丧期满,他仍然缄言,群臣都向王进谏说:“呜呼!先知之人叫明智通达,明智通达就能制定法令。天子君临天下各国,百官都尊奉您的法令,君王说出话来就是命令,君王不说话臣下没有命令可以执行。”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译文”

  王于是作书诏告君臣说:“用我为榜样去纠正天下人,恐怕我德行不完善,这就是我缄默的原因。我恭敬沉默地思索治国之道,梦见上帝赐给我贤良辅弼,他将会代我发言。”于是就详细回忆梦中人样子,派人按此形象广泛寻求。傅说在傅岩的野外筑墙,和梦中人形象完全相符,于是王就任命他为相,并把他安置在自己身旁。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辑;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译文”

  王对傅说道:“你要时时进献教诲之言,用来辅助我修德。就如同刀剑,你做磨刀石;就好像要渡过大江大河,你做船桨;就好像天大旱,你做及时之甘雨。用你的诚心来滋润我的心智,就像服药,服后不感头晕目眩,他的病就不会治好;就像赤脚走路不看地面,他的脚会受伤。你要与你的同僚们,大家同心协力,来辅佐你的君王。使他能遵循先王之道,踏着先祖成汤的足迹,让天下万民生活安乐。”

  傅说回复君王说:“木料经过绳墨测量就能加工直,君王听从劝谏就会圣明。君王能够圣明,臣不需命令就会秉承君意而主动进谏,没有人敢不恭顺从君王之美好训命。”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建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

  “译文”

  傅说被任命统领百官,走到王前说:“呜呼!圣明的君王尊奉顺从天道,建立邦国都城,立天子,封诸侯,任命官爵管理职事,不是让他们安逸享乐,而是把民众治理好。老天是圣明的,圣明之君应以天为法,群臣要恭敬顺从上天,民众要服从治理。君王说话不慎就可能招来羞辱,轻易动用武力就可能招来战争,衣服要放在箱子里,兵器要亲自察看。君王能警戒这些事,确信会使政治清明,就没有什么事不完美了。”

  “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其善;矜其能,丧其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于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译文”

  “国家的治乱在于众官。任官不推及私爱之人,只看他们的才能;赐爵不推及品德不佳之人,只看他们是否贤德。考虑周全才行动,行动要掌握好时机。自以为善,就会丧失他的善;自以为是,就会丧失他的功绩。做每一件事,都要有准备,有准备才能无后顾之忧。不要开启宠幸,容纳侮慢,不要有过错又害怕羞耻而文过饰非。你居君位能做到这些,政事就会完美。祭祀鬼神轻慢亵读,这就是不恭敬。祭祀之礼过于烦琐,就会混乱,侍奉鬼神就困难了。”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译文”

  君王说:“讲得真好啊!傅说。你的话应当实行。你的话如果没这么好,我也不会听而行之。”傅说跪拜叩头说:“明白道理不难,实行起来就难了。王真诚相信此理,做起来也就不难了。相信君王会继承于先王之成德,如果我不说出这些就有过错了。”

  说命下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译文”

  君王说:来吧!傅说。我年轻时曾长期就学于甘盘,其后就遁于荒野,居于河洲。后来从河洲到亳都,到最后在德行学识上都没有明显进步。你要对我的志向加以教导,就像制作甜酒,你就是酒药,好像做羹汤,你就是盐和酸梅。你要用多种方式和内容交互修正我,不要放弃,我一定能谨遵教诲。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列于庶位。”

  “译文”

  傅说言:“君王,人追求见闻广博,这是为了建立功业,必学习古圣王遗训才能有所得。做事情不效法古人,而又能世世代代生存,不是我傅说所听说的。学习能使心谦逊礼让,努力从事于此,敏捷不怠,这样他修德就能实现。诚心相信并关注于此,大道就聚于其身,与学虽各占一半,但能自始至终常在学上,其道德修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善。借鉴先王成法,将不会有过错。我傅说将俯首敬奉于您,招纳才华出众之人,安排到众官之位。”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惟后非贤不,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

  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译文”

  君王说:“呜呼!傅说,四海之内都景仰我的圣德,这是你教导的结果。大腿手臂具备才为完人,有良臣辅佐才成圣明之君。从前,先王成汤之正长保衡,使我先王兴旺起来,却说:‘我不能使我的君王成为尧舜,我深感羞愧和耻辱,就像在街市上受杖打一样。’有一个人不得其所,就是我的罪过。他辅佐我有功业的祖先,其心与上天相感通。你要用你的贤明辅佐我,不要使阿衡在商朝独得美名。君主没有贤臣不能治理好国家,贤臣没有君主就无法得到俸禄。你要能让你的君主接续先王功业,长久安抚民众。”

  傅说跪拜叩道:“请让我颂扬天子之美命。”

  “大意”

  又作《太誓》《大誓》。泰:太、大,古时音义皆同,可通。本篇为周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在誓师大会上发表声讨殷王受的誓师词。据说与会诸侯八百多,规模宏大,故以《泰誓》名篇。

  《泰誓》共分上中下三篇,发表于三个不同时间。三篇时间间隔很近,宗旨相同,形式与内容接近,但各有侧重。上篇为到孟津大会诸侯之誓词,旨在阐明此次战争的正义性。可分三段,一是揭露纣王荒淫酒色、大兴土木、残害万民与贤臣之罪行;二是指责纣王怙恶不悛,不敬鬼神,得罪上天,自取其罪;三是讲自己率领奉天伐罪之师是得天意民心的,一定胜利。

  中篇是大军渡过孟津,驻扎在黄河北岸,戊午日对诸侯之誓词,共三段。一讲纣王及其同伙之罪行;二从天意和人事两方面说明伐纣必胜;三讲伐纣顺应天命人心,勉力将士奋勇无畏,建功立业。下篇是在即将与敌决战之誓师词,分二段。其一,列举纣王之主要罪状,以激励士气;其二,号令全体将士同仇乱忾,奋勇争先,战胜强敌,实现文王心愿。

  此外,清代学者孙星衍又以《史记周本纪》所载为基础,参照《尚书大传》《诗谱序》《书疏》《周礼疏》《汉书律历志》《汉书谷永传》等所引《泰誓》经文,连缀成篇,内容与古文《泰誓》完全不同,故予译注,以便参照。孙氏还从先秦及汉代典籍中辑出《泰誓》佚文14条。这些材料对了解《泰誓》全貌有参考价值,可参看《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三十。

  此篇及以下九篇,即《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周命》,属《周书》。

  泰誓上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姓。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

  “译文”

  十三年春,周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武王说:“喂!与我结好国家之君主和我的治事百官,仔细倾听我的誓词。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气的。真正聪明的人来做君主,君主就是民众的父母。现在商王受,对上天不恭敬给下民带来灾难。他沉溺于酒,贪恋女色,胆敢实行暴虐之政。治人之罪要株连九族,任用官员只凭家世,不管才德,大肆建造宫室、台榭、池塘,穿戴奢侈华丽的服饰,残害你们万民。用酷刑对待忠良之臣,剖挖孕妇之腹。老天震怒,命令我先父文王,恭敬施行上天之惩罚,大功未成先父就去世了。”

  “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遗厥先宗庙弗祀。牺牲粢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译文”

  “故而我小子姬发,和你们这些友邦的君主,了解殷商政事之得失状况。商王受没有悔改想法,他平时居处,不肯供奉上帝和天地神灵,祖先宗庙也不肯祭祀。祭礼用的牺牲和黍稷,都被凶恶的盗贼盗光了。他还说:‘我拥有民众,享有天命’,不肯惩戒其侮辱行为。上天保佑下民,为他们设立君主,为他们设立师长,这些人应该帮助上帝,爱护安抚四方。对待有罪之人和无罪之人的处理,我怎敢有违上天的意志。”

  “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译文”

  “力量均等就衡量德行,德行均等就衡量道义。商王受有臣亿万,也有亿万条心;我有臣三千却只有一条心。商王受已经恶贯满盈,上天命令我们杀掉他。我如果不顺天意,就与纣王等罪。我从早到晚恭肃忧惧,我禀受先父文王伐殷之命,祭祀了上天,又祭祀了土神谷神,然后和你们众人一道,给予殷纣以天之惩罚。上天怜爱于民,民想得到的,上天一定听从。希望你们辅佐我,使四海之内永远清明。不可错失时机啊!”

  泰誓中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犁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胁权相灭。无辜吁天,秽德彰闻。”

  “译文”

  戊午日,武王大军屯扎在黄河北岸。诸侯率领军队都来会合,武王巡视各军后发表誓词说:“呜呼!西方来的众位将士,都听清我的话。我听说善良之人做好事,整天做还怕时间不够,凶恶的人做坏事,也整天做还怕时间不够。现在商王受,竭力去做违背法度之事,一律远离德高望重的老臣,亲近有罪的小人。淫乱、酗酒、恣意暴虐,臣下也为其所化而变坏,以私利结成朋党而互为仇敌,挟持权臣互相诛灭。无辜之人向上天呼冤诉苦,纣王秽恶之行,昭彰天下。”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剥丧元良,贼虐谏辅。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厥监惟不定,在彼夏王。天其以予民,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受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译文”

  “上天慈爱下民,君王应该尊奉天意。夏桀不能顺承天意,流毒于天下各国。上天就佑助并命令成汤,废止夏之国命。殷王受之罪恶超过夏桀,他残害驱逐朝中贤臣,残害直言进谏之人和辅佐大臣。认为自己享有天命,说祭祀没用,残暴无碍。他的借鉴并不遥远,就在夏王桀身上。上天大约是让我去治理民众,我的梦与我的占卜相符,相符吉祥,征伐殷商必定胜利。殷王受有很多平庸之臣,彼此离心离德;我有治世贤臣十人,都同心同德。纣王虽有至亲之臣,不如我有仁德之臣。”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译文”

  “天所视来自我们民所见,天所听来自我们民之所闻。百姓有过失,在我一人身上,现在我一定要讨伐商纣。我们伐纣之师已出发,侵入到商之疆界,去诛杀那些凶恶的人。我们的讨伐因此而扩大,这对成汤也有光彩。努力吧!将士们。不要轻敌,宁可抱有敌人不能打败的思想。纣王统治下的百姓恐惧不安,他们叩头像山崩一样响。呜呼!你们要同心同德,建己功业,并能使其世世代代相传,绵长久远不衰。”

  泰誓下

  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推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四海。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上帝弗顺,祝降时丧。尔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罚。”

  “译文”

  这是在戊午日的第二天,周武王普遍巡视全军,对众将士宣告誓言。武王说:“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我西方的长官们,上天有显明之大道,法天道确立各类礼法,应当彰明于世。今之商王受,亵渎侮慢五常之礼,荒废怠慢不恭敬。自绝于上天,于万民结怨。他砍断早晨涉水过河人的小腿,剖开贤人之心,创制酷刑大肆杀戮,其毒遍及天下。崇信邪恶小人,放逐贬斥师保,摒弃常法,囚禁奴役正直之士,不修习祭祀天地之礼,不祭祀宗庙,制作奇异新巧之物只为取悦妇人。上帝不依从,断然降下此丧亡来惩罚他。你们都要勤勉不怠,尊奉我本人,去恭敬奉行上天之惩罚。”

  “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及仇。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惟我有周,诞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译文”

  “古人有言说:‘宠爱我的就是君主,残害我的就是敌人。’独夫受大肆制作酷刑,乃是你们世代的仇敌。建树美德力求滋长除掉邪恶力求去根,因此我率领你们去彻底歼灭你们的仇敌。你们要努力向前,果敢杀敌,力争建功,用以成就你们君主之功。功劳多者有重赏,不执行命令则执行典刑,处决示众。呜呼!我先父文王如同日月一样照耀,其光辉达于四方,昭显于西方各国家。我们周围广泛接纳你们各诸侯国。如果我战胜殷王纣,也不是因为我武勇善战,而是因为我先父文王无罪过;如果殷王纣打败我,不是我先父文王有罪过,只是我本人无德。”

  泰誓辑本

  “大意”

  古文《泰誓》为伪书,而今文《泰誓》已佚,其书名及部分逸文散见于《史记》《尚书大传》等典籍,特别是《史记周本纪》引《泰誓》经文颇多且与古文《泰誓》完全不同。清代学者孙星衍认为《泰誓》“在伏生二十九篇中”,《史记》所载即此篇逸文。孙氏以《史记》为底本,又参照《尚书大传》《诗谱序疏》《书疏》《周礼疏》《汉书律历志》《汉书谷永传》等所引《泰誓》经文,连缀成文,成此辑本,收在《尚书今古文注疏》卷十。

  全文可分两部分。前部分为发生在周文王九年事。此年四月,武王率众东至孟津,宣布继承先人遗志,兴师伐殷。渡过黄河后,八百诸侯来会,支持伐纣。周公建议再等一段,武王也认为时机未到,于是还师。此次是试探性质,为伐殷之预演。

  后部分为文王十一年事。武王广造声势,大举伐殷。十一年十二月渡过孟津,大会诸侯,作《太誓》。声讨纣信用妇人之言,毁三正,重用逃犯,淫乱奢侈等罪行,宣布自己恭行天罚,勉励大家同心合力,战胜强敌。

  唯九年四月,太子发上祭于毕,下至于盟津之上。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允哉!予无知,以先祖先父之有德之臣左右予小子,予受先公,必力赏罚,以定厥功,明于先祖之遗。”遂兴师。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号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中流,白鱼入于舟中,王跪取,出以燎。群公咸曰:“休哉!”周公曰:“虽休勿休。”既渡,至于五日,有火至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五至以谷俱来。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恐恃之。”使上附以周公书报诰于王,王动色变。遂至盟津,八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皆曰:“帝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译文”

  周文王九年四月,太子姬发祭祀完毕星之神后,东下到了盟津地方。就告知司马、司徒、司空、诸节等大臣说:“我敬慎恐惧,确实如此啊!我自感无知,请先祖先父遗下之有德之臣教导我。我接受祖先功业,必定做到信赏必罚,以成其功,使先祖功业昭明光大。”于是就兴师伐纣。太师吕尚左手持黄钺,右手握白旄,号令众军说:“怪兽苍兕出现了,赶快集合你们的手下,与你们的舟楫,抓紧渡河,超过限定时间者杀头。”在渡程一半时,有白鱼跃入武王舟中,王跪拜后取之,上岸后把鱼放在火上烧烤,用以祭祀上天,以示受命。君臣都说:“是很好的征兆!”周公说:“虽然大好,也不能休闲怠惰。”渡过河后,到第五天,有火团由下流动到上,又由上流到下,到了武王所居之屋,流动变幻成乌鸦,其色为赤,叫声安定,这只乌鸦五次衔谷物来到武王屋顶。武王很兴奋,诸位大夫都很高兴。周公说:“勉励呀,上天现此征象是劝勉我们,我们应当恐惧以待天命。”派上附官把周公书报告给武王,武王得知后恐惧震动,颜色大变。于是到达盟津,八百诸侯不召而自动前来,不约而同到达,不用谋划而同出一词。都说:“殷帝纣可以讨伐了。”武王说:“你们不知天命,现在还不可。”就还师西归。

  惟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噪,师乃,前歌后舞,格于上天下地。十一年十二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天将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受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逖其王父母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宗是长,是信是使。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悦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译文”

  周文王十一年殷十二月十六日,武王来到诸侯之师。先到达的各军敲鼓吹呼,全军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声音震天动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伐纣大军尽数渡过盟津,诸侯都来会见武王,说:“勤勉精进,不可怠惰。老天将要改立民之父母,民众就有法令教化,有安定生活了。”武王就作《太誓》对众人宣告:现在殷王受竟然听信妲己的话,自绝于上天,毁坏天地人之正道,疏远同祖之亲。四方犯有重罪且为逃亡之人,却因此而受到他的尊敬和推崇、信任和使用。又抛弃其先祖之雅乐,制作Y荡靡乱之乐曲,用以改变和扰乱纯正高雅之音乐,来取悦妇人。因此,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奉行上天的惩罚。各位要勉力听从誓令,不需等待三令五申。

  “大意”

  本篇记载武王伐殷,牧野大战,灭殷后采取的一些措施等。因着重武功完成后之事,且篇中有“大告武成”一语,故以《武成》名篇。

  大致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武王伐殷,祈请神灵佑助。第二部分,武王得胜而归,偃武修文,祭祀祖先和天地山川之神。并发表训词,讲述周邦兴起和灭殷的历史,以明周得天命。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戍,柴望,大告武成。

  “译文”

  一月二日,月亮近于暗淡。及第二天,癸巳日,武王早晨从周都镐京出发,前往伐商。

  本年四月,月亮开始发光之日,武王从商归来,到达旧都城丰。于是就停止武器装备,修明文教,放旧军马于华山南侧,放归服牛于桃林郊野,向天下明示不再用武力。

  四月丁未日,武王在周的祖庙举行祭祀,邦国及甸、侯、卫等服的诸侯、官长,也为此奔波忙碌,执祭祀之礼。到第三天,庚戌日,举行柴祭和对山川之神的望祭。普遍告知伐商武功已经完成。

  即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王若曰:“呜呼!群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扶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丞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即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译文”

  月亮出现虚影时,各国诸侯和百官,都到周来接受政命。武王这样说:“呜呼!各诸侯。先王建立邦国,开启疆土,公刘真诚专一继承前人伟业,及至大王,开创王者的基业,王季勤劳于王家大业。我文德先父文王,能完成这一勋业,大受天命,以安抚中原和四周之国。大国畏惧他的武力,小国思念他的善德。文王即位九年,统一天下之大事尚未完成便病故,我将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揭示商纣之罪行,告知天地之神和所经过名山大川之神,说:‘保持天道之曾孙周王将要出兵伐商以治其罪。现在商王受暴虐无道,恣意摧残天地生物,残害虐杀众平民,成为天下逃犯的主人,成为聚集恶人渊薮。我已经得到贤德之人辅助,请求完成上帝之命,阻止扰乱天下之图谋。中国各国和周边国家,无不相率随从。恭行上天成命,故此我率兵东征,以安抚殷民大众。那些殷民们,竹筐里装玄色和黄色束帛作礼物,用以感谢周王为民除恶之盛德。天之美德震动民心,使民归附和侍奉周。你们众神灵,希望能相助我救助天下民众,不要给你们带来羞辱。’”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

  “译文”

  戊午日已过,大军越过孟津。五日后,大军已陈列于商都之郊,等待上天之命。第二天甲子日黎明前,商王受率领前来,举起戈戟如同树林,两军会战于牧野。纣王之军没有愿意与周军对敌的,其前军攻击后军,使纣军败北,流血可以漂杵。一次交战,就使天下普遍安民。于是废止商纣暴政,政事仍循商代先王旧法。释放被囚之箕子,为比干坟墓培土,礼敬商容所居之里巷。发放鹿台贮藏之财货,发放钜桥储存之粮食,普遍赐予四海之民,而天下之民心悦诚服。

  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译文”

  排列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分封领地分三个品级。官职只任用贤才,居位治事有能力者。重视对民实行五常之教,重视民之饮食、治丧、祭祀。崇尚诚信,显明忠义,崇尚美德,回报功绩,这样垂衣拱手听其自然而天下大治。

  “大意”

  本篇为太保召公劝诫武王之词。灭殷之后,四方归附,皆有进献。西方旅国进献巨犬名獒。召公以此事为题,作成一篇劝诫词,故名《旅獒》。

  全文可分三段。一为明王慎德,将宝物赐予诸侯,要勤政事。二讲君王要以国事为重,不可玩物丧志。三为劝勉武王努力勤劳王政。

  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

  “译文”

  武王灭商之后,便开通了与周边国家来往的道路。西方旅国前来进贡他们的巨犬,太保召公就作了《旅獒》,用以告诫武王。召公说:“呜呼!圣君能谨慎修德,四方各族邦国就都来朝服。不管远处或近处,他们的土特产品,都是穿戴、饮食、使用之物。君王就昭示这些因德所获之物赐给异姓诸侯邦国,使他们不荒废自己的职事;又分赐宝玉给同姓诸侯之国,这是用来表达亲情。人们不可轻慢这些贡物,要把这些物视为有德之标志。”

  “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译文”

  “有大德之君不能有轻慢的品质。轻慢贤人百官,就没有人为你尽心;轻慢民众,就没有人为你尽力。不为耳目感官欲望所役使,处理百事的尺度就会公正。对人轻慢会丧失美德,玩物会丧志。志向依靠正确道理来安定,人言凭借正确道理去应对。不要做无益之事而危及有益之事,功业就会完成;不贵奇巧难见之物而轻百姓日用之物,民众就会丰盛富足。犬马不是土生土长不畜养,珍禽奇兽不在城郭内畜养。不贵远方之物,则远方之人就会来归附。能尊为宝的只有贤才,则邻近之民就会安居。”

  “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译文”

  “呜呼!从早到晚都要勤勉,在小事小节上不加谨慎,最终必然妨害大德。堆造九仞高的山,只差一筐土也不算成功。能诚信并实行上述训诫,就可以世世代代为王。”

  “大意”

  武庚与管、蔡发动叛乱,为周公所平灭,武庚被杀,成王册封微子启继殷祀,为宋国国君。本篇为成王封微子之命词,故名《微子之命》。

  全文分两段。第一段为成王称颂成汤之功德,表彰微子继先祖,敬神爱民之贤德。第二段为成王告诫微子。

  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厥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德垂后裔。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恪慎克孝,肃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笃不忘。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