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誓
“大意”
本篇也是一篇临战前誓词,是汤讨伐夏桀的战争动员令。汤名履,其先祖契为舜臣,被封于商地,赐子姓。其后世经过长期发展,成为势力强大的诸侯国。此时,夏之君主桀荒淫残暴,酷虐百姓,引起国人的强烈反抗和诸侯的背叛。汤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动了对桀的战争,从而灭掉夏朝,创建商朝。这篇誓词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夏桀苛政虐民,作恶多端,因而“天命殛之”。其次申明军纪赏罚。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译文”
王说:“来吧,你们这些人,都注意听我讲话。不是我小子敢于发动叛乱!而是夏国犯下许多罪恶,上天命令我去诛讨它。现在你们当中,有的人说:‘我们的君主不体恤大家,荒废了我们的农事,何必要去征伐夏国啊?’我已经听到你们大家的话了,但是夏氏有罪,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现在你们将会问:‘夏的罪行是什么呢?’夏王耗尽了民力,苛刻剥削夏国城邑。民众怠慢他不与他合作,他们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能毁灭了?我们愿意同你一道灭亡。’夏王的行为如此败坏,现在我一定要去征讨他。我期望你们辅助我,推行上天对夏的惩罚,我将会重重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不会说话不算数的。假如你们不遵从誓言,我就要把你们降为奴隶或杀掉,不会赦免谁。”
“大意”
盘庚为成汤十世孙,商代第二十位君主,他为缓解社会矛盾,躲避水患,率领臣民由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本篇内容就是全面记述迁都事件的。
上篇和下篇是盘庚对邦伯、师长、百执事等执政者的训诫之词,旨在说明迁都是遵奉上天意旨,是继承和复兴先王大业之必须。中篇则是对平民的训词。如果不服从命令,破坏迁都,就不但把他们杀掉,连他们的后代也杀掉。下篇是告诫百官族姓,是既迁后言。
盘庚上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出矢言。曰:“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缓四方。”
盘庚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众,悉至于庭。
“译文”
盘庚迁都至殷邑,臣民们不喜欢新的地方,因此,盘庚召呼亲近的贵戚大臣陈述自己的看法,说:“我先王迁都于此,已经居住在这里。先王重视我民的生息,不愿百姓受伤害,民众仍遭不幸,荡析离居,不能相救。如今占卜也说:‘此地对我民众不利不可居住在这里,当迁都。’先王都恭敬谨慎地遵奉天命,就是这样还不能常保安宁。不能长久居住在一个地方,到现在已经迁都五次了。现在若不像先王一样迁都,就不知上天如何判定我国的命运,更何况说能够从事先王的事业呢?如同倒伏的树木又生新芽一样,上天将使我国在新都长久延续,继续复兴先王之大业,使四方得到安定。”
盘庚教导民众,仍任用原来那些官员,让他们崇尚固有制度,整饬法制,说:“不要隐匿我告诫民众的话!”王命令民众,都到王庭中来。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民,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尔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译文”
王这样说:来吧,你们众人,我要告知你们,训诫你们,你们要废除自私之心,不要放纵地追求安逸。以往我们的先王,也只是考虑任用世家旧臣共同掌管国家政事。先王发布修治的政令,执政者不隐匿它的宗旨,先王因此很敬重他们。因为没有错误的言论,民众因此改过向善。现在你们自以为是,不听善言,吵闹不休,申说邪恶虚浮之言,我不知你们在争论些什么!
并不是我荒废了先王美德,而是你们把这个美德隐藏起来了,不畏惧我这位君王。对你们我像看火光一样看得清楚,我只是拙于谋划,于是犯了错。就像网连接在纲绳上,才能有条不紊,就像农民从事农田劳作,只有勉力耕作才会有秋天的收获一样。你们能除去你们自私之心,把实实在在的恩德施行于民众,以至于亲朋好友,这样就可以自称是积德行善之人。如果你们不畏惧眼前和久远的大灾祸,像懒惰农民一样苟且偷安,不勤勉耕作,不从事于田间,就不会有黍稷的收获。
“你们不向百姓宣布善言,这是你们自己造成的灾祸,于是危败灾祸内外齐来,以致于自己害了自身。你们已经先于百姓为恶,才遭受如此痛苦,你们自己后悔又怎能来得及?看看那些百姓,尚且相互顾忌规诫之言,担心他们说出的话有错误或不当之处,何况我操纵你们的生杀之权呢?你们为何不向我报告,而以虚浮之言互相煽动,恐吓迷惑众人?就像燎原大火,不可靠近了,还能够扑灭吗?这都是你们大家自行不善,不是我的过错。”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
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
“凡尔众,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乃口。罚及尔身,弗可悔!”
“译文”
迟任有句话说:‘用人要用旧人;用器物不要用旧的,而要用新的。’古时我的先王和你们的祖先父辈,劳逸共享,我岂敢对你们动用不适当的赏罚?世世代代计算你们的功劳,我不会掩盖你们的好处。现在我在宗庙里祭祀先王,你们的祖先也随着沾光。如果降给你们幸福或灾祸,都是出于先王和你们祖宗之意,我也不敢动用不适当的赏赐和惩罚。
我把困难告知你们,就像射箭要对准目标。你们不要轻视年高有德者,不要忽视孤儿和幼儿。你们每个人都要长久地住在新居,勤勉地付出你们的力量,听从我的谋划。不管是久远还是目前,都要用刑罚诛责人们的罪恶,用赏赐表彰人们的善行。邦国治理得好,是因为你们众人,邦国治理得不好,只是我个人对当罚者失于惩处。
“凡你们众位,要相互转告:从现在到今后,各自要恭谨地做你们应做之事,完善你们的职责,不乱说话。否则,惩罚加到身上可不要后悔!”
盘庚中
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古后之闻?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译文”
盘庚制作渡河的工具,考虑涉过黄河带领臣民迁都。于是对那些不愿跟随迁徙的臣民,用诚恳的话语极力劝说他们。那些臣民都到场了,恭敬严肃地站在王庭。盘庚招呼这些人靠前些。他说:“你们要听明白我的话,不要忽视我的命令!啊!古代我们的先王,无不以保护民众安居乐业为唯一宗旨。先王亲爱民众,很少有不合天时之举。殷国降下大灾难,先王心中不安于是有所作为,视民利之所在而迁徙。你们为何不想想我们先王的这些事迹?我也是要保护你们,为你们谋利益,喜欢和你们共享安乐的人,并不是因为你们有过错,用迁徙作为惩罚。我这样呼吁你们安居此新邑,也是为了你们的利益,也是以此遵从先王意志。”
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属,惟胥以忱。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
“今予命汝一,无起秽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
“译文”
现在我打算率领你们迁都,以安定邦国。你们不关心我心中的困苦忧愁,你们的心都不和顺,不是用真诚钦敬之心来感动我。你们是自己使自己穷困苦恼,如同乘船一样,你们不渡过河去,所载之物就会朽败。你们的诚意与实际不相符合,只会一起沉溺下去。不明事理,自己怨怒又有何益处呢?你们不作长远打算,也不想想灾祸,你们安处忧患而不自觉。这样只有当前,不会有将来。
“现在我命令你们一律听命,不要播扬秽闻搞臭自己。那样恐怕会有人使你们立身偏斜,心思邪僻。我要请老天使你们的生命延续,我哪里是在威吓你们,我是要帮助你们,养育你们。”
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怀尔然;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以迪。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译文”
我想到我神圣的先王、曾劳苦过你们的祖先,我才对你们提出忠告以关怀你们,如果政事失误,还长久居留于此,先王就要重降灾害与疾病,责问‘为何残害我的臣民?’如果不自行谋生,不和我同心协力,先王也要降给你们灾难与疾病,并责问说:‘为何不和我的幼孙亲近和好?’故而德行上有差错,上天就会惩罚你们,你们是无法逃避的。
从前我的先王劳苦过你们的祖先和父辈,你们作为我所养育之民众,心中存有邪恶之念!我的先王将把这些告知你们的祖先和父辈,你们的祖先和父辈就会断然遗弃你们,不会从死亡中援救你们。现在我周围有扰乱政事的官员,他们只是为自己聚敛财宝。你们的祖先父辈于是告知我的先王说:‘对我的子孙动用大刑吧!’于是先王就重重降下灾殃。
“啊!现在我告诉你们:不可轻忽怠慢,要把大灾祸作为永久警诫,不要互相疏远!你们要接受我的谋划并遵从,各人心里都该想到和衷共济,协同一心。假如有人行不善不听从教导,违法渎职误事,欺诈奸邪作恶多端,我就会把他们灭绝,不使他们遗留和繁育后代,不使他们的后代移居在这个新的家园。去独立谋生吧!现在我打算带你们迁都,在那里建设你们永久的家园。”
盘庚下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译文”
盘庚迁都之后,定下臣民的居处,又确定宗庙朝廷方位,然后告慰众人。他说:“不要嬉戏怠惰,要勉力重建国家!现在我把肺腑之言发表出来,把我的志向告诉你们百官。我没有降罪于你们众人,你们也不要一齐恼恨我,联合一致诽谤我。从前我的先王欲创建超越前人的功业,迁徙到高地居住。用此减少洪水带来的灾祸,在我们邦国获得了嘉美之功绩。现在我的臣民因洪水而流散,离开故居,没有固定居住之处。你们问我为何要惊动万民迁都?这是因为现今上帝要复兴我高祖成汤之伟业,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好。我急切又笃厚诚敬,恭谨地拯救民众的命运,使其永久居住在此新都。如今我这年轻无知之人,不是要废弃你们众人的意见,而是迁都这至善之举是由神灵谋划而来,不敢违背占卜,而是要光大这美好的事业。”
“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译文”
“啊!各位诸侯、众官长及全体官员,希望你们认真考虑!我将考察你们,看谁最体恤我的民众。我不会任用贪图财货之人,而要举用带领百姓自力谋生的人。凡能养育人民、为人民谋划使其安居的人,都会依次受到敬重。现在我已经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标准告知你们,不希望有人不敬重。不要聚敛宝货,要在率民谋生中建立功业,要把恩德广施于民,要能永远一心一意这样做。”
高宗肜日
“大意”
高宗为商朝第二十三代君主,名武丁,是一位声望极高的中兴之主。肜为祭祀之名。此篇为肜祭之日大臣祖已发表的说辞。据《书序》和《史记殷本纪》,认为是武丁祭成汤时,有一只野鸡飞落到祭鼎耳上鸣叫,武丁以为不祥,祖已因献此开导之词。近人研究甲骨卜辞,认为肜祭时出现之人名,是被祭之祖先,不是主祭之人,可能是祖已训导武丁之子祖庚之词。
高宗肜日,越有雉。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译文”
肜祭高宗武丁那一天,有一只野鸡飞到鼎耳上鸣叫。大臣祖已说:“先端正王的认识,再端正祭事。”就对王训诫说:“老天注视着下面的百姓,掌管其是否遵道行事。它赐予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老天要使人夭死,而是有人自己招致中途绝命。人有不善的行为,又不承认罪过,老天已经发出命令纠正他们的行为,他们竟说:‘天能把我怎么样呢?’啊!先王的后嗣要敬重人民,因为他们都是上天的后代,在正常祭祀中给亡父的祭品不要过分丰厚。”
西伯戡黎
“大意”
西伯为周文王。殷朝末年,西伯治理的周已发展成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对殷构成极大威胁。此次西伯打败殷的属国黎,自然引起殷朝统治集团的无比恐慌。为挽救被灭亡的命运,大臣祖伊对纣王犯颜直谏。在祖伊的言论中,蕴含有“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思想,此种思想观念在周初得以光大。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译文”
西伯已经战败黎国,殷臣祖伊非常惊恐,慌忙奔去报告纣王,说:“天子,上天已经终止我殷朝的国命。圣人和大龟所占卜都不是吉兆。不是先王不扶助我们后人,只因大王你过分纵欲淫乐而自取绝灭。所以上天抛弃我们,使我们没有粗食充饥,不能愉悦天性,不能遵循法典。现今我们的人民无不希望大王您灭亡,他们说:‘老天为何不降下惩罚的威力?’现在老天惩罚的命令还未到来,君王打算怎么办呢?”
纣王说:“啊!我的生与死决定在上天。”祖伊反驳说:“唉!你的过失太多,都列于上天了,你还能索取上天的庇护吗?殷朝即将灭亡,要挽救你的政事,不可不为你的邦国尽力啊!”
微子
“大意”
微子名启,是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此篇是他同父师(箕子)、少师(比干)讨论国事的谈话。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微子之言,讲了纣王沉湎酒色,乱政败德,殷商将亡。自己是去是留,难于决断,希望父师给予指点。第二部分为父师之语,建议微子出逃,以保持殷之后嗣。
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雠。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告予颠,若之何其?”
“译文”
微子这样说:“父师、少师!殷恐怕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我们的先祖成汤制定的成法还陈列在上,而纣王沉湎于酒色之中,乱政败德。殷国从下到上从民到官无不抄掠偷窃,犯法作乱。连执政之卿士都不遵法度。凡犯罪之人,常常不能被捕获,小民一并兴起,相互对敌结仇。现在殷国恐怕要灭亡了,如同涉一条没有渡口和边际的大河危险。时至今日,殷国就要灭亡了。”又说:“父师、少师,我是出逃?还是恭顺于荒野直至年老呢?现在你们不指点于我,我就会坠落,怎么办呢?”
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其长旧有位人。今殷民乃攘窃神之牺牲,用以容,将食无灾。降监殷民,用雠敛,召敌雠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诏。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山,我乃颠。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遁。”
“译文”
父师这样说:“王子!老天要降灾难灭亡殷国,使君臣上下一并沉湎于酒色,而不知畏惧天威,违背年高老成在位长久的大臣的劝诫。现在的殷民竟然偷窃祭祀神的牺牲品把它们隐匿起来,饲养或杀掉食用都没有受到惩罚。上天视察殷民,看到纣王用杀戮来聚敛财富,招致敌人的仇恨而不停止下来。所有罪恶都集中纣王一人身上,众多贫弱受害的人无处申诉。殷商如果现在有灾祸,我们都会蒙受其难。殷商灭亡,我不会去作臣仆劝告王子出逃。我以前曾说箕子王子不出逃,殷国就要覆灭。你们自己谋虑吧!每个人都想对先王有所贡献,我不会考虑出逃之事。”
周书
牧誓
“大意”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统帅大军伐纣,临战前在商都朝歌南七十里的牧野,发表了一篇战争动员令,即这篇《牧誓》。内容是训诫从征将领和参战的各诸侯国首领。先是列举纣王的主要罪状,后讲到如何列阵攻击,如何对待投降的人,严明军纪等。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译文”
在甲子日黎明时分,武王率全军来到商朝都城的郊外牧野,在那里举行誓师大会。武王左手持黄色大斧,右手拿着系有旄牛尾的白色旗帜指挥全军。他说:“多么遥远啊,我们这些人从西方来!”武王又说:“哦!我们友邦的君主和执事大臣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们,以及庸、蜀、羌、微、卢、彭、濮诸国之人,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牌,竖立起你们的长矛,我要发布誓词。”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以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史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译文”
武王说:“古人说:‘母鸡没有清晨报晓的,母鸡报晓,这家就要败落。’现在商纣王只听信妇人之言,对祖先的祭祀不闻不问,轻蔑废弃同祖兄弟而不任用,却对从四方逃亡来的罪恶多端的人,推崇尊敬,任用他们,以他们为大夫卿士之官,使他们残害百姓,在国内犯法作乱。现在我姬发只是奉行上天的惩罚。今天这场战事,在进攻中不超过六、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齐一下队列。勇士们要奋勇向前啊!在交战中击刺不超过四、五回合,六、七回合,就要停下来整顿阵容。奋勇向前啊,勇士们!希望你们个个威武雄壮,如虎、貔、熊、罴一般,前往商郊进军。不要拒绝从敌方奔来投降的人,以便使他们为我们西方各国效力。奋勇前进啊,勇士们!你们如果不奋力向前,将对你们本身施行杀戮!”
“大意”
洪,大也;范,法也,洪范即大法。相传周武王灭商后第二年,访问前朝遗老箕子,征询治国方略,史官把箕子的话加以整理,即成《洪范》。《洪范》为《尚书》中重要篇目之一,全篇贯穿了系统的宗教神权思想,还包括朴素的唯物论因素。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洪范九畴的产生、传授情况及其纲目。第二部分分九段,对九畴的具体内容作了繁简不一的介绍。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王、曰建用皇极,次六、曰用三德,次七、曰明月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译文”
周武王即位十三年后,拜访殷遗臣箕子。武王说:“啊!箕子,惟有上天在默默地保护下民,使他们彼此和睦地住在一起,我却不知道治理天下(该由)什么所定?”
箕子说:“我听说在从前,鲧用堵塞的方法治理洪水,扰乱了五行运行规律。上帝震怒,不赐给他九类大法,治理天下的常理被破坏。后来鲧被流放致死,禹继承他的事业而兴起,上帝赐给禹九类大法,治理天下的常理由此而定。九类大法:第一是五行;第二是谨慎专心地做好五事,以五事参五行,天人合;第三是忠诚敬重地做好八个方面的政事,使民众生活安定;第四是合用五种天象记录、服从天时;第五是建立君主的至上法则;第六是治民要用刚、柔、正直三种品德;第七是明哲智慧地勘察疑难问题,作出正确决断;第八要思虑众多征兆,视察得失;第九是享受五种幸福,惩戒六种大困厄。这是人君治天下之法。”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明作,聪作谋,睿作圣。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译文”
一、五行:第一是水,第二是火,第三是木,第四是金,第五是土。水向下湿润,火向上燃烧,木可使其弯曲或伸直,金属可顺从人意变化形态,土壤可以种植并收获百谷。润下之水为咸味,燃上之火为苦味,可弯曲可伸直之木为酸味,可以改变形态的金属为辣味,可以种植收获百谷的土壤为甜味。
二、五事:一为表情仪态,二为言论,三为眼力,四为听力,五为思维。表情仪态要恭敬,言论要合乎道理,视力要明晰,听力要聪敏,思维要通达精微。表情仪态恭敬则严肃,言论合乎道理则治事有条理,眼力明晰则看得清楚,听力聪敏则善于谋划,思维通达精微则达于圣明。
三、八种政事官员:一为主管饮食之官,二为掌管财货之官,三为主持祭祀之官,四为主管土地之官,五为主管教化之官,六为主管刑法缉拿盗贼之官,七为掌管诸侯朝觐之官,八为掌管军旅之官。
四、五种计时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观察星辰,五是按历法推算。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译文”
五、君主至上的法则:君主建立至上法则,聚合五种幸福,用以普遍赐予他的民众。这时他的民众对此至上法则,要和君主一起保持,凡君的民众,没有邪恶的私党;百官没有私自结为朋党,就只把人君建立的法则为最高准则。凡君之民众,有谋略、有作为、有操守的,君就要常常想到他们。虽有不合乎最高法则的,但也没有犯罪,君主就要宽容他们。有的人态度和悦,说:“我所喜好的是美德。”君就要赐给他们幸福。这样人民就只把君之法则作为最高准则。不要虐待那些无依无靠的小民而放纵地位尊显的贵族,只要一个人有才能、有作为,就应当让他们贡献其才能,这样,邦国就会昌盛。凡属君主百官,既要给予爵禄使其富贵,又要引导其趋向善道,君不能使这些人为国家作出贡献,这些人就是有罪的。对于那些没有好品德的人,君虽然赐给了他们幸福,他们也会使君受到危害。遵循王之准则,不可以有不公平,遵循王之大道,不要有私心偏好,不要有私心偏恶,而要遵循王的准则。不要有偏心,不要结朋党,王之大道就宽广平易;不结朋党,不存偏心,王之大道就治理好了,达于公平;不违反、不偏斜,王之大道就正直。用至上法则聚合臣民,并归向至上法则。又说:君主至上法则所讲的,是法则,是训导,是顺从上帝意旨。凡君之民众,对至上法则所讲的内容,要遵守,要实行,以靠近天子的光辉。又说:天子作臣民之父母,从而为天下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人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译文”
六、三种德性:一是正直,二是过分刚强,三是过分柔顺。中正平和,刚柔相济为正直,强硬得使人无法亲近就是过分刚强,温和柔顺得可亲则过于柔弱。要深沉隐伏而又刚强,高远明察而又柔顺。只有君主能造福于人,只有君主能降罪于人,只有君主可以享用美食。百官没有造福于人、降罪于人、享受美食的权利。百官如果造福于人、降罪于人、享受美食,将会危害他的领地,给他的国家带来灾祸,百官将因此脱离正道,民众将因此僭越作恶。
七、考察疑难:挑选掌管卜筮的官员,命他们进行卜筮。卜出的兆象有的像雨,有的像雨后晴空的云气,有的像蒙蒙雾气,有的像聚散飘忽、若有若无的云气,有的为二像相侵之状,卜出的卦象有内卦、有外卦,共有七种。卜龟出现的兆象为前五种,占筮所得的卦象为后两种,由此推衍变化。确定这些人员进行卜筮。如果用三个人占卜,结果不一致时应听从相同两个人的说法。你如果有重大疑难,先要自己反复思虑,然后和卿士商议,再和民众商议,最后问及卜筮。如果你自己赞同,卜龟赞同,卜筮赞同,卿士们赞同,民众赞同,这就叫大同。得此结果则身体安康,子孙兴旺发达,这是吉祥。如果你自己赞同,卜龟赞同,卜筮赞同,卿士们反对,民众反对,也是吉祥的。如果民众赞同,卜龟赞同,卜筮赞同,你自己反对,卿士们反对,也是吉祥的。如果你自己赞同,卜龟赞同,卜筮反对,卿士们反对,民众反对,作国内之事吉祥,作国外之事不吉祥。假如卜龟卜筮都违背人的意愿,那么静止不动是吉祥,有所举动就凶险。
八、庶征:曰雨,曰,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时若;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译文”
八、众多征兆有:降雨,晴天,温暖,寒冷,刮风。假如一年里这五种天气齐备,按次序发生,百草就茂盛。其中有一项过量,就是荒年;有一项过少,也是荒年。美善的征兆是:君王严肃庄重,雨水按时降下;君王善于治国,天就按时节晴朗;君王明智,天气按时温暖;君王善于谋虑,天气就按时寒冷;君王圣明,天就按时刮风。丑恶的征兆是:君主傲慢狂妄,就会雨下不停;君王胡乱行事,就会久晴不下雨;君王贪图安逸,就会久热不消退;君王急躁且轻举妄动,就会久寒不退;君王暗昧不明事理,就会久风不止。君王视察其政事得失要看一年的征兆,卿士要看一个月的征兆,执事百官只看一日的征兆。五种天气按一年中的季节月份有规律地发生,而无异常,谷物就会因而成熟,政治因而清明,有才能的人因而显达,国家因而和平安乐。假如五种气候在一年的季节月份中没有按时,出现异常,百谷因而不能成熟,政治因而昏暗不明,有才能的人被埋没,国家因而不安宁。民众如同众星,众星有的喜好风,有的喜好雨。日月的不停运行,就有了冬夏之别。月亮向不同的星域运转,就会有风有雨。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命终。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译文”
九、五种幸福:一为长寿,二为富有,三为健康安宁,四为美德,五为年高而得善终。六种大困厄:一是遭遇横祸短命夭折,二是疾病,三是忧愁,四是贫穷,五是邪恶,六是懦弱。
“大意”
金縢为用金属丝封缄的匣子,用来珍藏贵重之物。此篇为纪事之书,记载周武王灭商后第二年,身染重病,周公作册书向先王祈祷,愿以身自代。事后,史官将册书放入金属丝封缄的匣子里,封存起来。篇中第一段即记此事。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出来摄政。管叔、蔡叔不平,勾结殷遗民举兵叛乱。周公奉命东征,平定叛乱,而成王对周公仍有怀疑,周公避去。后来上天示警,成王发现金縢之书,乃幡然悔悟,亲迎周公。篇中第二段记此事。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旧。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
乃卜三龟,一习吉,启见书,乃并是吉。公曰:“体!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兹攸俟,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王翼日乃瘳。
“译文”
在周灭商后的第二年,武王患病,身体不适。太公、召公说:“我们诚敬地为王卜问吉凶吧。”周公说:“不要使我们的先王担忧。”周公把自身作为抵押,建成三座祭坛,清扫了祭祀的场地。又在三座祭坛南面建起一坛,周公面向北面立于坛上。安放好璧,拿着,就向太王、王季、文王祈祷。
史官写好策书,祝告说:“你们的长孙姬发患了重病。若是你们三王对上天有助祭之责,就用我姬旦代替姬发之身吧。我仁厚而孝顺,多才多艺,善于侍奉鬼神。你们的长孙不如我姬旦多才多艺,他不善于侍奉鬼神。他从上帝那里得天命,普有天下,因而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间得以安定。四方的人民无不敬畏他。啊!不要殒没上天降给周国的宝贵大命,我们的先王也有所依归。现在我就听命于大龟,你们如准许我的祈求,我就带回璧和等候你们的命令;你们如不准许我的请求,我就藏起璧和,不敢再请。”
于是用龟卜问三次,都是吉兆。用钥匙开启密室见卜兆之书,加以对照也都是吉利。周公说:“从卜兆之形看,王没有什么危险。我亲自从三王那里接受命令,只谋求国运长久;现在我所等待的,是先王能顾念我侍奉鬼神的忠心。”周公回去后,就把策书放入用金属丝封缄的匣子中。武王第二天病就好了。
武王既丧,管步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王亦未敢诮公。
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王执书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
“译文”
武王死后,管叔和他的兄弟们就在国内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做出不利于年幼的成王的事情。”周公就告知太公、召公说:“我如果不摄政,将无法向先王汇报。”周公留在东方二年,就把犯罪的人捕捉了。在这之后,周公作了一首诗送给成王,诗名为《鸱》。成王也不敢责备周公。
秋天,谷物都成熟了,尚未收获,天空雷电大作,又刮起大风,庄稼都倒了,大树也全被连根拔起,邦国之人极为恐惧。成王和大夫们都穿上礼服,打开用金属丝封缄的匣子和里面的策书,于是看见了周公愿以身自代武王的祈祷词。太公、召公与成王就向史官和众多执事之官询问。他们回答:“确实如此。唉!周公有令,我们不敢说出来。”成王拿着策书哭泣着,说:“不必再恭敬地卜问了!从前周公为王室大业操劳,只有我不了解。现在老天发怒以昭示周公的德行,我应当亲自去迎接他,我们国家的礼仪也应该这样。”成王出郊外迎接周公,天还下着雨,风向却调转了,庄稼全都立起来了。太公、召公命令国人,凡是被大树压倒的庄稼,要全部扶起来培土固根,这一年获得了大丰收。
“大意”
大诰即普遍告谕之意。周武王灭商后第二年死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统管国事。而管叔、蔡叔、武庚联合淮夷等部族发动叛乱,周公决定东征。在出发前,周公以成王的口气发布此告谕,反复说明东征的必要性,并用神意来统一思想,支持东征。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形势和面临的困难。第二部分较长,分层次地阐述东征的理由。
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闭于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译文”
成王这样说:“啊!普遍告谕各国诸侯,以及执事百官。不幸啊!上天降灾祸给我们国家,没有一点延迟。我这个年轻人,继承了广大悠久的王业。没有遇到圣哲的人,引导民众达到安定,况且又岂能推究认识天命呢?唉!我这个年轻人,如同要涉过深水,我只有去寻求我所能渡过的办法。大宝龟能辅佐先王接受天命,至今没有丧失他们的大功业。我不敢隐藏上天降下的惩罚,用文王遗留给我的大宝龟,卜问天命。到大龟前听命说:‘西方有大难,西方人民也不平静,人心动荡。殷商的小王竟敢组织起他的残余势力。上天对我国降罚,他们知道我国有困难,民心不安定。就说:我们要复兴故国!反过来图谋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在蠢蠢欲动。近几日,民间有十位贤者来辅佐我,以稳定文王、武王谋取的功业。我国有战事,将会吉利吗?’我的卜问都是吉利的。”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艰大,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肆予冲人永思艰曰,呜呼!允蠢鳏寡,哀哉!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自恤。‘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士、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译文”
故而我告谕我的友邦君主和史官、武士和百官,说:‘我得到吉利的卜兆,我只有和你们众邦国一起去讨伐殷商逃亡叛乱的人。’你们众邦国的君主以及众武士、百官无不反对说:‘困难太大,民众不安定,叛乱者又出自王室和诸侯之家。我们这些人,遵行孝道,认为不可征伐,王何不违背占卜呢?’
因此我这个年轻人久久思考此事后说:‘啊!战争诚然会扰乱孤苦无依的人,多令人哀痛啊!我奉上天的指派,担当起重大而艰难的使命,我这年轻人不能只是自己忧虑。’你们各位君主和你们这些武士、史官、百官,应该抚慰我说:‘不要为忧虑劳心,不可以不完成文王、武王谋求完成的功业!’
“唉!我这个年轻人,不敢遗弃上帝的命令。上天嘉美文王,使我小国(周)振兴起来,文王只是按占卜所示去行动,所以能安受天命。现在上天要帮助民众,况且也只有按占卜行事。啊!天命是令人畏惧的。你们来辅助我的大业吧!”
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天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天忱辞,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
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肆予曷敢不越敉宁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
“译文”
王说:“你们是老臣,你们知道久远的事,你们知道文王是如何勤劳于王事的吗?上天秘告我成功之道,我不敢不加速完成文王谋划的事业。所以我要极力劝导我的友邦君主,上天以真诚言辞辅助我们,这是要使我们的人民获得成功,我哪敢不把先王谋划的功业完成?上天也只有用此来鞭策我的人民,如同人患疾病,必速医治,我哪敢不依靠先王的旧臣清除危险,以完成先王的伟大事业!”
王说:“如同昔日武王伐纣一样,我也要往征武庚,我说一说在艰难日子里所想到的:如同父亲要建房屋,已经制订了规划,他的儿子却不肯打地基,更何况架梁柱?父亲新垦田地,他的儿子不肯播种,何况是收获?这位父亲难道还能说:我有后代,不会废弃我的基业?因此我哪敢不在我身上完成文王的伟大使命?再如父兄之家有友人攻伐他们的子弟,作为臣仆的人岂能不加劝阻和援救?”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忧。尔时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惟大艰人诞邻胥伐于厥室,尔亦不知天命不易。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也不终朕亩?天亦惟休于前宁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从,率宁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译文”
王说:“啊!尽力呀,你们众邦国君主与各位官员。邦国政治清明由于任用了圣哲的人,现在也有十名贤者引导人们认识上帝的命令和辅助我们,你们平时不轻慢法令,何况现在是老天给周邦降下的定命呢?唯有那些犯有大罪之人才会勾结邻国攻伐自己的王室,你们也没有认识到天命是不可改变的!我长久思虑着:老天想灭亡殷国,我们如同农夫,哪敢不完成我们应做的农事?老天也想着把美善加于先王,我何必要多次占卜?哪敢不遵从原卜,遵循文王之志保有我们的疆土呢?何况现在占卜并得吉兆,所以我要带领你们东征。天命是不会有差错的,卜兆显示出来的就是这样。”
“大意”
康为康叔,周文王之子,武王同母幼弟,名封。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东方发生叛乱。周公奉命东征,平定叛乱,把原来武庚治下的殷民殷地分封给康叔,以康叔为卫君。这篇诰词是周公告诫康叔如何治国的训词。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言文王明德慎罚,爱民任贤。第二段勉励康叔要任贤能、遵古训、顺民心,不要贪图安逸。第三段强调慎用刑罚。第四段归结为以德化民,顺承天命。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译文”
在这年三月,新月始生之日,周公开始谋划在洛水边建立新的东都王城,四方臣民都汇合到这里。侯、甸、男、采、卫邦国君主,以及百官,还有殷遗民,都来为周效力。周公慰劳他们所有的人,就代替成王宣布伟大的治国训词。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译文”
王这样说:“诸侯之尊长,我的弟弟,年轻的封啊。只有你功勋显赫的先父文王,能够崇尚德教,慎用刑罚,不敢侮慢无依无靠且老弱的人。任用那些可以任用的人,敬重那些值得敬重的人,畏惧那些应该畏惧的事,使人民得到显耀,用以在中夏地区创造周国,再用我西土一二邦国,来治理我们的西土地方。只有这巨大的努力,被上帝闻知了,上帝高兴,就降大命给文王,帮助灭掉殷国,接替殷国的国运和他的邦国与人民。这后继之业,你的长兄在努力从事,故而你这年轻人才被分封在此东土。”
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民,汝丕远惟商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王曰:“呜呼!小子封,恫乃身,敬哉!天畏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民。我闻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译文”
王说:“啊!封呀,你要深思啊!现今殷民将观察你是否恭敬地遵从文王之道,继续听取殷民中有德者的意见。你前往殷地要广泛寻求殷人中的先哲明王用以保民养民的遗训,你还要长远考虑殷朝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存心推广教化。另外,你还要寻求古圣先王用以安定保护民众的教训。弘扬天道,如同用美德充满自身,这样才不会废弃王命!”
王说:“啊!年轻的封,你要勤劳国事,要专一谨慎啊!上天是可畏的,但它辅助诚信的人;民情好恶虽大致可以看出来,民众是难得安定的。你要尽心而为,不要贪求安逸享乐,这样才能治理好民众。我听说:‘民怨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小;要使不顺从的顺从,不努力的努力。’唉!你这年轻人,你的职责就是弘扬王道,使殷民受到保护,也就是辅助周王度知天命,使殷民弃旧从新。”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人,无或劓人。”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又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王曰:“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德,惟乃知。”
“译文”
王说:唉!封呀,要谨慎严明你的刑罚。人故意犯小罪,且自始至终主动做不法之事,存心如此,虽然其罪小,却不可不杀。人犯了大罪,但不是坚持不肯悔改,而是因为无意过失造成灾祸,偶然如此,又已经主动陈说了自己的罪行,这样的人就不可以杀。
王说:“唉!封呀,能顺此而行,就能使律法彰明而民心悦诚服,民众就会相互告诫勉励和好。他们就会像对待疾病一样,完全抛弃罪过。像保持小孩子一样对待民众,他们就会安定有序。要做到不是你封命令处罚人杀人,就没有人敢于处罚人杀人。不是你封说要处人以劓之刑,就没有人敢于劓人。”
王说:“判断刑狱之事,你要把此法律宣示给执掌刑罚的典狱之官,这样对殷民之罚就有伦序了。”又说:“对囚禁之人,要思考五六日至十来日,才对他们作出裁决。”王又说:“你宣示法律进行处罚,要依据殷人法律断案,按其罪恶该判刑则判刑,该杀则杀,不用断案来顺从你封的意愿。假如你以完全顺从己意为标准,就不会办好此事。唉!你这个年轻人,没有人有如你封一样的心胸,我的心意,我的德政惟有你知道。”
“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不畏死,罔弗憝。”
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厥君;时乃引恶,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
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
“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则予一人以怿。”
“译文”
“凡民众由此而获罪:抢劫偷盗内外作乱,杀人抢夺财货,强悍不畏死,对这样的罪恶没有人不怨恨的。”
王说:封呀!首恶大罪,就是不孝顺不友爱。儿子不能恭敬地治理好父亲的事业,大伤父亲的心;作为父亲不慈爱其子,反而厌恶其子;作为兄弟不念伦常之道,就不能恭敬他的兄长;兄长也不顾念幼弟,对弟弟极不友爱。到这种地步,执政官员还不进行处罚,上天赐与民众的常法就会混乱。就是说,你要赶紧用文王制定的刑罚,惩治这样的人而不可赦免他们。
不遵循国家大法的人,也有各诸侯国的庶子、训人,及其执政官员与小臣、掌符节之官。他们竟然另外播布政令,告谕民众,大肆称誉那些不思虑不执行大法、危害君主的人,这就是增长恶行,是我所憎恶的。唉!你应当尽快据此依法捕杀他们。
也有诸侯邦国之君长,不善于教化家人和他的内臣、外官,他们这些人作威肆虐,大张旗鼓地抛弃王命,对他们就不能德化而应惩治他们。
“你也不能不尊重法律,要用它教导民众。只有像文王那样尊敬德行憎恨罪行,才能教导民众。你要说:‘我只求赶上文王。’那样我就高兴了。”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王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王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民。”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译文”
王说:“封呀,民经过教导才能善良安定,我们因此要思考殷人先哲明王的德政,用此来安定治理殷民,才好与其先王治世相媲美。况且现今的殷民,不经教化就不会听从命令;不经教化,在其邦国内就不会有善政。”
王说:“封呀,我认为你不可不视察下情,告谕臣民实行德政和刑罚之道。现在民众不安静,我们的心还未安定下来,屡次教导也未能融洽同心。上天将要责罚我们,我们不能抱怨。罪过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多,都应自责,何况这些已清楚地为上天所闻知了呢。”
王说:“啊!封,要谨慎啊!不要制造怨恨,不要用不善的谋虑,不要让不法之举闭塞你的诚心。于是要快速推行德政,用以安定殷民之心,顾念他们的美德,使他们为长远思虑,使他们衣食丰足。这样殷民就安宁了,不会找你的毛病要灭绝你了!”
王说:“啊!尽力去干吧,你这年轻的封。天命是无常的,你要深思啊!不要断绝我们祖宗的祭祀,勉力你的职事,扩充你的闻见,治理民众使之安定。”
王如此说:“前往就职去吧!封,不要抛弃应当谨慎遵守的法典,你听从我的告谕,依照实行,就可以世世代代和殷民共享其国了。”
“大意”
此篇为周公代表成王告诫康叔在卫国应严厉戒酒之词,故名《酒诰》。全篇分三部分,首先指明酒是供祭祀的,戒酒是文王之教,上帝之旨。其次总结殷人的历史经验。从成汤到帝乙,饮酒而勤劳政事,殷便兴旺;后继者酗酒乱德而导致灭亡。最后提出严厉的戒酒条令。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
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尔大克羞惟君,尔乃饮食醉饱。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兹乃允惟王正事之臣。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
“译文”
王这样说:到卫国去宣布重大教命。你的先父文王,在西土创建国家。他从早到晚反复告诫各诸侯、卿士与各级官员:‘只有祭祀才能用酒。’上天降下国命,端正我民众,只有大祭才能饮酒。上天降下惩罚,我民因享用酒而大乱失德,无非是因为饮酒成风,大小邦国灭亡,也无非是饮酒所造成的。
文王告诫后代子孙和各级官员,不要常常饮酒。告诫诸侯邦国,只有在祭祀时才准许饮酒,并要用德来约束自己,不得喝醉。还说我的臣民要教导年轻人珍惜粮食,使他们心地善良,听清祖宗常训和他们应培养的大大小小的美德。
卫国民众要一心一意安居在卫国土地上,继续用你们全部的力量,专心致力于种植谷物,勤勉地侍奉你们的父老兄长。农事完毕后牵牛车载物,去外地进行贸易,用以孝敬赡养父母,你们的父母高兴,你们自己准备盛馔,这时才可以饮酒。
“众位官长与诸侯、长官,你们要经常听从我的教导!你们要进献丰盛的酒食给年长者和君主后才可以喝醉吃饱。就是说,你们要能长久地自省,使言行合于中正之德,这样才能参与助祭。你们如能自行限制饮酒逸乐,这样你们就真的是君王主管和执事之臣了。这也是顺从上天的大德的人,使他永远不会为君王之家所遗忘。”
王曰:“封,我西土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辟。’
“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保越怨不易。诞惟厥纵淫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伤心。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译文”
王说:“封呀!我们西土从前的那些诸侯和官员、青年们,尚能遵从文王教诲,不过量饮酒,所以我们到如今,才能代殷接受上天的命令。”
王说:封呀!我听到有人说:‘往昔殷的先哲明王敬畏天命和民心,奉行德政持守明智。从成汤直至帝乙,有成就的君王和可敬的贤相只思考治理好国事,他们恭敬地辅佐国事,不敢私自偷闲贪图安逸,何况是聚众饮酒呢?在外地的官员,如侯、甸、男、卫等诸侯国的君主,在朝的官员,正职副职和执事之官,官员们的宗室成员,致仕在家闲居之人,没有人敢于沉湎于酒的。不仅不敢,也没有那种闲暇时间,他们只辅助君王使他的美德更加显扬,使人民知道尊重法律。’
“我也听到有人说:‘在近世继位的殷